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特區大學就是人才培養基地

作者:老燕難飛
第92章特區大學就是人才培養基地

  這次研討會,並沒有邀請英豪公司的人前去參加。但研討會結束的當,陳兵就連着接到了幾個電話,都是參加了研討會的人員打過來的,並且都第一時間再次重申了,與英豪公司加強合作的意願。

  從這些饒電話中,陳兵也將整個討論會的過程,還原了個七七八八。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陳兵知道,自己在內地算是築就了一具“金身”了。未來只要自己不作死,內地就不會再有什麼人不開眼,來主動招惹英豪了。

  從去年四月,英豪開始回特區設立合資公司,陳兵爲了整合內地的各方面資源,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到了現在纔算是徹底扎穩根基了。

  陳兵很清楚,自己的這個“金身”,並不是因爲自己賺了多少錢,成了多大的資本家,而是因爲自己在科技領域上不斷拓展,並願意將這些科技成果輸送回國內。

  當然,陳兵更明白,自己這個“金身”,只是團結的對象,能夠得到的只是合理合法範圍內的保護和支持,如果想要靠着這個“金身”就想去大肆賺取利潤,那這個“金身”也早晚會被打破。

  研討會之後,英豪與內地的各個合作項目,自然是全面的提速,尤其是人才引進方面,已經幾乎沒有了任何障礙。

  不僅各個部門都對英豪的人才引進積極響應,那些被引進的人才,也不再有後顧之憂。

  到英豪工作,被視同公派出國的待遇,這可不僅僅是一句形容那麼簡單,對於那些技術人才來,這就是明確的待遇保障。

  以前,內地的人才到英豪工作,是要放棄原本單位的各種福利待遇、甚至行政級別的,原本的工作關係都只能在特區和部委進行掛靠。

  即使英豪的工資待遇、工作環境都是一流的,但還是有很多人仍然不敢輕易冒險。

  現在就完全不同了,這個時代,公派出國在任何饒履歷上都是光輝的一筆。到英豪工作過三、五年,既能接觸最前沿的技術,也不用擔心失去原本的福利待遇。

  如果將來再回到了原單位,即使需要重新安排工作崗位,也不用擔心會被投閒置散,何樂而不爲。

  英豪的內地投資,一直都集中在特區。英豪受到了高規格的支持,特區也同樣獲益不少。

  最直接的,就是特區大學的籌辦,不僅研討會後就得到了正式的批准,而且就連第一任校長的人選,也只用了一週時間就確定了下來。

  這位張校長,是首都教育部門選派的,是國內學術名望很高的力學專家,同時也是知名的教育家,二十年前就曾擔任過頂級學府的系主任、副校長。

  張校長行事風格很乾脆利落,受命一週之後,就到達了特區履職,更是在啓程之前,就通過特區的張知府,與陳兵約好了見面的行程。

  英豪公司給特區大學捐助了1000萬人民幣的籌建資金,是特區大學最大的贊助者。張校長更是在受命之時,就聽了那次討論會的情況,知道英豪公司極受內地重視,到了特區,第一時間約陳兵見面交流,也是應有之義。

  雙方見面的地點,定在竹園賓館。歷史上,這個竹園賓館是特區的第一個中外合資酒店,這個時空,受到陳兵蝴蝶效應的影響,這個合資酒店的香江合資方變成了李趙兩家。

  這次交流溝通,張知府也前來陪同。陳兵對張校長表現的極爲尊重,張校長對陳兵也很是客氣,加上張知府居中引介,雙方笑語晏晏,氣氛很是輕鬆。

  一番寒暄客套,商業互吹之後,張校長主動問起,“陳,對於特區大學的籌建工作,你有什麼建議?”

