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167:會面新界王!未來的通天路!
肥寶這野蠻人想一腳踩進肥仔坤的黃砒帝國之中,卻不知道正中肥仔坤下懷。
“原料不是問題,藥劑師也不是問題。”
肥仔坤曉得如何能夠讓肥寶入轂,便慢吞吞說道:“廠地纔是問題。”
港府在30年代應國際潮流開始禁毒,喫飽頭啖湯的洋行們上岸搖身一變開始積極的做正當生意,但是之前下面搞分銷的怎麼辦?
鬼佬是撈夠了,但是他們還沒撈夠呀。
那怎麼辦?
偷摸的幹唄,港島碼頭不好上貨,那就去九龍。
九龍抓的嚴了,就去新界,反正總有地方能上貨。
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肥仔坤提供的黃砒需要二次加工,所以問題就來了,就是他說的廠地。
肥寶心思一動,他臉上的橫肉不自覺的跳了下,
“你不會跟我說想把精煉廠放在龍城?”
“寶哥,你別逗了。”
肥仔坤當然就是這個目的啦,不過他嘴巴上可不是這麼講的,
而是哈哈大笑:“要是我把工廠開到龍城,白老大不得剝了我的皮?”
肥寶板着臉說道:“但是用我的名義開就沒問題。”
他兩隻眼內閃着貪婪的光芒,真是個好機會啊。
“是不是?”
肥仔坤搖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寶哥,你當白老大會不會知道?”
“到時候我不就慘了?”
他一臉自嘲:“現在白老大準我回來看看喫喫喝喝我已經好高興了,可不敢再惹到白老大。”
“否則都怕被他剝了皮。”
肥寶心頭突突狂跳兩下,白老大當然有可能知道…
“哎。”
肥仔坤嘆氣,他鬱悶的給自己倒了杯酒然後一飲而盡,
“這幾天我到處在找地方。”
“調景嶺我都去了,艹。”
肥仔坤搖頭:“也去避風塘找了那些疍家仔。”
“麻的,沒一箇中意的。”
“不過寶哥伱放心,我做這人做生意最講究了,我保證在一個月內解決這個問題。”
肥寶的心已經被釣起來了,他現在只想拿到肥仔坤手中的藥劑師,然後以此發財,
當下就沉着張臉說道:“行了,你也別麻煩了。”
“就放龍城,地方我來找,絕對安全。”
“不行,不行。”
肥仔坤要的是這個麼?他堅決搖頭:“當年我發過誓,白老大在一天,我就絕對不會把生意放回龍城。”
搞的他現在好像沒有把生意整回來似的…
利益動人!
肥寶拍戲桌子,桌子上的碗筷叮叮噹噹跳起,幸好沒有摔下桌,
“我說了,這事情我來擺平。”
肥寶指着肥仔坤:“查你娘咧,再跟我支支吾吾不痛快,勞資現在就踏馬的幹掉你。”
肥仔坤心內冷笑,野蠻人!呸!
“話講清楚。”
肥仔坤沉着張臉:“如果白老大知道…”
“他不會知道!”
肥寶心中發狠,他現在手上握着龍城的賭、毒,論錢論勢論狠只在白飯魚之下。
現在眼前來了條通天路,肥寶認爲自己必須要抓住這條天地線,否則這幾十年就白混了。
“給我幾天時間找場地。”
肥寶也沒有說自己的打算,他只是道:“你只管準備好人跟貨。”
“剩下的我來擺平。”
“艹。”
肥仔坤一臉不情願的樣子:“我真是要被你害死,等你搞定再說。”
他滿心不高興的走出龍城,等到了外面,一張臉已經多雲轉晴,
“傻逼。”
肥仔坤冷笑:“看你得意到幾時。”
他回頭,龍城的房屋層層疊疊、密密麻麻,就好像廟裏的那些漫天的神仙,看起來真是夠魔幻的,
“遲早有一天,這裏會屬於我。”
……
與此同時,有個年輕人在石湖墟也立下了誓言:“這裏,一定屬於我們張家!”
