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姑姑家的變故
“我們也是臨時過來的,到了之後先去你宿舍找了一圈兒,你們舍友卻告訴我你出去喫飯了,我們就在這兒等了你一會兒,沒想到你這麼快就回來了。”說話間,姑姑已經從車上跳了下來,同時車子後門也被打開,表妹劉小晶笑嘻嘻地也出現在了董明的面前。
董明開心地上前一步,伸手輕輕在表妹頭上撫上了一撫,然後對她道,“今天沒呆在家裏做功課,怎麼也跟着跑出來了”
“熊伢兒哥,我要轉學了”劉小晶卻沒有回答董明的問題,而是一蹦老高地,興奮地道出了一個天大的消息
“啥轉到縣一小去嗎”這個消息對董明來說,太讓他震驚了,他還記得,當初表妹剛剛入學之時,姑姑就一心想把小晶送入縣一小,結果,這個難度顯然有些超過了姑姑的能力,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表妹只能在村辦小學唸書。按理說,入學的時候都沒能進入縣一小,那麼,中途轉學操作起來難度只會更高,可是以目前表妹的樣子來看,似乎,她的轉學這是被辦成了
“我們全家,很快就要轉成城鎮戶口,有了城鎮戶口,小晶想進入縣一小,就不再是問題了。”剛剛從車裏出來的姑夫,解答了董明的疑惑,但卻又給董明帶來了一個更讓他震驚的消息。
慢着,等等,怎麼姑姑一家,搖身一變,就全成了城鎮戶口了呢,董明一時有些轉不過彎來,就在他仍然在消化着這個剛剛聽到的消息之時,姑姑卻輕輕嘆息了一聲,“哎,事情說起來還有些複雜,當初我們也是商量了好幾天,才做出的這個決定。”
董明更迷惑了,全家人一下子成了城鎮戶口,要說多好倒也未必,但也不能算是啥壞事吧,可是看着姑姑的樣子,怎麼彷彿受了多大的委曲一般
看着董明仍然不明就裏,姑姑卻也不急,輕輕拉了拉董明,微笑着道,“上車吧,跟我們去看看姑姑的新家,放心,不會耽誤你下午訓練的。”
董明上了車後,破吉普發出了一陣轟鳴,從學校門口,向着東方駛去。這不是姑姑家的方向,董明當然清楚,六裏坡姑姑家位於齊山到康寧的國道邊上,從學校到姑姑家,需要一路南行,而現在,他們行進的方向卻是東方。
從董明坐進車來,姑姑就跟他講起了事情的經過,而這件事情,竟然與前些天吳小歌講的事情,有着莫大的關係。
原來,齊山縣準備興建一所全新的一中,新一中佔地將近三百畝,等新一中建好後,將只招收高中生,而董明現在讀書的現在的一中,將更名爲齊山縣第三中學,三中將只招收初中生
可恰恰興建新一中所佔據的土地,有多半出自姑姑家的六裏坡村。作爲對村民的補償,對於那些失去耕地的村民,縣裏爲他們解決了城鎮戶口,安置了住房,除此之外,還會爲每戶解決一到兩個工作名額。
在齊山中心城區,很難尋到一處合適的位置,去興建一所全新的中學,因而最終將新校區規劃到了六裏坡村。六裏坡村距離縣城很近,位於國道東邊,與齊山縣高速公路入口僅一步之遙,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六裏坡村地理位置優越,耕地資源卻並不豐富,村子向東便緊鄰山坡,土地貧瘠,董明的姑姑家是由於齊河水庫興建,後來才搬遷到的六裏坡村,當初分到的土地幾乎種不出莊稼,不是因爲無奈,姑夫也不至於會想到去開辦一家石子加工場。
董明馬上想到了姑姑家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問題,於是問道,“新一中佔據了你們的耕地,那石子場子咋辦”
“家裏的石子場地,正在新一中的規劃區內,還能咋辦,只能關掉唄,不過,縣裏對這些開石子場子的,倒也比較照顧,像咱們這樣的,縣裏給解決的都是事業編。”姑姑道。
“其實我覺得這樣挺好,石子場現在越來越難幹,以後就省心了,像城裏人一樣每天上上班,就能賺錢。”姑夫倒是滿不在乎,一邊開着車,一邊搭腔道。
“你要是不嫌住得擠,我也不在乎,我們原來那麼個大院子,五間北房,還有一溜的平房,最後只分了兩處單元房,還沒有院子”姑姑對姑夫的態度並不贊成,似乎對新分到的住房顯得有些嫌棄。
