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只要從蘇士伊運河往上疏通,把這些湖泊串聯在一起。
唐延立馬給國內寫信,請求朝廷派遣擅長水利工程的專家,前來蘇士伊修運河。
唐延的信還在路上。
大周內的水利工程已經如火如荼了。
康樂公胡晟晨,被李天委派成了治河大使。
胡晟晨心裏苦,不過身爲亡國之君也沒辦法,只能去給大周修水利。
現在大周最大的問題,就是大河的水患。
大河,乃中原的母親河。
可是從古至今,大河就一直沒安穩。
大河裏的泥沙很多,不停的累積擡高河牀。
爲了讓大河的水不溢出來,從古至今大河兩岸的百姓,就在不停地擡高河牀。
這也讓大河成爲了一條懸在空中的河流。
有些地方大河的河堤,甚至比城牆都高。
積重難返下,大河的入水口多次改造。
大河改造,讓大河下游的地區都飽受災禍。
每一次大河改道,都會造成巨大的災難。
最大的一次改造,出現在前宋。
前宋的這次河流改道,不光是天災,還是一場人禍。
前宋的這次改道,影響了前宋抵擋北方蠻族的防線。
前宋的君臣,都想讓大河返回古道。
可是前宋的治河水平簡直是不行,不光沒有讓大河返回古道,反倒造成了更大的災禍。
大河決堤,把齊魯變成了澤國。
大河還衝到了淮河,從淮河入海。
這便是奪淮入海。
淮河流域曾是富饒的糧倉。
兩淮流域曾是跟餘杭一樣的富饒。
那裏土地肥沃,在前宋是重要的糧食產地。
但是前宋治理河流失敗以後,大河搶奪了淮河的入海口。
大河的水衝到了淮河裏,把大量的泥沙帶進了淮河。
這又讓淮河開始氾濫。
並且大量的泥沙,也把淮河本來肥沃的土地,變成了貧瘠的鹽鹼地。
這也是爲何大周朝廷的淮河漕運氾濫。
兩淮人口多,可是土地貧瘠,所以只能盯上漕運的利潤。
現在兩淮地區的尋常人,全進入了餘杭的工坊裏工作。
兩淮的民亂問題終於是解決了。
可是大河跟淮河氾濫的問題,仍然是大周的心腹大患。
胡晟晨看着水利圖,他長嘆一聲,這可不是個容易的項目!
大河氾濫來源於中游上游的泥沙衝擊。
古人說過方案,治河先治沙。
可是想要治沙,哪有那麼容易。
胡晟晨沿着大河勘探了一番,終於搞清了大河流域的情況。
他返回了京都,立馬上奏皇帝。
按照胡晟晨的想法,最有效的辦法是在大河的中游修建大壩。
小池底這個地方最適合修建大壩,胡晟晨提出的是跟都江堰相同的方案。
這個方案能把泥沙從大河裏分離出來。
把泥沙分離出來,就能減少下游的泥沙。
大壩修成後,也能有效的調節水位,削弱下游的水患。
這個方案可謂是一勞永逸的好辦法。
可是這個方案的耗資巨大。
在大河上修建一座水壩,這是一個非常瘋狂的想法!
胡晟晨看見這個方案,自己都有點激動起來。
如果可以修成,那將會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
不光能直接解決大河中下游的隱患,還能解決淮河流域水患的問題!
這可謂是一件流芳千古的偉績!
胡晟晨從沒想過,自己一個亡國之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