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雜間暗閣

作者:白頭愚翁
而庭院更前面的那些地方,卻留下了十分明顯的腳印,而且腳印只有兩種。

  一種腳印是唐彥秋留下的靴子印,另一種則是布鞋印。

  靴子與布鞋留下的印跡是十分好分辨的,特別腳後跟的部份。

  因爲後跟是最容易磨損的地方,所以一般靴子都會在後腿處加一道牛皮工藝,而布鞋卻是沒有的。

  唐彥秋雖然是書生,但穿着的卻是靴子,這是與他的家世有關的。

  唐彥秋的父親唐括可不是什麼文人,而是個實實在在的武將!

  而且是那種兇猛異常的悍將!

  作爲一名將軍當然不會去穿布鞋,因爲不好上馬,所以一定是穿的靴子,甚至是馬靴。

  唐彥秋是受他父親的影響,自小也是習慣於穿靴子的。

  如果一個腳印是唐彥秋的,那麼另一個一定是兇手的!

  剛剛那一聲叫聲若不是唐彥秋髮出來的,那麼也一定是由兇手發出來的!

  崔顯自然也不是蠢人,他一想便也想到了。

  崔顯連忙說道:“六爺是說……是兇手在叫?”

  劉永銘點頭說道:“是!一定是!而且是在那邊的牆頭上叫的。”

  “什麼?”

  劉永銘伸手指向了庭院的一處白牆。

  雖然離得有些遠,但那堵白牆之上印着一個腳印卻是十分清晰。

  即使離得遠,也能看見那白牆上的那隻腳印。

  袁魁的家裏沒有多少人,更沒人去翻牆,且這個腳印很新,明顯是剛留下的。

  崔顯看着那白牆搖了搖頭嘆道:“六爺眼力真好呀。年輕真好,我就只看到一個黑點而已,不過那的確是腳印!”

  劉永銘言道:“翻牆可是一個技術活,這牆其實不矮了。不學點輕身的法門是翻不過去的。學輕功的人往往都是很注意自己體重的。”

  崔顯順着劉永銘的話頭說道:“這個人……是個高手,不是那種光有力氣的大漢!”

  “可以這麼說。”

  “可是,兇手爲什麼在殺完人之後還要幫唐彥秋喊那麼一聲呢?”

  劉永銘搖了搖頭說道:“這就不清楚了。但可以肯定山知府死的時候,也是這麼一回事!有人幫山知府回了一句話!這個兇手很有意思呀!這個唐彥秋也很有意思!”

  “什麼?”

  這要是谷從秋或是宋憲在與劉永銘說話,劉永銘一定會解釋一翻的。

  但崔顯卻與劉永銘沒有那麼熟,劉永銘也就不會耐心地講解了。

  但劉永銘還是在疑心自問道:“唐彥秋進到袁魁的院子裏來做甚?他與袁魁不應該有這麼好的私交的!他們要是真的要好,爲何唐彥秋不在前院幫着一起待客、守靈、燒紙錢呢?那個老僕從可不知道他進來了,還以爲他走了呢。可見唐彥秋是趁着那老僕從不注意而偷偷進來的!唐彥秋這是想做什麼?”

  劉永銘一邊在心裏嘀咕,一邊左顧右盼地在院子裏觀察了起來。

  庭院裏的唐彥秋與兇手的腳印雖然有些凌亂,但是延伸到右廂房那邊的腳印卻是十分明晰。

  劉永銘側着身子順着腳印便走了過去。

  那崔顯自是看出劉永銘有所發現便也跟在劉永銘的身後來到了右廂房的房門前。

  崔顯看着地上的那些腳應疑惑地說道:“看着怪異呀,右廂房前的腳印……一點都不凌亂呀。好像……好像唐彥秋還與兇手面對面過!”

  劉永銘心中尋思:“這隻能說明唐彥秋認識兇手!也正是因爲認識,唐彥秋在見到兇手以後並沒有大喊大叫。所以當兇手勒住唐彥秋脖子的時候,我在外面什麼也聽不到。”

  崔顯看着劉永銘說道:“六爺,這唐彥秋來到袁部堂家後院到底是來做什麼的?”

  劉永銘笑了一笑說道:“這我哪裏知道呀。”

  崔顯正經地說道:“聽說六爺善審鬼邪魔祟,您若是將唐彥秋魂魄據來,必知因果。”

  劉永銘笑道:“你真當我是神仙了?我是混世閻羅!哪裏有空管這個。不過……即是腳印在這房門口,我們不妨進去看看。”ωω

  劉永銘沒等崔顯答應,推開右廂房的房門就走了進去。

  但他只走了一步便停了下來。

  崔顯跟在劉永銘後面,進到屋子裏以後也僅僅只是向裏跨了一步而已。

  因爲房間裏真的很亂!

  架子東倒西歪,有些箱子也被移了位。

  很明顯有個人在這裏翻找過東西,而且極有可能就是唐彥秋給翻的。

  劉永銘皺着眉頭,心裏想道:“這間廂房好像只是雜間,根本沒人住。這裏都是一些空架子什麼的,可他爲什麼要在這裏找東西,還把空架子搬得到到處都是呢?”

