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253:做善事,高要CEBJP,是專業的
上李屋村的公屋終於要動工了。
李泰跟葛量洪象徵性的拿起鐵鍬擺拍,這歷史性的一幕立刻被無數媒體記下。
總督閣下來港後,沒有先去東華三院、保良局之類的慈善性機構,反而先來的公屋這邊進行奠基儀式。
這傾向,讓周溪年、律敦治等有心人若有所思,他們互相看下,而後低語:“看來我們的非牟利性建屋也要提前了。”
“嗯,後面還是問問mr.高的意思。”
周溪年含笑:“這個自然。”
他心道高要這後生仔有一種本事,大家極容易相信他。
這就有點稀奇了,明明這個後生仔也是殺人放火的嘛。
高要做慈善,自己也在做慈善,而且自己都做了快十幾年了,怎麼就比不上人家呢?
尋思間,就見高要帶着葛量洪開始轉工地,大家便默默跟在後頭。
只不過是一棟供2000人居住的6層樓罷了,一眼就能看到頭。
高要正侃侃而談:“閣下,本公屋會佈置相應的商店、小學等配套設施。”
“觀察一段時間後,如果效果可以,鄙人會以此地爲中心,再行建設其它公屋。”
“目標是在此完成1萬單位,可以容納近5萬人的大型生活社區。”
這是個恐怖的數字,更是不得了的投入。
葛量洪從來不打無準備之戰,他在來之前有看過上李屋村的公屋資料,在工務司的精心設計下,該公屋的目的是滿足基本居住條件。
其它功能是能減就減,大概一棟6層樓的公屋可以提供近2千號人居住。
單棟成本算下來並不高,也就是不到百萬。
但是現在高要講要在這裏蓋的是可以容納近5萬人的大型生活社區?
那代表着後面起碼還要蓋20幾棟,這得追加多少錢?
2千多萬啊!
而最令葛量洪頭疼的是,需要爲5萬人配套的公用道路、小徑、公用照明與廁所設施、學校及社會福利組織等,這些也是不菲的投入。
“mr.高真是宅心仁厚。”
葛量洪非常瞭解港島這邊的狀況,更瞭解東方人,他說道:“mr.高,有這麼多人有需求?”
雖然港島的房屋十去七八,其實包括葛量洪在內的港府一衆官僚並沒有多着急。
因爲根據之前的慣例,一方面港人會自己解決,另外一方面是,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會回老家。
就好像現在葛量洪所看到的不遠處臨時搭建起來的寮屋區,他始終認爲這些人只不過是把港島當成過路站而已。
高要早知這些鬼佬的心思,尤其葛量洪這個華人通,他沉聲道:“總督閣下,我不得不提醒你。”
“以目前的局勢來看,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回去了。”
葛量洪心下吃了一驚,上帝啊?他不動聲色的看下高要,這到底是在危言聳聽,還是因爲這mr.高知道什麼?
如果這些人不再回去的話,那港島的方針就得重新調整,這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mr.高何出此言?”
高要笑笑,他總不能講是因爲意識形態的原因。
其實鬼佬們一開始確實沒想錯,當時絕大部分的港人來港真的只是暫避。
很多人都在等戰爭結束以後回鄉建設,誰又能想到後面戰爭是結束了,當時自己也沒法回家了…
所以這批當時可以說是最具資金,同時也是具備技術的人才,便留在港島發展。
如此,才讓港島這小漁村發展成國際知名的金融大都市!
“閣下。”
高要說道:“大家顛簸流離,只是爲了一個家。”
“請後面拭目以待。”
5萬人的社區,其他不講,有3個是必須的,水、電、衛生…
葛量洪琢磨下,水、電、衛生…
電?
他不動聲色的看一眼高要,噢,mr.高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葛量洪轉一圈便先行離去,他現在是港島的辦事人,時間可不僅僅是他自己的。
不過平民房屋協會的一衆會董卻沒有離去。
“恭喜,恭喜。”
周溪年等人抱拳,其中周溪年問道:“高主席,我剛纔聽見你跟總督閣下講,要在這裏蓋5萬人的社區?”
