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正好範建調去了南洋都護府,田亮順利的升遷京兆尹。
鎮撫使衙門全部向田亮道喜。
當今天子,並不看重詞臣。
翰林院的文官清流,現在全部爭搶着外放爲官。
甚至越偏遠,競爭越激烈。
因爲這種新歸附的領土,最容易幹出實績來。
現在朝廷提拔官員,最看重的是才能。
還有個變化的風向,便是朝廷又開始流傳一句話。
“宰輔必起於州縣”!
這是北宋初期,任用宰輔的標準。
宰輔這麼貴重的官員,也得從縣令開始做。
沒有在基層治理的經歷,在北宋時期是沒法做到宰輔的。
這也是文官清流們,情願放棄京都的繁華生活,也要外放歷練的緣由。
因爲朝廷現在任用重臣,必須得有基層經驗。
現在朝廷裏,符合這種經歷的中生代代表,就是範建這種例子。
當過御史,當過治理一方的高麗鎮撫使,又就任過京兆尹。
現在被陛下看上,成爲南洋都護府的三品都護。
範建是那一代裏升遷速度最快的人。
現在衆人都說,範建是以後的宰輔。
而田亮是跟隨範建的腳步,一路升遷的。
如果說範建是以後的宰輔,那田亮一定是他的繼位者。
有了這份期待,高麗鎮撫使衙門的所有人,都很巴結田亮。
大周的宰輔!
那可是帝國的宰輔啊!
但是田亮拒絕了所有的賀禮。
他讓親眷收拾行李,然後乘坐快船,在高麗鎮撫使海師的護衛下,返回了港口。
田亮看着久違的大周土地,沉吸了一口氣。
他就要統管大周京都,這個人口百萬的龐大城市的。
京兆尹的活兒,是衆人皆知的繁忙,喫力不討好。
但是前任範建,可以說乾的無可挑剔。
設立了防火的瞭望塔,整改京都的市場,實現京都的郵政制度,在京都徵收商稅……
也難怪朝中大臣,都覺得範建是以後的宰相。
但是田亮心裏也隱隱有些不服氣。
總是拿自己與範建比。
我這次也要幹出點實績來!
但是讓田亮沒想到的是,他剛到京兆尹,就迎來一場官司。
這門官司的案情不算複雜。
程六是一家商行的賬房,這傢伙打小機靈,但是總不用在正道上。
前些日子,鐵路總社發行了股票後,掀起了京都的購買熱潮。
這也正常,現在大週日新月異。
而囤積土地,會被朝廷打擊。
那些富裕人家,當然要去找可以賺錢的投資項目了。
投資朝廷的鐵路,算挺不錯的項目。
而且你囤積土地朝廷打壓,可是你投資國家建設,朝廷怎樣也會支持的。
所以鐵路總社一發行股票,就被搶購。
甚至連京都周圍的地方鐵路股票,也被這羣富人搶購。
股票這麼的繁榮,許多私人商行也跟着發行股票。
最先發行股票的,是一個百年酒樓。
這個酒樓是京都正堂之一,有給衙門提供餐飯的資格。
酒樓老闆頗有野心,想在京都再開幾家分店!
但是他手裏的資金不夠!
這個老闆便決定發行股票,拿別人的錢來開自己的分店。
股票一經發行,頓時備受歡迎。
這家酒樓有百年招牌,還有正堂資格。
他家飯菜不錯,在京都也有人氣。
股票當然很快售空了。
老闆立馬在京都開了三家分店,生意依舊十分火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