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但是考申論,便對考生的要求更高了。
沒有才學的人,只憑死記硬背,是沒法脫穎而出。
龐之秋又說道:“罷了,不說這些了,周兄,還是說說幾個月後的會試吧。”
周闖點點頭說道:“我打聽了,新邸報最近出了一項增刊,專門刊發舉人的文章。”
“龐兄,有興趣去投稿試試嗎?”
龐之秋露出感興趣的神情。
周闖又說道:“我聽聞,翰林院給出的潤稿費不菲。”
“而且揚了名,以後會試也有幫助。”
“若是有了名氣,回到家鄉,也能入府學當個編輯啊。”
這下子,龐之秋徹底動心了。
他拱了拱手:“多謝周兄提醒,不然咱們都去投稿試試?”
周闖立馬說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們先看看先前的文章,再從長計議吧。”
龐之秋也點了點頭:“是我操之過急了,但是之前的增刊在哪兒能看到?”
周闖立馬說道:“我聽說國子監有一所大圖書館,裏面雜誌報紙書刊,只要辦理了借書證,就可以隨便看。”
龐之秋立馬來了興趣:“那就是藏書樓嗎?”
“差不多吧,辦理了借書證以後就能借閱藏書。”
“我聽聞,翰林院還有個圖書館更大,但是得有官身才可以借書。”
龐之秋立馬起身說道:“走,咱們這就去!”
國子監的圖書館,是呂爲賓上任後建造的。
不過可以建成這麼大的圖書館,還是靠不停下降的書價。
現在的書真的便宜了。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展,讓書籍的價格大大降低。
現在京都的普通百姓,都能買得起書了。
書價,是在技術的進步下降低的。
雜誌和報紙的發展,讓書價快速降低。
四書五經這類書,價格已經低到尋常百姓都能隨便買。
貴一些的史書,朝廷的書坊也在大規模的印刷。
在國子監的圖書館裏,擺着朝廷最新刊發的書。
聞着油墨香氣,龐之秋和周闖看見了山丘一樣的書籍。
兩人都震驚了。
這麼多書!
作爲愛書之人,周闖和龐之秋都見過許多書。
可是印刷這麼精美的書籍,堆滿了房間的樣子,仍然讓二人震驚不已。
國子監的一位教師輪值大圖書館。
他也不是頭一次看見學生震驚的樣子。
對於周闖和龐之秋這種愛書的年輕人,教師也是很欣賞的。
“來這裏辦借書證。”
周闖和龐之秋立馬走過去,對這位教師說道:
“先生好。”
“填一下你們的信息。”
周闖和龐之秋填了自己的籍貫和名字,以及哪一年中舉的。
管理圖書館的教師說道:
“一次最多借五本書,十五天後歸還。”
“沒看完也得先歸還再重借。”
“不能把書弄髒,若是損壞了得照價賠償。”
“價格就在書的背面,記住了嗎?”
周闖和龐之秋立馬說道:“學生記住了。”
說完後,周闖和龐之秋就迫不及待的走向了書架。
從小在商賈之家長大,周闖對經濟非常感興趣。
而龐之秋則走到了歷史書那一列。
龐之秋雖然早已通讀史書,但是仍然有許多不明晰的地方。
他想在這些史書裏找尋自己的答案。
兩人在圖書館裏,直接待了一天。
待到天色都黑了,在教師的提醒下,二人這才走出了圖書館。
剛一離開圖書館,二人的肚子便不爭氣的叫了起來。
二人相視一笑,一塊去往國子監的食堂。
國子監的食堂不收費,可是住在國子監的外地學子,需要幫國子監的公田勞作一段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