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六章 混亂
這一點從他們積極參與婆羅洲事務就能看出來,利用在婆羅洲一點點的商業特權,美國正儘可能的介入南洋,而美國強大的海軍也有能力讓中國謹慎行動。
荷蘭政府已經決定,如果英國無法讓荷蘭的殖民地安全,他們就會求助美國,甚至不惜讓美國在東南亞得到一個駐軍基地,讓他們在東南亞駐軍。
荷蘭政府企圖拉入更多不相干的國家對抗亞約的陰謀,中國政府實際上是有所瞭解的,因爲荷蘭是三國中唯一一個只能跟中國對抗到底的國家,
他們的結果只有兩個,要麼保住殖民地,要麼徹底放棄這最後一片“有價值”的殖民地,後一個選擇荷蘭人肯定不會去選,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保呼自己的殖民地。
而目前有能力有精力插手南洋爲荷蘭提供幫助的國家除了英國就只剩下美國了,如果荷蘭人真開了這個口子,美國人肯定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總參謀部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荷蘭這麼做那麼就立即在蘭芳與荷蘭之間的海上衝突作爲重點,以此挑起戰爭,或者讓婆羅洲的反殖民主義者起義,將荷蘭給徹底趕出去,
外交部則認爲可以穩妥一些,目前亞約的整體實力要超過美國,他們依然沒有從危機中走出來,在加上中國在太平洋上的島鏈,他們的顧慮肯定很大。
只要藉助這一點,告訴美國人中國絕不接受任何國家試圖插手南洋的行爲,他們就會退縮,要使用軍事威脅而不是戰爭。
而且還能夠直接軍事威脅荷蘭,如果他們膽敢破壞南洋地區的穩定,戰爭就會爆發,這樣甚至能夠逼迫英國給荷蘭施壓。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荷蘭邁出這一步之後的計劃,現在中國的重點還是菲律賓,現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政府的態度已經有了些許軟化。
中國駐馬德里大使告訴薩莫拉菲律賓最終會獨立而不是被中國吞併或者當做殖民地,而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利益將得到中國政府的尊重與保護,中國政府甚至允許西班牙在菲律賓礦產問題上獲得些好處。
菲律賓是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有豐富的金礦、銅礦、鎳礦、錳礦等稀有金屬,特別是銅礦,儲量極大。
中國政府承諾未來10年內西班牙依然能夠以極低的價格得到菲律賓的礦石,一些西班牙公司控制的礦脈,中國政府也會保護其合法的開採權利。
但如果西班牙不同意,那麼中國政府將會支持菲律賓人民渴望的獨立與自由,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中國大使沒說中國政府會怎麼支持,但是西班牙卻知道中國現在實際上控制着巴拉望島,島上在進入36年後就進駐了更多的亞約部隊,目前共有三幹名精銳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士兵以及一個轟炸機大隊部署在這裏。
雖然名義上這些部隊是防止控制着班乃島的英國軍隊,但是英國人在27年後就只在這裏部署了不到300人的部隊,以及一座小型機場,海軍方面也只有幾艘炮艇。
這樣虛弱的部署怎麼可能用的上三幹名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員和轟炸機?
面對中國的威脅以及國內嚴重的局勢,薩莫拉知道這是中國人的底線了,中國人這次找過來和上次不同,這次交易是強制性的。
中國就算再好說話也是一個列強,他們在亞洲至少是東亞能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之所以願意談是給了西班牙一次體面的機會。
如果拒絕,西班牙只能看着菲律賓爆發起義運動,最終西班牙什麼都得不到,現在他們至少還能保住些利益,中國人甚至允許西班牙那些大主教保留他們在菲律賓的合法土地以及他們在菲律賓自由傳教的權利。
最終,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政府在經過漫長的討論後最終決定讓菲律賓獨立,時間被定在了1937年一月一日。
這個時間有些太晚了,王啓文對此不是很滿意,但是西班牙人的理由也很正當,他們需要一些時間來準備移交菲律賓主權,轉移菲律賓的西班牙財產,更關鍵的是菲律賓新政府目前還沒有宣告成立。
中國總參謀部也擔心英國和荷蘭會有一些小動作,特別是荷蘭,從地圖上看荷蘭殖民地和菲律賓是挨在一起的,如果他們有心動手腳,一些菲律賓南部的島嶼和海域很有可能會丟失。
而這也是王啓文所擔心的,所以他告訴總參謀部計劃不變,在他命令下達後立即出動部隊進入菲律賓,這叫做“預防性駐軍”,是防止菲律賓在權利移交時出現意外情況。
隨後總參謀部就開始行動,聯軍司令部也向其餘盟國下達了相應的指令,日本和朝鮮各抽調了5艘驅逐艦前往巴拉望島。
駐紮在日本的中國太平洋第三艦隊也有所行動,該艦隊下轄的一艘戰列艦,兩艘巡洋艦以及日本和朝鮮海軍也派出了兩艘航空巡洋艦將前往菲律賓海進行一次海上綜合演習。
蘭芳海軍也調集了艦隊準備北上,藉口是訪問日本。
亞約在南洋的行動引起了英國以及荷蘭的警惕,兩國外交官緊急拜會中國外交部長顧維鈞詢問原因,之後美國大使也趕來詢問情況。
對此顧維鈞表示這只是亞約一次正常的調動,而中日朝聯軍在菲律賓海的聯合演習不針對任何一個國家。
這樣的答案並不能讓他們滿意,一直磨磨蹭蹭的英國政府終於與中國政府進行了接觸,並在幾天後派出了一位特使訪華,期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但是就在這位英國特使所乘坐的豪華遊輪剛剛出港,德國也終於有所行動給英法整了個大活——德國軍隊進入了萊茵蘭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