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這當然不是曾黎一個人的想法。
而是在大周所有的大臣裏,重新拿出大周律裏的嚴法條,已經成了許多大臣的共識。
曾黎只是其中地位最高的一個而已。
同時曾黎也保留着法家對於商賈的厭惡。
他覺得商賈全是逐利的小人,若是不管制,他們一定會無法無天。
曾黎的主張在京都官員裏也很有市場。
隨着他的入閣,他身邊圍攏了更多的人。
和齊順義這種出身禮部的儒家大臣不一樣,法並不排斥朋黨。
曾黎索性大方的成立了一個“律法研究會”,邀請那些喜歡法家的大臣聚會。
所以當曾黎入閣後,他請求重申大周律,加強各地法律執行的奏疏很快便得到了陛下的批准。
李天甚至硃筆一揮,讓內閣重修大周律!
這下子,整個大周官場就像是在熱油裏澆了一盆水。
頓時沸騰爆炸起來!
重修律法!
這可當朝的第一大事啊!
全部的官員都在看着!
而一向很平穩的內閣,也因爲曾黎的入閣,開始劍拔弩張起來。
打起來!
李天滿心歡喜的看着自己的兩大閣老不對付!
朕就是要你們打起來!
就在大周處於一場風暴時。
此時的閩南,逐漸出現了一個新的商業組織——桐油商業聯會。
桐油是桐樹分泌的油脂,是一種特別重要的材料。
在現代社會,桐油出口也是很重要的財源。
桐油乃戰略物資!
桐油有兩個最大的作用!
一個是刷在船艦的甲板上,能起到防水的作用。
甲板上塗抹桐油,能養護甲板。
修建海船,修補、保養,都需要很多的桐油。
如果只能造船,桐油還稱不上是戰略物資。
桐油還是一種特別重要的天然潤滑油。
蒸汽機裏需要桐油來潤滑。
而發射火炮以後,也需要拿桐油來潤滑炮膛!
這也意味着桐油是一種重要的軍用物資!
桐油這麼重要,而桐樹生長在南邊的森林裏。
閩南地區擁有的桐樹最多。
現在閩南也有很多的種植園,專門採集桐油。
這東西雖然生產難度不高,可是最大的問題是生長期太長。
一棵桐樹從種植到可以出油,至少得七年的時間。
而現在桐油的需求暴漲,雖然已經在不斷地種植了,仍然供不應求。
可是閩南的種植園主們,在市場競爭時,都把桐油的價格壓到很低。
這也讓大周享受了許久的低價桐油。
但是價格戰的結果,是許多種植園主都賺不到錢。
沈凌就是閩南最大的種植園園主。
沈凌用自己的人脈,聯繫了閩南幾乎全部的種植園主,湊在一起開會。
“桐油商業聯會”。
但凡手下超過五十棵桐樹的,都受邀參加了這個聯會。
沈凌爲了這次聯會可以說煞費苦心,他甚至邀請了市舶司的一名太監出面,幫他聯繫了許多桐油商人。
沈凌坐在主座上,說道:
“各位全是大園主了,我也明白大家時間寶貴。”
“我就直說了,現在桐油的價格太低了!”
衆人連連點頭。
隨着人力成本的增高,桐油的成本也隨之增高。
割桐油是個體力活兒。
在桐樹上劃開口子,然後等油脂分泌出來。
到傍晚時在收集起這些桐油筒。
一旦碰上下雨天,還得立馬收好這些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