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首發晉江54
馬上就要割晚稻了,到時候得忙上好些時候,等忙完了那些糟辣椒也能開壇了,所以就得提前把要貼的標籤做出來。
陳辰今早跟着吃了些早飯,出門前又拿了幾顆水果糖放兜裏,坐上大巴後將糖含進嘴,有濃郁的酸甜果香溢進脣舌,閉目養神,感覺倒沒有那麼的暈車了。
陳辰現在對永興縣已經非常熟悉,抵達縣裏後他直奔印刷廠,然後跟廠裏的人描述了一番自己的要求。
負責接待的林達一聽就明白了,表示完全可以做,他們平時也接這種單。
一聽有經驗陳辰就放下了心,又補充了些細節。
林達說試試。
印刷廠要先去做一份樣品出來,等陳辰看過之後覺得沒問題纔會開機批量製作。
等了有十來分鐘,林達帶着樣品過來了。
因爲陳辰買的玻璃罐子就是常用來裝水果罐頭的,上邊也會貼上標,印刷廠都知規格,現在大小正好合適。
白底黑字,上方中間印着“陳氏”兩個字,以帶着花邊的橢圓框起來,正中間是放大的“糟辣椒”三個字,非常醒目,往下是一句小字的“陳氏辣椒,好喫又實惠”廣告詞,後邊綴着稍稍放大一號的“建議零售價:1元”字樣。
字體統一用的宋體,整個標籤看起來比後世超市打印的憑條還簡單。
林達介紹道:“底色有紅白黃綠四種顏色可以選,只是染色的話價格會稍稍貴一些,你可以看看想要哪種。”
陳辰問:“上邊不能印圖?”
“不能。”稍頓,林達說:“要是印上圖畫價格會高很多,大家都嫌貴,後來我們廠裏就不做了。”
陳辰倒也不遺憾。
像這個年代,很多的機器都還是靠從國外進口,而且買到的還是人家淘汰過時的產品,研究員們依靠研究別人的產品來學習磨鍊技術,自主研究估計還沒怎麼跟上。
國外進口的東西本就成本高,那報給顧客的價顯然也不會低。
陳辰也不再挑剔,直接選擇了這個模板,然後挑了看着最順眼的白底,最後談妥價錢。
印刷廠裏開一次機至少千件起步,開的還是那種小機子。
陳辰就先定了一千件。
印刷廠要調試設備,所以一千件大致在中午的時候出來。
陳辰付了一半的款,接着就去縣裏頭逛。
自從將糟辣椒賣出去後陳辰就沒再來過農機廠這邊,此時過來看着周圍倒比以前更熱鬧了。
“誒,小陳?”梁樹瞅見他直喊。
陳辰走過去,“梁哥。”
梁樹問:“你怎麼這麼長時間沒來賣糟辣椒了?好些在我這裏喫飯的人都在打聽你呢。”
陳辰道:“農忙,而且辣椒也摘過了,沒原料。”
梁樹一想現在的確不是摘辣椒的季節,直呼可惜,“那不是忒可惜麼!你不知道,縣裏頭好多人來問你什麼時候再來賣辣椒,我問了問,其中不少都是先前在你這買過糟辣椒的,還有些是聽別人說的,就打算買去嘗味兒呢,天天都有人過來跟我們打聽!”
陳辰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驚喜,“梁哥,如果再有人來問,那麻煩你跟他們說等晚稻割了之後我就會再來賣糟辣椒了。”
梁樹一愣,“那時候就有了?”
陳辰扯了個慌,“晚季的辣椒我摘着做了些,得等到晚稻割了之後才能做好。”
“你這糟辣椒做起來這麼麻煩啊。”梁樹咂舌道:“難怪味道好,大家都惦記。”
陳辰笑道:“所以就麻煩梁哥幫忙說說。”
“成!”梁樹一口答應下來,“都是小事,反正我也要跟他們閒嘮,順嘴的事情。”
陳辰道了謝,又跟梁樹閒聊了兩句才離開。
自家的辣椒有市場陳辰心知肚明,不過下回倒是可以讓家裏其他人一塊來,親眼看到糟辣椒受歡迎的程度後,也能增加他們的自信。
陳辰邊走邊思考後續的路途,然後就瞥見杜星緯正從前邊的國營飯店裏出來。
杜星緯今日穿着一件襯衣,搭配一條軍綠的褲子,腳上踩着雙男士涼皮鞋,是這個年代非常時髦的打扮。
尤其對方還身高腿長,看着就帥。
杜星緯正在跟另外一個人說話,不知道雙方談了什麼又互相握了握手,而後那人才離開。
疑似顧客或者合作伙伴的人離開之後,一直站在旁邊沒說話的男人上前,杜星緯跟他說了幾句話,那人就忙不迭的跑了。
初步判斷:後邊這個應該是給杜星緯辦事的。
陳辰心想:杜星緯這生意好像做的還挺大的?
杜星緯站在國營飯店前像是在想事情,沒怎麼動彈。
陳辰沒什麼遲疑的走了過去。
“杜星緯。”
杜星緯偏頭,看到是陳辰有些驚訝,“你今天上縣裏來了?”
“去印刷廠裏看看。”陳辰簡單作答後問:“你在這談生意?”
