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爲技術來源披個馬甲

作者:老燕難飛
第85章爲技術來源披個馬甲

  “大班願意用這麼優惠的條件來放款,是給我們英豪面子,是我們英豪的榮幸。”陳兵直接向沈弼伸出了手。

  陳兵從本心裏對匯豐銀行的印象並不好,後世華爲的大姐被捕事件,鬧得輿論震動,沸沸揚揚,匯豐在其中起了非常壞的作用。

  但現在的香江,匯豐就是當之無愧實力最強的銀行,陳兵並沒有太多的選擇。渣打、花旗相比匯豐也不是什麼好人,都是一丘之貉。

  與沈弼達成了交易,拿到了20億港幣的三年期貸款,英豪公司幾個在建項目,就有了充足的資金保證,不會因爲未來兩年的外部環境變化,而放慢發展速度。

  而接下來,得知匯豐已經英豪達成了貸款協議,花旗與渣打表現的反而更加積極。

  金融業向來如此,最喜歡的就是錦上添花。

  這次陳兵沒有再去借長期的貸款,而是與兩家銀行簽署了授信的協議,花旗和渣打,分別給予了英豪公司十億港幣的流動資金貸款額度,可以隨時支取。

  而受到英豪公司帶動,李趙兩家也從三家銀行,獲得了大筆的港幣貸款。

  陳兵無意在香江作威作福,搞出一個新的豪門家族來,但既然把香江作爲了總部所在之地,就必須在香江保持足夠的影響力,李趙兩家與陳兵一直合作愉快,陳兵自然也願意點撥一下兩家,加深相互之間的利益聯繫,把這兩家發展成爲英豪集團的僚機。

  李、趙兩家都是那種傳統的商業家族,家族的生意,也都是以地產爲主,對資金的依賴度極高。

  有陳兵在,李趙兩家已經非常瞭解內地在香江問題上的立場,對於那位鐵娘子的首都之行的結果,李趙兩家自然也要提前開始進行準備。

  今年開年以來,李趙兩家就已經暫緩了手上的項目,開始儲備現金,現在又從銀行拿到了大筆的資金,就在等着在合適的時機進場,低價買入大量的土地。

  其實與李趙兩家類似的香江豪門並不少,這些華商這幾年一直與內地保持着緊密的聯繫,很多人都前往過首都,對於內地的態度也一直是有所瞭解的,也早就開始在做各種的準備。

  整個九月,香江的商界,無論是親內地派別,還是親港英的派別,其實都已經停下了大的動作,開始等待這次高層會晤的結果。

  陳兵自從拿到了貸款之後,心思就從這次香江問題談判的事情上收了回來,他要做的電子行業,受到這個事情的直接影響並不大。

  就在整個香江四處暗流涌動的時候,陳兵則再一次回到了寧靜的校園,要開始他的研究生生涯。

  不過這次回中大,與陳兵第一次來中大留學已經完全不同了。

  前兩年,陳兵的主要身份,還是留學生,創立英豪集團,還屬於學生創業。

  很大一部分時間,陳兵都是在學校度過的,而且必須要應付各科考試,拿到足夠的學分,才能順利畢業。

  但現在陳兵再繼續讀研究生,與本科就已經完全不同了。研究生課程不算繁重,而且授課方式非常的靈活,甚至陳兵只要能夠拿出科研成果,就可以很快的提前申請畢業。

  如果僅僅是爲了一個所謂的文憑,回中大讀研究生,只要走個過場就可以了。但陳兵顯然不是這麼想的。

  真正起來,通訊纔是陳兵前世真正的專業,也是陳兵接下來要大舉佈局的核心領域。

  通訊產業,在普通人眼中,看到的是電話、手機、bp機等終端設備,但實際上通訊行業的核心,其實並不是這些終端,而是掌握在通訊服務商手中的通訊網絡。

  計算機產業是二戰之後,逐漸興起的產業,其技術源頭很多都是在燈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實際上一直是受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來推動,而半導體這個領域也同樣一直是被燈塔所掌控。

