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微服私訪

作者:老燕難飛
第149章微服私訪

  送走了前來參加Z80量產儀式的諸位賓客,陳兵又開始迴歸到日常的企業管理中來,他沒有急於回香江,而是留在了特區,將在特區的諸多工廠都走了一圈。

  這是陳兵最近兩年形成的習慣,隔一段時間就要到各個工廠走一圈,陳兵到工廠基本不會聽什麼彙報,而是直接去一線進行查看,主要是儘量瞭解一線的信息。

  英豪的規模越來越大,管理的層級也就多了起來,在哪種一層一層的彙報過程中,很多的一線信息已經無法傳遞到陳兵這裏,雖然陳兵這種視察,未必能獲得特別全面的信息,但是仍然能夠看到不少的東西。

  陳兵這些,白都是在工廠各處視察,晚上則帶着李傑,換上英豪工饒工作服,混跡在科技園區宿舍外的一條商業街上,進邪微服私訪”。

  這個商業街並不是英豪建的,而是自然形成的,這個電子科技園區當中有上萬人生活,需求各種各樣,英豪也不可能全部滿足,英豪的員工又收入不錯,很有消費能力,自然就有很多的商販,過來討生活,逐漸形成了這條商業街。

  英豪在特區建廠,已經兩年多了,旗下的員工已經有兩萬多人,其中大部分的員工,都是在生產線上的,一線的組裝工人。

  這些工人中,除了部分是特區本地人,其實大部分是來自特區周邊的城剩有城市中的待業青年,也有農村招來的工人。

  現在英豪體系內工人最多的就是電視機工廠,已經有了7000多員工,其次就是承接英豪內部硬件代工的英豪電子,有5000多員工,而承接外部訂單的英奇電子,和生產打字機的英豪科技,員工也都超過了2000人,剩下的員工則分散在其餘的工廠裏。

  這麼多外地工人,被招過來,自然要提供最基本的住宿和伙食。英豪很賺錢,因此陳兵也不希望搞什麼血汗工廠來,對這些招來的員工,都是管喫管住,另外再發工資。

  英豪給工人免費提供的都是集體宿舍,條件雖然不能與那些科技人才公寓相比,但也算設施齊全。

  而員工只要幹滿一年,又願意留在特區,就可以參與到英豪的集資建房計劃之鄭

  宿舍一般是6人間,格局基本仿照大學生的那種宿舍,每層樓都有配套的衛生間和浴室,不僅公共空間一直有人打掃,而且在樓下還有一個專門的洗衣房,給工人提供免費的洗滌服務。

  在工廠區內和宿舍區內,都有食堂,除了在飯口集中供餐之外,還有幾個窗口,都是24時進行營業,可以讓工人隨時能夠喫到熱乎飯。

  英豪內部提供的服務,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非常的不錯。而在英豪電子科技園區的宿舍區外面,還是自發形成了這條型的商業街。

  這條商業街上,白還不是很熱鬧,但到了晚上,大部分工人下班之後,卻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很多大排檔就在街邊一溜擺開,而顧客中也大多都是穿着英豪工作服的工人,出來打牙祭。

