第二百八十八章 隨時隨地進行說教

作者:春華冬實
李毅又把氣氛拉了回來,爲兄弟們介紹了太史慈等人,衆人牽馬的牽馬,擡物的擡物,說說笑笑來到了下榻之處。

  太史慈當然如願以償,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汗血寶馬,真是當世極品,看着神駿無比的駿馬,太史慈跨馬瘋騎數圈,才戀戀不捨的交給了客棧的夥計刷飲喂溜。

  傍晚時分,氣溫再次驟降,並且下起了鵝毛大雪,好在被風並不大,否則李毅將徹夜失眠了。在外的兄弟啊,你們怎麼還不返回啊。

  也許是心有靈犀,就在衆人翹首企盼之時,其中一條船返航了。在沒有先進照明設備的時期,白天可以舉目遠眺,尋找也靠譜一些。但是晚上視野封閉,安全性又成倍降低,這些兄弟不回來,可見是拼了性命都不要了。

  李毅當然不提倡這種做法,但兄弟們情誼深重,他還是深深的感受到了,看起來還要繼續等待了。

  黃河已經冰封了起來,兄弟們只好輪番趕往河口的方向,終於在數日後的一個下午,望見了返航的船隻。船上人員平安無事,但帶回來一個壞消息,渤海北部結冰了。

  這對李毅等人無疑是個噩耗,本想從水路返回,能節省大半的時間,但海面結了冰,又不確定其堅固程度,危險性可想而知,看起來水路是行不通了。

  “走陸路!”節省時間與生命安全相比,畢竟後者更重要,李毅無奈的做出了決定。

  走水路橫渡渤海灣,登岸後就是遼西地界,可以節省大半的時間。大雪覆蓋原野,溝壑池沼都隱藏了起來,成了隱身殺手,既然選擇陸路,就要走更安全可靠的陽關大道。

  李毅等不得不再次踏上跋涉之路,沿着渤海灣,繞了個大圈子,已經是人困馬乏,又馱運着重物,在雪地中行走,隊伍的速度難以保障。行至年關,才趕到陽樂附近。

  “緊趕慢趕,還得在外面過年。”李毅帶着一絲愧疚,與張英和於冰說道。

  “除了慰問一下不辭辛勞的衆位臣工,在外回家也沒什麼區別,依我看在陽樂也挺好的。”於冰十分的善解人意,她極力着緩解憂思的氣氛。

  “陽樂?是該趕幾步路,在天黑之前趕到陽樂城。”李毅點着頭,心中暗怪自己的粗細,若不是於冰提醒,也許要在小鎮渡過這第四個新年了。

  “兄弟們,加快點速度,到了陽樂酒管夠,肉也隨便喫。過年了,給大家放個假,可以盡情瀟灑一回。”於冰勒馬向衆人喊道。

  兄弟們已經筋疲力盡,但聽到能大喫大喝,盡情玩耍,都像打了強心劑一般,立即來了精神,催動着牲口加速前進。

  “太史兄弟,還從沒在外面過年的經歷吧?”望見太史慈悶悶不樂的樣子,知道他一定有心事,李毅便湊到他的馬旁,與他聊上幾句。

  “慈學藝數年,這期間始終未能回家,因而慈已經習慣了。”太史慈勉強一笑道。

  是這樣,看起來太史慈大仇得報,是想與母親團聚,兩人過一個團圓年。但誰承想意外接着意外,使他這個心願又一次落空了。

  “都是我李毅,沒能使你如願。”李毅歉疚的搖了搖頭。

  “主公何出此言,太史慈從未遠行,今有此歷練的機會,一路上長了很多見識,可謂是受益多多。”太史慈十分鄭重的說道。

  一路之上,穿郡過縣,橫跨了青、冀、幽三州,所見所聞,歷歷在目。窮苦百姓顛沛流離、沿街乞討,官宦財主卻花天酒地、歌舞昇平。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詩就是此時此刻的真實寫照。

  難怪黃巾起義即將爆發,這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窮苦百姓掙扎在死亡線上,拿起武器造反,確在情理之中。

  青州、冀州、幽州是黃巾起義的重災區,一行人所經過的路徑,又是暴動的泛濫地,起義者正在醞釀,只待吉時一到,便會揭竿而起。李毅、張英、於冰對這段歷史十分清楚,因而時刻注意着太平教衆的動向,通過表理現象,他們能感受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繃氣氛。

  “太史兄弟武藝自不用說,就是爲兄也要略遜一籌的,但你初出茅廬,諸多方面都需歷練。兄弟能抓住機會,提高自己的人生閱歷,這一點十分難得。”李毅回想之後,對太史慈大家讚賞。

  “太平教勢力太大了,教衆不知有多少萬,看他們蠢蠢欲動,一副不安分的樣子,是不是有所圖謀?”這一問題困擾良久,太史慈終於吐露出來。

  “兄弟眼光犀利,可真有你的!”見太史慈能一針見血的指出結症,李毅先是一驚,隨後大笑起來,豎起大指稱讚他眼光獨到。

  “太平教勢力龐大,又蓄謀已久,一場驚天突變爲時不遠了!”於冰進一步肯定了太史慈的觀點。

  “那……”太史慈欲言又止,他想到應爲大漢朝廷通風報信,但又一想,此情此景盡在主公掌握,何去何從自由主公定奪。

  “太史兄弟,是不是想助朝廷,把這場浩劫化於無形啊?”始終沉默的張英,試探的問了一句。

  “慈卻有此想法,但證據不足,捕風捉影,恐怕落個誣告的罪名。而此事關重大,只有主公來拿這個主意。”太史慈稍一思索道。

  “兄弟想得較爲周全。”李毅首先給予肯定,這才話鋒一轉道:“這一路所見所聞,兄弟可有感悟?”

  “民不聊生,飢寒交迫,窮人苦不堪言,如此太平教纔有機可乘!”太史慈幼年時代,就是有上頓沒下頓,在與飢餓抗爭中度過的,因而他一針見血,指出了大漢的頑症。

  “大漢王朝已經腐朽,幾乎潰爛到各個毛孔,不給他一點教訓,恐怕從上到下都不自知,就不要提改過自新了。”李毅儘可能壓住自己的憤怒,他不想在下屬面前發作。

  “原來是這樣,若朝廷得知主公良苦用心,也會感激涕零的。”太史慈愕然之後,露出一副欣喜的神情。(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