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內閣立馬派人尋找此物的主人。
京兆尹的衙役沒有費多長時間,便找到了羅氏兄弟的工坊。
當看見羅伯成乘坐熱氣球,從空中慢慢降落。
京兆尹立馬把消息通報給內閣。
有人制造了可以飛天的機器?
錢多明不敢怠慢,立馬把這個消息上報給李天。
什麼?飛天的機器?
原本李天以爲羅氏兄弟製造出了飛機。
要是飛機豈不是完了!
光是火遂槍,就讓大周威震四方。
若是有了飛機,大周豈不得統治世界了?
當聽到只是個熱氣球后,李天鬆了口氣。
熱氣球罷了,危害不大!
“從內務府撥出一萬兩黃金,賞給他們就行了。”
“那熱氣球不就是與孔明燈相似嗎,朕就不親自看了。”
錢多明立馬說道:“陛下英明,羅氏兄弟也說,他們熱氣球的啓發就是從孔明燈得到的。”
李天不重視這件事,但還多人卻注意到了。
首先意識到熱氣球價值的便是軍方。
軍隊非常需要視野。
指揮作戰時,都得在高處搭建軍帳,便是爲了可以看清戰場的局勢。
但是許多時候,壓根找不到可以看清全局的地點。
熱氣球就不同了!
只要熱氣球升空,戰場的局面一覽無餘!
敵人不管從何處進攻,都可以在熱氣球上看見。
軍方直接找到了羅氏兄弟,和他們採買了十個熱氣球。
除了軍方外,有些聰明的商賈,也發現了商機。
現在京都從店鋪到酒樓,都有了自身的招牌。
招牌的出現,也與出現報紙有關。
以前京都的酒樓,名字都很相似,,有的甚至直接就叫酒樓。
胭脂鋪也全是這樣,並沒有任何廠牌意識。
但是發行了新邸報後,有了廣告板塊。
一家嘗試的酒樓,在新邸報刊登了一條廣告。
這家酒樓瞬間火紅起來,加入了正堂的隊列中。
於是新邸報的廣告頁面逐漸變多。
而新邸報的廣告一多,店名便需要更鮮明特色。
如果全是酒樓,刊登廣告也沒用啊,所以很多酒樓紛紛改名。
但是現在廣告的效果,大不如從前。
許多店鋪虛假宣傳,廣告的可信度被降低。
但是打廣告依舊是新店開張擴充名氣的好方法。
廣告就是想要宣傳。
若是在熱氣球上刊登廣告呢?
那效果不得更爆炸?
十幾名商賈合資,找到了羅氏兄弟,和他們定購了一個熱氣球。
這些商賈成立了一個會社,打算用熱氣球刊登廣告。
羅氏兄弟可算熬出頭了。
華江,一名年輕人正在爲公司賬目發愁。
這名年輕人叫做鄭凱,是一個自學成才的工程師。
鄭凱的家族是使用機器繅絲的第一批工坊主。
現在鄭家的繅絲工坊,在整個餘杭都是屈指可數的。
鄭凱的父親就鄭凱一個兒子。
但是鄭凱對於繅絲工藝毫無興趣。
他最癡迷於蒸汽機和火車。
爲了研究蒸汽機,他在港口待了三個月。
每天都和維護火車的師傅同吃同睡,就是想摸一摸蒸汽機。
等家裏把他綁回華江,鄭凱花了一大筆錢,買了臺報廢了的蒸汽機。
與父親大吵一架後,鄭凱拿着母親偷偷給他的細軟,以及自己的小金庫,創辦了這家鄭氏機械商會。
但是鄭凱很快就改變了想法。
餘杭水網密集,建造火車會消耗很大的力氣,可不可以把蒸汽機運到船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