杜星緯嗯了聲,“找個貨源。”
陳辰沒問具體是什麼貨,“解決了嗎?”
杜星緯:“差不多了。”
陳辰很感興趣的問:“你生意是不是做到別的省份去了?”
杜星緯道:“看他們的需要。”
陳辰秒懂,看市場需求嘛。
“那生意還挺大。”
杜星緯笑了下,短暫的都讓陳辰以爲是他眼花看錯了。
杜星緯沒否認陳辰這個說辭,只是道:“你做的糟辣椒如果想賣到別的省份去也可以。”
陳辰搖頭,“現在供應不上那麼多,先賣到省城去再說。”
賣到省城,佔據豐省市場,這已經是個比較長期的目標了。
杜星緯說:“會有那麼一天的。”
陳辰應了句當然,然後想起一事便又問:“對了,糟辣椒嘗過了嗎?覺得還合不合你口味?”
這下杜星緯是真的笑了,俊的人心跳失衡。偏偏這個男人俊而不自知,嘴裏還在誇,“很好喫。”
陳辰移開目光,說道:“那等回村了再送你兩罐。”
杜星緯拒絕,“不用。”
陳辰道:“錢不錢的問題上回已經討論過了,這次跳過不談。”
杜星緯默了下,才道:“我這段時間要去長省,不在村裏頭。”
陳辰卻道:“那就更該送你幾罐了。”
杜星緯稍顯疑惑。
陳辰道:“你去長省應該是去做生意的吧?出門在外,不論是坐火車還是大巴需要的時間應該都挺久,喫也肯定喫不好,糟辣椒沾上饅頭乾糧都不錯,就當是改善疲憊路途的酬勞了。”
杜星緯回憶起喫過的糟辣椒味道覺得有道理,他就道:“那就多謝你。”
陳辰笑:“別客氣。”
兩人站在國營飯店門口又聊了幾句,陳辰也知道了杜星緯明天在村裏的事,兩人便才散了。
這年代百廢待興,尤其這種偏遠地區的小縣城,房屋低低矮矮的,加上這正是秋收的季節,有些紅薯還沒挖完、有些晚稻已經能割了,村裏人不輕易進城,城裏人有些也要回村幫着搶收,況且又是沒下班的時間點,路上的人看起來都比往常來的時候要少。走遍之後也沒覺得有什麼好逛的。
陳辰百無聊賴的轉轉,看着有賣水壺的又去買了三個,是那種軍用水壺,可以隨身攜帶的,等之後收晚稻的時候能用上,比之前用陶罐子便捷。
之後他就去了印刷廠。
他過來的有些早,東西還沒全部印刷出來,陳辰又在裏頭等了大概半個小時,纔拿到最後的產品。
一千件產品,聽起來數量很多,可實際上就是個紙做的東西,即便是在外邊刷了一層防水的油,但也依舊輕薄,根本佔據不了多少空間。
這一千件的標籤,用一個普通鞋盒那麼大的盒子裝就完全足夠了。
林達提醒道:“百貨大樓裏有專門貼這種標籤的膠水。”
是的,這時候的標籤不是自帶粘膠的那種。
陳辰道謝,開盒檢查過沒問題之後才付了剩下的錢,然後拎着包裝好的袋子,又去百貨大樓裏買了膠水,這才坐上中午那趟大巴回村。
家裏的人不清楚他是中午還是晚上回來,這下地幹活又辛苦,陳辰到家的時候陳建業和劉冬雪已經喫過了午飯,見他回來,劉冬雪趕忙進廚房去給他熱飯。
飯是燜紅薯飯,菜就是一個青椒炒酸豇豆,都是中午陳建業和劉冬雪喫剩下的,劉冬雪還磕了一個從村裏換來不怎麼捨得喫的雞蛋,給煮了碗蛋花湯。
雖然油放的少,但酸豇豆很開胃,拌上紅薯飯喫起來也很不錯,兩大碗飯喫下去,再來碗蛋花湯,辣燙的渾身是汗,感覺人活過來了。
現在氣溫雖然逐漸開始轉涼,但大中午的依舊熱,地裏肯定去不成。
陳辰喫完飯歇了片刻後就去把玻璃罐子拿出來,然後貼籤。
過來幫忙的陳建業看着標籤上頭的字,說了句:“是咱陳家的名字,好看。”
劉冬雪不識字,但她看着陳辰已經貼好標籤的玻璃罐子,覺得跟以前光禿禿的玻璃罐子比起來完全不同了,感覺就是兩個東西,現在的看着就跟那百貨大樓裏賣的水果罐頭一樣精貴。
劉冬雪說:“看起來比以前供銷社裏的賣的東西還好。”
陳辰笑道:“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陳建業和劉冬雪其實有些不太敢碰,心裏頭有種他們不配的想法。但看着陳辰一個人又是拿罐子、抹膠水、對齊貼標的一系列操作,覺得這麼多東西不搭把手不舒坦。
陳辰說道:“這些玻璃罐子和標籤都各自是一個機子出來的,大小都一樣,手別抖就行,別緊張。”
他這麼一說就讓人更緊張了。
陳辰發現後閉嘴不再多說。
陳建業和劉冬雪到底是心疼東西的心思佔了上風,認認真真的對待,成功了第一個後就稍稍有了點自信,後頭的也自然而然做好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