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失望的升級 出主意
彷彿是眨眼之間,灰濛濛的天空之上,原本零星落下的小雪花,就變成了鵝毛大雪。
老黃蹲在一座高臺之上,滿面愁容:“我還以爲還能再幹個十天八天的呢!本來今年加把勁,明年夏天前河上就差不多能上設備了!”
萬廠長緊了緊身上的綠大衣,呵呵笑道:“雪都下來了,說啥也晚了。我可不陪你在這上面受凍了,先下去了啊!”
“我也走!”老黃站起身來,順勢還蹦了兩下。
兩人在的地方,是一個像是哨塔的地方,這些哨塔在周圍幾道崗上還有幾個,主要是範圍大,工地上現在已經開始起房子了,堆的物資也不少,就算停工還得有人看守着。
這些哨塔平時還能當個指揮塔,站上面拿着望遠鏡就能看到大部分地方,特別方便。
不過現在北風呼嘯,大雪紛飛,風捲着雪呼嘯而至,彷彿這棚頂都不存在似的,在這上面也是真的冷。
兩人說着小心順着木板樓梯往下走,剛走兩步,老萬停住了腳步朝一個方向看去:“老闆不會還在雪裏練功夫吧?回頭還是得說說這個事兒,現在他年輕不怕凍,咋個折騰都行,要是年齡大點……”
老黃也扭頭往那個方向看去,那是桐樹林的方向,不過現在雪下的太大,連桐樹林都看不見,更別說看人了。
想想剛纔雪下大之前,倆人還看見老闆騎着駱駝晃悠悠地去桐樹林。
桐樹林裏面現在水電是有了,可這樣的天氣,誰家裏不生個火盆?
更別說老闆好像穿的還挺單薄……
想到這裏老黃對老萬的話連連點頭,不過也有點無奈:“說了也得管用啊!他練的功夫好,說不定真個寒暑不侵了,再說咱們這酒也挺好的,就算有點小毛病……”
說得越多,其實越證明他心裏沒譜兒。
老闆離開一段時間,他們才知道老闆多重要,現在對老闆都關心多了起來。
倆人說來說去也是無奈,他們最多也是彙報工作的時候提一提,老闆不聽也沒法。
……
燕長青還真的在雪裏面溜達,風雪肆虐對他來說根本不算啥,唯獨是遮擋視線,就算他也沒辦法。
所以等雪下的越來越大,他也進了屋裏。
然後找了一本厚厚的資料看了一會兒,這是燕二河給他送來的,定期送書來,就指望他早點學會造飛機,去實驗室指導指導。
現在燕二河的實驗室已經完工了,連設備都弄了不少。不過天氣冷了,而且馬上要過年,所以二河老闆打算過了年再讓人來開幹。
燕長青翻着書看着,還拿了個溫度計在咯吱窩夾着。
過來十幾分鍾,拿出來看了一眼,裏面的水銀條的高度,離着能看到度數的地方還遠着,根本不知道多少度。
這離譜的體溫溫度,拿到醫院給醫生看,醫生肯定得說是沒量好。
還真不是沒量好,燕長青現在的體溫,就是這個正常體溫計根本測不出來的低溫。
他也很無奈,自己這是變成變溫動物了嗎?
因爲天氣冷,自己身上的溫度也相應下降了不少,減少損耗?
應該只是外邊皮膚的溫度降低,他能感覺得到,身體內部還是沒什麼變化的,而且呵口氣出來,空氣中依然是有一大團白霧的。
這就是他等待了很久的,曬太陽和不怕凍的技能的進階版本,讓他變成了近乎皮膚變溫的生物。
而且是可以控制的變溫,他可以讓自己正常人一樣,也可以控制皮膚慢慢適應外部環境,減少自身熱量的散發。
但是目前還不熟練,技能剛升級,需要慢慢的去練習控制。
就像人都習慣了兩隻手,突然多出來一隻手,難免會感覺,有時候還不如原來兩隻手方便呢!
