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那官辦民營的產業,就必須得首先滿足朝廷的需求。
南洋民輪船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公司。
這也是範建在調回京都之前,最後給南洋留下的產業。
南洋處在風帶,適合帆船航行。
可是南洋也有一個特點,就是島嶼衆多。
現在大周的開拓者,開始深入進南洋的一些島嶼上。
這些開拓者在島上開辦了種植園,也需要運送出去商品。
而自打魏家的香蕉種植園大獲成功以後。
也有許多大周開拓者,選擇在密林遍佈的島嶼上開辦種植園,種植香蕉。
這時候風帆船,反倒不適用了。
風帆船需要喫水很深的港口。
需要風向纔可以在航線上行駛。
之前這種短途航線,全是用划槳船的。
可是明輪船的出現,讓種植園主們有了新的選擇。
買一艘小型明輪船,就能滿足從島嶼到尼瑪拉的航行。
平時還能讓明輪船出海捕魚。
這種不用風帆的鐵船,航行的話非常安穩,還可以在無風季航行。
南洋的煤炭價格原本就不高,明輪船隻需要一名舵手就可以操作。
南洋明輪船製造的這種小型輪船,在種植園主之間很快就流行起來。
此時的尼瑪拉,南洋都護範建正在向劉文卓交接印信。
此次範建是高升,南洋都護府的許多官吏都送上儀程。
範建是法家的門生,一向以法治來管理南洋。
他到了南洋以後,派出巡迴法院,重新申斥法律。
這些日子,南洋的罪犯少了許多。
整個南洋的官吏也很戰戰兢兢。
贈送前任官員儀程,也算是本朝的陋習。
對於這種陋習,範建當然是退回了全部的銀子,然後對下呵斥了一通。
此時範建拉着劉文卓,來到都護府的後廳談話。
身爲都護府的長史,原本劉文卓的工作是輔助範建的工作。
可是因爲二人的理念不合,所以劉文卓遠赴土澳。
範建統管南洋事宜,土澳和東南島上的事務,則是交給劉文卓管理。
現在範建離任,他引薦了與自己政見不同的劉文卓接任南洋都護。
劉文卓也沒想到,範建居然會引薦自己接任。
朝廷當然尊重了範建的引薦,劉文卓接手了範建南洋都護的職位。
劉文卓也知道,範建這是給他做最後的交代。
範建說道:
“都護府能用的署吏,我列了一個名單,這些全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還有一份名單,這些是有才幹,可是小節有虧的人。”
“南洋的人才不多,這些堪堪能用,你若是不想用,就讓他們回大周好了。”
“下官多謝範大人!”
範建又說道:“你我的政見不同,但你知道我爲何跟朝廷引薦你嗎?”
範建是法家的信徒,推崇依法治理南洋,實行嚴格的律法。
現在南洋許多漢人豪強,土邦酋長,聽到範建的名字都後背一涼。
凡是作奸犯科的,全會被南洋都護府嚴懲。
範建實行律法十分的嚴苛,不管是南洋人還是大周人,都逃不過法網恢恢。
但是劉文卓是黃老之學的門生,推崇清靜無爲休養生息。
二人在學術上有很大的分歧,之前也是矛盾重重。
劉文卓也沒想到,範建會引薦自己。
劉文卓和心學大儒呂爲賓是同榜進士。
現在衆人都知道,皇帝喜歡提拔年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