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外鄉客人
趙子季與太祖皇帝之間的確存在着一種深仇,但趙子季與皇帝劉塬卻沒有那麼大的仇。
非要說有仇,那隻能是因爲劉塬是丁太后姐姐的親生兒子。
趙子季可能會以劉塬的性命爲要挾要求與丁太后姐姐見上一面。
這是唯二的趙子季要殺劉塬的原因。
另一個原因,當然還是在榆林府起事造反,完成幾十年前沒做完的事業。
以趙子季在榆林府的聲望,趁着劉塬駕崩之亂再召集人馬,再起一場混亂想來不是什麼難事。
也就是說,這些火藥之所以還留在這裏,就是爲了劉塬準備的。
只是丁太后的姐姐好像特別瞭解自己的兒子,並沒有因此而就範。
皇帝劉塬是一個十分務實的皇帝,並不好大喜功,對於出現龍的異相,他也只是聞過而喜,絕不會專程跑這一趟來看的。
且劉塬工作繁忙,也根本沒有空來這一趟。
即是如此,趙子季爲什麼這般鍥而不捨,還是年年來這裏呢?
劉永銘輕問道:“他是每年都來這裏的嗎?”
“好似有幾年沒來了。”老者回答。
劉永銘眉頭一皺,想起了一些事情來。
二十年前,因爲太祖皇帝駕崩,丁太后要轉移她姐姐,使得她姐姐有機可乘而逃脫。
而丁太后姐姐逃脫之後,便去找到了薛西垣問到了葉連株的下落。
但很快,她還是被丁太后找了回去。
鹹德三年,由於看管鬆懈丁太后姐姐再一次逃脫,這一次她去了商洛府找自己的女兒。
但葉連株之妻不願意跟她走,最終使得葉連株被有些發瘋的丁太后姐姐所殺。
丁太后姐姐強行帶走其女兒之時,丁太后的追兵也趕到了。
當時趙子季人也在商洛府,趙子季雖然使了計,但丁太后姐姐並不想跟他走。
最後的結果就是丁太后姐姐被追兵追回,其女兒被趙子季帶走。
而據劉永銘所推斷,趙子季之女當時已經有些瘋了,所以趙子季一定是帶走了她去治療。
也正是因爲丁太后的追兵趕到,趙子季不敢在商洛府逗留,怕被朝廷所緝拿,所以只得舍下了趙振華,帶着她女兒離開了商洛府。
但趙子季並沒有忘記趙振華,時隔一年以後,他安頓好女兒便又回到商洛府找到了趙振華了。
但趙子季沒有帶趙振華走,因爲他覺得如果丁太后姐姐重獲自由一定會回到來這裏再來找人。
要是葉家的人都走空了,那麼丁太后姐姐就不可能再會來商洛府,二人見面之期必然遙遙無期。
所以,從鹹德四年開始,趙子季一邊教趙振華讀書,一邊在那裏等丁太后的姐姐。
並且每年冬天的時候,他都會來到昭君淚這邊來看看丁太后姐姐是否會來到他們二人曾經盟誓的地方。
但是按趙振華所說,趙子季就只教了自己四年。
也就是說,從鹹德四年到鹹德七年,趙子季一直都在漢國,不是在商洛府就是在榆林府。
但這個時候丁太后的姐姐卻還被丁太后軟禁着。
趙子季應該是不知道丁太后姐姐此時的情況,要不然他應該會用自己的聰明去營救丁太后姐姐的。
不管如何,趙子季一定相信丁太后姐姐會去商洛府或是榆林府的。
鹹德十六年,也就是三年前,因爲宋憲授了兵部侍郎,丁太后再一次轉移她姐姐時,她姐姐又一次逃走了。
正如趙子季所料,她去了商洛府找女兒。
但商洛府那裏別說他女兒了,就連趙振華都不在那裏了。
所以劉永銘判斷,趙子季應該是在自己女兒的故居留了字條一類的東西。
而字條的內容也是可想而知的,趙子季一定會說女兒在他那裏,二人可以約個地時間、約個地點見一面。
所以,當趙子季那一年再次來到商洛府的時候,看到字條的丁太后姐姐此時正等在那裏。
二人再一次相見了。
正如劉永銘之前預料的那樣,丁太后的姐姐打傷了趙子季,引發了商洛府的第二次大疫。
劉永銘想到這裏,對那老者問道:“老人家,你上一次見到那個外鄉人,應該是在鹹德十五年的冬天吧?”
老者聽了以後,壓了壓手指,連忙點起了頭來:“對對對!你怎麼知道的呀?”