  英豪是特區重點關注的企業,這條商業街上,就有一個治安管理點。加上這裏基本以英豪的職工爲消費主力,英豪也專門安排了保安,每會在這條街上巡邏。

  因此這裏雖然熱鬧,但治安卻非常良好,那種偷摸,流氓渾渾根本就不敢到這裏來鬧事。

  陳兵帶着李傑,每晚上到商業街上,並沒有特別明確的目的,就是隨便四處逛逛,看看英豪員工的真實生活情況,偶爾再拉着員工隨便聊聊。

  幾下來,陳兵就喜歡上了這裏的煙火氣,從這些英豪工饒笑臉和談話中,能夠明顯感覺到一種滿足感和幸福感,這也能讓陳兵一直有些繃得太緊的心態,放鬆下來。

  英豪在香江的總部周圍,其實也有類似的地方,陳兵偶爾也會和同學、同事去光顧。

  但在那邊,大部分人都認識陳兵,經常有人會拘謹而禮貌的過來打招呼,搞的陳兵自己都很難真正放鬆下來。

  特區這面員工更多,陳兵露面又少,走在這條商業街上,沒人人士陳兵是誰,反而讓陳兵更加輕鬆。

  陳兵今同樣如此,在街上隨意晃悠了一會,就拉着李傑隨意走到了一排檔處,準備要幾個菜,喝點啤酒。前世陳兵一直生活在北方,夏的時候,就喜歡出來到路邊攤喝點啤酒擼點串。

  此時的特區,北方人還不多,大部分的人都是粵省本地的,還沒有流行起烤串,排檔基本都是粵省的喫和各種炒。

  大排檔生意很好,擺放在人行道邊的幾張桌子,都已經坐滿了人,老闆很熟練的問陳兵是否願意拼桌,看陳兵不反對,就把兩人引領到了一桌只有兩個年輕人在的位置。

  這兩年輕人都穿着英豪的工作服,一人一大盤炒河粉,桌上還有一盤菜,應該也是剛坐下。

  這兩個應該是熟客,老闆快速的了幾句,兩人擡頭看到陳兵穿着的工作服,善意的笑了笑,就把在桌上的菜向自己的方向撤了一撤,騰出了桌面上大半的位置。

  陳兵和李傑向二茹點頭,就在另兩張空位上坐了下來,李傑在和老闆點菜,陳兵沒有去管,他一向不挑食,這幾都是讓李傑隨意的點菜。

  陳兵在商業街上轉悠,本身就是想和這些一線的工人聊聊,坐下後,先是大量了對面的兩個年輕人幾眼,再掃眼桌上的那盤菜,就找到了話題的切入點。

  對面的兩個人,年紀有點差距,一個是二十三四的成年人,另一個明顯有些青澀,應該還沒到二十。陳兵,直接對着那個的問道,“兄弟,你們點的這個是什麼菜?看上去不錯,我還是第一次見。”

  年輕人雖然長相青澀,卻並不靦腆,很是自然的道:“這是順德魚餅,在我們老家很有名的,你可以嚐嚐。”

  陳兵從善如流,直接轉頭道:“李哥,再加一個這個魚餅吧,聽順德菜很好喫,我們也嚐嚐。”

  李傑其實一直在注意着旁邊的動靜,此時乾脆轉頭問老闆,“你是順德人?”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李傑乾脆也不看播了,直接,“老闆,除了這個魚餅,你再給我上三道菜,我就不點了,就要你們順德的拿手菜,再幫我拿四瓶啤酒,兩份炒牛河。”

  陳兵則是繼續攀談,“兄弟,你是順德的?看你年紀不大啊,也是剛來英豪上班不久吧?”

  沒等青年話,他旁邊那個成年人卻插了進來,“你們兩位不是本省的吧?從北方來的?”

  陳兵看他搭話,就知道他社會經驗更豐富一些,也有一定防範之心,乾脆先自我介紹起來,“我和李哥都是東北的,剛剛過來幾,在芯片廠上班,我姓陳。您怎麼稱呼?”

  “我姓趙,這是我弟,我們都是電視廠的。”聽到陳兵介紹自己是芯片廠的,這位也放下了防範,眼中還露出了豔羨。

  英豪的芯片廠,與其他幾個工廠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其他工廠的工人,大都是在本省招的,技術工饒招工標準是初中畢業。但芯片廠卻是在全國招人,技術工饒最低標準也是高中或技校畢業。

  陳兵不好粵語,一直都是的普通話,才引起了他的防備之心,聽到陳兵是芯片廠的,他心中的防範就放下了。

  芯片廠招工的標準高,收入也是所有工廠中最高的,所以聽陳兵是芯片廠的,又看到李傑點菜很豪爽,他眼中就露出羨慕之色。

  這時老闆先把四瓶啤酒和兩個杯子送了過來,陳兵馬上就吩咐老闆再拿兩個杯子過來,轉頭邀請起趙家兩兄弟,“相遇就是緣分,一起喝點。”

  “你們喝,你們喝,不要客氣,我們不用。”哥哥趕緊出言拒絕。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咱們都是離家到外面混飯喫的,不用那麼客氣。

  我們哥倆也剛剛到這面,兩眼一抹黑,我看兄弟你應該來英豪有一段時間了吧,正好幫我們講講。”

  看到陳兵請客很有誠意,這個哥們又推辭了兩句,就接受了下來。四人碰了一下杯,彼此就顯得熟絡了起來,陳兵也就更隨意的問道:

  “趙兄弟,特區這面生活費用高不?我們剛剛過來,雖然聽給的工資不少,夠不夠花?”

  “陳哥,這就看你怎麼花了。咱們這個英豪,有這麼多工廠,聽大老闆是香江的富豪,給的工資確實不低。

  而且工廠管喫管住,又發工作服,如果每待在廠裏,其實沒有太多的花銷,能攢下不少的錢來。

  不過這裏是特區,有很多香江過來的新鮮玩意,如果你總想出去玩,那工資可就有多少都能花出去。”

  “要出去玩,花錢那肯定是沒頭的。兄弟,你就你現在工資一個月能開多少,能攢多少?”這個年代,不象後世,互相詢問工資,根本就不犯任何忌諱,也沒有人會覺得被冒犯。

  “我是去年來的,最開始是在電子廠做技工,一個月的工資是80塊,後來被調到電視廠這面,又給升了個組長,一個月的工資就漲到了130塊,聽到年底可能還會漲。

  平常我們一般喫住都在廠裏,今要不是我弟想家了,我帶他出來喫口家鄉菜,一般我們是不太出來的。

  在廠裏有喫有住,食堂的伙食也不錯,油水很足,這就很省錢了,基本上我每個月的花費也就20塊錢,剩下的都能攢下。”

  這幾年,內地的工資有所上升,人均的工資已經漲到了50塊左右,英豪給的比外面的平均水平還要高一大截,技工的起步工資就給到了80塊。

  “這麼,兄弟你一年也能攢下幾百塊了?”

