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深度剖析“國九條”(上):劃時代的產物
各大財經媒體,各大小V都齊齊轉載,紛紛歡呼。
所關注的焦點,大都不外乎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2004年、2014年在發佈了“國九條”之後,股市紛紛迎來了大牛市,那麼2024年又發佈了“國九條”,會不會又迎來大牛市呢?
第二個方面:大家都把目光鎖定在“嚴管上市”。“持續監管”“限制量化”、“加大退市力度”等細枝末節的具體措施上面。
少有人思考。
我們爲什麼要出臺新的“國九條”?
出臺“國九條”的目的是什麼?
新“國九條”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說到這裏,可能有股友會反駁道:“研究這玩意,有個屁用,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刷刷抖音呢。”
這就是無知者無畏了。
我可以用兩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第一個例子:
早在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上面就提出了“房住不炒”,此後數年政策層層加碼,“房住不炒”也是屢屢強調。
現如今,不信邪,不聽勸,不看政策的房地產企業,墳頭草已經三尺高了。
投資房地產股票的投資者,腰斬算是輕的了,重則已經腳踝斬了,甚至有的股民投資的股票已經退市了。
這就是不聽勸、不看政策的下場。
第二個例子:
2014年的“國九條”中,提出“促進創新創業”,強調“引導證券期貨互聯網業務有序發展”。
正因此,2014-2015年的大牛市,全民狂炒“雙創”科網股,其中最牛的股票之一,就是互聯網券商,譬如同花順、東方財富。
相信,讀過本文前100章的股友,應該知道這段歷史。
這就是聽勸,看政策的好處。
任何國家的股市,其背後的政策纔是最大的推手,其所擁有的能量,超乎我們每一個人的想象,其所能製造出來的波動,也正是你我需要關注的。
言歸正傳,我們先說說爲什麼要出臺新的“國九條”吧。
這就要追溯到2023年10月份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老股友應該都知道,我當時反覆強調過這個會議,這是一個五年才召開一次的金融會議。
在這個會議上,提出了要建設“金融強國”。
也就是“六個強大”——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強大的金融監管,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
老股友應該也知道,當時我也反覆強調了這個講話內容。
這是非常重要的脈絡,非常重要的背景,也是這次推出新“國九條”的重要背景。
讓我們再重讀一遍這三份文件的重要內容,再結合如今中美大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我們就能得出一個結論。
那就是:
我們的貨幣,未來要做世界的貨幣,
我們的央行,未來要做世界的央行。
我們的資本市場,和美國的資本市場不一樣。
用領導的話說,就是“有本質區別”,如果用一個名字來稱呼,那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金融”。
什麼是“中國特色金融文化”?
領導直接給出了答案:
“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爲。”
讀到這裏,股友們是不是恍然大悟?
是不是似曾相識?
對,就是部分結合了我國古代的商業文化,再加上部分現代金融理念,這就是“中國特色金融文化”。
對此,我們可以再往深裏想一下。
在如今中美大爭,我國已經在經濟上逐漸和美國脫鉤的情況下,我們是正在建設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市場”。
這個金融市場的高度和水平,是直接對標華爾街的,甚至還要超越它。
驚喜不驚喜?
意外不意外?
所以,我們要圍繞着這個背景和理念,站在更高處,來重新解讀“國九條”。
第一條:總體要求。
這一段是承前啓後的重要綱領,對比2014年的“國九條”,我們可以看到大段大段的新的提法,可以說是完全不同,徹底變革。
如果說,2014年的“國九條”中規中矩,按部就班。
那麼,2024年的“國九條”就像是亮出了一把鋒利的寶劍。
這把劍,名叫“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市場”,一方面亮給國外,另一方面就是亮給國內。
我們可以讀兩段話:
“堅持把資本市場的一般規律同中國國情市情相結合,堅守資本市場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確保資本市場始終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像不像戰鬥檄文?
而且,文中還給出了五年規劃,到2035年的規劃,以及本世紀中葉的規劃——“建成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高質量資本市場”。
本世紀中葉,我國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換句話說,屆時,我國的資本市場至少要和華爾街平起平坐。
這可是有時間限制的硬要求,馬虎不得。
綜上,新“國九條”是一個劃時代的產物,我們不能用老思維,老思想去理解它。
它會對我國的資本市場,產生極其深刻和深遠的影響。
如果沒有重視,甚至輕視,一些人,一些機構,要喫大虧。
——————
股友們,動動發財小手,免費爲愛發電送一個哇。
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動力。
喜歡終極牛散請大家收藏:終極牛散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