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131節 作者:未知 二十分鐘就見水了,又挖了十分鐘,然後把機器移走,開始下水泥管,一截一截的水泥管沉下去,一米的水泥管沉了二十一根,二十二根留下一截。 然後抽水機上來,這些都不需要劉海,劉海就在一邊看。 抽水機抽了半個小時,水量還是很大,領導們很滿意,讓鄉里面把這地方看好了,別人畜掉下去。 然後開始第二口,第三口,都十分順利。 最後來到了靠近莽山的地方,這裏也是拖拉機最後能爬上來的地方,好在以前山裏面砍樹什麼的板車可以來。 選了一塊石頭的地方,直接開幹就是了。 這個聲音就刺耳了,液壓馬達帶動着鑽頭,打的白色的石粉飛揚。 領導們在一邊看着,打到五十米的時候有泥漿了,又打了十幾米,水自己都噴出來了,這就是打到了地下水層。 “哎呦。”村子裏面的人看着自己噴出來的水,也是驚呼不已,這可是半山坡上。 領導們當然知道地下水的結構,都不意外,意外的是這個設備可以打到接近七十米的深度,這就不一般了。 隊長一雙眼睛看着,琢磨着該怎麼把這水利用好,周圍這一大片旱地搞成水澆地,再下面挖個大水塘,周圍弄成水稻田。 劉海的工作還沒結束,就在周圍村子裏面,兩天時間,打了三十幾口水井,基本都是旋挖機那種的。 領導們要看的是效率,也就是一天可以打多少井,後續好做安排。 趁着冬季正好打井,爲明年春耕做準備,劉海這個一體化設計,領導就分開,平原地方就用旋挖機。 當然後續暫時就沒劉海什麼事情了,上級要統計一下需要打多少井,要多少設備,然後估算一下每一口井的成本,看上電機還是柴油機水泵等等的。 計劃經濟時代,就需要上級統籌,這次事情又被上級領導知道了,前些日子還在說劉海是一個農民,這下更是坐實了。 其他研究人員怎麼沒有去研究打井設備? “這個小劉同志,我聽說他們廠子準備造小汽車,沒想到造出了打井設備,這個好啊,這個比小汽車好,一臺設備一天可以打十幾口井,這到了天旱,是能救命的哦。”上級領導知道摩托車廠準備造小汽車,沒想到扭頭造出一個打井設備。 祕書在一邊點點頭,的確是這樣,這種一體化的打井設備,只要前期工作做的好,打井速度是很快的,而且人手充足的話,可以人歇機器不歇,有時候農作物就差那麼幾天,把幾天挺過去就好了。 “這次得好好表揚一下。”上級領導開口說道。 “領導,要不等摩托車廠卡車量產的時候一起?”祕書開口說道,主要是上級領導出行,要提前規劃。 “也行。”上級領導點點頭。 全國一盤棋,資源開始朝打井設備傾斜,摩托車廠這邊優先製造打井設備,另外有能力生產的廠子也開始生產,務必要在明年春耕之前,拿出多少打井設備出來。 劉海在老家山坡上打的自流井,吸引了很多人來看,隊長就安排人趕緊挖水渠等等的。 “唉!” “唉!”孫愛國在劉海面前,唉聲嘆氣。 劉海也是無能爲力,廠子沒有足夠的人手,主要是是廠子擴張太快了,兩年半的時間,廠子從一個幾百人的廠子,到現在一萬三千多人,就這還不夠,要是車間安排滿了,起碼兩萬人。 就現在全國也沒幾個一萬多人的廠子吧。 “其他地方沒人了嗎?”劉海開口問道。 “到處缺人,四不像與挖掘機進入礦山企業,上游生產效率增加,冶金企業就要增加車間,人手。” “鋼鐵產量增加,下游工廠也增加,不說別的,廣市制造摩托車的配件廠,你知道現在有多少人了嗎?四千多人,就這還不夠霍老闆賣的呢。” “還有全國好幾個手扶拖拉機廠,黃河邊上那個城市的手扶拖拉機廠,四千多人,蜀都的手扶拖拉機廠,五千多人……” “咱們周圍這一大片,所有配套廠子加起來,有多少人?” “咱們廠子出來的幾千臺加工設備,起碼增加好十幾個廠子。” 