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是喜是愁
“六爺,六爺?”李裕試探着問道,“六爺您走神了?可不會又要憋什麼壞水吧?”
劉永銘哈哈笑道:“哪裏有什麼壞水可以憋的,你多那心做甚。不過話說回來了,皇后她可以呀!程天官讓他不幹什麼,她偏偏要幹。先是扒堤淹田,又是指使奴才打死人,現在倒好,還讓奴才打起朝廷命官來了!這個皇后她是不是不想幹了?楊貴妃、韋賢妃、鄭德妃、衛淑妃他們可還等着呢!”
三位大爺黨的臉上都有些不好看。
劉永銘看看圍着的這幾位,拉了拉李裕,說道:“這邊來,問你件事。”
“什麼?”
劉永銘不容分說,便拉着李裕往人少的一邊走。
他一邊走一邊問道:“李侍郎,皇后這是怎麼了?發這麼大的火?你說嘛,我就是不想多跑這一趟去後宮問。”
這句話伍庚良與樂正信還是能聽得到的。
李裕回頭看了看已經與自己離得有些遠的伍庚良等人。
他經不住劉永銘的追問,只得回答道:“皇后娘娘……娘娘聽說皇上身體不好,去紫宸殿看望。誰知……誰知……”
“被擋駕了?”
“是!”
劉永銘哈哈笑了起來:“父皇近日可怪得很哪,他也沒見爺我。不過皇后這事辦得沒毛病。出了這麼大事,父皇多少得管一管嘛,只要父皇一管,必定要找皇后吵架,這麼一吵架呀,那就算是見上面了!也算是報了被擋駕的仇了!”
“六爺,您就別閒這嘴了!我們這正愁着呢。”
劉永銘笑道:“別愁了,大哥不是去聽訓了麼?想來就是因爲皇后的原因,父皇不想與她吵,所以把氣生到大哥的身上去了。沒事,一會下了朝,我去與父皇說一說。但……呵呵,但一會在朝上你們可小心一些,太子黨那這可盯着呢,他們不可能不拿皇后做的這些事情做文章!你們最好現在就得開始想說辭了!”
劉永銘前面的話伍庚良等人還能聽到一些,但後面的話卻是一點也聽不見了。
劉永銘接着說道:“我與你聊了這麼多,一會兒下朝以後,大哥會不會覺得你加入到我六爺黨之中而背叛了他?”
李裕笑道:“那也得有一個六爺黨呀。”
劉永銘聽得李裕的話,哈哈大笑了起來。
劉永銘笑聲一停,便小聲地說道:“三萬擔糧食,這幾天就會到。”
李裕一愣,那眉頭一下子展了起來,也不知是喜是愁。
他看了看左右,壓着聲音問道:“怎麼這麼急?三萬擔,還這幾天?我籌備銀子也得有時間呀!”
劉永銘笑道:“是呀,對方就是要讓我沒有防備,怕我給他下套。而且要的還是現銀。”
李裕好奇地問道:“對方到底什麼人呀?”
“別問!知道了對你不好。若告訴你聽,你必然不敢要這批糧食。”
“要,我一定要,就是……我家裏是有點銀子,但這麼多現銀我一時間也……”
劉永銘笑道:“現銀我已經準備好了,昨天關城門前就已經出城,往孟津那裏運去了。你派個人立刻出發,去那一邊調節一下。糧食到的時候,做好接收入庫之事即可。”
李裕心中大喜,連忙說道:“那就多謝六爺了,我這裏就不給您作揖了。雖然他們聽不到我們說什麼,但看還是能看得見的。”
李裕口中的他們指的是宣政殿外的大爺黨們。
劉永銘輕笑一聲:“我可以給你先出了。但這賬……”
“哦。六爺放心,一個月之內我就能拿出來給您。這銀子也不是我掏,還得與皇上說一聲呢。”
“銀子其實我都不擔心你不還。大不了我帶一班子人去你家,把你家值錢的東西都掏走,然後再拿你女兒抵債也就是了。”
李裕卻是笑道:“抄我家可不行,我沒處睡去。不過我女兒你可以拿去抵債。她有些日子沒見到你,都有些發臆症了。”
劉永銘白了李裕一眼,氣道:“少來這一套。想跟你說的不是這筆賬!”
“不是這筆賬?那是什麼?”
劉永銘言道:“這糧食生意,怕是沒那麼早結束。一次幾萬兩的現銀呢。有個一年時間,大漢國得外流多少銀子呀。大漢國的銀貨若是不足,那物價可就……”
李裕從一下子明白了劉永銘的擔心。
他點頭說道:“六爺,您是說這現銀不在漢國之內使?會是……齊國?晉國?”
