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四世三公見財起意
“那……我剛當如何?”沉默片刻後,太史慈試探的問道。
“靜觀其變,伺機而動!”於冰語氣堅定的吐出來八個字。
這是三人反覆思考,走後才確定的戰略。由於人員構成比較複雜,只能採取中庸之策。
素利、彌加等鮮卑將領,自不會關心大漢的盛與衰,乘黃巾之亂,來個趁火打劫,他們必然拍手稱快。若談助朝廷滅義軍,恐怕沒有人能提起興趣。
趙雲、蔡邕等則是堅定的保皇派,若公開造反,會義無反顧的離開。這可是李毅費解千辛萬苦,才請來的能人志士,自不能因小失大,寒了忠義之士的心。
存在旗幟鮮明的支持者,又有堅定的保守分子,那必然存在******了。其實,建平大部分人還是思想搖擺,立場極不堅定的。他們痛恨大漢的腐朽與沒落,但看着一代王朝就此毀滅,心中還有不忍或者感覺不舒服。甄豫、賈詡一衆人等,都屬於這一範疇。
不過******也有區別,如甄豫家在中原,他當然希望大漢能維持現狀,甄家的利用才能更長久。賈詡就不同了,他舉家搬遷,一路上感悟頗深,對大漢的那點留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戰略已經確定,但考慮到所受阻力,執行時還需加些技巧。利用同情心,綁架忠義之士。不讓弒殺成性的外族人蔘與其中。適當使用中間派。只有做得巧妙,各種情況考慮周全,才能在這次大亂中獲取最大的好處。因此纔有“靜觀其變,伺機而動!”的戰略,至於具體如何執行,只有大亂之後才見分曉。
衆人一陣疾行,趕在傍晚前,終於進入了陽樂城。
在年夜來臨之際,商賈遊客幾乎趕回家中,因沒有客人光顧,多個客棧都已經打烊。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敲開了一家,這座客棧規模不小,又十分潔淨,李毅等看過之後,都十分滿意。
若是在平日,必然會安排尋風放哨的,但今晚的大年夜,李毅又答應衆人放開喫喝,因而全體放假一日。由太史慈爲首,一衆兄弟吆五喝六,推杯換盞,喝得是昏天黑地。
衆人正在興頭上,突然來了一隊官軍,手拿明晃晃的刀槍,聲稱捉拿盜賊。不論是客棧老闆,還是衆人都沒有在意。但誰能想到,官軍闖進客棧,不由分說便下了傢伙。
這是爲什麼?難道遼西軍官匪一家?可以這樣講。不過追根溯源,還是李毅等人大意了,他們感覺遼西就是建平的南大門,進入遼西郡,就完全放鬆下來,汗血寶馬狂奔後出了透汗,把燃料沖刷乾淨,露出了本來顏色。那高大神駿的寶馬,落進了遼西太守的眼中。
這也是該出大事,這大過年的,遼西太守爲何不在家逍遙,卻來到大街上得瑟,難道他是勤政愛民,忠於職守,爲了體察民情嗎?
錯,大錯而特錯!現任遼西太守姓袁名勳,他赴任剛剛一年,便已是家財萬貫,妻妾成羣。
說到這個袁勳,可是大有來頭。袁勳的祖父袁湯,曾官拜司徒、太尉。袁家四世三公,在朝堂之上勢力龐大。
袁湯生有四子,爲袁平、袁成、袁逢、袁隗四兄弟。長兄袁平名如其人,才智平平沒有任何建樹;二弟袁成官拜左中郎將,但其卻英年早逝;三弟袁逢身爲朝廷大員,其發展潛力不可小覷;小弟袁隗身居司空要職,後被貶爲太常。
袁勳是長房長孫,但如其父,也是才識平庸,閒居在家中。
但李毅在建平站穩腳跟,與其相鄰的遼西郡,得到了很大商機,不但是百姓受益頗多,官吏得到的實惠更大。
遼西郡守搖身一變成了肥缺,讓四世三公的袁家垂涎三尺,見袁勳賦閒在家,太常袁隗便爲小侄謀得了一個好位置。當然明碼標價,需要袁勳付出鉅額的真金白銀。
誰想袁勳到任後卻大失所望,此時的建平已經走上正軌,官方只與甄家打交道,至於其他都是小商小販,沒有太多的油水。
想從甄家撈一筆,那他袁勳可是打錯了主意,甄家一聲今非昔比,幾年來的經營擴張,人財物力都翻着跟斗的提高。尤其是鋪開攤子後,與幾州數十郡各個層面上的人物都有結交,即便在京師洛陽,也是根基深厚。
動不得甄家,還不是袁勳的惡夢,那個蠢蠢欲動的丘力居,纔是真正的心頭之患。自從烏桓人崛起,邊關的稅點被其搶佔,袁勳要撈本賺利,他只好設立二道關卡。
兩次徵稅,讓過往商客無利可圖,使許多商販被迫收手,這樣一來袁勳還是空歡喜一場。
好在丘力居起了貪念,公然與建平爲敵,吃了個爆虧,實力被大大消減,纔不得不有所收斂,暫時對袁勳在軍事上構不成威脅。
袁勳預期過高,導致極強的失落感,尤其到了年關,成羣的妻妾得不到錢財的滿足,三七疙瘩話講給他聽,真他媽煩心啊!
走在大街上,本來是散散心而已,沒想到卻又意外收穫,發現了一隊商人,竟然押運着數十匹駿馬,其中近半數的汗血寶馬,更讓人看着眼紅。
若是把這匹生意做了,那可是一筆大買賣,袁勳動心了,他目送着馬隊進入鬧事,開始盤算着如何下手。
山高皇帝遠,在遼西我就是王法,只要把這羣馬客全部宰了,再封鎖消息,估計不會有事。萬一走漏了風聲,大不了選幾匹好馬送進京城,伯父便會把事情擺平,
巨大的利益,讓袁勳鋌而走險,他把這一想法說與了都尉周賀,沒想到姓周的當即點頭贊成。
二人一拍即合,入夜後調動一屯兵將,神不知鬼不覺的進了城,悄悄地把客棧圍了個水泄不通。(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