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必須得付出纔可以有回報,一味地接濟,沒法鍛造學子的獨立人格。
第二天,周闖和龐之秋在國子監的公田勞動了一天。
一直到渾身溼透,二人才回到了房間裏。
周闖是個富家公子,農活幹的不怎麼樣。
但是學龐之秋的樣子,很快也乾的有模有樣。
這時二人才有空,研究一下新邸報上最近的舉人文章。
新邸報最新的一期增刊,共刊登了十二篇文章。
翰林院的編輯,不光排了順序,還跟朝中大臣約稿要了評語。
這下子周闖和龐之秋全打起精神來。
看來這投稿不是簡單就寫的!
如果沒寫好,在朝中大佬眼裏可就貽笑大方了。
本來周闖和龐之秋都打算隨便投稿試試的。
這下子他們不敢大意了,打算好好打磨文章,再去投稿。
只見第一篇文章,居然是介紹印地的。
二人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這篇文章的作者叫做嚴力,是華江府的一名舉人。
這名舉人也是個有性格的人。
他跟隨船隊去過一次印地,在那裏生活了半年。
一直到過年前,他纔回到了家鄉。
嚴力按照自己在印地的經歷,撰寫了這樣一篇文章。
印地,位居南洋次大陸,是水陸的要衝之地。
嚴力走過印地許多地方,得出了一個結論。
印地雖然有摩爾沃王朝,但其實只是個落後的聯盟。
印地的種族繁多,各地語言就有上百種。
除了民族與種族矛盾以外,還有文化、宗教等多種矛盾。
總之,印地不是大周這種大一統的國家。
嚴力覺得,印地現在雖然很落後,但也曾有過光輝的文明。
印地擁有資源、人口,也具備成爲強國的條件。
嚴力覺得,印地是大周往外擴張的橋頭堡。
所以大周應該使用分而治之的辦法,掌控印地!
現在大周在加大各等地擁有租界。
嚴力覺得,可以通過租界地盤,掌控印地的海港城市。
通過扶持當地土人的勢力,暗暗對抗摩爾沃王朝。
把印地變成大周經濟上的殖民地,商品的傾銷區。
嚴力的這篇文章,有理有據。
他用了許多資料,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而嚴力的觀點,也與大周現在官場上的擴張論所見略同。
殖擴論一出,大週上下都認識到,若是守着原來的土地,只有死路一條。
大周必須得擴張!
這個共識一旦達成,就有更多的士子出去做。
嚴力就是那個帶頭的。
嚴力的文章略顯稚嫩,可是他對印地的分析判斷是正確的。
他提出的“分而治之,以印治印”的理念。
與大周現在的擴張思路也不謀而合。
所以這篇文章被刊登在第一位。
同時這篇文章也被內閣次輔齊順義親自點評了!
齊順義認可了嚴力實證的精神,褒獎他爲國籌劃的行爲。
但是齊順義認爲,嚴力的手段太過稚嫩。
用這種辦法,十幾二十年還行。
但百年以後,印地會啓民智,屆時就是大周之禍。
這篇文章刊登在首位,不管是嚴力的觀點,還是齊順義的點評。
都讓看過的人倍受震撼。
看完了以後,龐之秋輕嘆一聲說道:
“這篇文章珠玉璀璨,恐怕寫什麼也沒法超越了。”
周闖也說道:“我也聽家人說過印地的事情,嚴力的文章,已經寫遍了印地之事了。”
龐之秋說道:“這嚴力是將來宰輔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