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污名貪祿

作者:白頭愚翁
“在朝裏當官不至於如此吧?”

  宋憲笑道:“棋侍詔而已,不似別的衙門,夏有冰敬,冬有碳敬。家裏還沒有田產,就靠着一年那幾十兩俸祿過活。”

  “他不是兩榜出身麼?沒人將田產靠在他的名下以避賦稅?”

  宋憲應道:“他與臣一樣,都是長安本地人。關中就這麼大,長安城外的田地都是有主的!世家們一張嘴,小農戶也不敢不掛在世家那裏呀。夏相思寒門出身……”

  “行了行了!他人雖在翰林院,可不是翰林!沒那學問可做不得山長!”

  宋憲又笑道:“他是進士,學問上不差的,只是殿試時排名靠後了一些。”

  “這事我一直想問,可他就是沒說。這麼多年他都沒侯選入仕麼?”

  “不,是他不受其它官職。這個……臣雖然與他有些往來,但……也不得而知。可能是不想沾染官場邪氣吧。萬幸他棋下的不錯,皇上管了他飯轍。六爺您可沒指着那些女子中進士吧?教她們琴棋書畫即可,書可少讀一些。”

  劉永銘想了想,說:“書還是要讀的……先這般吧,夏相思那裏你就去說一聲。但要說清楚了,他褲腰帶要是勒不緊,壞了學風,本王可什麼手段都能便得出來!”

  “這是自然,那……那薪俸……”

  劉永銘一樂,笑道:“你是真見不得他過窮日子!”

  “朋友一場,能幫就幫一把吧。”

  “不是!宋侍郎,你是不是做了什麼對不起他的事情?”

  “六爺何出此言?”

  “你與他若是真朋友,你當一早從他口中得知我會下棋的。”

  宋憲笑道:“臣之所以與他爲朋,正是因其口風嚴謹。我與他酒桌之上所抱怨之語,無一句傳出桌外!此真朋友也!”

  “算了算了,即是你保薦,我也得給你這個面子。紅杏樓裏的琴師每月三兩八,畫師三兩六。讓他做山長怎麼說都不能低於這個價,低了讓人看笑話。那就……一個月七兩銀子吧。本王有規矩,每逢年節,各大掌櫃都會有那麼一份禮,介時讓他別不好意思收。年終一次分紅,算一算有多少學生,每人讓他從中抽一分。”

  “那臣就代夏侍詔謝過六爺了。”

  “謝什麼謝呀!”

  劉永銘與宋憲說完話沒一會兒,上朝時間便已到了。

  劉永銘好似已經熟悉了上朝的那一套流程,十分自然得歸入到了班列之中。

  而後百官浩浩蕩蕩得進了宣政殿裏。

  劉塬往大位上一坐,在山呼萬之之後,又一天的朝會開始了。

  衆官員正想着今日太子黨與大爺黨會怎麼鬥嘴的時候,侯不平從班列裏走了出來。

  “臣右都御史侯不平有本要奏!”

  因爲侯不平加入到了太子黨,且還是太子劉永鐸的近身,甚至比曹相跟太子走得還要進,所以如今誰都會高看他一眼。

  “奏來!”皇帝劉塬馬上應了一句,似乎一直都在等侯不平出來說話。

  侯不平來到殿中,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一般情況下,除了上朝下朝時的那幾個跪拜,在朝堂上是用不着跪的,走到殿中躬身說事即可。

  跪着說話的情況很少,一種情況是伏首認罪,比如之前的魏文政。

  另一種情況是死諫,但這種事情在大漢朝還沒發生過。

  畢竟劉塬是個親賢臣遠小人的好皇帝,連劉永銘對內務府的整改他都能聽成是諫言,何況是其它大臣真正的諫言呢。

  但還有另一處情況,那就是當堂彈劾!且不死不休的那一種。

  侯不平跪在地上,從袖子裏掏出一份奏疏,舉過頭頂,低頭看地。

  侯不平深吸了口氣,大聲地說道:“臣右都御使侯不平彈劾榆林鹽都轉運使李哲收受同族兄弟大鹽商李且賄賂,供無課之鹽,污名貪祿、貪婪成性、褻瀆公務、私己富家,以進賄爲大善,以退稅爲大喜!其人外謹喬裝,內詐心險,語修爲善,構朝廷之亂!”

  侯不平沒有像別人那樣,先用一段繞口的說辭講理然後才說自己的目的,而是一開口就是彈劾。

  劉塬冷冷地看了一眼堂下的朝臣,說道:“着有司衙門將李哲逆臣緝拿歸案,獄下大理寺!刑部方尚書、大理寺周正卿、御史臺右都侯御史,三司會審!”

  方孝夫、周書禮從班列之中走了出來,站在侯不平的身邊躬身說道:“臣領旨!”

  劉塬又道:“將鹽商李且捕入刑部!抄沒家產、罰入國庫!”

  “且慢!”

