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雖然批量紡織的衣服不一定好看,但勝在價格低廉,又是市面上最新潮的款式。
所以現在的大周京都,成衣店十分火熱。
這些成衣店,已經不光是販賣普通的工作服了。
一種改良後的長裙,在這些店鋪裏開始售賣。
大周女性貴族的裙子,普遍穿起來十分繁瑣,製作起來還需要大量的人力。
尋常百姓也很喜歡這種長裙。
但是尋常百姓沒法穿着這種裙子幹活。
一家京都的成衣店,意識到了這個痛點。
這個成衣店也是一名離宮的宮女開的。
但是這名宮女的手藝和審美都很一般,沒法像自己的同行似的,做精品成衣店。
可是這名宮女嫁的挺好,找了一名中年喪偶的工廠主。
走不了上層路線,何不選擇薄利多銷的路線呢?
這名宮女原本就很機靈,可不可以設計出一種穿起來方便,又很好看的裙子呢?
很快,一種好看簡潔的長裙,便出現在櫥窗。
減去了貴族長裙繁瑣的設計,這條裙子就是尋常的裙子,加上簡約的刺繡圖案。
這種裙子在工廠裏可以量產。
這種簡約還有些美感,適合普通人穿,價格還低廉的裙子,在京都迅速流行開來。
現在百姓兜裏都有點錢了,也喜歡好東西。
平時幹活,休息全家遊玩時,也都想穿的更好看點。
這種平民版的長裙,毫無意外的取得了成功。
仿製的店鋪冒出來,不過第一家店鋪的招牌已經打響了。
倭國很快察覺到商機。
工作服這種服裝,平時也能穿。
雖然這種衣服不好看,但是可以防護身體還保暖。
倭國涌現出一門新生意。
在大周收購殘次或者破損的工作服,然後送進倭國的工廠。
工廠裁剪修改一下這些工作服,翻新成新的服裝,然後賣往印地和南洋。
倭國的工廠也效仿大周,生產尋常百姓的衣服和裙子。
其中精品出口到大周和高麗,殘次品賣到印地和南洋泰王國。
倭國的發展朝氣蓬勃,但卻是在百姓的血汗裏前行。
但是好歹百姓的生活都變好了。
經濟發展,生活變好。
井川浩三的護倭校尉府,可算是建立起了聲望。
相比倭國的奮力發展,高麗卻陷進了內鬥裏。
全敏浩憑藉大週上臺,但是大周微妙的態度變化,影響了全敏浩的權力。
大周不再幹涉高麗的內政,對高麗朝廷的支持也減少了。
這時,高麗北面親北莽的勢力,開始再度冒頭。
高麗南面海運發達,當然是更傾向於大周。
北面與北莽接壤,只隔着一條紅江。
這裏的貴族被北莽掠奪怕了,最不願意與北莽開戰的就是他們。
上次趁着大周攻擊北莽,全敏浩搞了次北征。
高麗朝廷的部隊,攜帶戰利品返回到南面。
現在北莽回來報復了,卻是北面的貴族承受反噬。
兩邊的矛盾愈發激烈。
此時的高麗鎮撫使田亮,沒有精力管高麗朝廷的那些破事。
實際上,即便是田亮知道,他也不想管。
在高麗駐守了小半年,李天終於想起田亮來了。
這個在淮河漕亂裏表現一般的御史,在高麗鎮撫使這個職位,好像也沒幹出什麼實績來。
田亮一直都兢兢業業的跟隨範建的政策。
這是他被李天注意到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