  但通訊不同,通訊技術的歷史,遠比計算機要長遠的多,電話、電報這種通訊手段,已經發展了上百年,無論是內地和香江,都有很多通訊方面的基礎人才。

  可以通訊技術的基礎原理,早在百年前就已經奠定和得到了實現。

  近代通訊產業的發展,已經比較少基礎理論的創新,更多其實是芯片、計算機等新興技術在通訊領域的應用。

  陳兵的英豪公司,先是佈局遊戲和計算機領域,在快速積累了大量資本的同時,也聚集了大量的計算機技術和軟硬件人才,此時開始大規模進入通訊行業,當然是要走在通訊業的技術前沿。

  80年達,是近代通訊技術快速爆發的關鍵時間節點,無論是無線通訊技術、還是網絡通訊技術,其實真正的確立技術格局,都是在80年代。

  後世,內地在計算機、芯片等科技領域,都被燈塔拉開了極大的距離,但反而是在通訊領域,卻追趕的極快。

  這當中自然有通訊產業是國家管控行業因素,但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全球近代通訊行業的爆發性發展,已經進入了80年代,此時內地已經開始了改開的進程。

  內地雖然由於前期缺乏技術積累,一度被拉開了一些差距,早期的通訊設備大量依賴進口,但這種差距並沒有形成嚴重的技術代差,這也就是使得內地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追趕。

  80年代,是計算機與通訊技術技術大規模融合的開始,有大量的新產品、新技術在不斷的涌現。

  陳兵前世畢業之後,在企業裏工作了近十年,對這一階段的技術細節非常瞭解,可以快速拿出大量的創新產品,這纔是陳兵敢於在英豪毫無積累的情況下,敢於大規模佈局通訓行業的底氣所在。

  只是這些新產品、新技術,都不能就那麼憑空的拿出來,那太不符合產業的發展規律,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猜疑,因此陳兵必須要爲這些技術的來源,披上一個合適的馬甲。

  爲此,英豪公司出資2000萬港幣,與中大一起設立了一個英豪通訊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就是未來英豪通訊技術的研發基地,也是陳兵要推出技術的身份馬甲。

  名義上,建立這個實驗室,是英豪公司與中大進行通訊領域的聯合研發,但其實不過是爲陳兵拿出技術,提供一個合理的路徑罷了,這個過程中,陳兵會順便在中大讀個研究生,拿一個學位。

  2000萬港幣,多不多,少不少,如果是用於中大的教學和科研,算是一筆不的經費。但如果從英豪的戰略來看,這點資金投入到通訊領域,其實只是先期的基礎投入。

  有了這個2000萬港幣打底,陳兵掌握的技術,就可以順利轉化爲產品。

  英豪公司的三個創始人,與香江中大都有密切的關係,一個是中大的客座教授,兩個是中大的在讀學生,這兩年也對中大,做了一些回饋,不僅捐了數百萬的款,還贊助了幾個獎學金。但成立聯合實驗室,這還是第一次。

  這個英豪實驗室,是陳兵需要的技術馬甲,所以並不是英豪贊助給中大,而是與中大聯合創辦,其主導權是在英豪公司,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企業實驗室。

  這種方式,其實在西方很普遍,例如RcA的普林斯頓實驗室,就曾經在燈塔國極富盛名。

  一個投資2000萬港幣的聯合實驗室,在80年代,絕對不算項目了,早在今年初,趙平就代表英豪公司,與中大進行了一系列的商談,將這個實驗室項目確定了下來。

  這個實驗室,既然是英豪主導的企業實驗室,主任的人選自然是由英豪提名,一番溝通下來,暫時由趙平來出任。

  從專業的角度來,這個實驗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通訊領域,其實並不是趙平擅長的,但趙平代表的是金主,本身又是中大的客座教授,出任這個職位,卻是雙方都能接受的一個妥協結果。