  大爺黨黨首、吏部尚書程管煒從班列中走了出來,說道:“皇上!侯右都所述之罪並未查實,不可倉促而定!待有司衙門查過之後,捕人到案,據其所供再行罪罰不遲!”

  程管煒是真着急了。

  因爲他不知道皇帝是不是衝着隴西李家去的,或者說太子黨與大爺黨之爭在皇帝心中是否已然有了一個結果,是不是要將戶部侍郎李裕牽扯進去。

  程管煒作爲大爺黨,他不能看着事態就這麼發展下去,所以站出來說了句話。

  那李裕看似平靜得站在原地,心裏卻已經緊張到了極點,他看了看一邊的劉永銘。

  劉永銘擡頭看見李裕正看着自己,微微得笑了一下。

  李裕一見劉永銘如此,馬上將心放下心來。

  劉塬氣道:“先查抄再說!”

  程管煒馬上硬氣得抗辨道:“當查實人證物證,若爲屬實由大理寺議罪,不當草率!”

  “朕便就是人證!”

  劉塬一句話,驚得程管煒不敢再說些什麼。

  劉塬氣道:“昨日朕微服出宮之事,衆愛卿皆有所聞了吧?朕是親耳聽到那李且大言炎炎地說着那些骯髒的齷齪事!朕沒夷其一族,已然是寬仁了!”

  程管煒跪倒在地上,說:“臣有罪!不當爲罪人辯解!”

  劉塬心中解了一口氣,看着下面跪着的程管煒,說道:“程愛卿並無過錯!汝所諫爲實!欲罪之臣民,當有所審,審有所徒。蓋言是非,行之規法。雖有惡罪,當明正法典、及上而刑。賞當勸善,罰當懲惡,不以怒惡徇私而行,不以親疏遠近而欺!程愛卿真朕之明鏡也!”

  程管煒聽得劉塬褒獎自己,心情放鬆了下來。

  因爲他已經聽出來了,李哲、李且的事情,一定與太子黨及大爺黨的黨爭無關。所以戶部侍郎李裕還是十分安全的。

  “皇上過譽。臣屬之貪謬,乃臣戶部尚書甄選之失察也,臣有罪!”

  “非汝之罪,乃是惡官潛身,修飾於外,弊之於內也!退下吧!”

  “是!”

  程管煒應了一聲,退回了班列之中。

  這一幕讓許多人立刻就不糊塗了起來。

  皇帝要治李且的罪,但卻沒將李裕牽扯進來,那李裕的案子是否會有什麼變故?

  太子黨與大爺黨之爭,到底在皇帝心中是否有了結果?

  衆臣工正遲疑着,聽得劉塬突然問道:“大理寺可曾來到?”

  大理寺卿周書禮從班列中走了出來:“臣大理寺卿周書禮,侯旨聽宣。”

  劉塬問道:“隴西府餘諷、宮千樹案審得如何了?爲何遲遲沒有結果?”

  沒結果是因爲周書禮誰都不想得罪,最後得看皇帝的意思,自己才能做決定。

  皇帝劉塬問這話,顯然是想推進這個案子。

  也就是說,大爺黨與太子黨的黨爭馬上要有個暫時的結果了!

  周書禮馬上回應道:“餘、宮二人奸滑異常,並未審出新供,只言自己無罪。”

  劉塬的臉上表現出不滿來:“此案是否離奇?”

  “並不離奇!”周書禮老實得回答。

  “此案是否繁雜?”

  “並不繁雜!”

  劉塬又問:“即不離奇又不繁雜,何不速審?”

  周書禮應道:“刑部那裏還掛着一個案子,可能與餘、宮二人之事有莫大關聯!此案未審,餘、宮二案不敢妄作斷判!”

  “可是隴西縣戶房焚火之案?”

  周書禮馬上答道:“正是!若是隴西縣戶房之案有所落地,餘、宮二案即有實證。若未查明此案,前案無從所證!”

  周書禮是根老油條,好似什麼尖銳的問題都難不倒他。

  劉塬對周書禮是很生氣的,但又拿他沒辦法,因爲這滑頭說的還真就是正確的。

  劉永銘只得說道:“刑部谷愛卿可曾來?”

  谷從秋從班列裏走了出來。

  之前劉永銘曾與他分析過案子,所以谷從秋一早就準備好了將餘、宮二人的案子接手下來。

  “臣刑部侍郎谷從秋侯旨聽宣。”

  劉塬言道:“大理寺即無新證,本當退案回御史臺。然,隴西縣戶房之案落於刑部,彼案若在御史臺,則亦無進效。着大理寺將餘宮案退到刑部並隴西縣戶房案。皆由谷愛卿親審!”

  “臣尊旨!”

  谷從秋領了這個燙手的山芋後,板着臉回到了班列之中。

  班列裏吏部尚書程管煒看着前面曹嶽的側臉,心中有些不安起來。

  原因是這些日子以來,勢大的太子黨一直處於守勢。

  曹嶽越是按兵不動,那程管煒心中越慌。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