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英豪年終總結大會

作者:老燕難飛
第102章英豪年終總結大會

  趙平回到香江的這,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年,從這開始,春節的氣氛就會日漸濃郁起來。

  休息一之後,就是英豪春節前最後一個重要的會議,英豪的年終總結會議。

  英豪公司經過兩年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子公司也越來越多,已經不可能象去年一樣,三個股東自己坐在一起,看看報表,就完成工作的總結了。

  攤子大了,子公司多了,陳兵等股東對於很多子公司的情況,也只能掌握大方向,日常也無法再管控太多細節,就需要把這些經理定期召回來彙報工作。

  這是英豪公司第一次組織整個集團的年終總結會議,英豪下屬衆多子公司的經理都趕回了香江,進行述職。

  英豪公司成立時間短,朝氣正盛,而且很多經理都是逐漸充實招募進來的,還沒有形成那種論資排輩的陳腐氣氛。

  而且英豪業務發展良好,所有的經理這次參會,幾乎都有一種曬業績秀表現的心態,所以整體的氣氛也比較輕鬆和歡快。

  陳兵也有意避免集團內過快形成官僚風氣,特意安排了一個圓形的大會議桌,沒有排座位。

  他和趙平、李世豪三位股東也是分散開來,其他參會的經理也是隨意分散而坐。

  會議開始,主持人是集團的副總張晨東。

  張晨東是英豪公司的第一個高管,在英豪公司創立的時候,就被挖了過來,一直協助三位股東全面管理公司,在英豪公司成立集團之時,也被提升爲了常務副總。

  一番簡單的開場白之後,會議正式開始,各個子公司的負責人,按照子公司成立的時間順序,逐一進行簡單的業績彙報。

  這種彙報,其實更多的是讓子公司之間,互相通一下信息,秀一下業績。各子公司的詳細述職和工作計劃討論,其實在這次會議前,都已經分開進行過了,不會放在這種太公開的場合。

  第一個秀業績的,自然是英豪遊戲,這是英豪起家的公司,英豪最大的現金奶牛,也是陳兵一直在直管的核心業務。

  英豪遊戲的經理是陳兵在掛名兼任,代表英豪遊戲發言的是卻是英豪遊戲的副經理陳然,也是最早一批進入英豪的職業經理人,被逐步提拔上來做了陳兵的副手。

  “英豪遊戲共有四條業務線,分別是掌上游戲、街機遊戲、電視遊戲和電腦遊戲。

  其中,掌上游戲機去年推出了新的升級機型,新舊兩種機型累計出貨達到了1200萬臺,銷售額3億美元,毛利潤1.5億美元。

  街機業務,累計在售的遊戲總類達到了十四款,累計出貨近8萬臺,銷售額1.5億美元,毛利潤9000萬。

  電視遊戲業務,遊戲機出貨量爲220萬臺,銷售額3.7億美元,毛利潤1.2億美元;累計銷售卡帶約2080萬張,銷售額3.8億美元,毛利潤2.8億;銷售遊戲卡帶共32種,其中突破百萬銷量的卡帶數量13種。

  電腦遊戲業務,尚未展開獨立的大規模銷售,1000萬美元的收入都是來自於遊戲發行授權,其中燈塔蘋果公司600萬美元,兄弟公司英豪科貿和英豪計算機各200萬美元。

  四項業務,英豪遊戲的銷售總額已突破12億美元,毛利6.4億美元,扣除所有的經營成本、費用,淨利潤4.8億美元。”

  陳然話聲一落,會議室就是一片騷動,在座的很多經理平常都是忙於自己管理的業務,之前雖然知道英豪遊戲很賺錢,但聽到這些詳盡真實數據之時,仍然非常震撼。

  趙平之前一個多月一直在霓虹,沒有參加公司的內部總結工作,今聽到準確的營收和利潤數字,同樣頗爲感概。上一年,英豪遊戲達到了3.3億營收,1.7億美元時,他就已經覺得很爆利了,今年居然又增長了這麼多。

  張晨東沒有急於制止諸饒騷動,而是等這種騷動自然平息下來,才示意下一位繼續。

  英豪遊戲現在是英豪公司最大的利潤來源,讓其他子公司的人跟着興奮一下,也有利於鞭策這些公司繼續努力。

  下一個彙報的是徐風,他掌管的是英豪電子,他的發言很低調,也沒有彙報太多的數字,但在座的沒有人敢於低估英豪電子在集團中的地位。

  過去一年,英豪電子主要是在爲英豪集團的各子公司做代工,代工收入其實都是來自各兄弟公司的內部結算。

  英豪電子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賺取多少利潤,而是支撐起羚子游戲、計算機等業務的硬件生產功能。

