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打漁取名
方墨瑋拿了一張漁網,還有一把漁叉,跟外公一起觀察着水裏的動靜。
他們找着,找着,總算是在泥坑靠近池塘角落的地方,又發現了幾條黃顙魚。
而且此刻黃顙魚們似乎知道自己的末日要來臨了,緊緊的挨着坑壁躲着,身體也靜靜不動,如同一天棗樹枝條,不細看還真發現不了。
說到黃顙魚這類傢伙,僞裝起來也算一流的高手,它們身上的顏色偏黃,周圍的環境也偏黃。
方墨瑋對外公使了一個眼神,外公點點頭表示意會了。
“開始。”方墨瑋低聲說道,手裏的漁往急速一撲,倏時水花濺起,泥坑一片混沌。
沿途經過幾個鄰居和顧家的同祖宗親戚,看到方墨瑋陪外公在打漁紛紛讚不絕口,誇耀外公外婆有福氣,程小蕊能夠找到這樣一位好男人,他們有這樣一位好外孫女婿。
經過外公和方墨瑋的默契配合,不到兩個小時,便捕獲了滿滿的魚,可謂收穫頗豐,包括青魚、草魚、鯉魚、鯽魚等,足足三百多斤。
看着外公外婆燦爛的笑容,方墨瑋很有成就。
這就是征服的力量,遇到困難絕不退縮,反而鼓足更大的幹勁去征服!
方墨瑋又想起自己曾經的設想,要把乾涸的池塘整理好,來年開春在池裏養上魚,再種藕栽蓮,這樣以後他跟程小蕊常回來看看。景色就更伊人、更賞心悅目了,特別是夏天,還有清雅荷花幾裏飄香。
方墨瑋告訴了外公自己的設想。瞬間外公樂到心坎上去了,太喜歡方墨瑋的提議和想法。於是趁着天色沒黑,開始重新清理泥坑以外池塘裏的雜草枯草,以及碎瓦片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一點點的撈起來或鉤起來扔到另一側靠着田地的路面上。
池塘好久沒有儲水,但是並不是完全硬邦邦的那種乾涸,畢竟這邊經常下雨,所以有的地方還是積了淤泥和水,泥巴也軟軟的。清着清着,方墨瑋的眼前又是豁然一亮。
又有一番風景。
一處地方,存着兩釐米清水的泥潭上,很多很多小孔。
“鱔魚、黃鱔魚!”外公也驚喜的喊出來,又急着叫外婆騰出了一個新水桶。
鱔魚體長約二十公分,無鱗或具很小鱗片,背、臀鰭很低且繞過尾端相連續,鰓通常僅於喉部有一外鰓孔。前段管狀,至尾漸側扁,尾端扁細。全體裸露無鱗。頭大,錐形,吻尖。
鱔魚在東方是一種很有價值的食用魚類。往往蓄養於池塘或稻田中。在淺水中能豎直身體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氣儲存於口腔及喉部,所以顯得喉部腫大。鱔魚體細長呈蛇形,體前圓後部側扁,尾尖細,頭長而圓,樣子顯得有些懾人。
鱔魚日間喜在多腐植質淤泥中鑽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穴覓食。鰓不發達,藉助口腔及喉腔的內壁表皮作爲呼吸的輔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氣。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貧乏時,也能生存。出水後。只要保持皮膚潮溼,數日內也不會死亡。
隨後,外公和方墨瑋兩人又趕緊加把勁清理池塘,還把手伸到泥巴里,揪出一條又一條的黃鱔魚。最後下來,至少有三十幾斤。
不過傍晚時,對這些黃鱔魚的處理,幾人又犯難了,自己一家不過四人,怎麼喫也喫不完啊。
想了好久,最後外公決定送人,村裏的相鄰朋友,都送半斤幾兩。
鱔魚不僅爲食用佳餚,其肉、血、頭、皮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溼等功效。鱔魚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民間用以入藥,可治療虛勞咳嗽、溼熱身癢、痔瘻、腸風痔漏、耳聾等症狀。
聽說鱔魚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還能治療婦女乳核硬痛。鱔魚骨入藥,兼治臁瘡,療效頗顯著。它的血還可以治療口眼歪斜,過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喫鱔魚有好處。
總之,常喫鱔魚有很強的補益功能,特別對身體虛弱、病後以及產後之人更爲明顯。
收工之後外公協助外婆做的晚餐。晚餐四人喫的自然也就是清炒鱔糊了,螺螄則先被晾到了一邊。
清炒鱔糊,鮮嫩滑軟,味道香濃,營養豐富,做法也不復雜。
將鱔魚剖好,洗淨,切成四五釐長的小段,備好生薑,一半切絲一半切茸,還有火腿切絲。然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