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他的試卷很快在考官眼裏脫穎而出。
雖然唐孝仁不喜歡此類馬屁文學。
但這個劉文卓的文章的確寫的不錯。
他的試卷被划進了前十名之列。
而唐孝仁又翻出一份試卷。
“各位同僚,本官覺得,這篇文章也可以進入前十。”
唐孝仁所拿的,是呂爲賓的試卷。
和劉文卓不同,呂爲賓走的依然是貢試的路數。
他把李天登基以來的事蹟列舉了一番。
然後開始批判朝廷的失敗!
比如呂爲賓覺得,河運之亂是因爲淮河豪強遍地,沒有地的百姓只能加入漕運。
這纔有了所謂的百萬漕工。
這些地區的百姓,原就是朝廷不穩定的存在。
但這種不穩定,不是漕工引起的。
而是因爲不抑制淮河的土地兼併,沒有打壓豪強。
呂爲賓的整篇策論,全在痛罵陛下昏聵與內閣無能。
唐孝仁拿出這份試卷,別的考官紛紛一怔。
這策論裏罵的第二狠的便是你唐孝仁唐大人啊!
既然唐大人你不在意,那就交給陛下定奪吧!
十份試卷,遞到李天的面前。
李天摩拳擦掌,率先看到劉文卓的卷子。
看完後,李天心情有點不爽。
這篇文章居然都在誇朕?
朕用得着你誇?
在李天看來,這文章就是在譏諷自己!
朕只是想做一個昏君!
你們偏要說朕是明君!
李天看的非常生氣!
就在李天打算把劉文卓的試卷放到最後時,他忽然想到。
等等!
這傢伙不正是四種奸臣中的佞臣嗎?
什麼事都不做,只知道寫文章拍馬屁!
朕想要的不就是這種“人才”嗎!
如此一想,李天就覺得劉文卓的文章順眼了許多。
不是愛拍朕馬屁嗎?等他爲官以後,讓他多拍拍馬屁!
屆時朕再好好賞賜他!
那朝廷裏不就全是馬屁精了?
不錯!這個計劃很好!
李天把劉文卓的試卷跳出來,若是沒有更好的策論,就評他爲狀元吧!
接下來幾篇文章都無功無過,李天打了個哈欠。
這些全是普通人,李天都沒興趣仔細看。
就按照唐孝仁他們排列的順序好了。
待看到最後一份時,李天眼前一亮。
這是呂爲賓的文章。
呂爲賓洋洋灑灑的,罵了李天一頓!
甚至要明擺着說李天是昏君了!
漂亮!
李天看的龍心大悅!
罵得漂亮!
朕就是想做昏君!
這篇文章看的李天酣暢淋漓!
接着呂爲賓又開始寫,李天做出的錯誤決策。
對啊!
朕的確是這麼想的,雖然大臣們把他的計劃全部攪黃了!
李天突然萌生了找到知己的感覺!
這個呂爲賓,太懂朕了!
他說的都對!
看完呂爲賓的文章,李天拍案而起!
這可把小魏子嚇了一跳,陛下這是生氣了?
沒想到李天居然滿面春風,罵得好!
狀元,你就是狀元了!
等等!
李天又開始想。
如此直言進諫的,該不會是忠臣吧?
要是把狀元給了個忠臣,豈不是完蛋了?
李天又把呂爲賓的文章仔細看了一遍。
呂爲賓的策論只有一個觀點,便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他覺得具體問題需具體分析。
先積攢經驗,瞭解萬物的原理。
然後再入手,解決出現的問題。
瞭解原理與做事同樣重要。
挺能唱高調啊!
但這不就是廢話文學嗎?
這道理還用他說嗎?
問題是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