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姓朱的,我上早八!

作者:天煌貴胄
“嘖嘖,到底是兇名赫赫的朱元璋,這老登下手還真是夠狠。”

  楊大知縣把手裏的兩份公文放到一邊,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然後再一次恢復成鹹魚狀態。

  朱重八朱皇帝辦起事情來可謂是雷厲風行——距離王瓊從寧陽縣返回京城也就是有個十來天的時間,中書省的公文就發到了寧陽縣,一封是要求楊大知縣尋訪寧陽縣的讀書人,挑選有名望的送到京城去授官,另一封則是把朱皇帝定下的關於給予讀書人或取消各種優質的公文,要求楊大知縣按照公文的指示去辦。

  然後楊大知縣就把這兩封公文都甩到了一邊。

  首先,寧陽縣裏並沒有什麼有名望的讀書人,楊大知縣就是想挑也沒得挑,除非從寧陽縣文廟的學堂那些十幾歲的孩童裏面挑。

  其次,朱皇帝定下的給予或者取消優質的標準,楊大知縣早在洪武元年冬十一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玩了,再加上寧陽縣現在只有一所社學,縣學什麼的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也不存在什麼按照公文指示辦理。

  但是,楊大知縣可以不在乎,整個大明朝其他地方的官員和讀書人卻不能不在乎。

  對於地方官而言,別管朝廷要求挑選有名望的讀書人進京授官是否合理,也別管按照朝廷要求強行捆了那些有名望的讀書人進京是否合理,最重要的是得從自己的治下挑選出有名望的讀書人,然後把他們送到京城。

  畢竟這事兒關係到自己的年終考覈,關係到自己的烏紗帽。

  而對於大明朝的讀書人而言,卻是一個堪稱天塌地陷的壞消息。

  當官是肯定不願意當官的,他朱重八朱皇帝不允許大家夥兒撲買包稅,不允許大家夥兒眠花宿柳,不允許大家夥兒喝酒,這也不許那也不許,這個官兒當的有什麼意思?

  再說了,現在跑去給他朱皇帝當官的風險多大呀,萬一哪天大元朝廷的軍隊再打回來,自己豈不是有可能被牽連?

  畢竟那是縱橫天下無敵手的蒙古鐵騎,就算偶爾失利,被徐達和常遇春給打敗了,可是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

  當年岳飛還曾打敗過金兀朮呢!

  至於說姚叔潤和王諤,還有夏伯啓叔侄的死,對於天下的讀書人而言就更不算什麼大事兒了——天底下的讀書人那麼多,怎麼就一定會輪到自個兒呢?

  所以當官是肯定不願意當官的,老朱家的官,狗都不當。

  但是面對朱皇帝要麼去老老實實的打工做牛馬,要麼就從此以後被革去功名做庶民的二選一選擇題,大量的讀書人還是慌了起來。

  不免除賦稅?

  不免除徭役?

  見官得拜?

  除了做官以外,哪怕就是進了國子監也要面臨被清退出來的風險,而且被清退出來以後也沒有任何的優撫?

  姓朱的,我上早八!

  然而這些讀書人接下來的操作才堪稱是史上最佳作死典範。

  首先,朱重八朱皇帝的名聲不出意外的臭了,各種亂七八糟的童謠也隨之而起。

  緊接着,大量的讀書人開始給朱重八朱皇帝上書,痛陳取消對讀書人的優撫會有什麼樣兒的危害,雖然沒有明着說,但是字裏行間都寫滿了“不優待讀書人會有亡國之虞”一類的屁話。

  再然後,國子監的監生們也跟着摻和了進來。

  先是監生許某糾集了一衆“志同道合”的國子監監生,然後給朱重八朱皇帝寫了一份洋洋灑灑的萬言書,要求恢復對於讀書人的各項優撫。

  當然,如果單純的只是上一份萬言書,朱重八朱皇帝倒也不見得會把許某怎麼樣,頂多也就是讓人喝斥幾句,或者直接革了功名趕回家去了事。

  可是萬萬沒想到啊,許某眼看着萬言書送到宮裏兩天還沒有動靜,乾脆寫起了小作文,然後往京城的牆上貼,還特麼貼的哪兒哪兒都是。

  再然後,許多監生竟然也開始效仿許某的做法,跟着許某一塊兒寫起了小作文,然後在京城裏四處張貼。

  再再然後……其實也沒什麼然後了。

  許某和衆多監生的舉動徹底激怒了朱重八朱皇帝。

  朱皇帝在乾清宮裏來回轉了兩個圈子,冷眼望着李善長等一衆朝堂衆臣說道:“嫌咱給的優撫還不夠,還想要更多是吧?他們是不是以爲這樣兒就能讓咱改變主意,繼續給他們各種特權和優撫?”

  “可惜啊,他們看錯了人,咱不是大宋朝的那些軟蛋皇帝,咱老朱是水裏進、火裏出,戰場上廝殺出來的鐵骨頭,硬漢子!

  “咱會受他們幾個書呆子的威脅?

  說到這兒,朱重帝又直接扭頭對二虎吩咐道:“傳咱的命令,國子監監生許某等誹謗君上,圖謀不軌,着應天府將之鎖拿下獄,還有那些給咱上書的,直接讓各個地方官府按上書的名單去抓人,抓完了之後直接送到寧陽縣去做苦力。”

  “他孃的,咱給他們當官的機會他們不要,那乾脆連人也不要做了,直接去做苦力!”

  “咱倒是想要看看,到底是咱朱重八的骨頭硬,還是他們手裏刀筆更鋒利!”

  等二虎領命而去之後,朱重八朱皇帝忽然眼珠子一轉,又對李善長等朝堂重臣們吩咐道:“告知地方官府,在各自申明亭給百姓們講明白,不是咱老朱不近人情,非得要抓這些讀書人去做苦力,而是這些讀書人心懷胡元,不想着和百姓一樣繳納賦稅,反而還想着讓咱給他們各種特權,咱這也是不得已才把他們送去寧陽縣做苦力改造。”

  然後,楊大知縣在洪武二年三月下旬剛剛開始的時候,就又一次接到了中書省的公文。

  這回的公文內容很簡單,就是通知楊大知縣,在未來的一到三個月之內會有五千多個讀書人從各地陸續押解到寧陽縣來做苦力,其中一部分爲期十年,另一部分則是爲期二十年。

  考慮到大明時期的平均壽命和醫療條件什麼的,楊少峯覺得做十年苦力的那些書生們還好,做二十年苦力的那些書生基本上也沒什麼指望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