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可是因爲他們是遊牧民族,與農業爲主的土耳斯人並非一條心。
耳拉人也是叛亂不斷,試圖從土耳斯人的統治下單獨獨立。
不過土耳斯帝國現在如日中天,土耳斯總督在耳拉地區殘酷的平叛耳拉人的叛亂。
土耳斯人在耳拉地區駐紮了重軍。
其一是爲了抵禦波旦人的進攻。
其二也是爲了鎮壓耳拉人此起彼伏的反叛。
不過土耳斯人雖然在耳拉地區駐紮了大量的陸軍,可是海上力量,卻大多數都集中在更爲發達的地中海。
在耳拉海域,只有少數的艦隊。
土耳斯帝國駐紮耳拉地區的總督馬傑勒,出身於近衛軍的帕沙。
帕沙是土耳斯帝國的文官官職,在土耳斯語裏的意思就是總督。
馬傑勒總督是統治整個耳拉地區的總督,也是土耳斯帝國的名將。
對於波旦人的戰爭,全是馬傑勒主持的。
所以馬傑勒並不像坦丁堡裏的那些貴族,對大周缺乏瞭解。
馬傑勒很瞭解大周。
他知道大周的可怕。
波旦人不是好惹的,但是大周可以在波旦人手下奪走費幹塞盆地。
用兩萬正規軍和聯軍,就打敗了波旦帝國的精銳部隊。
馬傑勒十分的擔憂,若不是大周補給有問題,估計波旦早就被滅了。
馬傑勒蒐集大周的情報,他知道大周是個龐大的帝國。
所以當手下稟報,大周的艦隊出現在耳拉海的時候,馬傑勒十分的警惕。
但是當他聽見手下描述這支大周艦隊的規模時。
馬傑勒就變成了震驚!
這麼龐大的艦隊,只是爲了探險?
這也太奢侈了吧?
馬傑勒立馬派出使者,和唐延接觸。
唐延看見土耳斯人的使者,也十分的驚訝。
沒想到已經航行到了土耳斯人的領地。
唐延立馬錶示了自己的善意,申明大周的艦隊只是想探索世界,並非爲了戰爭。
現在大周和土耳斯是盟友,馬傑勒也無法拒絕唐延請求停泊補給的申請。
只得開放了耳拉半島的一座海港給大周的艦隊停靠。
看着這個異國風情的海港,唐延站在船艦上,眺望海平面。
“這土耳斯的總督也挺有意思的。”唐延對身旁的幕僚說道。
他的上一任幕僚,在印地戰鬥中立了功,被朝廷升遷回了大周。
這個新幕僚是唐延在印地招募的。
呂良原本是個落魄秀才,流落去了南洋做生意。
後來又跟隨艦隊去了泰王國和印地。
算是唐延手下不多的文化人。
呂良雖然科舉不行,不過語言天賦很好,也酷愛毒術。
唐延很快發現了他的才幹,把他提拔成了自己的幕僚首席。
呂良看着沙漠中的港口說道:“看來土耳斯人,也很提防都督。”
唐延點了點頭:“他們提防我,我還提防他們呢!”
“命令所有艦船,儘量別靠岸,補給完成後咱們就啓航。”
呂良壓低聲音說道:“都督,昨天那些耳拉人,您打算如何處理?”
唐延開始回憶昨天的事情。
大周的艦隊抵達以後,夜裏海面上突然出現了一隊小船。
大周的艦隊當然俘獲了這些小船。
一審問,這些小船上全是被土耳斯人統治的耳拉族人。
經過唐延和呂良的考證,土耳斯人,算是突厥的後代。
突厥,就是那個曾在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