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終於來了嗎

作者:午睡的小魚
第176章終於來了嗎

  李獻本準備過幾日再進宮請太后來墨學視察……藉着三司東風,太后也無需擔心被外界非議。

  可沒想到太后竟然自行來了。

  “您慢些。”

  李獻虛扶着太后上了高臺。

  “殺!”

  學生們的喊聲直衝高臺,太后微微挑眉,“前唐覆滅後,士大夫們在武人的壓迫之下瑟瑟發抖,故而能讀書的絕不練武。”

  文人並非天然不願練武。

  前唐覆滅後,武人橫行,文人宛若小媳婦,被壓制多年。

  武人可鄙!

  武人無恥!

  一個個負面標籤下,武人成了文人的死對頭。而練武便是主動向武人靠攏的標誌。

  漸漸的,文人成了純文人,手無縛雞之力。甚至以柔弱爲美。

  且有人以此作爲文武的區別。

  當這種氛圍發酵起來後,整個社會就形成了一個共識,強壯的都是撒比,柔弱的就是美好。

  強壯=粗鄙,柔弱=美好。

  “是。”李獻微笑道:“喫飯也能令人生病,可那些士大夫們卻喫的比誰都好,比誰都講究。所謂練武可鄙,不過是想找到優越感罷了。”

  “你啊!”太后搖頭失笑,“你從一開始就和武人站在一起,可武人的地位要想提升,還得需不少時日。”

  “臣不着急。”李獻指指空中:“許多時候,變革是悄無聲息的,就如同這秋雨。”

  秋雨如絲,無聲覆蓋下來。

  太后拒絕打傘,“老身還沒到那等境地。”

  這個倔老太太啊!

  李獻從羅崇勳手中接過大氅,爲太后披上。

  “老身說過……”太后不滿回頭,見是李獻,眸色轉爲溫和。

  “您可不能病倒。”李獻正色道。

  太后要是病倒了,當下這個朝局可就熱鬧了。

  操練結束,可學生們卻未散去。

  “這是在等什麼?”太后問道。

  “按理該訓話。”李獻說道,“要不,您給說幾句?”

  太后笑了笑,“罷了。”,她走到高臺之前,看着那些在細雨中昂揚的臉,心中難免生出喜悅之情來。

  “好生求學,學成之後,報效君王!”

  太后頷首。

  很簡單,但卻令學生們興奮不已。

  這股勁算是加上了。

  從開學至今,墨學上下始終瀰漫着一股氣息:我們是棄兒。

  墨學子弟無法出仕,這是最大的弊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沒人能看到希望。

  但今日太后簡單幾句話,卻重新點燃了他們心中的希望。

  報效君王!

  趙禎輕聲道:“我上次去國子監看過,那些學生看似溫文爾雅,可總讓我覺着缺了些什麼。”

  “是什麼?”皇后側臉問道。

  看着她紅潤的嘴脣,趙禎心中微動。“少了這股生機勃勃,少了這股昂揚的氣勢。”

  皇后點頭,“小時候我曾偷偷跟着爹爹去過軍營,看着那些將士操演,便覺着這纔是男兒。後來長大,看着那些溫文爾雅的文人始終覺得少了些東西,便是官家說的這個。”

  “那朕可有?”官家挑眉。

  皇后認真的道:“好像有。”

  前方,陣列解散。

  “接着要作甚?”太后問道。

  “喫早飯。”李獻說道,他虛扶着太后下去,“前面就是墨學食堂。”

  “每日都如此嗎?”太后覺得太辛苦了些。

  “是,每日如此。”李獻說道:“我墨家先輩曾總結過,一個人若是習慣了早起,那麼每當他生出偷懶的念頭時,就會覺着虧欠了什麼,很是不自在。”

  “哦!”太后想到了自己多年來堅持的早起,偶爾她也是生出偷懶的念頭,想着今日反正沒什麼大事,就睡個懶覺吧!

  但腦子裏卻彷彿有個聲音在催促她,讓她覺得愧疚虧欠。

  “這是爲何?”皇后問道。

  李獻回頭看了她一眼,微笑道:“人的大腦中有個地方專職管着此事,比如說你堅持每日看書半個時辰,半年後,那個地方就會茁壯成長。當伱某日不想看時,那個地方便會提醒你,催促你,並讓你感覺不自在。”

  “原來如此。”皇后恍然大悟,“小時父祖總是說要從小養成習慣,一個好習慣可終生受用,彼時我還不解,今日聽了定遠侯的分說,卻是明白了。”

  “若是壞習慣呢?”趙禎問道。

  “好壞對於人而言,在於他自己的認知。一個人能堅持做壞事,時日久了,他便會覺着自己做出的事是正確的。”

  “這個墨學可有說法?”

