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灑下香餌釣金鰲

作者:老燕難飛
第84章灑下香餌釣金鰲

  昨被審耗章節已經放出來了,書友可以先去補看。

  “我聽大班一向對我們華商比較友好,如今看來,傳言果然非虛,感謝大班的支持。”陳兵聽到沈弼的答覆,馬上表示了感謝。

  沈弼卻搖搖頭,“陳先生,我們匯豐是做的金融業,我們只會區分客戶是否優質,而不會去區分他是華人還是哪個國家的人。

  匯豐所有業務,根基都在香江,這些年華商在快速的崛起,而他們也與我們匯豐一樣,根基也在香江,那自然是要多多合作的。”

  陳兵豎起了大拇指,“大班這話真是深得銀行業運營之道,難怪匯豐能一直執香江金融業之牛耳。”

  沈弼的這個法,與他的做法其實是蠻符合的。他雖然是腐國人,但確實對華商表現的頗爲友好,甚至因此引起了很多腐資財團的不滿。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匯豐對華商的友好,並非是出於什麼良善的目的,不過是資本的逐利罷了。

  匯豐的根基與業務重心一直都在亞洲,早期的資本積累,依靠的就是對亞洲的經濟掠奪,那時自然與同爲掠奪者的其他腐資財團沆瀣一氣。

  但到了60、70年代,全球的經濟環境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那些腐資財團憑藉對香江的資源壟斷,經營非常的保守,而香江華商作爲新崛起的經濟團體,卻表現的更加積極上進。

  匯豐想要從華商的積極上進中分享新的利益,自然就要與華商全面的合作。

  金融業,從來不直接創造價值,但他們會憑藉敏銳的嗅覺,把資金投入到效率更高的領域,來分享這些領域的利益。這也是沈弼這次主動約見陳兵的原因。

  沈弼沒有繼續在這些問題上多糾纏,而是把話題拉回到了與英豪的合作上來。

  “陳先生,英豪公司崛起的速度之快,真的令人驚訝,去年你們的收入應該已經接近3億美元了吧?今年的收入是否會再翻一倍?”

  “英豪的幾種產品,市場上確實比較熱銷。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已經超過了3億美金,全年達到6億美金,應該問題不大,今年的淨利潤估計也應該超過2億美金。”陳兵沒有什麼隱瞞,直接報出了比較準確的數字。

  “真是令人驚歎的業績。陳先生,這次我們接到了英豪公司的貸款申請,額度高達10億港幣,英豪公司是有什麼大筆的投資計劃嗎?”

  “確實如此,我們英豪公司,是做電子的,去年還主要做的是電子遊戲相關的產業,今年已經拓展到了計算機領域,我剛剛從燈塔回來,這次我們在燈塔就推出了最新的計算機產品,對標的就是Ibm的pc。

  今年上半年,我從燈塔引進了多項新的技術,都是計算機產業的上游零部件。爲此,我們同時興建了四個大型工廠,其中三個放在了對岸的特區,還有一個放在了香江。

  這四個大型工廠,需要很大的資本投入,雖然我們英豪公司自己的收入也能支撐這些投資。但我們不想被這次興建工廠,拖慢了發展的腳步,因此纔想籌集一筆長期貸款,用於這些工廠的建設。”

  沈弼點點頭,“經營企業,哪裏能夠只依靠自己的收入來發展,適當的使用財務槓桿,纔是正確的經營之道。

  既然這筆貸款,主要是用於幾個新工廠,陳先生能不能稍微幫我介紹下這些新業務。”

  “我一個一個來介紹吧。”陳兵直接擺出了後世企業忽悠投資饒架勢。

  “第一個項目,是我們從燈塔RcA引入了全套的電視機生產線,這個項目一期的總投資就會超過1億美金,工廠就設在對岸的特區,而未來的市場,也主要是以內地市場爲主。

  我們判斷,內地的電視機市場剛剛開始爆發,明年我們這個廠,一定會繼續擴產,至少需要再準備2億美金的擴產資金。”

  沈弼聽到第一個電視機項目目標市場是內地,急忙插話問道:“陳先生,據我所知,內地市場雖然潛在規模確實很大,但內地市場卻非常封閉啊,你就如此肯定,你們的產品,能夠在內地銷售嗎?

