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130節

作者:未知
孫得勝平時也幫了不少忙,其餘的劉海帶了一些野雞野兔,都是弄好的。 野雞野兔給朱老師先送去,給的多,麻煩朱老師送給晚上給自己上自習的其他老師一些。 回到四合院給二大媽一些,二大媽招呼晚上回家喫飯,然後給師父楊荷花帶了一些,廠子武裝部的科長帶了一些,畢竟槍支子彈是人家管着的,其餘沒有了。 “小劉,你回來的正好,咱們的車驗收通過了,領導說了,正式生產第一輛車,上級領導要來。”劉海來跟廠長打個招呼自己上班了,就聽到一個好消息。 劉海點點頭:“知道了,廠長。” “我的意思是,到時候能不能把小汽車搞出來,哪怕是樣車?量產的話,怎麼也得三個月時間。”孫愛國的小算盤打的霹靂啪啦的。 “這個不好說啊。”劉海還惦記着打井設備呢,小轎車功能多,可不比卡車。 “儘量吧,車間這邊你隨便使喚,另外壓鑄機要到了,從東歐進口的。”孫愛國又是一個好消息。 劉海點點頭,壓鑄機雖然問世的久,但是重量級的一直沒有,以前都是做些鏤空的鋅合金之類的東西。 回到維修科,卡車圖紙什麼的都被帶走了,李大力等人都去卡車車間幫忙去了,量產卡車是廠子一等一的大事情,各個配套廠也都安排了,自己廠子主要是生產動力包這一塊。 “小汽車搞什麼變速箱?”劉海拿着魚竿,在後面水坑這邊釣魚,一邊釣魚一邊琢磨着。 劉海琢磨着抄什麼,抄就抄經典,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大衆經典,手動擋的大衆,那是開不爛的大衆,自動的就算了。 另外是抄牧馬人,當然現在環境下,也是手動的。 “豐田?”劉海不準備造轎車,轎車一汽有了,那就只有搞越野車。 圍牆後面的大水塘裏面有魚,但是都不大,劉海釣了一陣就回去準備先搞打井的機器。 採用25馬力柴油機,液壓操作系統,打井深度有個80米就可以了,唯一就是鑽頭需要點時間。 先作圖,然後把需要的零部件,主要是是打井的鑽桿,以及需要的液壓管之類的,其餘的基本都是現成的,柴油機現成的,液壓馬達什麼的也是現成的。 弄個操作系統,弄個架子,就完事了。 主要是是鑽頭,只有堆材料了…… …… 大西北,農業部的專家來到了這邊,試驗的新品種土豆已經可以收穫了,這裏也有試驗田,還有農戶。 大家看着矮小的土豆苗,心裏都不怎麼樂觀,今年天旱,有些農作物幾乎沒有收成,土豆苗也就二十釐米高,加上已經到了這個時候,看着乾的更是沒多少東西。 “開挖。”專家們到位之後試驗田的管理者,直接下達命令。 包着白頭巾的工作人員,揮舞着鋤頭,開始挖。 “還不錯。”專家們看着第一鋤頭下去,雞蛋大的四個土豆,專家們也很意外,本來以爲沒啥,不過這是試驗田,還要看村子裏面種植的怎麼樣。 大家心裏又有些沉重,今年糧食產量不好啊,南方不少地方第二季開始大面積種植紅薯了,特別是高產紅薯,一車一車的紅薯藤送到其他地方種植。 第219章 劉海同志就是農民 一畝地挖完之後,專家們臉上表情輕鬆,因爲土豆不少。 “領導,一共是2358斤。”這邊試驗田的負責人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來以爲今年土豆不行,沒想到還可以的。 “去村子裏面看看。”試驗田還有不少,但是沒必要了,選的這塊地不好不壞,看土豆苗就知道了。 村子裏面,鄉長,村長都等着了,大家臉上都有些發愁,今年黃土高原收成慘淡,除非一些河谷地帶什麼的。 村子裏面種植的不多,分三個地方,河谷地帶,山腰,山頂。 來到山頂,土豆苗就巴掌大小的,看着就好像是荒地一樣,開挖。 “報告領導,一共941斤。”出乎預料的是,別看土豆苗不大,但是一顆下面最低兩顆土豆。 土豆種是整個土豆切成幾塊,一個兩個芽眼一塊,然後裹上草木灰種植。 西北這邊畝產量本來就低,大部分地方畝產就二百斤,除非一些有水源的地方,試驗的地方是會寧,這裏可以說是條件最艱苦的地方。 然後又挖了山腰上一畝地,一千二百多斤。 河谷地帶居然有兩千三百多斤,與試驗田裏面中等土地產量差不多。 又回頭去試驗田那邊分別選最好的,最壞的測了一下。 當然不止這一個地方,有好幾個試點區域。 最終彙總到了農業部這邊,農業部今年都沒啥好消息,這個時候水利設施薄弱,提灌站什麼的不要想太多,很多的水庫都還沒建設,也就是因爲這一次之後,全國大範圍修水庫,基本都是一代人用肩膀挑出來的。 這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消息了,農業部就準備在南邊大規模種植春土豆,等到明年春季收穫了,送到西北當種子,不管上繳任務不任務,自己要先喫飽,另外其他各地的數據也都相繼彙總,土豆在北方的產量可以,某些雨水好的區域,產量可以達到三千斤。 情況就彙報給了上級領導,畢竟這種大計劃,需要開會討論。 “喲,這個劉海小同志怎麼又出現了?”上級領導先看彙報的數據,各個地方的數據,最後看到土豆發現過程,又看到劉海的名字。 