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政策小變動
就在董有德大兒子董建波結婚搬出去單過之後,董有德的小兒子董建成卻是遇到了一次機會,這次機會,卻是由於縣裏成立了一個新的單位,有着高中文憑的他竟然被這個新單位招了工,進入其中。這個新單位是一個地域性非常強的單位,全稱是齊山縣搬遷指揮中心,響噹噹的正科級單位那麼,這個單位究竟是做什麼的呢原來,齊山縣境內有一條河,名叫齊河,河流不長,但水質優異,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條河距離異常缺水的直轄市哏兒都只有區區兩百公里那好了,國家決定將齊河水引入哏兒都,就需要在齊山縣修建水庫,這可不是一般規模的水庫,一旦水庫建好之後開始蓄水,水庫的水面會到達鄰縣玉城縣,要淹沒十幾個村莊,受其影響的村莊更是超過三十個村落,需要動遷的人口將有上萬。面對如此規模的動遷人口,於是,這個齊山搬遷指揮中心應運而生,簡稱齊遷。
這個齊遷的主要功能就是協調這些搬遷人口,同時負責安置,這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畢竟,如果想單獨依靠齊山自己的能力,是絕對無法將這麼多的動遷人口妥善安置,還需要向周圍的鄰縣尋求幫助。正是在這個齊遷成立之際,董建成抓住了機會。董建成進入齊遷之後,眼界也隨之打開,他參加了夜校實習班,並拿下了一箇中專文憑,成功成爲了齊遷的一名國家幹部董建成之後的發展,也是勢如破竹,他先是在縣城找了一個有些背景的丈人,然後憑藉自身的努力及丈人的關係,現在竟然混到了齊遷辦公室主任的位置。齊遷辦公室主任,只是個股級幹部,但這個位置卻非常重要,掌握着恐怖的權力,因而,董建成在村中的名氣也是如日中天
董建成自己混得風聲水起不說,村裏人有事情找到他時,他也都會很熱心地幫忙處理,對於前來尋他辦事的村民,從來不會輕視,故而,村裏人提到了他,沒人說他不好但,今天母親與董梅的談話中,卻是得到了董建成回村的消息,一家人都猜不到這位到底爲了什麼回村,奶奶道,“或許會有些重要的事情要處理,也說不定,要不明兒我到有德叔家裏看看,真需要幫忙的話,我們家裏可不能不管”
“說得也是,有德我們在村裏幾十年的感情,他家裏要是有事,不能不幫”爺爺也在邊兒上道。
因爲提到了董建成這檔子事兒,母親對於董梅說瞎話的事情,也就給放在了一邊兒,沒有繼續追究,董明也發現妹子像是卸下了沉重的擔子,喫過飯後就乖乖的回屋去寫她的作業
董明自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別看他今日的語言進步很快,可他知道,一個月後還有一次期中考試,只有在那次考試中過了關,他才能夠可以真正鬆一口氣因而,晚上的時間,也是他不能浪費的,他需要在最短時間內儘快掌握好這裏的語言。
一夜無話,轉過天來,董明喫早餐的時候,妹子董梅早已是離開了家,前往槐樹嶺村上學,在這一點上,董明倒也很同情他的這個妹子,這麼遠的路,每天都要走上一個來回,上學時比自己走得早,放學更是比自己晚得太多就在董明還沒喫完飯的時候,就聽到院門口處有人在說話,
“大喇子來找你上學了,你快點兒喫”這是母親的聲音。
“知道了”董明應了一聲後,三口兩口地將早飯打掃乾淨,這才背起了書包,與大喇子一道兒,開始了他的第二天的上學之旅
兩人剛離開董明的家,大喇子就神經兮兮地對董明道,“我媽昨天罵得有些過分了,可她那火氣一上來,我和二喇子都只能躲得遠遠的,如果不讓她罵出來,保不準我們倆就成了她的出氣筒”
“你家二喇子也是的,他跟董梅那點兒事兒,肯定沒和你媽說實話,要不然,你媽的火氣也不能衝着我家來了”董明有些不忿地道。
“啥二喇子怎麼就沒說實話了難道你在你們家裏能聽到二喇子咋跟我媽說的”大喇子一副不解的樣子道。
“別的我不知道,我也沒聽見,我只知道如果二喇子跟你媽實話實說的話,你媽只會對二喇子發火”