  大班放心,這個銷售渠道的事情,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去年研發了一款中文打字機,並憑藉這個產品與內地高了一個合資的企業,現在這個企業,已經在內地建立了近兩百個營業網點。

  別看這個企業是合資企業,卻是我們英豪在控股經營。利用這個合資企業的銷售網絡,我們英豪的其他產品,就會源源不斷的賣入到內地去。

  今年我們還推出了一款入門級的計算機,已經依靠這個銷售網絡,在內地進行大規模銷售了。

  現在內地自己還沒有大規模生產電視機部件的能力,只要我們這個廠建好,完全不愁銷售的問題。”

  沈弼趕緊確認一下“你們已經在內地設立了兩百來個銷售網點?”

  “是的,除了一些太偏遠的地區,我們英豪的銷售網點,已經幾乎遍佈了內地的主要城剩”

  這下沈弼真的被驚到了,直接倒吸了一口涼氣。別看內地過去幾十年,一直非常封閉,但其實很多的海外資本都在覬覦內地龐大的潛在市場。

  尤其是很多在解放前,就已經在內地賺過大錢的企業,對內地的市場,一直是念念不忘。比如燈塔的可口可樂,內地一開始改開,馬上就派冉了內地進行談判,並很快就建立了合資的工廠,重返內地市場。

  只不過,內地的銷售渠道開放更加緩慢一些,可口可樂雖然開了罐裝工廠,但產品的銷售渠道仍然被內地掌控着。

  英豪公司的200多個銷售網點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內地的巨大市場,已經被打開了一道真正的縫隙,藉着這個銷售網點渠道,很可能源源不斷的將各種產品,銷售到內地去。

  “陳先生,你們英豪真是大手筆啊,我雖然也聽了內地在進行什麼改開,但真沒有想到,你們已經建起了這麼巨大的銷售網絡。”沈弼讚歎了一句。

  “大班,你知道我是內地來的,在內地經營自然有些優勢的。”陳兵藉着內地市場不透明,開始忽悠起來。

  “而且,內地的改開速度一直在不斷的加快,我們英豪也不過是先走一步罷了,我相信,十年之內,你們匯豐的支行也一定會重新開到內地去的。”

  “什麼,匯豐能到內地重新開設分行?陳先生,你這話可是真的?是有什麼內部信息嗎?”

  陳兵笑了笑,把話又往回收了收。“大班,我只是一個商人,哪裏有什麼內部信息啊。這個都是我瞎猜的,當不得真。”

  匯豐銀行對內地市場的覬覦,一直是全球金融業中最高的,1949年內地解放時,幾乎所有的外資銀行都全面撤出了內地,只有匯豐銀行一直堅持到了1955年。

  即使此後匯豐銀行關停了所有的內地分行,但仍在滬海象徵性的保留了一家分支機構,並每三年會輪換一名經理,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1979年改開之後。

  內地改開之後,匯豐其實一直想要謀求重返內地,但一直沒有獲得批准。沈弼在匯豐工作了幾十年,又領導匯豐超過了十年,對這種情況當然是一清二楚。

  雖然陳兵只是瞎猜,但沈弼哪裏會相信?誰沒事敢毫無根由的在這種事情上來瞎猜?

  在沈弼看來,陳兵這話,內有深意,其中未免沒有點醒一下子自己的意圖,只是受限於一些原因,很多事情無法的更深入而已。

  沈弼來見陳兵之前,對陳兵已經做了一番很詳細的調查,但陳兵的背景似乎總有一層迷霧。

  陳兵來香江時,只是一個留學生的身份,家庭背景也貌似非常簡單,並非什麼顯赫家庭出身。但陳兵所做的事情,卻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夠做的到的。

  短短兩年時間,陳兵就創立了英豪公司這麼大一個公司,而且在內地能夠調動的資源似乎及其龐大。如果陳兵在內地沒有什麼特殊背景支持,是很難讓人相信的。

  而且,更令人不解的是,香江其實親近內地的富豪並不少,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幾次前往內地的霍家,但陳兵與這些富豪卻幾乎沒有任何的聯繫。

  甚至連新華社,這種內地的半官方機構,陳兵都幾乎沒有任何往來。

  此時內地還不允許私人資本存在的,但陳兵卻以一個內地饒身份,在香港成爲了一個大資本家,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這也是爲何,沈弼這次主動約陳兵見面,並表現的非常客氣的原因,他對陳兵真的有點摸不清底細。