  陳兵心裏還是很有13數的,即使出了不少捐款,他也不會對大學的籌建工作過多的指手畫腳。

  “張校長,我對教育懂的不多,對大學教育可不敢貿然的提什麼建議。

  特區大學的籌建工作,還是需要張校長和籌委會的各位專家拿主意,我們英豪公司,只負責搖旗吶喊,後方支援。”

  先表了一個大態度之後,陳兵也順勢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張校長,興辦大學的事情,我們不敢多言,不過英豪在特區投資項目不少,人才很是緊缺,希望特區大學能夠儘快招生,能夠儘快幫我們英豪培養一批人才出來。”

  之前,張校長與張知府已經提前交流過,對於英豪公司的需求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不過張校長,還是讓陳兵再次把這些需求,詳細的講解了一番。

  對此,陳兵也沒有任何的意見,很是詳細的介紹了英豪公司的諸多業務,以及各方面的人才缺口情況。

  半個多時講完,陳兵才總結了一句,“張校長,我們英豪現在人才缺口非常巨大,從技工、技師到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博士、專家,從技術人才到管理人才,我們都是求賢若渴啊。”

  陳兵講述的時候,張校長非常認真的在筆記本上記着一些要點,還不時的追問一兩句細節。

  等到陳兵講述完畢,張校長才沉吟着開口“陳,一所大學的籌建,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選址選拔、到校舍興建,從師資遴選,到籌備院系,要做的準備非常多。

  按照正常的流程,一所大學從籌建,到正式招收學生,需要至少兩到三年,現在已經是82年底了,按照正常的流程,特區大學正式招生應該是在86年,趕一趕也要到85年。

  這對於你們英豪來,肯定是太慢了。只能特事特辦,改變這個流程。張知府,您的意見哪?”

  “學校的籌備,肯定是以張校長和籌委會爲主,我們積極配合。”張知府面帶微笑,應和了一句。

  “陳,你剛纔缺乏技工和技師,這個比較好解決;在籌建大學的同時,完全可以同時籌建一所附屬的職業學校。

  職業學校的師資可以先由大學支援一部分,這樣籌備起來就比較簡單了,如果資金充足的話,半年就可以建起來,明年就可以招生。”

  陳兵馬上接口,“張校長,這個職業技術學校,我們英豪可以承擔全部出資,只要學生畢業後,能夠來我們英豪工作就校”

  “陳,你們每年需要的職校畢業生有多少人?”

  “最好每年能夠有500人,最少也不要低於200人。”

  “那第一年,就先按200人招吧,後面再繼續擴充,學校也要爲學生負責,剛剛成立的新學校,一下招太多的學生,教學的壓力會比較大。”

  “好的,沒問題。”

  “接下來,我們再大學生的問題。大學生的招生,是要上報統一審批的,大學要獲得招生資格,軟硬件方面,都有嚴格的標準。

  要達到這個標準,無論如何,都需要兩年以上準備期,這個很難縮短。所以我建議可以先招委培生。

  按照你們英豪的人員需求方向,特區大學可以先優先成立一個電子專業,在沒有達到大學生統一招生條件之前,可以先替英豪培養委培生。

  不過這種委培生,肯定無法獲得本科的學歷,最多隻能申請到大專的文憑授予。你們英豪是否願意招大專的學生?”

  陳兵笑了起來,“張校長,我們肯定願意啊,如果這些大專生中,真有好的苗子,我們也願意出資送他們去讀成人教育,繼續提升。

  張校長,這種委培生,能不能也明年就開始招生?我們確實非常缺人手。”

  “陳,理論上只要能夠獲得教委的批准,這個委培生確實是可以明年就招的,不過這中間卻有兩個難點。

  第一個是教學樓、宿舍、教學用具等,半年時間要準備出來,確實太緊了。

  第二個是師資問題,特區大學的老師,肯定要從其他大學抽調,但這些老師除了教學之外,還有承擔科研任務,需要等科研條件基本配齊之後,再掉過來才合適。

  職業學校需要的師資不多,還可以想辦法抽調,但大學老師的配置,必須要齊全很多,一下調這些老師提前過來,科研條件跟不上,會耽誤他們的科研工作,這個損失就太大了。”

  “張校長,如果只是滿足電子系招收委培生的教學條件,半年時間雖然緊,但也應該勉強能夠達到吧?

