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總會有人願意爲國家奉獻一份力量。”
龐之秋搖了搖頭:“發行股票,就得爲股東服務。”
“你想想,如果京都權貴買了股票,他們會甘心做慈善嗎?”
周闖想了想,搖了搖頭。
從古至今,那些頂尖的人全是心狠手辣的。
若是讓他們虧本,那羣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周闖明白了龐之秋的意思。
朝廷如果發行股票,那些買了股票的權貴們,就變成了水壩公司的股東。
他們若是成了股東,一定會影響操控建造水壩。
雖然有陛下在,那羣權貴不敢輕舉妄動。
可是這座水壩得修造幾十年,屆時朝廷是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
所以不如由朝廷全部掏錢,把這個小池底水壩好好修造。
周闖輕嘆了一聲:“陛下不愧是千古一帝,這是不給子孫留後患啊!”
“是啊,陛下就是這樣,陛下是想自己徹底解決水患,了結了這個問題!”
聖上要治河的消息,通過新邸報在大周傳開了。
大河水患多年,治理大河當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沒想到,朝廷這次的手筆居然這麼大!
搬遷小池底周圍三府十二縣的消息,卻在當地掀起了風波。
三府十二縣聽聞自己要搬遷的消息,當然是十分的惶恐。
原本在古代,安土重遷是很正常的事情。
除非是閩南那種競爭太過激烈,難以生存的地方,尋常百姓一般是不會離開故土的。
也是因爲這個時代背景下,離開故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且不說本地人的排外心理,想要立足非常不易。
在同鄉故土,還能講究幾分情面。
即便是當地的鄉紳老爺們,也能留一條活路。
這也是爲何工業化開始時,只能吸引城市工人的原因。
讓城市周圍農村的人入城打工,都已經十分艱難了。
若不是城市工資高,可以養活一家人,大多數百姓是不會選擇背井離鄉的。
現在這種集體搬遷,更是掀起了極大的恐慌。
三府十二縣全開始鬧了起來。
當地知府和知縣全部尚書,請求朝廷收回方案。
除了活人不好搬遷,死人也是極難處理的。
三府十二縣裏,有許多墓地。
這些全是當地百姓的祖墳。
如果這三府十二縣變成水壩,那他們的祖墳就要被水淹了。
這也是百姓們難以接受的事情。
當地的官員當然也是一百個不願意。
在當地爲官,屬於主場作戰,關係全在本地。
朝廷雖然說安置他們,保留之前的待遇跟身份。
可是去了別人的地盤,哪有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安穩。
知縣知府的利益,也全跟當地百姓捆在了一起。
他們也不想朝廷淹了他們的地盤。
內閣原本以爲這只是當地百姓不懂事的鬧劇。
但是沒想到,這場鬧劇愈演愈烈,居然鬧出了人命!
三府十二縣萬人聯名,請求朝廷撤回方案。
爲此甚至還鬧出了許多事情。
有重病老人上吊自殺,就是爲了可以葬進祖墳裏。
也有衝動的年輕人奉上血書,請求朝廷不要搬遷。
這場風波可以說愈演愈烈,新邸報上都刊發了抗議的新聞。
內閣下了堂令,厲斥三府十二縣的知縣知府。
緊接着吏部罷免了三個鬧得最厲害的縣令職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