  而陳兵此時,輕飄飄的點了一句匯豐到內地開設分支機構的事情,就足夠讓沈弼更加的浮想聯翩了。

  沈弼被陳兵一句話,得是內心躁動不已。不過身爲老江湖,他也知道,這還只是和陳兵的第一次見面,肯定無法在這個事情上再更深入的交流。

  他面色嚴肅的向陳兵拱了拱手,這是典型的華人禮儀,表達了對陳兵提點的感謝,就重新提起電視機項目的話題。

  “陳先生,如果你們英豪在內地已經有了完善銷售網絡的話,這個電視機業務可就真是難得的好業務了,過去十幾年,我們都看到了香江如視保有量的持續上升。

  內地那麼多的人口,這個市場真的是難以估量啊。以內地市場的龐大程度,2億美元的投資額,還真不算大。”

  “內地電視機市場,確實規模龐大,而且一直是供不應求的,我相信這個項目,很快就能把投資收回來。

  不過以內地爲市場,也有一個比較麻煩的地方,我們在內地只能收到人民幣,很難把資金匯回香江來。

  如果你們匯豐將來能夠在內地開設業務,我們這當中還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啊。”陳兵又開始撩撥了起來。

  沈弼這下似乎有點明白陳兵的意圖了,這是要用內地業務爲誘餌,勾引匯豐加大對英豪的支持啊。

  不過這對匯豐來,還真的是一樁好事情,匯豐如果要去內地開設分支機構,勢必要謀求人民幣業務的,先一步通過與英豪的合作,做一些試水,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陳先生放心,匯兌業務本就是我們銀行的基本業務,這方面的合作,將來我們可以深入的研究一下,相信一定會有讓我們雙方都滿意的方法。”

  陳兵也是點到即止,“電視機業務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我們的第二工廠,是一個芯片工廠,雖然設備是採購的燈塔RcA的二手設備,但這次我去燈塔已經與INtEL達成了協議。

  INtEL會全力對我們的芯片廠給予技術支持,未來我們這個工廠的產品,一部分分會用在英豪自己的產品之上,還有更大的一部分,會用來替INtEL生產芯片。

  這個項目的一期投資是1億美金,未來一樣會擴產,初步估計擴產需要的資金,也不會低於2億美金。”

  “你們與INtEL達成了合作?會幫INtEL生產產品?”沈弼再次表達了驚訝。INtEL的名聲此時已經足夠響亮,絕對是燈塔國電子科技的龍頭企業,能夠得到INtEL的技術支持,這個芯片廠的價值就完全不同了。

  “INtEL的技術組,已經到了我們英豪,未來兩三年裏,這些人會常駐在英豪的。”陳兵馬上提出了事實佐證。

  沈弼點零頭,對於科技行業他懂得不多,也無法問的更深入,但有INtEL背書,這個項目的可信度,就足夠了。

  “還有兩個工廠,規模就了很多,一個是與燈塔國邁拓辦的合資工廠,主要生產計算機硬盤;另一個是生產Lcd液晶顯示屏的。

  這兩個工廠的總投資,也就是3000萬美元,暫時倒是沒有明確的擴產計劃。”

  “這麼算下來,你們英豪這次的四個工廠,一共計劃的投資,要達到6.5億美金左右,一期2.5億,二期擴產4億美金,陳先生準備如何籌措?”

  “一期的2.5億美金,我們英豪已經投了很大一部分進去了,剩下的也已經準備好了,不需要另外籌措,這點錢,我們英豪自己的資金就能夠支撐。

  這次要籌措的就是二期擴產需要的4億美金,因此這次我們準備向你們匯豐貸款10億港幣,向渣打貸款5億港幣,剩下5億港幣,我準備去找花旗貸款。”

  這個貸款結構聽起來很合理,以英豪現在的規模和獲利能力,分別向三家銀行借貸,確實不難借到錢。

  沈弼極有決斷,哈哈一笑,“陳先生,何必向三家銀行借貸那麼麻煩,不如我們匯豐直接借給你20億港幣好了,三年期,最優惠的利率,只要你用英豪在這四個工廠裏的股份做抵押,如何?”

  感謝書友去我的、的月票支持。

  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鼓勵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