石湖墟位於新界上水,再過去一點就是神州。
這個地方從前是採石場,百年前客家人南下於此採石聚居,漸漸形成村落。
30年代的時候,由於石湖這個地方的石頭已經採完,當地便在水鄉事委員會管理下在這裏進行農業買賣活動,發展到現在,其就成了當時區內相當重要的商業中心。
講這話的年輕人叫張人龍,其人方25歲,去年剛從中山大學才畢業。
其父張知行本爲中醫,在遷到石湖墟居住後開設雜貨店並承包區內糧油批發,由此起家。
港島淪陷時,張家搬去內地避災,重光後,張家復歸港島居住。
由於張家避了災劫,所以他們的財富倒是沒有受多大的影響。
張人龍之所以如此雄心勃勃,是因爲他收到通知,說名聞香江的千萬先生高要會在今天來張家提親…
都是年輕人,自己剛畢業入社會,人家已經成家立業併名聞天下,這大大刺激了張人龍的神經。
“阿哥,阿哥。”
一個拖着鼻涕的小屁孩在不遠處跳腳,他大聲呼號:“老媽叫你回去。”
“說不要在這裏鬼叫鬼叫,不知道的,還以爲你發了癔症,丟人啊。”
“靠。”
張人龍無語,阿母真是老土了,自己這是發大誓立宏願,怎麼就成了癔症了?
他走上前拍下小屁孩的屁股:“鬼叫鬼叫的是你吧?”
小屁孩吞口口水:“阿哥,聽說今天來大人物,阿母那殺雞殺鵝呢。”
張人龍笑道:“是你姐夫,知不知道?就是那個在西營盤救人的。”
“啊?”
小屁孩激動:“哇,想不到我還有這麼一個厲害的姐夫,到時候小胖他們不知道要羨慕成什麼樣。”
當時的人重名也重利,不過總體上來講,還是重名一點,否則周溪年不會放棄豐厚的醫生事業跑去做非官守議員。
張人龍微笑:“是啊,那可是大英雄。”
他雖然羨慕高要錢財無雙,卻也佩服高要於危難之際敢於救人的操守。
從這一點看,張人龍認爲阿霞找了個良配,他是由衷的爲自己的表妹高興。
張知行跟張蔡氏也是這麼認爲,兩公母在聽說高要今天要帶阿霞上門後,那是天還沒亮就開始起牀折騰。
又是安排小的們打掃衛生,又是採辦喫食,足足忙碌到現在。
“老公。”
張蔡氏估算下時間,而後說道:“阿霞來了後我們也沒給什麼關照,會不會有點難爲情?”
張知行沉吟:“阿霞現在就剩我們這個親人了,到時候我們幫搭一份嫁妝…”
阿霞是被另外個舅舅帶過來的,帶來之後,那混球就不知所蹤。
當時張知行也是剛回石湖墟沒有多久,千頭萬緒實在忙不過來,所以便把阿霞送去張活海家做幫工。
一來張活海跟他張家交情不錯,二來女孩子學門手藝也是好的。
誰曉得阿霞竟然飛上枝頭變鳳凰,這遭遇太讓張家他們想象不到了。
張知行說道:“我們張家也不高攀,只要阿霞嫁得好就行,保持平常心。”
“這倒是。”
張家雖然不是上水土著,但是因爲張知行醫術高超又會營商,在上水這邊頗有名氣,他的根已經在這邊紮下,支持他的是那些父老鄉親,並不豔羨外面的財富。
聽張知行這麼一講,張蔡氏倒也平靜多了,她笑着擦下眼角:“不管怎麼說,總是爲阿霞高興。”
“這苦命的孩子。”
她跟着又道:“活海說,這高先生給阿霞在灣仔買了棟樓,倒是個好命的。”
“沒看人家都投資千萬蓋大廈?”
“話不是這麼說,那可是兩碼事。”
張知行看下遠處,一羣小屁孩在又跑又叫,風中又有油門的嗡嗡聲,就說道:“應該是人來了。”
確實是高要跟阿霞來了,他開了兩輛車過來,一個是方便放聘禮,一個是考慮到山高路遠有可能會拋錨什麼的,那就糟糕了。
鬼佬發展港島完全是被動式,一開始是因爲要跟西人們整個住的地方,纔開始發展半山。
後來因爲華人漸多,就由西往東擴慢慢的開始發展整個港島。
等到後面,九龍那邊的人也多了,鬼佬就順水推舟也發展下九龍。
新界?