好處還是有的,現在他能感覺到自己身體消耗的能量降低了很多,多餘的損耗越來越少。
最明顯的就是原本喫一天的量,現在能管一天半了。
這個是花費了他挺大功夫才測試出來的,主要是那個喫飯技能也厲害,喫的都不浪費……
……
就是還沒異能。
其實燕長青自己心裏也清楚,現在自己的身體已經算是異能了,握鐵成泥都是小事,他感覺悟空那一萬多斤的如意金箍棒拿過來,自己可能舞動不起來,但是拿起來肯定問題不大。
至於一蹦三丈高也是小事兒,喫一頓大餐管一個月都不算啥……
問題是這些都是作用於他自身的,沒個外在的,比如他心心念了好久的控水控火啥的。
同樣心心念的升級到了最後就這麼個結果,雖然效果很不錯——節約能量控制皮膚溫度並非是重點,關鍵是對自身的掌控力提升才更關鍵。
但是沒有想象中的異能,某個人還是多少有些失望的。
所以心情很不爽,看着要下雪了的那會兒,他騎着駱駝來桐樹林散心來了。
一邊看着書,一邊自己練習着調整外邊的體溫,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
他不得不收拾東西,去開會。
……
下雪前都有準備的,知道要下雪,工地需要停工,所以現在開會就是總結工作。
順便給工人們提前下發一下過年的福利啥的,這些工人雖然是臨時工,不過燕總大氣,一年到頭來,總是會考慮發些錢和東西下去。
等到這些事情都討論完,財務仝老太太彙報:“剛快下班的時候,給學校那邊供貨的尾款他們給提前打了過來。”
學校就是祝曉斌的學校。
燕長青愣了一下:“這是有效果了?”
老萬接話:“是不是咱們供的酒效果太好了點?”
“我不會弄錯,說是一到兩個月見效的……”燕長青說着自己不說了。“雖說是一到兩個月見效果,不過現在他們應該是感覺到了,所以提前打款了。”
這也正常,潛移默化的東西,雖然單個人可能感覺不明顯,不過要是有幾批人做對比的話,應該很容易感覺出來。
原本大夥兒都是規定時間跑十公里,現在大家一起訓練,結果提高的程度有區別,比較一下自然就知道。
這就是集體的力量,不但參與試驗的人多,而且旁邊還有一大羣指導老師們做着數據統計,有沒有效果,根本不需要一到兩個月就能知道。
開會的都是自己人,而且都是酒廠靠得住的,所以大夥兒等到燕長青說完,就沉默了片刻。
而後老萬說道:“那就等一等,看接下來那邊是加大訂貨量,還是有別的事兒。”
燕長青的想法瞞不住這些人,這次的訂單就是試水。
如果後續只有加大訂貨量,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有問題,那就看什麼問題了。
……
等散會之後,其他人都有些憂心忡忡。
對於燕長青這麼幹,其實老萬等一些老成持重的人,都是不大讚同的。
倒不是說因爲不愛那啥的,也不是覺得好東西自己獨享就行……純粹是擔心小兒持金過鬧市,發生什麼不太好的事情。
以前他們大部分都是鐵飯碗是沒錯,可是現在這個酒廠,雖說老闆是定海神針,主要靠的是老闆的技術,但是他們的辛苦和功勞也是一點不少的。
平時燕長青啥事不管,酒廠兩萬多的工人,可都是他們管的。
而且像老萬和老會計等幾個人,是從酒廠幾十個人的時候就來的。
然後酒廠接下來建設的一磚一瓦,可都是他們看着建起來的,那些工人,也都是他們一個個看着走進來的……
發展到現在,他們對酒廠的感情,比燕老闆對酒廠的感情可深得多。
畢竟在現在的燕長青眼裏,這就是個練技能的工具。
所以大夥兒現在已經不但是因爲這份工作難得,更是因爲酒廠是幾年來自己工作成就的證明,真怕有了什麼意外,老闆又一撒手出去溜達,留下自己這幫人……
……
燕長青倒是沒這個擔心,他練了半夜技能,睡了一小會兒就起牀,鍛鍊了一會兒刀槍劍棍練了會兒樂器,就跑去養雞場喫飯了。
下雪了,養雞場的工作就多了點,怕那些雞有個啥好歹,連爺奶都在這裏住。
倒是老媽現在不怎麼在這兒了,平時都在村裏家裏,和一幫人搞古裝服飾。
但是她喫飯還是在這的,趁着兒子過來,趕緊請教兒子:“我們現在也做了不少服裝了,不過這也賣不出去多少啊?一般就是有照相館啥的訂幾套,天天花錢不掙錢咋辦?”