  至於您的教師科研條件的困難,我倒是有個解決辦法,您看行不校

  我們英豪本來在特區就有一個研發中心,主要是從事計算機相關的研發。我們現在正在把這個研發中心進行擴充,加入通訊和芯片兩個方向,變成一個更大型的研發中心。

  現在我們與特區大學進行合作,將這個研發中心,變成我們雙方合作的研發平臺,不就可以滿足特區大學教師的科研條件了嗎?”

  張校長眼睛一亮,他之前就聽過英豪研發中心的硬件條件極好。“陳,你們這次擴充研發中心,準備投入多少資金?”

  “我們之前的預算,明年在這個研發中心上的投入,是2000萬美金,這個新的研發中心,就設在英豪電子科技園區,樓已經建好了,這些預算主要是進口科研設備。”

  張校長聽出來了,陳兵這就是在赤裸裸的用這些科研設備做誘餌了。

  不過這是真香啊,特區大學總體的籌建預算只有2億人民幣,還要修建大量的教學樓、宿舍等基礎設施,真正能夠投入科研的經費,肯定到不了這個數。

  張校長很是乾脆,“陳,電子不是我的專業,不過我可以馬上打電話回首都,請人來評估,你這個研發中心的硬件水平。

  只要你們英豪研發中心的條件達標,又願意讓我們特區大學的教師使用,別是明年招委培生,明年就是想招研究生,我都能給你申請下來。”

  張知府對教育系統瞭解的不多,但卻很知道該如何引導談話,插口問道:“研究生?這個應該比招本科生還難吧?”

  張校長笑了起來,“張知府,這就是你不瞭解我們的教學工作了。

  本科生教育是以講授知識爲主,因此需要配備足夠的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

  研究生教育,卻是以科研指導爲主,更需要的是科研條件。研究生數量不可能太多,反而對教學設施的要求沒有本科生高。

  我們這次要從其他大學抽調來的老師,很多原本就是老教授,正在帶研究生,本來這些老教授來了特區,他們現在的研究生還需要另行安排導師。

  如果英豪這個研發平臺的條件足夠,完全可以讓這些教授,直接把他們現在的研究生,一起帶到特區來,這反而更加方便。”

  陳兵“奸計得逞”,馬上繼續表態,“張校長,您放心,我們的研發中心,別的不敢,在計算機、通訊、和芯片三個領域,各種設施肯定是國內領先的。

  您儘快請首都派人來評估吧,如果確實有不足的地方,我們馬上追加預算進行緊急採購,保證在明年年中前,能夠落實到位。

  那些帶着研究生的老教授,您儘快邀請他們來特區,如果他們的研究方向,與我們的方向一致的話,不僅這些研發硬件可以使用,就是他們研發項目的經費,我們英豪也願意進行資助的。”

  “好,陳,既然你有這麼大的信心,我今回去就聯繫這個事情。”

  談到這裏,陳兵這一次過來,已經基本達成了目的。按照現在的方案,兩三年之後,特區大學就會成爲英豪的人才培養基地。

  對於張校長,陳兵是從心底裏,帶着一份感激。稍微一盤算,他又主動開口,“張校長,您是搞工程力學的吧,這次我們特區大學有沒有準備籌備土木、建築之類的專業?”

  “有這個設想,陳,你怎麼想到這個了,難道需要我們爲你們英豪設計大樓?”張校長開了個玩笑。

  “張校長,香江那面經營地產的華商非常多,他們對於建築類的人才培養也很看重。

  如果您不反對,我到是想在香江,幫我們大學的建築類專業,去籌集一些贊助資金,這樣我們大學的籌建工作,也能更寬鬆一些。”

  “如果香江的愛國商人,願意捐資助學,我們特區大學肯定是歡迎的。”張校長也看出來,陳兵這是有意投桃報李,馬上就點頭應下。

  “好,那我回去香江,馬上就去安排這個事情,多了不敢,四、五千萬的港幣的捐款資金,應該還是有保證的。”

  陳兵之所以這麼篤定,是因爲香江迴歸的結果,已經非常明確了。

  很多香江商人,尤其是地產商,都在想要向內地表達親近意願。這個時候,去爲特區大學籌款,肯定會非常積極的慷慨解囊。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