別提了,反正這幾十年間是別想了。
那基礎設施幾乎可以說等於沒有,把高要折騰的夠嗆,難怪這年頭把新界稱之爲鄉下,然後這些鄉下仔也不太去港島。
“那…那裏…”
越近石湖墟,阿霞就越激動,等看到一棟唐樓前或坐或站的一羣人後,她的眼眶頓時溼了,
“要哥,那就是我舅舅,舅母,表哥、表妹…”
阿霞一一介紹,看的出來,她跟這家人感情很好。
高要這就放心了,至少在阿霞身上沒有發生什麼落魄被親戚嫌棄的戲碼。
就說麼,這天底下哪裏來的那麼多的惡毒的親戚?
大家總歸是守望相助,就算是幫不下去,也會盡量指一條路走的嘛。
“阿霞。”
高要摟住阿霞,女人的嬌軀在顫抖,他柔聲道:“記住,我們是一家人。”
“好日子還在後頭。”
“收拾下心情,我們要下車了。”
車子停下,開車的啞七當先下車,他從口袋裏掏出一把花花綠綠的糖果往不遠處一丟,圍過來的小孩子立馬撒丫子就追了過去。
啞七這纔打開車門,高要當先而下,而後伸出手牽着阿霞的手。
不遠處趕到的張人龍仔細看下,他略微點頭:“倒是紳士,表妹是個有福的。”
說完他便拍下蠢蠢欲動的小屁孩的腦袋,
“還不去搶糖糖?”
“切!”小屁孩昂着腦袋,“你當我傻?”
“只要我抱好表姐,那不有的是糖?”
說話間,
高要已經帶着阿霞迎上站門口的張知行一羣人:“伯父,伯母。”
“舅舅,舅母。”
說好的收拾好心情,阿霞的眼淚還是控制不住就往外飆。
張蔡氏眼睛也紅了,她一把將阿霞摟在懷裏:“男人歸男人,女人歸女人,我們去屋裏邊。”
這個就簡單多了…
張知行跟高要面面相覷,高要另計一動,他叫過後面跟着的林景跟灰狗開始搬聘禮。
“伯父。”
高要認真道:“我愛阿霞,擬娶她爲妻。”
“阿霞說視你們爲父母,這份聘禮還請收下。”
張知行有點慚愧,他張口欲言,跟着嘆息一聲:“只要阿霞過的好,我就很高興。”
“來。”
張知行對站遠處的張人龍招手:“這是我家的不孝子人龍。”
“阿龍,叫姐夫。”
高要鬆口氣,其實張家同意不同意都無所謂,但是從禮節上來講,張家鬆口肯定是最好的。
“姐夫。”
張人龍並不怯場,他在內地的時候有給果方做過翻譯,見識過不少大場面,當下主動伸手,
“久仰大名,見面更勝聞名啊。”
高要熱情的握着張人龍的手,張父給張家打了個好地基,眼前這小子在未來的時候可是新界王…
他笑道:“以後常來往。”
張知行看高要的人源源不斷的把東西搬下,他心想這年輕人對阿霞倒是蠻上心,
不過大丈夫不談阿堵物,便邀請道:“到裏邊喝茶。”
高要這人雖然平常的時候不太愛說話,不過真在場合中卻談笑風生,他過來是撐阿霞,是要阿霞的這些親戚知道她嫁的很好。
所以全程都在主導談話節奏。
張知行倒是還好,見識過大場面的張人龍心下卻佩服不已,他想着這姐夫確實名不虛傳。
就這待人接物便完全不遜自己在內地所碰到的高官。
“姐夫。”
張人龍極會找機會,他趁着老豆去安排喫飯的當兒便湊到高要面前,
“怎麼會想着在這種時候去蓋大樓?有前景嗎?”
張人龍是個讀書人,經常看報紙,他跟着說道:“我看洋行已經不蓋高樓了。”
“港府連地都不批。”
“衣食住行。”
高要笑道:“現在港島一窩蜂涌進來這麼多人,大家要開工要有營生,你說,這種需求下怎麼會沒有前景?”
他對張人龍的印象已經逐漸清晰,這傢伙是靠石湖墟起家從政,在幾十年間都是鄉議局的主席。
在72年的時候其更是在港府制定新界小型屋宇政策時擔任新界代表的角色,負責就丁屋政策向鄉民收集及反映意見。
嗯,他就是竊聽風雲中的陸太公…
“着啊。”
張人龍似乎定下了什麼決心似的,他揮舞下拳頭:“我也是這麼想,但是阿爸就是不支持。”
“姐夫,等下你可要幫幫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