  在徐風發言之後,張晨東並沒有馬上讓下一位發言,而是代表集團宣佈:在英豪電子之外,重新成立一家代工企業,取名英奇電子,經理由徐風來兼任。

  之前的英豪電子,只是英豪設在特區的一個內部代工廠,而且爲了與內地展開人才合作,讓出了25%的股權。

  這次趙平在霓虹已經與諸多霓虹廠商達成了合作協議,未來會有大量的對外代工業務出現,這些業務繼續放在英豪電子內已經不合適了。

  英豪電子和英奇電子雖然都是從事硬件代工業務,管理人員也大量的交叉,但業務劃分和切割卻非常的明確。

  英豪電子主要承接英豪科技集團下屬各企業的的內部代工訂單,而英奇電子則負責承接外部的代工訂單。

  這個新成立的英奇電子雖然也會到特區去購地建廠,但卻不會再對特區釋放股份,會成爲一個英豪集團全資控股的,獨立經營覈算的專業代工企業。

  英奇電子是陳兵成立的第一個不再用英豪來命名的公司,也代表了陳兵要把這種專業代工業務,進行獨立運營的決心。

  這個公司,未來將承接來自全球的各種代工訂單,走類似富士康的路線,爲了避免客戶疑慮,必須與英豪科技集團自身的硬件生產進行清晰的業務切割。

  這個新成立的英奇電子與大多數的英豪子公司都沒有關係,張晨東宣佈完這個決定之後,也沒有再多,而是示意接下來的英豪科貿進行總結。

  英豪科貿是1981年4月就成立的一家貿易公司,招聘的經理名字非常喜慶,叫錢會來。錢會來名字雖然有些直白滑稽,卻是畢業於港大的國際貿易經營。

  李世豪畢業之後,很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英豪科貿,跟隨錢會來學習。

  在錢會來的領導之下,英豪科貿這一年多來的發展速度同樣不慢,不僅在香江開出了五家大型門店,而且成功將門店體系開到了寶島、李家坡、大馬、泰國、印尼等地區,門店總數已經超過了三十家。

  而英豪科貿的經營範圍,也不再僅僅是計算機產品,而是引入了家電等消費電子產品,成爲了海外華人區,最大的電子產品跨國連鎖零售企業。

  作爲電子產品零售渠道,擁有三十家門店的英豪科貿,總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億美元,但由於很多門店開業時間還短,還在養店期,英豪科貿暫時還處於虧損的狀態。

  這個英豪科貿雖然暫時沒有什麼利潤貢獻,但價值卻是極大,英豪公司各項新產品推向市場,都需要藉助這個渠道。

  英豪公司旗下的很多產品都通過這個渠道,獲得了大量的銷售利潤,只不過這些利潤不會記入英豪科貿的名下,而是在各個產品子公司的報表上體現。

  英豪電子和英豪科貿,都是爲了英豪集團整體戰略成立的子公司,雖然賺錢不多,但地位卻不低。等到這兩家公司彙報結束,接下來彙報的就是英豪另一個利潤大戶了。

  這個利潤大戶,自然就是生產中文打字機的英豪科技公司了。英豪科技公司與英豪電子一樣,是一個合資企業,其中英豪佔股51%,是控股股東。

  因此英豪科技的經理,是由英豪公司委派的一位香江職業經理人,名叫張暢。

  中文打字機的市場主要在內地,張暢雖然是經理,但其實在英豪科技裏也只負責財務控制,真正負責研發和銷售的,卻是內地的王輯志和王安時,這一次年終總結,也是三人聯袂前來。

  中文打字機產品上市還不滿一年,但卻業績爆發很快,其中海外銷售達到了臺,銷售額3000萬美元,而內地市場卻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銷售出去了6萬多臺打字機,銷售額達到了9億人民幣。

  因爲海外市場與內地市場的競爭程度不同,中文打字機的定價也是內外差別極爲巨大,利潤率差異就更加明顯。

  海外競爭激烈,價格按照市場定價,淨利潤率只是比較正常的水平,貢獻了不到1000萬美元的利潤。

  而內地中文打字機是獨家經營,又因爲人民幣匯率高估,人爲降低了進口零部件的會計成本,因此最後結算的淨利潤居然高達了6億人民幣。

  這些利潤,除了1億被保留在公司內用於擴大研發和經營,剩下的5億人民幣則對股東進行了大額的分紅。其中英豪公司獲得2.5億分紅,按照之前的承諾,並未匯回香江,而是被用來投資了英豪電子科技園區。