劉永銘笑道:“我能掐會算!能不能再問您一件事情。”
“您問即是了。”
“除了那個外鄉人,還有沒有他人像是那個外鄉人那般來過這裏或是去了昭君淚?那人應該是個七十歲的老婦人!”
老者馬上搖了搖頭說道:“七十歲的倒不曾見過,就是……”
“就是什麼?”
“見過一個四十來歲的女子,我想她應該就是公子爺您要問的人吧。”
劉永銘笑道:“什麼叫我要問的人呀!老人家開玩笑了。”
老者言道:“老頭我別的本事沒有,幾十年以來倒是積攢了一些閱歷。公子爺打進來以後問的那些事情,老頭我就看出來了,您是來找人的。而且找的即是那位外鄉人。我會這麼問,是因爲那個外鄉人每年來的時候,也都會向這裏的村民打聽有沒有一女人來過!”
“哦!”劉永銘一下子來了興趣,他連忙說道:“那當時您是怎麼回答的?”
劉永銘這麼問是因爲他也很想知道丁太后姐姐有沒有來過此地。
老者說:“之前自然都是沒有的。不過,三年前村子裏曾來了一位四十多歲的女子,她在昭君淚那邊獨自一個人呆了兩天才回到的村子!那位外鄉人最後一次來的時候,我便將此事告知了他。”
“哦?他什麼反映?”
“剛剛您聽到不是七十歲而是四十來歲的時候,臉上看着有些失望之情。但那位異鄉人聽了以後,卻是興喜非常。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公子爺您一定是記錯年紀了。依老頭我看來,那位外鄉人每年都來這裏呆一段時間,爲的就是來等那個婦人的。”
“你意思是說外鄉人年年來這裏等人,要找的不是一個七十歲的老婦,而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子?”
“是!我敢肯定是這樣,自從那一次以後,那位異鄉人便沒有再來過了!”
劉永銘有些不可置信。
據劉永銘所知,趙子季的女兒在生下來以後沒幾年,就被丁太后託付給了趙子由。
趙子由死後,趙子由之妻將這個女兒嫁給了葉連株。
不管如何,趙子季女兒的生活軌跡都是在商洛府。
她頂多爲了趙振華之事去過隴南,與榆林府這邊是沒有半點糾葛的。
劉永銘突然想到另一個可能。
如果趙子季的女兒在被趙子季接走以後又離開了趙子季的身邊,來昭君淚的即是自己女兒,那麼老者口中四十來歲的女子極有可能就是她。
但爲什麼趙子季會在見到女兒以後便不來昭君淚了呢?她女兒給他帶了什麼消息?
最主要的是,即是趙子季每一年都會來,她女兒過來又有什麼用呢?
如果是用女兒將丁太后姐姐吸引出來,爲何一定要在這裏而不是在商洛府?
越來越多的問題讓劉永銘頭越來越大。
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趙子季在昭君淚見到了那個四十來歲的女人以後他這才死了心,不再尋找丁太后姐姐。
這也就是爲什麼趙子季會有三年的時間沒來過這裏。
因爲他不必再來了!
劉永銘問道:“你告訴那位外鄉人那名女子來過以後,他什麼反應?”
“興喜呀!我剛剛說過了。”
“我是說,他有沒有什麼異常的地方,比如馬上收拾東西去關中或者哪裏找那女子?”
“何必要找呀,那婦人就在這裏呀!”
“什麼!”
老者說道:“那婦人來的時候,外鄉人後腳也到了。他聽到我與他說的消息以後連忙就去了昭君淚。等他回來之時,我見得他的臉上帶着許多的落寞。想來他的心一定是傷透了。自從那一次之後,這個外鄉人就再也沒有來過了。”
劉永銘連忙問道:“那那個婦人呢?”
“我只知道她外面過了兩個日夜纔回的村子,想來是在昭君淚度過的那兩天。她回到村子裏以後,與我買了一些乾糧,然後便走了。”
“知道她去哪了嗎?”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不知道。她的脾氣很怪,不愛說話。就算是說話也是十分簡短的。比如買東西吧,一般人會問,你這個東西多少錢。她不這麼說,她就兩字,賣麼?”
一個人如果被囚禁了十幾二十年,與外界幾乎隔絕,沒有喪失交流能力已經是萬幸了。
劉永銘點了點頭。
老者見得劉永銘不再問事情,他主動地反問道:“這位公子爺,您是……您是秦王府的什麼人麼?”
劉永銘笑道:“正是。”
“剛剛那個印……是秦王府的印吧?”
“對!”
“這位公子爺怎麼會有那混世閻羅的印呀?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聽說那混世閻羅是地府閻羅轉世,無惡不作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