劉永銘又白了李裕一眼,說道:“誰跟你說這個呀!現在說的是現銀外流!得想個辦法把現銀再給弄回來纔是。”
李裕一愣,問道:“那……那怎麼弄回來?派兵去打他國?六爺,您可別開這種玩笑。”
劉永銘說:“原本我是想把從西域弄來的香料等等的那些東西往齊國那邊賣,讓銀子往回流。”
“這是個好主意呀。”
“好什麼呀。西域過來的那些香料到了長安城就被長安城這邊的權貴購去七成了。剩下的三成也被洛陽那邊的人給訂走了。還是先付的銀子。他們還嫌我這裏不給他洛陽那邊多留一些呢。根本就到不了齊國去。”
李家雖然有人經商,但李裕自己卻不是商賈,並不知道這裏面的事情。
他說:“那就不要在關中賣,直接拉到齊國去就是了!”
“做生意講究快進快出,我怎麼可能會去費那功夫再把東西拉齊國去賣呀!就算是我這麼做了,那也只是我這一家而已。杯水車薪!再者說了,漢齊之間的這一戰,早早晚晚都得開打。”
“與戰事有何關係?”
“糧食是越打仗越貴越好賣。給我供獲的人自然是不會因戰事而停下這筆生意。父皇也是希望在戰時有更多的糧食流入進來的,但別的生意可就不好說了。關卡這一邊一定不會放過別的商品通行的,就算是走私,怕也是……”
李裕深吸了一口氣:“銀子流不回來,還可能因糧食生意繼續向外流!我明白六爺的意思了。”
“現在我還沒想到法子。但也必須要與李侍郎你通通氣,別到時候父皇問起物價來,你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後知後覺可在父皇面前是討不得好的!丁成儒能坐得了戶部尚書,就是因爲有曹相那邊給他通氣,他在父皇面前不僅能把差事辦好,而且能對答如流!你要是做不到,即使坐上戶部尚書,怕也是坐不穩當。”
李裕明白地點了點頭,說:“這倒是一件難事。六爺,我不問你別的,但你得給我兜個底,銀子是不是往齊國去了?”
“其實我不清楚他到底哪裏弄來的那麼多糧食,但我想應該是齊國的,有七成的把握可以認定。”
李裕心中有所想,他看了看劉永銘,見得劉永銘好似並不擔心出現什麼意外,他心中也安心了許多。
對於李裕來說,只要劉永銘認定不會出錯,那麼這件事情便真的不會出錯。
即是劉永銘有七成的把握認爲糧食是從齊國來的,那麼它就應該是!
劉永銘接着說道:“若打起仗來,我們多一分糧,他們就會少一分餉。這生意做得!不管如何我們都不會虧本。但銀子畢竟是往齊國那邊流了,而且又會因戰事而使得關卡有礙,不得通商,銀子又流不回來。即使打下哪座城池來,那也是庫銀,也是得在當地流通的……”
李裕想了想,說道:“現在只有一個辦法了。”
“什麼辦法?”
“從楚國弄!”
“什麼?”
李裕說道:“西域那裏的香料與金銀器,我們是用絲綢茶葉換來的。而北方那裏根本不通商,乃是我漢國每年織造這邊用絲綢茶葉與他們換的馬匹牛羊。金銀交易那就更少了。現在能通商路的也就只有楚國了。但楚國那裏……”
“漢齊若要開戰,父皇不可能不派使者去楚國的。”
李裕點了點頭說:“行,那我便上道奏疏,加深一下與楚國那裏的通商貿易。”
“特別是生絲!”
“您這是要買進還是要賣出呀?這不是把銀子流出去的更多了麼?”
劉永銘笑道:“我們北靠蒙國,有馬可以換。楚國那邊的馬可不如我們的多!”
李裕深吸了一口氣,認真得看着劉永銘,疑問道:“六爺的意思是……再開榷場?怕是蒙國那邊若是物資足了,對晉國與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呀!”
劉永銘笑道:“此與李侍郎你想的正好好相反。蒙人缺衣短時之時,必會犯險劫掠中原。若是給他們點東西讓他們度一度日子,幾年之內他們應該鬧不了事。您想呀,去年的寒災可不是從關中開始的!那寒氣可是從北邊飄來的,我關中可生成不了這玩意。關中乃至中原皆比蒙國富庶,怕他們去年也很難過呀!”
李裕點頭說道:“不錯,這是正理。只因其與我漢國交好,而師徵北又勇力非常,故而不來相犯,晉國那邊……想來蒙國鐵騎今年只要能養上一點點的膘,就會對晉國那邊用兵劫掠了。前陣子皇上把我找去,說是蒙國的國師又要來訪,想來也是因爲他們受了災,一時之間恢復不過來,找我們求援來了。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