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一個舉人所寫的文章,可以被內閣次輔認可。
這足以說明問題了。
要知道二者的眼界高度是完全不同的。
齊順義願意給嚴力點評,也證明他是可造之材。
這是內閣大學士的認可!
要知道,大周的七品官員高達萬人。
內閣次輔壓根記不住什麼七品官員的名字。
可是嚴力這個都沒官身的舉人,已經入了大學士的眼。
若是嚴力可以中進士,那以後官路一定輕鬆很多。
而且這篇文章慷慨激昂,完全可以寫成一篇策論,所以嚴力中進士應該沒問題。
看完了文章,周闖和龐之秋都激動起來。
寫一篇文章,就可以在天下士子裏揚名。
還能得到朝中大員的親自點評。
居然有這種好事!
二人也開始構思自己的內容。
不過這些日子,新邸報的編輯部是忙炸了。
雪花似的稿件,投向了新邸報的編輯部。
翰林院的編輯都快瘋了!
若是每個人的文章,都是嚴力那樣的珠玉也就罷了。
可是大多數的文章,全是狗屁不通。
許多文章,光是翻閱都是極大的折磨。
新邸報編輯部,還要求給每篇文章寫評語。
這可是苦了那些編輯。
可以成爲翰林,全是在科舉裏廝殺出來的,這些全是大周讀書人的尖子。
看着這羣后輩寫的狗屁不是的文章,翰林們忍着撕碎稿件的衝動,給每篇拒稿都填寫了評語。
隨後的幾天,周闖和龐之秋一直把自己關在屋裏寫文章。
以往在會試以前,舉人們都會在京都呼朋喚友。
那時最頭疼的,便是京兆尹。
這些舉人全是有功名的。
雖然京都之中,勳貴權臣不計其數,可是舉人士子不同。
若是有人被抓,那同鄉親友便會跟着鬨鬧。
那樣的壓力,甚至比抓幾個違法的勳貴還大。
這些士子們,全部窩在宿舍裏,埋頭寫什麼文章。
而京都的百姓,也喜聞樂見的翻閱新邸報上的文章。
這些年輕士子,年紀雖然不大,文筆也稚嫩。
可是朝中的大臣,並沒有因爲他們稚嫩而輕視他們。
因爲這些士子就是大周的未來。
而新邸報上,也出現了各種聲音。
周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閉門思索了幾天幾夜,這纔開始動手落筆。
《經濟殖民與重商主義》
這是周闖文章的題目,與對南洋政策的彙總。
周闖在圖書館裏,翻閱了大批的文章。
他在楊朱學派裏,找到了文章的支柱理論。
周闖總結,經濟也是一股力量。
一個經濟繁茂的地區,對附近貧困地區是頗有吸引力的。
繁榮的大周,對於藩屬國的經濟和文化,都有濃厚的影響力。
甚至能通過影響力,操控周圍的國家。
重商主義,就是把大周當做整體,把大周看做一個大型的商行。
周闖覺得,出口貿易大於進口,便是順差。
若是出口小於進口,那便是逆差。
大周可以向全世界提供商品,海量的金銀從海外流入大周。
這會讓大周愈發的繁榮。
順差,能提高大周的財富,也是增強國力的方法。
周闖第一次把朝廷扶持商業工業,提到了國事大策的高度。
他認爲貿易與戰爭一樣,都可以給大周帶來巨大的利益!
周闖寫完了以後,仔細校對完,投稿給了新邸報。
翰林院中,燈火通明。
翰林編輯們正在燈光下審閱稿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