  剩下的2.5億人民幣分紅,被特區、四機部、計算機總局,按照股份比例拿走了。

  內地此時幾乎所有的地方都缺錢,這2,5億分紅,可是這幾個股東自己的投資收益,不是計劃內的資金,是他們可以自行調用的金庫。

  有了這些資金的補充,幾個股東今年的日子好過了不少,對英豪公司的扶持態度更加積極了很多。

  英豪公司後續在內地展開的投資項目,雖然沒有再讓渡股權出去,但能夠享受到的支持並沒有降低,除了有來自首都周主任支持以外,這些現金分紅的作用,同樣不。

  王輯志和王安時是這次參加英豪年終總結會議的唯二內地高管。雖然兩饒工作關係還是掛在內地部委之下,名義上還算是內地派駐到英豪科技的人員,但其實兩人已經對英豪公司產生了真正的歸屬福

  王輯志是比較單純的技術人才,到了英豪科技一年多,被委以了副總監總工程師的重任,與當初在冶金部計算機所做技術人員時,完全是差地別。

  張暢雖然是英豪科技名義上的一把手,但在陳兵的授意之下,從來不過多插手研發的事情,給了王輯志極大的權力和自由空間。

  王輯志搞了這麼多年的技術,終於有了夢寐以求的科研環境,自然是幹勁十足,帶領手下的科研團隊,把研發工作做的是熱火朝。

  王安時是搞供應出身,是內地這個時期極少數對市場和經營足夠敏感的人才,受命承擔了英豪科技內地銷售的管理工作,也是感覺到自己的一身能力有了真正的施展空間。

  而且英豪公司給予的獎金和各項待遇,在內地也是獨一份的存在,如果現在內地影打工皇帝”這一稱呼的話,這第一個“打工皇帝”的稱號一定是落在他的頭上。

  兩人在這次會議之前,已經和陳然一起,向陳兵、李世豪進行了詳細的述職,也獲得了陳兵的極大讚譽,對於英豪的歸屬涪認同感已經完全建立了起來。

  兩人也知道英豪公司最賺錢的是遊戲業務,他們經營的打字機產品只能排第二,但今開會,聽到了遊戲公司的詳細業績數據,才知道這個第一和第二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對於陳兵這個年輕的總經理更加信服的同時,兩人也同樣增加了一份好勝的心思,要盡力的縮甚至趕超這種差距。

  陳兵對於電子打字機這個產品沒有太長遠的期待,但對於這兩個人卻非常重視,未來英豪公司要在內地推出更多的產品,這兩位就是英豪公司加大內地佈局,不可或缺的人物。

  尤其是王安時在管理的英豪銷售公司,雖然暫時只是掛在英豪科技的下面,但未來一定會升格爲英豪集團的銷售體系。

  這個銷售體系的價值,其實去年就已經開始提現出來了,英豪公司的計算機產品,其實在內地一直是在依靠這個體系展開銷售,而且表現不錯。

  英豪計算機公司,同樣是陳兵在直接主管的公司,只不過陳兵幾乎把計算機公司的主體,辦成了一個純粹的研發部門。

  計算機的硬件生產組裝是交給英豪電子的,產品海外銷售交給了英豪科貿、內地銷售交給了王安時,而計算機公司內部,其實主要就是在做技術研發。

  計算機公司,今年推出了兩個系列的產品,其中一個是入門級的計算機,一個是高賭pc機。

  入門級計算機推出的時間更早一些,而且因爲價格便宜,不到一年,已經銷售了近20萬臺,也有了4000多萬美元的銷售額。

  這些銷售中,內地和海外市場的銷售,基本各佔了一半。歷史上,內地的計算機普及並沒有這麼早,主要是受到了外匯緊缺的限制。

  現在陳兵不僅直接用人民幣銷售,還提前完成了計算機的漢化,自然是極大的提高了內地計算機的普及率。尤其是很多內地教育部門,更是購買意願強烈。

  別看10萬臺的數量不算,但這個入門級計算機的售價便宜,只有999元人民幣,內地實際上的銷售額剛剛突破1個億人民幣,對於這麼大一個國家來,這點投資真的不算事。

  至於pc機,雖然是在8月電子展進行的亮相,但其實真正上市銷售的時間,已經到了10月份,不足3個月的時間內,也已經銷售了5萬臺。貢獻了1.5億美元的營收。

  pc機的國內銷量反而比海外多一些,這是因爲內地科研單位計算機緊缺,pc機一在內地上市,需求就迅速的爆發了出來。

  不過經過兩個多月的熱銷,內地的pc機銷售已經穩定了下來,每個月的出貨量已經回落到了幾千臺。

  英豪的pc機定價,與電子打字機的價格幾乎在同一水平線,而且批量採購還有不的折扣,但陳兵判斷,短期內pc的內地銷量很難追上中文打字機的銷量。

  主要是pc機的使用門檻更高,內地計算機相關的人才還處於比較缺乏的狀態,會用計算機的人才還不夠多,這就極大的限制了pc機的銷售數量。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