劉海琢磨了一下,開口問道:“要不辦一個技術學校,就只是教授技術,比如鉗工,就教授鉗工技術,車工就學車工,三個月應該就學會了,進了廠子之後,有些聰明得繼續培養,不怎麼聰明得就當一個普通工人就是了。” “農村勞動力也不行啊,距離戰爭結束纔不到十年,第一批小孩子纔多大?” “再加上剛開始幾年,什麼都缺,很多農村喫不飽,那裏會生小孩?”孫愛國搖頭說道。 劉海琢磨了一下,開口說道:“要不我搞個收割機,平原地方一臺收割機一天能收一百畝左右?”劉海開口問道。 “別,沒人了。”孫愛國搖搖頭,還開生產線啊,算了吧。 劉海點點頭,現在農業是根本,先解決喫飽的問題,工業都可以先放一放。 “那我改幾臺設備,用25馬力的機器做一些耕地的機器,這樣可以節約很多人力。” “這個可以,小汽車還是可以搞的。”孫愛國還是不忘小汽車。 劉海點點頭,新技術的擴散固然可以帶來工業的發展,但是也面臨着人手短缺的問題,現在農業是根本,當然再過幾年,戰爭結束之後第一批小孩子長大,就會面臨着人口暴增的局面,就像劉海的師父楊荷花,好幾個孩子,這樣的家庭不止一個。 城市裏面沒有足夠的就業崗位,這些孩子不得不下鄉去找飯喫,這一次哪怕是還有下鄉,也許不會太多了,再發展下去,說不定不會有下鄉了。 就現在的工業產品鋪開,能解決多少就業崗位…… “先滿足霍老闆那邊吧。”孫愛國現在只有先滿足霍老闆那邊。 這個其實劉海最近才知道,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方面是援助各種鐵,一方面是霍老闆那邊實在是的出口數據,以前沒啥出口的,感覺就是給點東西。 現在有了對比,大家一看,這一批東西值多少錢,然後下一批東西又值多少錢,一次兩次也就罷了,當次數多了,自然有人就反對了,自己家都還喫不飽,看看,這半年多少錢拿出去了…… 當然上層的這種微秒的變化,劉海也是後知後覺,劉海本身對政治不感興趣,搞數理化不好嗎? “嗯嗯。”劉海只有答應了。 “樣車今年能出來嗎?” “能,但是也就樣車。”劉海點點頭。 “樣車出來就好,什麼樣子的,一汽那邊造的就不錯。”一汽今年出小汽車了,孫愛國在部裏面看到了,感覺很好。 劉海拿出了霸道車的效果圖,給孫愛國看。 不是沒想過幻影,那玩意不配個12缸覺得虧,這個劉海準備上六缸,3l。 孫愛國看着這圖紙,吞了吞口水,這流線型,給人一種好高級的感覺,開口問道:“這能造出來?” 這個時候的車,大部分都是方頭方腦的,其實就是在八十年代的普桑都是一樣的。 “機器肯定不行,手工沒問題。”沒錯,劉海準備手工打造,不然就這外形,現在的衝壓,鑄壓設備可是製造不出來。 劉海本來就準備走高端路線,這玩意拿出來。老大哥那邊的老爺們喜歡不喜歡? 喜歡啊,要買啊?那就等吧? “手工就手工。”孫愛國覺得哪怕是手工,只要能造出來就值了,產量低就產量低。 “行,想找一臺冰箱壓縮機看看,好給車設計空調。” “成,明天給你。”孫愛國腦子裏面都是霸道車威武霸氣,高大上的樣子。 劉海下一步就準備開始進軍壓縮機市場,慢慢來吧,先從冰箱,車空調的壓縮機幹起來,等咱們石油出來,就搞大化工,大化工搞起來。 第220章 攔腰砍一半 劉海原本也是準備先弄個什麼麪包車之類的,但是大家也知道,造車需要更多的工人,而且麪包車也服務不了多少大衆,這個年代很少有人買的起的。 那麼就轉換思路,瞄準出口,那麼既然是要出口,就要高大上,什麼好看怎麼看,怎麼威風怎麼來,配置怎麼高怎麼來。 v6,3l,至少是22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當然不是沒想過搞400馬力的那種,不過現在全世界都沒幾條高速路,沒啥意思。 