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丸子炒飯
清河郡王中途被流寇截殺之事,朝野震驚,議論紛紛,只是衆說紛紜,誰也都是道聽途說,得不出什麼結果。

  崔女傅或許與那位清河郡王還沾了一點親故,這幾日稍有些沉色,但大多數遠志館裏的姑娘對這位遙遠的郡王無感,都是從家裏大人處竊聽來的祕聞,課間私下談論,當做辯論的材料。

  鄭太后本來就不介意這些女子關心朝事,只是她們不願意評頭品足,叫與清河郡王妃同樣出自崔氏的女傅聽見心裏不舒服。

  楊徽音很不巧,她最開始就被崔女傅安排在幾位年長女郎之間,本來崔女傅的意思是年長在側,使她沒有聊閒的可能,從此勤奮上進,但現在卻不可避免聽到許多閒話。

  她側前方的是鄭太后族裏的女孩,喚作鄭聞櫻的,她與竇太師的孫女竇清婉交好,趁着香料品鑑的間隙竊竊。

  “太上皇本是北人,聽說此行是染上了南邊特有的熱病,危在旦夕,偏巧堂侄便這時候去了……聽我阿爺說當年太上皇欲傳位於今上的時候,怕太后與今上壓不住外朝這些功臣,清河王和一個王侯也是這般……”

  如今皇帝可以倚仗的太上皇又一次病危,清河郡王作爲毫無疑問的宗室血脈,在朝中也大有人願意支持,若真是聖上做的,舍了君主平素溫潤如玉的面紗來釜底抽薪,倒給人弄得措手不及。

  竇清婉雖然覺察出歷史的相似,只搖了搖頭:“聖人與太上皇又不同,太上皇雖然不避諱這些事,你也該仔細些,萬一就是流言蜚語呢?”

  但是涼州牧的女兒李蘭瓊卻不太在乎這些,她終究是叛亂臣子的女兒,一向謹言慎行,只和楊徽音這種沒什麼心機的小孩子談論喫喫喝喝的事情。

  楊徽音也能捕捉到前桌的隻言片語,她很不喜歡別人議論聖上,但也不屑於做告密者,她還是很喜歡香料課的,這本來是一堂悠閒舒適的課,她嗅着這些名貴香料的氣味,斟酌用量,投下微量的香粉,就能獲得與衆不同的新香料。

  然而熱衷於此事的娘子們卻將目光落在了她身上。

  “徽音,聽說你耶耶被聖人委以重任,做了欽差大臣,你阿爺有沒有和你說起這其中虛實?”

  鄭聞櫻回身問道:“算起來楊右丞也走了六七日了,怎麼,沒有書信寄回來麼?”

  楊徽音忽然被問到,手裏拿着調香的羹匙不留神都撒了些許,她歪頭道:“耶耶從來不和我們這些女郎說朝廷上的事情。”

  她這段時日一向留在宮裏,四月初七的時候聖上確實叫徐福來陪她回了一次家,但是也只有母親和小娘、哥哥姐姐他們在,阿翁和耶耶都不在。

  母親便是有心事也藏得很好,只是問她學的好不好,有沒有被女傅說,小娘問了問她在宮裏的起居,她比自己入宮之前面色蒼白瘦削了一些,但又隱隱有些盼頭似的異樣亢奮。

  哥哥姐姐們無疑是羨慕她的,可是好像又很矜持地不肯表現出來,長姐聽見她每日只是上課下學,好像也沒有特別豐富多彩,似乎鬆了一口氣。

  除此之外,便沒有別的了。

  其實這些女郎都不知曉她是隨在聖上身邊的,聖上安排並決策了這一切,可是卻沒有說與她知曉過,她沒有在家裏見到父親,更不覺得奇怪,還是在周圍女學生的口中才曉得這樣一回事。

  世族裏的女兒有更多的可能接觸到朝局上面的事情,舉辦的清談辯論偶爾也有比士大夫更厲害的人物,鄭聞櫻稍微有些懷疑她在敷衍自己,但看了看她那純澈的眼睛,又覺得單純是楊家沒拿她正經養着而已。

  李蘭瓊聽她們熱議,只是微微一笑:“每月的考校還來不及擔心,你們倒是有心聊別的,徽音太小或許還不必參與,你們呢?”

  大抵天下學子聽聞考試總是憂慮未知多於興奮,鄭竇二人聞言瞬間就失去了閒聊的興致,相視苦臉。

  崔女傅本來近來心情就不好,要是她們考試下來又不好,難免落一頓數落。

  楊徽音對於考試即緊張又期待,學堂裏的娘子都比她大,旁人的試題千篇一律,但是女傅要是用這些來考她,實在是太難爲她了。

  因此午膳過後,聖上教導她習字的時候,楊徽音忍不住趁聖上讚許的時候問一問:“聖人,我現在的學問去考遠志館的試可以麼?”