說着說着就不耐煩了,看來這個問題讓她最近很不爽:“你趕緊給我想個法,要是再這樣只投錢不掙錢,我看她們都不咋想幹了。”
燕長青倒是能理解她們,也不是差這點錢,他覺得應該是大夥兒找不到‘成就感’。
東西做出來了,除了自己穿着玩,拿出去別人都不喜歡——銷量不行在她們看來就是沒人喜歡,其實那些服裝在照相館,還是很受歡迎的。
不怕工作瑣碎,也不怕工作累,關鍵就怕沒成就感,感覺得不到認可,幹着沒盼頭……
這一點,打過一輩子工的燕長青非常理解。
所以當燕大海在旁邊嘀咕:“花錢又不少你們的,又不指望你們掙錢,慢慢做就是了,急個啥……”
燕長青瞬間就開始低頭扒飯,很顯然,老爸這話,很是有點‘拔虎鬚’的效果。
果然,李秀妮眼一瞪,也不顧一大家人都在:“你意思是我們就會花錢,比不上你個養雞場大老闆就是了……”
接下來說了多久不知道,反正燕長青這一早上喝了三大碗稀飯,纔等到老媽歇氣的時間。
看老爸現在和鵪鶉似的,連爺爺奶奶都只吃飯不吭聲,他趕緊把自己想好的辦法說出來:“媽,崗上那邊的房子有幾棟都差不多了,你看見了沒?”
“看了啊!”李秀妮說道。
兒子旅遊回來後的那段時間,她又開始隔三差五去送好喫的,找理由去拿東西啥的,對那邊的變化很熟悉。
燕長青接着說道:“我的意思是,你們得繼續投資,找地方蓋個文化街。”
“啥意思?啥文化街?”李秀妮問道。
燕大海倒是眼睛一亮,大概明白兒子的意思了,剛要張口,想了想又咽了回去,喫飯吧還是!
燕長青的計劃其實也簡單:“就是在市場旁邊弄一條街,算是咱們傳統文化展示的一條街,房子都蓋成這種老式的,然後你們開幾個店,什麼唐宋元明清的,每種服飾一家店……”
還沒說完李秀妮就開始擔心:“那得投入多少錢?弄完了要是還沒人來,那怎麼辦?”
“那就靠宣傳了啊!”燕長青解釋。“只要上了規模,你們多宣傳宣傳,把這個東西宣傳成潮流,你還怕賣不出去?”
“這能成個啥潮流?”李秀妮皺着眉頭。“難道還有人敢穿着這個上大街啊?”
那不挺正常嘛!
不但穿着上大街,還有人跑國外穿着到處跑,拍視頻呢!
至於說現在時間早了點,燕長青還真不擔心這個:“腳蹬褲剛流行的時候,第一個穿着上街的人,還會被人說標新立異,結果呢?”
腳蹬褲剛流行過來的時候,確實是挺惹爭議的。
前些年的時候,只流行寬大的衣服,哪有這種把女性身材顯示的甚至有點‘澀情’的衣服?
不過腳蹬褲流行起來有多快,現在他們一家人都很有發言權。
當然還有大波浪頭,一個個不管是城市女郎還是鄉村大媽,都把頭髮弄得和獅子王似的……
後邊這個燕長青沒敢說,因爲現在李秀妮就是這個髮型。
流行嘛,現在都這樣,她又不差那個卷頭髮的錢,村子裏不少女人都是這個髮型。
甚至她還差點拉着奶奶去做個捲髮,得虧奶奶比較堅持纔沒去。
不過李秀妮還是有些擔心:“那要是效果不好咋辦?現在咱們投資的還少點,要是投資那麼多……”
反正就是怕這怕那,這也正常。
本來嘛,他們兩口子和曾經的燕長青一樣,都是一輩子的打工人
所以燕長青還得給她鼓勁:“肯定能行,信我的沒錯。別的不說,咱們宣傳宣傳,先做點那個結婚套裝,回頭讓結婚的人都買一套,這銷量不就上去了嗎?”
雖說這兩年什麼樣的思潮都有,但是結婚儀式方面,至少在大部分農村地區,還沒開始流行婚紗。
大多是盤個頭化個妝,穿上一套紅衣服就行,有些甚至是類似紅西服的紅色職業裝帶個大紅花,而且款式也不多,都是看當地別人穿什麼自家也跟着穿什麼。
趁現在這個時機,這個市場還是比較好拿下來的,不然等婚紗照成了必需品,那估計還費勁兒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