  崔顯看着凌亂的房間也搖起了頭。

  劉永銘心中暗附:“他要找的東西一定不在架上。所以……他是在找暗閣一類的裝置!唐彥秋真正要找的東西一定十分重要,他覺得袁魁是把東西藏進了暗閣裏……袁魁還藏了什麼東西了?”

  崔顯說道:“好似有人在翻過什麼東西,可……爲什麼是在這樣一間雜間裏翻找?不在別的地方?東西就一定會在這裏?”

  劉永銘點頭說道:“是呀,這事是很奇怪。不過,本王覺得先在那唐顏秋的身上搜一搜爲好,看看他找着了沒有。但是現在畢竟是死了人了,我們總該避點嫌吧?還是等巡差來了再說。”

  劉永銘說着便退出了房間。

  崔顯又打量了一眼那間雜間,這才隨着劉永銘出來。

  正此時,袁魁家的老僕從外面急跑了回來。

  崔顯見得老僕,愣了一愣,對那老僕問道:“如何這麼快就回來了?”

  報官即是報案。

  古代交通並不便利,一般情況下是就近向里長報告,而後由里長通知衙門來勘探現場。

  老僕沒有回話,反手向身後一指。

  只見得從庭院外並排走進來了三個人。

  這最中間的一個人長得有些英武氣,邊上的兩人則只是龍套巡差。

  中間那人身上的服飾也與身邊的巡差不同。

  那是從六品的帶刀侍衛服裝。

  京城巡差的編制有一些特殊。

  其它省府、縣城的巡差通常稱爲巡差、衙役或捕快。

  所謂捕快其實也是簡稱,全簡應該是捕班快手,意思是跑得快能追得上賊偷的差役。

  這些人都是由當地縣衙統一管理。

  但長安城的巡差卻是由兵馬司管理。

  明清兩朝的兵馬司分爲五部,又稱五城兵馬司。

  這個世界線裏的兵馬司只有四部,稱爲四城兵馬司。

  明朝兵馬司各司的最高官位是指揮使。

  而這個世界線裏兵馬司各司的最高職位是正六品的兵馬司監史,也就是兵馬司正堂堂官。

  在監史之下設有一名正八品的巡城御史及兩名從六品的副職巡檢。

  這三個人都不算是監史的手下。

  巡城御史雖然工作地點是在兵馬司,編制卻是屬於御史臺。

  兩名巡檢雖然也是在兵馬司裏當職,編制卻是屬於禁軍,但又不用去禁軍那裏點卯,因爲這也只是掛職的一個身份而已。

  步青雲就是掛職在禁軍,現在是正六品的帶刀侍衛。

  巡檢算是從禁軍侍衛“轉業”而來,軍銜什麼的都保留着,所以即算是禁軍的人,又算是兵馬司的人。

  劉永銘眼前的這個人,正是兵馬司的一位巡檢、從六品的帶刀侍衛。

  那巡檢一見到劉永銘在這裏,連忙方向這邊多邁了幾步。

  他來到劉永銘身前,拱手低頭,用一口濃重的洛陽口音說道:“小人見過六爺,職務在身,不能全禮,還請海涵。”

  劉永銘呵呵一樂,說道:“行了行了,什麼時候變得這般文餿餿的了。你是個武人,不是那等文舉。”

  巡檢乾笑了幾聲放下了拱着的手。

  劉永銘平時常在地面上行走,也常與兵馬司打交道,幾位巡檢他也都認識。

  而且這位巡檢與別的巡檢還有些不同,因爲他在江湖裏的名聲很大。

  他叫路不直,人稱白額侯。

  所謂白額,即是指的老虎。

  江湖中人送他這個綽號是因爲他真的猛如虎。

  原本他也不是巡檢,更不是帶刀侍衛,而是江湖裏漕幫的一名花棍打手。

  因爲武功好,在脫離了漕幫以後就做了洛陽府靈寶縣的班頭。

  其實漕班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別人脫離的。

  陸地龍琴劍先生豐不收原本就是排幫的。

  他的武功奇高,也向來獨來獨往,只與周太子柴世榮在一起,與脫離排幫其實也沒有區別。

  但他這一輩子也沒想過正式聲明過脫離漕幫。

  水不流與豐不收是同門師兄弟,也是漕幫的。

  但此人更像是牆頭草一般,風往哪裏吹便往哪裏去。

  從漕幫到陳知集,後來轉投歸屬陳知節,袁魁出現後又與袁魁沆瀣一氣。

  袁魁死了以後,他又投回到齊公子身邊。

  所以當初林鴻奎諷刺水不流是漕幫人物,而水不流馬上便否認了。

  水不流出走漕幫是付出過代價的!

  他身上所受的內傷也與此有關的。

  但路不直離開漕幫卻是沒有任何代價。

  這事也挺好解釋。

  就好像一個老闆僱了一批人幫他在某幾條街上擺攤賣貨。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