“那別人家分到了幾間”董明好奇地打聽到。
“縣裏分房,只按照北房計算,什麼院子還有小平房都不計算,我們家有北房五間,分到手裏之後就是一處三居室加一處兩居室,當然,也有倒黴的,就比如壽平他家,當初蓋房的時候,就不喜歡對面屋,同樣大的宅基地,只蓋了四間房,現在分到手的,只有兩處兩居室,哈哈”姑姑聽到董明如此一問,笑着答道。
“其實你要是捨不得大院子,也可以不離開村子啊,但當初我們可都是主張離開的,不是說了嘛,不離開的,佔了耕地的還可以重新分配。”姑夫見到姑姑對於分到的房子仍有些微詞,這才又道。
“留下石子場都沒了,我們留下還能幹啥,種那點兒地嗎,我們都是莊稼人出身,六裏坡那種山坡地,能種出東西來嗎離開村子更好,起碼有了生計,小晶也能到縣一小上學,你說對吧熊伢兒。”
董明光聽着姑姑與姑夫叨叨,他就看着姑夫將車向東邊開了不到一里的樣子,直接就右拐向南,這處地方,董明不熟,從這裏向北他倒是去過,那邊是齊山教育局,縣一小也在那邊,他只知道南邊有個挺破的廠子,再往南,就進山溝了。
很快,這家工廠出現在了董明等人的眼前,至於廠子破不破的,董明看不出來,人家有圍牆的,但是董明卻看到了,吉普車果然越過了工廠,鑽進了山溝。
這裏距離縣中很近,董明估計也就三裏左右,但是這裏卻是一處純粹的山溝,剛一進到山溝,就見到了大片的房屋,路邊一處明顯的牌匾,上面清楚地寫着“齊山縣第二家屬院”。
進到家屬院後,汽車很快在一處樓房前邊停下,看來,姑姑家分配到的房子,應該就在這裏了。董明粗略打量了一下這處家屬院,這裏有平房也有樓房,雖然地處山溝,整體數量卻不是一般的大,由於這裏地處山溝的緣故,幾乎每幢建築,都不在同一平面,看起來錯落有致。
家屬院裏的樓房,沒有什麼高樓,就像分給董明姑姑的這處,一共只有三層,雖然不是新房,但看起來也算是不錯的安居之所。
姑姑家的兩處單元房,處在同一樓門,卻不在同層,三居室的這處在一樓,而兩居室的在三樓,按照姑姑的說法,原本有機會分到同層的,但是,姑姑想着將那處兩居室留給文遠表弟,怕將來兒媳嫌與婆婆太近,關係不好相處,這才如此選擇。
董明倒是對姑姑的先見之明表示出了敬佩,通常做母親的,誰會嫌跟兒子住得太近呢
待姑姑打開了房門,董明隨大家進了一樓的三居室,董明這纔看到,這處三居室,真是有些太逼仄了。三居室中,兩個居室朝陽,主臥室面積目測也就在十五平方左右,至於兩個次臥,估計十二都達不到。至於說客廳,幾乎到了可以被董明無視的程度,最多六個平方,擺個餐桌之後,就啥也放不下了。當然,單元房的配套設施也有廚房與廁所,廚房倒還將就,四個平方左右,一個人在裏面做飯倒也能轉悠得開,廁所就差強人意了,也就是兩個平方多些,裏面有個洗臉盆與蹲式馬桶,馬桶上方,能明顯看出裝過熱水器的痕跡,不過看現在的樣子,應該在搬家時已經被拆走。
“你姑夫說託一下關係的話,能分到第一家屬院,在縣城的西大街,但是去了那裏的話,只能分到一處三間帶院的平房,總面積比這裏還不如,離縣城雖然更近些,但西大街離縣一小比這裏還遠,我們去那兒邊兒也沒啥意思。”姑姑的話語中,仍然透露出對住房分配的不滿。
董明卻從姑姑的話裏,聽到了一點他感興趣的內容,於是道,“六裏坡這些遷到縣城的人家,工作都是怎麼安置的,姑夫被分到了哪個單位呢”
“村裏多數人被安排到了風都山鐵廠,我倒也不錯,去了交通局。”姑夫樂呵呵地道。
“交通局,你倒是好意思說,不過啊,你說得倒也沒錯,單位確實是交通局,切,交通局大着呢,你咋不說你具體工作呢”姑姑對於姑夫被安排的工作,意見顯然也不小,不過董明卻是聽出來了,姑夫的工作應該不會是坐辦公室的那種。
“不就是黃金嶺道班嘛,每天巡巡道路,小問題及時處理一下,大問題就馬上彙報,其實也挺輕鬆。”
“黃金嶺啊,那地方熊伢兒你知道吧,在縣裏的最北邊,都快到玉c縣了,比董家溝子還靠北三十多裏呢,這個事業編啊,我看倒還不如去風都山鐵廠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