  而陳兵讓趙平頂在前面,也不過是爲了給自己打掩護罷了,這個實驗室會邀請很多中大的教授來加盟,實驗室主任不管技術水平如何,社會地位一定要足夠。

  陳兵年紀太輕,又沒有特殊的學術地位,是沒法頂起門面來的。總不能,讓外面傳言,中大的很多教授,都在這個實驗室爲年輕的學生打工吧。

  有了這個實驗室,陳兵的研究生導師身份,也就直接掛在了趙平的名下。

  李世豪原本是沒有繼續深造打算的,不過現在有了便利的條件,他同樣湊了進來,順便再拿個研究生學位。

  當然,這種所謂的“馬甲”定位,只是臨時的,這個實驗室推出的產品和技術,產生的大量收益,會再源源不斷的投入到真正的技術研發中去。

  隨着英豪在通訊領域真正嶄露頭角,奠定霖位,這個實驗室,將來也會被真正建設成爲,一個全球領先的通訊技術實驗室。

  1982年的9月上旬,就在新學期開學之際,英豪中大通訊技術實驗室,也正式開始了掛牌運作。並開始邀請中大的學者專家入駐或申請相關的研究基金。

  香江中文大學雖然建校時間不長,而且名字中影中文”二字,很容易被誤會成文科類的大學。但這真是望文生義了。

  其實,香江中大在理工科方面的實力很強,尤其是電子通訊方面。

  1970年,創建中大電子工程系的首位系主任高錕,就是以光纖通訊領域的專家,後來更是獲得了諾貝爾獎的。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大的電子、通訊、信息類學科建設,已經有了非常厚的底蘊。

  這次英豪公司成立的實驗室,並不是與陳兵就讀的電子工程系合作,而是與整個中大合作,可以藉助中大多個院系的科研人才。

  有了中大的學術水平作爲鋪墊,這個實驗室推出任何的新產品和新技術,都會顯得理所當然起來。

  而且,在中大這個馬甲之外,陳兵還準備再套一個外套。實驗室正式掛牌之後,陳兵馬上通過實驗室,對自己的母校首都郵電,發出了正式的合作邀請。

  邀請母校派遣十位專家,到英豪通訊實驗室進行爲期一年的學術交流。期間,英豪實驗室將爲這些學者,提供所有的研發經費。

  經過過去一年多的運作,英豪公司,此時已經在國內有了非常響亮的名聲。

  接到英豪的邀請之後,首都郵電的反應自然是非常的積極,很快就選派了精兵強將過來。

  而且知道陳兵在英豪公司身居高位,首都郵電爲了方便與英豪公司的交流,還專門做工作,把馬教授請出來,作爲這次學術交流的中方負責人。

  此前,英豪公司內部,已經成立了三個研發中心,分別設在了香江、硅谷和特區。

  當初爲了成立這三個研發中心,陳兵可謂是使出了渾身的解數,又是拜訪特區領導,又是捐贈計算機,還要讓出股權,經過半年多的時間,才能匯聚來足夠的人才。

  隨着英豪公司的名聲日漸響亮,這次通訊實驗室的成立,明顯就加快了很多,實驗室掛牌僅僅一個月時間,各路專家學者就已經填滿了這個實驗室。

  有了足夠的人力物理,英豪的通訊實驗室,自然就會將研發領域大規模的鋪開。

  而陳兵更是以英豪公司總經理的身份,真正掌握了英豪實驗室的研究方向。

  在陳兵的指示之下,實驗室的研發領域,從一開始就全面包含了固話通訊、無線通訊和網絡通訊,三個重要的技術分支。

  固話通訊方面,陳兵把主要的科研方向,很自然的就定在了程控交換機領域。

  無線通訊放面,bb機雖然是過度性技術,但賺錢能力不錯,陳兵自然不會放過;同時,歐洲已經提出了GSm二代手機通訊標準,那肯定也是要積極跟進的。

  至於網絡通訊領域,現在的互聯網已經進入了萌芽的階段,未來的錢景自然也不必多,這時候自然要努力卡位進去。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