  聖上拿了她照貓畫虎寫的模仿策論,略略思索過後,道了一句:“揠苗助長,總不是一件好事。”

  “不過學習本也該有些考驗,才知道瑟瑟學的好不好,”聖上用清水浸過的帕子擦拭了她手上墨痕,出神地想了一會:“你所學不多,不如以三月爲期限,教女傅們另出試題。”

  採唐館招收不限年齡,便是自小養育的也有,太上皇篤信佛道,有意避免窮苦百姓溺斃女嬰,撥在這上面的花銷不小,教授課程的女師傅有了大量生徒來源,也能分成幾個班次,從幼到長,依次進行考校。

  但遠志館本來名額便少,女郎的歲數大多卡在十一二歲至二十歲之間,這幾十名學生裏還要分出幾份考題,每逢考校月,女傅們總要反覆斟酌,有兩日通宵不能成眠。

  “太后當年不捨幼女辭別父母,倒是沒有想過在禁內招收幼年女郎,然而瑟瑟這些時日適應得這樣好。”

  聖上神色和緩,撫着她鬢邊自己選的新步搖:“若是她見了瑟瑟,也會喜歡。”

  楊徽音只知道聖上的生母是內廷裏極爲傳奇且神祕的人物,這些時日她留在聖上身邊,也聽御前的內侍說起,太上皇與太后娘娘似乎要回來了。

  “太后娘娘也會喜歡我麼?”

  她不免有些緊張,去覷天子神色:“我聽人說太上皇……似乎比聖人要嚴厲許多。”

  “怎麼不會,阿孃她一定會喜歡你的,”聖上話語間沒有絲毫遲頓,已是一派篤定,而想到太后的時候,不自覺浮現些笑意:“太后是個極溫柔的女子,不過朕想,天底下也不會有人不喜歡瑟瑟的。”

  聖上與太后之間的關係無疑是極爲融洽的,不過與太上皇卻是未知,但是楊徽音卻低下了頭,自心底生出來一點酸澀。

  自一出生,她似乎便因爲投胎的不當而低人一等,那些來自父祖、嫡母乃至於同輩的無視與輕慢也有了正當的理由,無可指摘。

  除卻聖上,似乎還從未有人這樣完全篤定、且溫柔地說過這樣的話。

  她想,皇帝每日所面對、要花費心思斡旋的正是天底下最博學、最睿智的一羣人,或許比她的父祖還要精明,比她耶耶所蓄養的全部妖姬美妾還要嬌媚,但是他也從未對她流露出理所當然的輕慢。

  那種令人安心的雍容並不是來自於他至尊的身份,帶給她全新的認知,他又是那麼地有力量,好像無形間就顛覆了數年間的認知。

  告訴她,她也是值得人喜歡的。

  聖上正想問一問她渴不渴,手寫字寫的酸不酸,忽然見她落淚,不覺怔然:“瑟瑟學了太久,是不是累了?”

  楊徽音低着頭,小手在兩側的衣袖中胡亂尋找,也沒有找到自己每天隨身帶着的帕子,只好不得體地用衣袖抹了抹。

  皇帝較起真來也只哄過朝陽,但卻沒有切實研究過孩子的脾氣,即便是現下,也是有些弄不明白情況。

  “我……我只是有些想家,”楊徽音抹完了眼淚,有些悶悶,她甕聲甕氣道:“我聽人說,聖人派了我阿爺去涼州了……”

  她尋了一個蹩腳的藉口,但是也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聽說涼州民風與中土不同,耶耶他好像是個文官罷?”她眼淚汪汪道:“聖人也會派他上陣嗎?”

  聖上並未把對她父祖的處置安排作爲一種飯後談資說與她聽,固然是存了幾分刻意,然而當她知道之後詢問也不會追詰是誰告訴了她。

  “不過是叫楊卿去爲朕分憂,涼州也不是什麼虎狼之地,”聖上恬淡地安慰她道:“瑟瑟的阿爺若是識趣,自然會早日平安回來的。”

  ……

  楊文遠這一遭來回不過一月,就是尋常欽差出巡也沒有他這等來去快捷,用不到他剿匪、也不用他去頂替大理寺慣熟的差事。

  ——他剛一下馬,涼州牧便已經將清河郡王與長安往來截獲的書信全部封好登記造冊,只待他打開查驗了一回,便又封好,請他代爲轉呈天子。

  其中還有不少是出自他們楊家的。

  相比於臣子間的勾結,清河郡王之死的真相在聖上眼中大約也沒有那麼重要,他硬着頭皮回京覆命,表面上順順當當的一樁差事,他卻當出了許多辛酸恐慌。

  驛站八百里加急,太上皇的病情到中途的時候便已見好轉,調養數日便乘水路繼續前行,不日即將抵達帝都長安。聖人仁慈,或許還肯留一線生機,可是太上皇焉能饒得過隨國公府滿門性命?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