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巧對
王維並沒有掩飾音量,所以一下子便將一樓大廳的食客的目光統統吸引而來,就連二三樓走廊上也有客人探出頭來,兩眼放光的樣子。
果然啊,看熱鬧是國人的天性。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
聽聞這話,姜陵也算是起了一點興趣,望着不遠處的小夥伴們,好笑道:“行啊,原來你們竟然還在這裏設套了,居然把王老師都請來了。”
“讓我猜猜在二樓擋路的是誰?能比王老師份量還重的……你們不會把院長先生也請了過來吧?”
這原本只是姜陵隨口一言。
沒想到話音剛落,那一羣原先臉上還帶着怪笑的夥伴身體瞬間就僵住了,臉上浮現出不可思議的神色,表情呆滯,像是在看一尊怪物。
還真給我蒙對了?
心裏想歸想,人前顯聖的機會卻是不能錯過。
於是姜陵故作“漫不經心”地點評道:“有跡可循,破綻太多,計劃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自從加入到了玉門關的軍隊當中後,數月曆練,早已讓王維的氣質脫胎換骨,不僅氣息越來越凝實,就連實力也愈發強盛。
雖然還不曾見過現如今的王維出手,但姜陵相信,王維已經距離種道境不遠了,只差數月後的殿試!
王維冷哼一聲說道:“廢話少說,姜陵,爲師只出三道上聯,你若都能接好,自可安然上樓。否則的話,錯一道,十杯酒!”
“嘿嘿嘿,我想大家都想看看傳說中的‘姜鎮國’喝醉後是什麼樣的吧?”餘小平故意拱火道。
此言一出,整座酒樓上下三層,陡然響起了一陣乒乒乓乓,像是瓷器酒杯落地摔碎的聲音。
一樓大廳,更是有無數人豁然起身,滿臉難以置信地望向了姜陵。
“竟是姜鎮國?!”
“早就看他眼熟,沒想到竟然真的是姜鎮國!”
……
一道道驚呼聲響起,一束束含羞帶怯的目光落在姜陵的身上。
酒樓雖然不是正經的煙花之地,可也有樂姬表演,此時看到大名鼎鼎的“姜鎮國”出現在面前,有幾個人能夠按捺住心中的好奇,不探出頭打量的?
對於此,姜陵早已習慣,所以微笑說道:“先生請出題。”
王維敢攔在此地,自然早有準備,於是毫不猶豫地開口說道:“聽好了,每一副對聯你只有兩百息的時間——松葉竹葉葉葉翠。”
這是一個標準的疊字聯,聽起來很簡單,但其中卻是暗藏玄機。
因爲無論是王維選取的“松葉”還是“竹葉”,它的物象和整個對聯的意思是相得益彰的,都是四季常青的植物,若用楊葉槐葉則顯然失去了效果。
“臨場作對”可以說是文人墨客,宴席上經常可以看見的一個遊戲了。
聽到這題目,許多人下意識地思考起了答案。
只是他們念頭纔剛動,就聽到樓梯上傳出一個聲音。
“不用兩百息,秋聲雁聲聲聲寒。”
姜陵風輕雲淡笑道。
此言一出,原本還在酒桌背後睡覺的老掌櫃倏然驚醒,拍案叫絕:“好對!”
不僅是他,就連耿自誠一羣讀書人也覺得兩者意境相輔相成。
“原本時間是定在百息的,怕弄巧成拙,姜陵衆目睽睽之下對不出下聯,咱才改成兩百息,沒想到這纔多久?十息,姜陵就對出來了,真是讓咱們瞎操心了。”
蒲新知微笑道。
對於姜陵的答案,王維顯然也是滿意的。
他微笑着點了點頭,接着說道:“看來我們真是低估姜陵你了,第二題雖然是個迴文對,但想到姜陵你早在縣試時便寫過一首迴文詩,那便不說出來浪費時間了,直接第三題吧。”
“聽好了,這次給你多加百息的思考時間——紅面關,黑麪張,白麪子龍,面面護着劉先生。”
話音剛落,無論是一樓二樓還是三樓,紛紛傳出倒吸冷氣的聲音。
與前面的疊字聯相比,這對聯顯然更加不簡單。
他不僅把戲劇文化中,臉譜裏的關羽、張飛等人拉了進來。
短短的十七個字,不僅交代了劉備身邊,三名戰將主要負責的任務。
更厲害的地方是,上聯裏面用了五個“面”,而這五個”面“又有各自不同的含義。
其中表意可以解釋爲關羽、張飛在臉譜裏面所用的顏色,深意又可以理解成關羽、張飛的性格所給人帶來的印象,形容了他們的作爲。
可謂是一語雙關,多重含義。
如果想要對出一副完美的下聯,想來不僅要結合歷史事實,還要在其中完美地體現出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
“想想都覺得牙疼,院長先生還真會給姜陵出難題,真爲姜哥感到擔心。”
說是這麼說,餘小平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的擔憂,反而是“幸災樂禍”這四個字寫滿一臉。
向禮嘆息道:“慚愧啊,我從昨天聽到這個上聯想到現在,至今沒有一點思路,院長先生果然寶刀未老。”
面對過於困難的對聯,無論是圍觀的食客,還是路過的學宮學子,此時個個都選擇了放棄。
如同一個個等待着母親餵食的雛鳥,每一個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姜陵,期盼着等待着“標準答案”的出爐。
唉……
姜陵輕嘆一聲,驚得在場所有人心頭一跳。
難道就連“姜鎮國”都拿這副上聯沒有法子?
然而下一秒,姜陵的聲音便在一片死寂的酒樓中響了起來:
“奸心曹,雄心瑜,陰心董卓,心心奪取漢江山。”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言一出,無數人騰地一下便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目不識丁的土大款也就罷了,在場但凡是有點知識的,特別是有文位在身的,更是興奮激動得臉色漲紅,鼓掌聲如雷鳴般在“來碗小酒”中響起。
“妙,太妙了!”
蒲新知激動不已說道:“以曹聖、周瑜以及董卓三位史書留名的大人物對劉備身邊的三員大將。”
“上聯用五張‘面’樹立形象,姜陵便用五顆‘心’表明宏圖,同樣的一語雙關,同樣的多重含義,但姜陵的卻更有力度,不僅將三人的形容刻畫得入木三分,而且形容更加犀利,可稱‘絕對’!”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副對聯一旦落於紙面,或可貫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