“怪不得,今天早上,二喇子想跟你妹子一道兒去上學,可你妹子卻根本不理會二喇子,我還覺得奇怪呢,正想問你出了什麼事兒了”
“你還是晚上問問你家二喇子吧我家董梅可是啥都招了”董明沒給大喇子啥好臉色,不再說話,悶頭向着學校走去。
有了第一天的上學經歷,第二天的董明,就從容了許多,但這第二天董老師檢察課堂作業之時,臉色卻越發變得黑了起來,因爲,他仍然沒能在董明的作業中,發現一點的差錯還好,想在大喇子的作業中,尋到一些問題,並不算什麼難事兒,因而,大喇子悲催了,成了這天董老師的出氣筒
課依然是半天的課,當董明再次回到家中之後,卻發現家中院子裏面擺着兩個簍子,裏面放着的卻是一些家裏許久用不上的碟子和碗之類
這事情自然不算尋常,正尋思着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就聽到屋內竈堂裏母親與奶奶在說着什麼,“建成把那處老房子翻蓋了,就沒事兒了嗎”這是奶奶的聲音。
“自是沒有問題了,現在只是剛剛開始控制這種事情,他人在縣城,比我們消息靈通,現在這事情還沒傳到村裏,哎,反正與我們家又沒多大關係,不過,他大伯家,以後恐怕會受到影響了”母親的聲音又傳了過來。
“他大伯家又怎麼會受影響你看他家那倆小子哪個能走出村子了,小柏也馬上就到十八,出去打工也快兩年了,我看出村子是沒有啥希望,他哪有建成那點兒出息小林子剛剛在採石峪上初二,成績也好不到哪裏,我看也考不出去,他們兩個基本就留在村裏了,他大伯家將來照樣能再分到一處宅基地。”
“不想那麼多了,我家就熊伢兒一個男孩兒,不管政策變還是不變的,我們也是分不到宅基地了。呀,熊伢兒回來了啊,正好,等會兒喫完飯了,和你爺爺一起,把這些碗碟兒的,送到你三叔爺家去,他們家的老房子要翻蓋了,要用到這些東西”
“唔”董明應了一聲兒,揹着書包回到了自己房中。剛剛母親與奶奶的對話,他沒聽太明白,不過看起來跟自己沒多大關係,他當然也不會放在心上。
事實上,這件事情,與他董明一家,確實也沒多大的關係,這事情牽涉到了宅基地的事情。在村子裏的習慣,就是家中男孩子多的話,一般都會再分到一處宅基地,就像他大伯董雙國家那種情況,家中有董柏和董林兩個兒子,到他們結婚後,將來總不能讓這三家擠在一塊兒住吧當然,這處宅基地,在家裏老大結婚時或者老二結婚時,分給誰都行,自己家裏商量就是,村裏是不會干涉的。然而,由於這種粗放的宅基地分配政策,使得目前農村宅基地管理非常混亂,誰的家裏不希望多分到一處宅基地呢故而,大家就會在政策之內,不斷地攫取着村裏的土地,甚至,許多的村子已經出現了宅基地蠶食農田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開始對農村宅基地進行了整頓,整頓的重心,就放在了發放和回收兩個環節之中。以往的發放政策倒沒什麼問題,不過,以後的管理只會更加嚴格,然而,在回收的環節上面,實施起來卻會面臨強大的阻力試問,誰會將分到手中的宅基地交回村裏呢村民們可是連自家房前房後的地方,都不會放過呢
董建成家的宅基地就屬於應被回收之列,原因也很簡單,董建成是兄弟二人,如果董建成沒有走出村子,自然是不會回收他家的宅基地,可誰讓他有出息呢,現在已經是縣的幹部,戶口已經從村裏遷走了但對董建成家的這種情況,國家也不可能直接就強硬地將其父或其兄的一處宅基地收走,但對這種情況下的宅基地,都不允許再將老房翻新,如果你想翻新可以,事先可是要交出一處宅基地的當然,他家的這兩處宅基地中的一處,被標註上超標,那是必然,一旦老人去世,這種超標宅基地自然就會被直接回收,那是沒得商量了董建成的父母今年纔不到六十,那處老房子也早就想翻蓋了,恰好現在縣裏已經收到了整頓宅基地的通知,消息靈通的董建成,這才急火火地返回了村子,他要在政策下來之前,將房屋翻蓋的事情辦好,到了政策下來之後,父母也就不會再爲房子問題犯愁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