祕書當然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就低聲解釋了一番,是劉海同志利用廠裏面閒置土地種植的,發現一部分長的格外好,就找人看了一下什麼什麼的。 “小同志骨子裏面還是一個農民啊,換了其他人根本就不會想到空地種植農作物。”上級領導聽完之後,開口這樣說道。 “是這個道理。”祕書點點頭,工廠工人誰會沒事在廠子裏面開荒種植農作物,種出來算誰的? 劉海用了20多天的時間,弄了一個打井的設備,就鑽頭麻煩一些,其餘的全部是現成的零部件,底盤採用的是四不像的,不過是一個平板,打井設備是液壓馬達,就是挖掘機上的那種的,打井的時候樹立起來,不打的時候放下在車平板上,打井的鑽桿是軋鋼廠造的,六米長一根,另外還有就是井管。 不過就京都這周圍,劉海估計大不了多深就有水了,山區另說。 鑽頭兩種,一種打石頭的,一種是那種旋挖機一樣的。 中原基本上20米就可以了,這個時候地下水還沒超採,應該要不了那麼多,還可以採用水泥管做井壁。 孫愛國最近沒來看劉海,一個是因爲忙,另外一個也知道劉海沒那麼快出成績。 “這是?”看着眼前的設備,孫愛國覺得自己見識少了。 “這是打井設備,上次回村子裏面,發現今年糧食不行,雨水不夠,這個我準備回村裏面試驗一下。”劉海開口說道。 “打井設備?”孫愛國有些迷茫,自己廠子還能生產這個? “正好我們廠子要打井,試試看?”孫愛國問道。 “可以。”劉海點點頭,至於廠子自己打井榦什麼,劉海沒問。 劉海開着打井的車,來到了打井的地方,這邊正在修建廠房,不少工人看着這個奇怪的東西。 劉海讓人先用竹子編織一個籠子,在籠子外面蒙上一層油紙,這個是打井打好了,把籠子放下去,籠子與井壁之間灌注混凝土,這是簡易的方法。 劉海把車停下,然後在輪胎下放了石頭,防止車滑動。 讓工人去準備其他的東西,自己就開始把機器豎立起來,然後選擇旋挖機鑽頭。 柴油機轟鳴,劉海操作着液壓控制設備,旋挖機飛快的下降,旁邊幾個工人清理,旋挖這個要把泥土抖落出來,劉海直接操作液壓設備抖落在旁邊讓工人清理。 “有水了。”十分鐘,當旋挖機再提起來就可以看到有泥漿了。 劉海看了一下,這纔不到十米? 繼續挖,最後18米實在是沒辦法了,因爲旋挖機上來都沒泥土了,下面水太多了。 工人編織竹籠還沒好呢。 孫愛國看了看時間,很是驚訝,要知道挖一口井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沒想到不到半個小時就好了。 “好東西啊。” “這個還可以給樓房下地基。”劉海順嘴提了一句。 工人把籠子編織好了,外面蒙上油布,籠子放下去之後,就先抽水。 不是抽乾,而是把泥漿抽出來,不然混凝土不好,抽乾井壁說不定就垮了,這也是一個技術活。 水清了之後,就把幹拌的混凝土灌下去一些,然後差不多了,纔是拌好的。 等到混凝土與地面平行就可以了,甚至可以高點。 “就是注意不要有人掉下去了。” “還可以先做好尺寸的混凝土管子。”劉海等的無聊,打井半小時,等澆灌水泥都是一個小時。 “嘖嘖,這個好,這個好。”孫愛國聽劉海這麼一說,覺得半個小時就打一口井。 孫愛國又問道:“那個是什麼?” “這個是打石頭的鑽頭。”劉海看到孫愛國指着鋼管問道,於是回答道。 “你這個也要彙報啊,這對於農業貢獻很大啊。” “那好吧,廠長您現在看見了?” “……” 孫愛國屁顛屁顛的去彙報了,京都一機部領導接到彙報,就一起出來看看,這一次來到了亮馬河東邊,隨便找了一個當地的村子。 當然摩托車廠自帶了水泥河沙石頭,還有幾個工人。 先等工人編制竹籠,然後30分鐘打井結束,用的還是旋挖機,水井深度20米,先把渾水抽了,當然如果是成品混凝土管道,這就沒多大問題。 “厲害啊,嘖嘖,小劉。”京都一機部領導看着這個打井的設備,這纔多大一會兒,就打了20米深。 這個時候地下水還沒有超採,打井比較容易的,當然人工挖二十米就很難了。 “嗯嗯。” “這個應該讓農業局的人來看看吧?” “還要配備水泵吧?” “最好是小劉說的混凝土管道,這樣方便快捷。” “打好井最好弄個小房子,這還有些危險。” 於是劉海在領導們七嘴八舌的建議下,等了一個星期纔有機會回村打井,而且不是自己一輛車,農業部,一機部,平昌區,都有人。 四不像都有八輛,都拉的是混凝土管道,現在有混凝土管道,規格不一樣,劉海這個是五十釐米直徑的,先做的。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到了鄉里,侯鄉長等人又一起,然後到村裏。 這次試驗先試驗平原地方,然後還要試驗山區有石頭的地方。 隊長聽說要打井,高興的不得了,看着設備,這人,肯定是免費的。 現在已經收了糧食了,劉海這個打井的設備直接來到地頭,開始打井,周圍看熱鬧的人山人海的,村民們也好奇。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