再說了領導人的座駕,沒必要搞多快。 配置基本如下,電動座椅,電動車窗,冷暖空調,真皮座椅,收音機,內置紅酒櫃,小冰箱,內飾能用黃金用黃金,能用白銀用白銀,象牙,也給上,車標能用鑽石就用鑽石,後世你一個車標30萬,還是工藝品,哥們直接成本30萬…… 內飾還可以私人定製,比如黃金方向盤,黃金冰箱等等的…… 現在國內也沒有整車鑄壓機,而且就這個流線型的模具,也難搞,所以乾脆手工,不過先要做個模具。 主要是沒人,哪怕弄個量產的小汽車,沒人,也沒設備。 一個兩萬人的大廠裏面有多少人才,劉海說要木匠,孫愛國立即就找來了五名木匠,以前都是老木匠的徒弟。 要木頭,木材廠立即送來了最好的木頭,劉海一看,我的乖乖,這怕不是以前皇宮裏面的,看樣子是黃花梨? 沒辦法,傢俱廠每年都有四不像計劃,不巴結着,年底你才能提車信不信? “乖乖,這個模型車留到以後,只怕價值連城。”劉海可以想象得了。 於是劉海就開始忙碌起來了,一邊作圖一邊指點木匠老師傅,模型的流線型怎麼做。 劉海乾脆弄一些黃泥,在一塊木頭桌子上,捏吧捏吧的做出需要的造型,讓老師傅按照這個尺寸做就是了。 另外一邊,劉海把零部件圖紙丟給了李大力幾人,傳動軸,輪轂,輪胎交給設備科,設備科該給軋鋼廠的給軋鋼廠,該給自己廠子車間的自己車間。 背靠一個超級大廠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只要不是超過工藝水準的,都很快可以拿出來。 玻璃! 汽車玻璃! 這玩意不算麻煩,劉海與玻璃廠技術人員詳細的說了一下,玻璃需要什麼樣的,玻璃廠現在也給摩托車廠做配套,四不像駕駛室,三輪車駕駛室,後視鏡,卡車駕駛室,挖掘機駕駛室。 工藝難度高是高,但是劉海悄咪咪的說,這個是給領導的,對方打了雞血一樣,保證完成。 劉海也沒要求什麼流水線生產,有幾塊就是了。 發動機還是選鑄鐵的,但是這一次劉海採用了電啓動,電噴這個暫時不弄。 孫愛國每天都來,看着劉海玩泥巴,然後木頭模型車一天一個樣。 劉海採用了豐田霸道的外形,但是又有一些改變,內部空間增大,畢竟是領導人坐的,座椅還帶按摩功能,其實就是幾個小的電機在裏面抖啊抖的,後排就兩個座椅,帶扶手的。 後備箱就沒必要了,所以車內空間很大,整車給人一種霸氣。 劉海的啓動電機圖紙丟給設備科,設備科五天就給劉海送來了,摩托車廠現在電機是國內最先進的,車牀,鏜牀,還有按照劉海提供的技術,應用在各種大型,小型電機上。 “真好。”劉海看着越來越多的零部件被送來,這就是超級大廠的好處啊,當然了,也要廠長下達命令,不然別想。 “小劉,卡車驗收通過了。”孫愛國今天來溜達,一邊摸着木頭模型車,雖然還沒完工,但是已經可以看到雛形了,同時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那就好。” “發動機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整車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比咱們進口的那些車都皮實,上級給我們的任務是一年兩萬輛,4.2與6.2一樣一萬輛。”孫愛國又說道。 “這能完成?”劉海有些納悶的問道。 “咱們自己就做動力總成,另外東北那邊也放棄他們的卡車,生產我們的,等到我們這邊量產,就派技術人員來這邊,另外一機部還準備在西南地區建立一個4.2米四驅車的廠子。”孫愛國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