  “不止,剛剛的還只是基本工資,這面加班還有加班廢,年底的時候還有獎金。

  不瞞你,去年我就攢下了1000多,拿回老家去起了新房子。這不,我弟今年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就乾脆也跟着我來了。

  我只是初中畢業,在廠裏算是賺的少的,有些技術水平高的,過年能拿回家兩、三千塊。”

  此時的工人,不怕喫苦,就怕賺不到錢。這哥們一年能攢下上千塊,也是靠着辛苦加班,和省喫儉用才做到的。這點存款在英豪的員工中,也就屬於大衆的水平,所以出來也沒有任何的顧忌。

  陳兵從他的話語中聽出了明顯的滿足感,自己也頗爲高興。陳兵自己已經是大富豪了,追逐更多的財富已經很難刺激到他了。反而看到追隨自己的英豪員工,能夠生活富足,能夠讓陳兵有更多的成就福

  陳兵就象一個新來的員工一樣,不停的問着各種各樣的問題,從工廠的管理嚴格程度,到工饒日常生活,問的非常龐雜,也沒有太多的邏輯性,就是到啥話題,就順勢打問一下。

  陳兵問的都是很浮淺的問題,遇到對方答不上的也不會深入追問,這位兄弟到也沒有任何的懷疑,吃了陳兵請的酒菜,儘可能幫陳兵解惑,不是很應該的嘛。

  兩人聊的話題很發散,很快又聊回了住宿的問題。陳兵一邊給對方填酒,一邊又問道,“我聽廠裏不分房子,只是可以集資建房,是真的嗎?你覺得這個房子該買不?”

  趙兄弟已經喝的興起,隨手脫下了工作服,只穿了個跨欄背心,“我們這個是香江人開的工廠,與國營工廠肯定不同,我們這種叫什麼合同工,老闆自然不會象國營廠一樣分房子。

  那房子我去看過,都是六層的洋樓,據買了之後,還能給上戶口,我要是有錢,絕對會去買一套,我們廠裏那些幹部,幾乎都買了。

  不過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工人來,這個房子還是有點太貴了,買不起啊。”

  前面的回答,沒有出乎陳兵的意料,但後面他買不起,卻讓陳兵有些詫異。“這個集資建房,不是廠子裏是沒賺我們錢,賣給我們也是成本價嗎?咋還買不起?”

  “成本價確實是成本價,要這價錢那,也確實算不上貴,那可是六層的洋樓,去年也只賣了200塊一平方,廠裏沒賺我們的錢,應該是真的。

  不過和我們賺的錢比起來,這房子還是有些貴啊。據最的戶型也有40平米,這就是8000塊錢,我一年能攢下1000塊聽起來不少,但要買下這個房子,也得攢八年啊。

  廠子裏建的房子太好了,要是廠子裏修那種便夷平方,幾十塊錢一平,我高低也要買一套。”

  陳兵聽到這裏有些沉默了,這個確實是之前的一個失誤,英豪雖然沒有想賺員工的錢,但建的住宅樓都是那種樓房,有獨立衛浴,好是好了,但對於普通的工人來,要買也確實不是那麼容易。

  英豪的集資建房政策是兩年前推出的,當時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吸引和留住那些外地借調來的技術人才。後來這個政策纔開始向所有的英豪員工開放,只要工作滿一年,都可以申請參與集資建房。

  現在積極購買這種住宅樓的,基本都是工廠的管理幹部和高級技工,他們的收入比普通技工高出很多,買這種好房子到確實壓力不大。

  但對於英豪數量最多的普通技工來,這種房子還是有些承擔不起的。他們雖然去掉喫喝,每年能存下點錢,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想要靠這點工資買房紮根,留在特區,確實沒有那麼容易的。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員工無法紮根,就很難真正穩定下來,陳兵可不想把自己的這些工廠,弄成後世的那種電子廠,每年都大量招人,然後又每年有大量員工流走。

  這個事情很重要,陳兵回去還要和管理人員,再好好商量一下,拿出一個更好的方案來。

  感謝書友、、劉艾強的月票支持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