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可是經濟活動的衝擊,城市化的發展。
財富的分化,使儒家傳統逐漸解體。
城市裏的犯罪行爲明顯增多,也涌現出許多的商業糾紛。
這時,法家的理念開始被各層官員重視。
曾黎爲首的法家派系,逐漸走到了臺前。
作爲皇帝的李天,在下令面見縣令以後,很快便忘記了此事。
皇帝當然是忙碌的,僅僅是安撫後宮妃嬪,李天就要花許多心思。
現在蘭妃臨盆在即,情緒經常不穩定,李天時常要陪着。
所以他早就把三名縣令忘在了腦後。
畢竟堂堂大周的皇帝,哪會關心三名縣令的死活。
三人直接住了三天。
沒有陛下召見,雷錚愈發的不安。
在儒家的官場體系裏,違抗上級是最忌諱的。
即便是爲了百姓抗命,在大周森嚴的官場體系下,也是違背綱常的行爲。
身爲內閣首輔,儒家學派的掌門。
齊順義非常反感這三個縣令的行爲。
皇帝三天都沒有召見他們,齊順義漸漸有了其他心思。
“魏公公,陛下究竟是怎樣處置那三個縣令啊?”
小魏子也不知道,陛下爲什麼要召見那三縣令。
他平時跟齊順義的關係不錯,小魏子說道:“咱家找機會問問陛下,要如何處置他們。”
等小魏子見到李天的時候,他正在陪蘭妃看戲。
小魏子湊到李天面前問道:
“陛下,小池底的三縣令已經進京,不知陛下何時召見他們?”
李天這纔想起來,他心血來潮要召見那三名縣令。
不過內閣跟戶部已經下撥了安置小池底的資金。
好像也沒什麼召見三人的必要了。
李天想了想說道:“讓內閣代朕談談話,就讓他們返程動員百姓遷移吧。”
“遵命,陛下。”
小魏子把陛下的旨意通告齊順義後,這位首輔大人有了其他的想法。
齊順義比起之前三任首輔,可謂是最憋屈的一任。
唐孝仁就不說了,陛下的岳父,還曾當過很長時間的獨相。
那是宰執天下,獨攬大權。
繼任的賈仁義在就職期間,也很受皇帝的支持。
賈仁義也得到了許多官員的擁護。
之後的錢多明,這位被叫做財相的宰輔。
手握朝廷財權,也是衆人敬仰。
這三位全被稱作“真宰相”!
可是到了齊順義,就沒有之前三位的威勢了。
內閣次輔曾黎,隔三差五跟他唱反調。
現在朝廷裏信奉法家的官員,全稱作曾派。
這已經擰成了一股勢力,威脅了齊順義的地位。
雖然齊順義在和錢多明搭班子時很低調。
可是好不容易熬到了首輔,齊順義當然也不願接受大權旁落。
這次,陛下召見三縣令,讓齊順義看見了機會!
修建小池底水壩,是朝廷的命令!
也是陛下審批的國家工程!
區區三縣令,哪裏來的膽子,居然敢違抗陛下的命令?
這肯定是有人挑唆!
是有人想反對小池底的工程!
這人是誰?
齊順義想起了公開表示反對修造水壩的曾黎。
是的,肯定是曾派的挑唆!
齊順義眼中露出光芒!
區區法家跳樑小醜,居然也要站在朝堂上。
吾要做董仲舒舊事,獨尊儒術!
內閣。
雷錚、薛志清、徐剛林三人一字排開。
三人的神情略帶緊張。
腦袋低垂。
三人裏,意志最堅定的就是徐剛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