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以此來判定青苗法乃惡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唐澤愈發疑惑了。
唐孝仁說道:“其實說青苗法乃惡法,是因爲他很大的影響了豪紳鄉賢的利益。”
“民間,地主侵佔尋常百姓田地最有效的辦法,便是高利貸。”
“許多百姓都有急需用錢的時候,患病、糧食欠收,甚至娶妻生子。”
“他們要用錢,只可以找本地的地主借。”
“但是借錢都得要抵押的,這羣尋常百姓,就是田地最值錢了。”
“他們或是自願,或是被迫的簽下了高利貸。”
“若是遇到災年,或者其他倒黴事,他們便會破產。”
“那地主就會合法的侵佔了他們的土地。”
“這便是土地兼併。”
唐孝仁長嘆一聲說道:
“王朝末期衰落,根本問題就是土地。”
唐孝仁說道:“大地主佔完了土地,那沒土地的人,不是給地主做工就是變成流民。”
“流民是一股不穩定的勢力,沒飯喫便會暴動,那這筆錢就得朝廷來出。”
“地主佔據了大量的土地,朝廷可以徵收的田稅就會變少。”
唐澤疑惑的問道:“這是爲何?”
唐孝仁說道:“地主佔據土地,但他們又不會耕種那麼多土地。”
“所以地主便會僱傭農工來耕種。”
“大批的農民沒有土地,所以去做農工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那一般的地主,就會上漲租金。”
“朝廷徵收田地稅是十抽一。”
“那麼地主對農工,至少會十抽二。”
“十抽五都是有可能的。”
“抽了那麼多租金後,農工想要生存,就只好耕種更多的土地。”
“原本一戶農工,自己耕種的話,精耕細作兩三畝地,全家都可以溫飽。”
“但是給地主做農工,就必須得努力耕種數十畝地,纔可以全家不餓死。”
“但是一個人耕種三畝地,和十畝地,當然不一樣。”
“這十畝地的產量一定會下降!”
“甚至耕種十畝地,還有可能會餓死。”
“那就會有很多人不願意再種地。”
“與其給別人耕地還餓死,不如索性做流民造反。”
“長此以往,越到後期,田地稅徵收上來的越少。”
“除了地主會想方設法避稅以外,土地兼併致使產量下降,也是重點源頭。”
這下子唐澤完全明白了。
地主對於土地的兼併是無窮的。
唐家發達以後,也會在當地添置一些土地。
而正常情況下,尋常百姓也不會變賣土地的。
有田地,就可以活下去。
不過民間高利貸,是讓尋常百姓破產最好的手段。
而青苗法,就是最好打擊這種行爲的法令。
當然會被所有士人階層反對。
唐澤激動的說道:“陛下一定會支持錢大人推行新法令吧?”
唐孝仁說道:“陛下登基以來,一直都在不停的抑制豪強。”
“但是錢多明還是有點操之過急。”
唐澤問道:“操之過急?”
唐孝仁點了點頭:“對啊,所有好的法令,都得有人來實行。”
“青苗法是好法令,但是要是沒有好的官員執行、監督,的確會變成禍害惡法。”
“若是真的鬧出禍端來,那變成了攻擊錢多明的藉口了。”
唐澤問道:“大人覺得,要如何纔可以推行青苗法呢?”
唐孝仁說道:“我這個辦法,估計也沒人支持。”
“哦?”
唐孝仁緩緩說道:“擴充人手。”
“擴充人手?”
唐孝仁點了點頭:“擴充官員的人手。”
這下子唐澤徹底驚訝了。
減少官員數量,也算是儒家各派達成的共識。
原因也很簡單,官員乃勞心者,是不做生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