  李獻點頭,“有,叫做自我哄騙。”

  李獻笑道:“人一生難免起起伏伏,低谷時頗爲難熬,這時候便可哄騙自己。譬如說每日告訴自己,這只是暫時的,反者道之動,距離逆襲不遠了……每日如此,可讓人遠離沮喪。”

  說話間,一行人來到了食堂。

  食堂不小,百餘人進去顯得有些空蕩蕩的。

  “這是按照多少學生修建的?”太后伸手摸了一下桌子,舉手看看,並無污漬。

  “三五百人吧!”李獻說道。

  “不想再多些?”太后問道。

  “再多,怕是士大夫們就要打上門來了。”

  李獻的話不是說笑,當墨學子弟越來越多時,感到強烈威脅的士大夫們必然會採取更爲激烈的手段。

  “怕了?”太后站定,看着學生們排隊打飯,很是井然有序。

  “論動手,說實話,太后您知道的,就那些士大夫,臣帶着這些弟子只需一個衝擊便能擊潰他們。”

  李獻眼中多了輕蔑之意,“可一旦牽涉到朝堂博弈,就不是動手那麼簡單。”

  那將會是不見血的戰鬥。

  墨家勝,那麼當世將會多一個顯學。

  “王曾說自漢以來儒家獨大,可終歸有世家門閥作爲制衡。前唐衰微,世家門閥遭遇大劫,就此式微。隨後再無一個勢力能制衡儒家,故而太祖皇帝才說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非是心甘情願,形勢所迫罷了。”

  太后負手嘆息,“老身也不諱言,墨家的出現契合了王曾說的制衡。”

  “您是從天下的角度去看此事,自然當從天下的利益去取捨。”李獻並未覺得被利用,反而對太后的大氣很是欽佩。

  “你可有信心?”太后點頭讚許的道。

  “若是論學問本身,說實話,在臣看來,儒學與佛道可並列,成爲必修課。但相比我墨學,儒學太過形而上,不堪一擊!”

  “這倨傲的勁頭!”太后笑着指指他,“老身問你,墨家如改進冶煉之術這等學問還有多少?”

  自從李獻改進了冶煉之術後,鐵器的價格便在緩緩滑落,且每年的產量令三司和樞密院歡喜不已。

  但一提及此事的功臣時,兩家都黑着臉,一言不發。

  曹利用爲此曾訓斥下屬,說但凡你等能弄個冶煉之術出來,老夫就算是頂着跋扈的名頭,也敢去太后那裏爲你等請功要官。

  樞密院還真有人去嘗試了,琢磨了幾種配方後,親自測試,結果炸爐,人成了焦炭,家人來了都只能用掃帚來收集殘骸。

  原來,這事兒真不好做啊!

  於是衆人這才重新評估了一番墨家的底蘊。

  千年墨家究竟還有些什麼壓箱底的寶貝?

  太后今日的問題許多人也想知曉,趙禎都停止了和皇后眉目傳情,專心盯着李獻。

  李獻從容的道:“若是冶煉之術這等,說實話,我墨家至少有數百種。”

  衆人愕然。

  “數百種?”

  那等震動朝中的革新,在你的口中竟然是爛大街的東西?

  李獻神色平靜,“多年前墨家崇尚說不如做,可做的再多,在君王眼中不如一個天人感應,順帶送上大一統的私貨。”

  董仲舒當年迎合漢武,推出了君權神授的籌碼,接着又送上大一統的誘惑。

  君權神授令帝王威權空前強大。大一統則令紛亂的天下統一在儒學思想下。

  而墨家就像是個傻乎乎的大漢,看着狡黠的同伴在吹捧老闆,自己卻只知曉埋頭苦幹。

  於是墨家出局。

  “故而墨家便把那些學識隱藏起來?”太后有些憤怒,“那些利國利民之術,就這麼掩藏在故紙堆中千年之久,何等的暴殄天物!”

  李獻見老太太是真動怒了,趕緊勸道:“那不是沒遇到天時嗎?”

  這廝比朕還會拍馬屁……官家看到太后面色回暖,看向李獻的眼神越發柔和了,不禁鬱郁。

  看看,墨家就如同千年老龜,帶着無數寶貝蟄伏不肯冒頭。爲何此時出山?就是因爲在太后統御下的大宋讓墨家看到了希望。

  “要不,您先喫個飯?”李獻說道。

  “也好。”

  墨學的飯菜讓太后頗爲驚豔,菜式不復雜,食材不算好,但卻做的很是美味。

  “廚子不錯。”太后讚道。

  一路跟着的羅老漢在邊上說道:“太后,咱墨學的廚子是跟着鉅子學的廚藝。”

  “蟄伏千年,無所事事,故而歷代鉅子都喜歡琢磨廚藝。”李獻笑道。

  喫完飯,太后回宮,李獻把她送到墨學大門外,太后回身說道:“可有搏擊驚濤駭浪的膽略?”

  終於來了嗎?

  李獻深吸一口氣,“墨家上下,誓以振興大宋爲己任!”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