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空前災難自力更生

作者:春華冬實
五穀雜糧基本上是春種秋收,如黍子、蕎麥等生長期短的作物,要延後幾個農時播種,而穀子也有一樣叫“六十天還倉”的品種,李毅爲了作物能夠早成熟先收割,也顧不得農時,更不管其收成好壞,將能找到的生長期短的農作物,都一股腦的埋進了土中。

  黍子、蕎麥以及六十天還倉雖是早熟作物,但也得等兩個月以上,才能喫進肚中。李毅經過粗略估算,明白自己所能籌集的糧食,絕對維持不了如此長的時間。要保證百姓不被餓死,在春耕農忙之後,不得不發動軍民向大自然索取食物。

  凡事靠近山林的軍隊,便成建制的進入深山,射獵飛禽野獸;臨近河流的軍民,則結網捕撈魚鱉蝦蟹;附近有野生樹木的,就採摘野果及菌類;最貧瘠的地區,總還可以挖掘野菜……總之集思廣益,只要想出辦法,李毅等便付諸實施,如此軍民生活水平大有改觀,已從初時減量到一天一頓稀飯,增回到每日兩頓,而且常有野味改善滋補。

  董卓喪失了幾十萬民衆,初時痛徹心扉,當他探知李毅全軍忍飢挨餓,便在長安竊喜,並洋洋自得的對手下將士道“看他李毅能忍耐多久,幾十萬張嘴,總有他放棄之時!”董卓並對李儒大加褒獎。

  見李毅雖被饑民拖住,董卓本想趁機懲戒馬騰,但李儒勸告道:“華陰與長安近在咫尺,騎兵用不一日便兵臨城下,李毅詭計多端,主公出兵扶風,恐是有去無回!”

  董卓想了半晌,終是想不出誰有一擊而敗馬騰的能力,也只好悻悻作罷。董卓的長安城得到了暫時的安定,他便悠然自得,又開始了恣意享樂的生活。

  本想李毅遲早會放棄,沒想到弘農的生產自救,搞得轟轟烈烈。得知李毅要打一場持久戰,董卓像泄了氣的皮球,癱軟在榻上。

  李儒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建議道:“李毅購糧於荊州,只要我主出使劉表,便可切斷李毅的命脈!”

  “先生此言甚是!”董卓已是言聽計從,他曾派人親近劉表,卻熱臉貼了冷屁股!怎麼讓他就煩呢?無非是封官許願!但劉表抱着宗室的牌位,不肯輕易就範!還能有什麼辦法?

  看出了主公心中的憂慮,李儒微微一笑道:“李毅虎狼之師,聯合劉表夾擊,他不會輕易協同。但此次只是停止與李毅的貿易,應不費吹灰之力!”

  雖然李儒的語氣斬釘截鐵,但董卓脆弱的心,已經承受不起傷害。董卓沒了初到京師,妄行廢立的霸氣,便是自信心也極其不足。死馬當作活馬醫,董卓抱着試試看的心裏,派人出使劉表。

  李儒親自請纓前往,令董卓大幹感欣慰。果然李儒不負衆望,他以三寸不爛之舌,陳說:“若李毅取勝,將尾大不掉,荊州危亡難安!”

  劉表將信將疑,但他手下謀士蒯越,對兩人的說法表示贊同。蒯越道:“李毅非等閒之輩,若任其做強,荊州必首當其衝,淪爲其兼併之地!我主只需已荊州缺糧爲藉口,禁止糧食外流,便可不落口實!”

  蒯越字異度,襄陽中廬人,乃荊州南郡望族,劉表之得力謀臣。聞蒯越之言,劉表欣然接受了李儒的忠告,傳令封鎖各路口要塞,禁止商賈往來。

  “荊州牧劉表斷我糧路!”

  弘農剛剛有所起色,失了外購糧草,卻是雪上加霜。李毅面色陰沉可怖,他咬牙切齒道:“劉表可惡至極!我要盡起人馬,拿下他的荊州,以解我糧草之危!”

  “罪魁禍首乃是董卓,哥哥莫要中了他挑撥離間之計,不分青紅皁白,無端擴大事端!”知李毅是發泄一下鬱悶的心情,張英也是點到即止。

  長安易守難攻,襄陽何嘗不是如此!而攻打劉表,需借道南陽。有假道滅虢之先例,油滑的張濟怎肯放行?冤有頭債有主,不能讓真兇在長安逍遙自在。軍民奮戰了一個月,李毅終於得以安定內部,遭到董卓愚弄,李毅本來是心有不甘,如今他又招惹是非,新仇舊怨齊聚心頭,李毅憤然道:“董卓老賊實在可惡,我與他勢不兩立!”

  有半數兵馬在弘農屯田,依靠三萬兵力,強攻長安不太現實,但全軍都憋着一口氣,若不出兵征討董賊,難平心頭之怨!打一次長安又有何妨,也只是擺一擺姿態,爲這次討伐董卓,畫上一個圓滿的句點。張英想至此處,她微微一笑道:“經過月餘修整,董賊兵馬今非昔比,其士氣、軍心都有所恢復,若其堅守不出,我實無破城之策。世事難料,瞬息萬變,如董賊犯下低級錯誤,我便可兵入長安。”

  兵馬不動糧草先行,於冰負責後勤籌備,面對嚴峻形勢,她所承受壓力可想而知。既然出兵希望渺茫,何必要多此一舉?於冰嘆息一聲,她苦着臉道:“我軍現狀兩位心知肚明,食不飽力不足,如何與敵一戰?不如待糧草充沛之際,再發兵也不遲晚!”

  張英也覺得於冰之言有理,但她還未出言,李毅已經搶先道:“暫時恢復出戰將士的軍糧,用不了幾日,全軍便可養精蓄銳。等到達長安城下,定會各個精神飽滿、意氣風發!說不定尋了個戰機,董卓的軍糧就乖乖送給我們也未可知!”

  劫董卓糧草並不現實,就全當李毅自娛自樂,發泄心中怨氣,張英微微一笑道:“我軍與董卓爲敵,顯得人單勢孤,還需約馬騰一同伐董更有成算!”

  “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李毅立即表示贊同。

  “馬壽成實力不俗,有他加入討賊的行列,成算將增加一倍。”於冰也微微頷首,表示了極大的肯定。

  於冰、李毅再無異議,便決定弘農仍由華雄屯駐,潼關乃兵家重地,還交於李蒙把守,樊稠負責押運糧草,將後方安排妥當。調集了三萬人馬,李毅、張英、於冰、趙雲四員大將,率領着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往長安。(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