地方就這麼點大,高要跟葛量洪又非竊竊私語,大家自然是聽的到的。
5萬人的社區就是1萬多單位,月收租金大概是10來萬,一年就是一百多萬,看起來不知猴年馬月才能收回成本。
但是賬不是這麼算的…
提供的水、電是需要另外收錢的,物業也需要費用,哪怕再低,也是筆進賬。
再加上商店等,高要算過,其實跟外面自己蓋地收租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切入的羣體不同,仁愛堂也確實是在做力所能及的善事。
“對。”
高要笑道:“上次我看數據,說居住在寮屋中的居民起碼超過30萬。”
“觸目驚心啊。”
“大家看。”
工地附近就有寮屋區,不需要靠近便能看的很清楚。
大部分寮屋居住單位都是臨時的搭建物,由木材和鋅鐵等非永久物料建成,並以石棉蓋頂。
而且大多數的居住單位以單層的小屋爲主,樓高多數不足六尺;
這其中約65%屬於住宅搭建物,餘下35%則用作從事各種經濟活動,例如工廠、菜地、豬隻與雞隻養殖場等。
這些寮屋區是臨時搭建的,沒有完善的排污設施。
打水要去公用的水龍頭,那裏已經被三合會佔據,打水就得交錢。
電力是盜用的,也經常不能用。
“結構以木材爲主。”
高要沉痛說道:“隱患很大。”
其實住在寮屋裏也不便宜…
因爲三合會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賺取銅板的機會的,比如說官地確實是政府劃出來的,而且不要錢。
但是三合會要。
再加上其它七七八八的費用,每月怎麼也要花掉十幾塊。
高要所計算出來的租金就是因爲這個來的,他是做慈善,卻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付出,定然要堅持對等原則。
周溪年算朗笑道:“看來以後得多搞募捐。”
衆人大笑。
周溪年跟着又道:“高主席,律敦治先生有關於公屋方面的事情想請教一下。”
律敦治並非仁愛堂慈善基金會員,作爲紳士,其當然不會參與仁愛堂的內部討論,所以是坐在車上。
“也好。”
高要對簡太等人說道:“雖然我起意要蓋5萬人的社區,不過也不是一定。”
“還要看着第一棟的具體情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衆人點頭,這是真做事的,見高要有事,便紛紛離去,連白月嫦、阿霞、劉美仁都走了。
倒是高晉沒走。
沒錯,高晉也是仁愛堂慈善基金會董!
律敦治見人走的七七八八,這才下車走來:“mr.高,老是麻煩你。”
“別這麼講。”
高要笑道:“最要緊是能幫到廣大市民。”
是啊,何必去論初心?總歸需要的人得到應有的幫助就是了。
在上李屋村的工地上,討論的自然是公屋的事情。
律敦治受到啓發,所以也想搞公屋,不過他之前跟周溪年相熟,再加上高要已經自己搞了平民房屋,便只邀了周溪年跟他一起做這公屋。
律敦治虛心請教:“mr.高,我們的想法是以石材興建小型平房,並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出售,在裏面僅設公用廁所和街喉。”
港島生產花崗岩,最早之時的客家幫就是靠開山採石爲生,在本地,石頭並不貴,而且可以說到處都是。
又造的平房,那成本肯定低。
高要也相信律敦治絕對不會在房屋上賺錢,既然搞的是分期付款,那絕大多數的寮屋區居民擠一擠的話,肯定都買的起。
他非常贊同這個理念,也相信這種房子會更受廣大寮屋居民的歡迎,但是有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大家一定要面對的!
高要說道:“我想伱們這平房的位置一定遠離城區。”
其實他已經講的相當委婉。
真相是,律敦治他們準備把平方設置在新界那邊,那真是絕對的鄉下。
之所以考慮放去那邊,是因爲純粹就是爲了便宜,以達到用最低的價格來賣給居民的目的。
除此之外,律敦治也是不想影響現有港九市區的房屋市場。
律敦治點頭:“是的。”
高要笑下,他沉吟下說道:“從個人來講,我非常贊同你們的想法。”
“不過從港島的發展情況來看,我認爲平房並不適合。”
律敦治若有所思:“看來mr.高非常看好港九未來的發展?”
高要笑道:“其實我們都看好。”
幾人相視而笑,這個倒是。
高要當下就跟個城市設計師似的給幾人分析:“港島其實也有地塊,比如說薄扶林。”
說起這個,周溪年便哈哈一笑:“那是,那裏大片荒山,我們牛奶廠的奶場就建在那裏。”
何止!
高要旗下的四眼李目前就住那邊,那邊可是有一片規模不小的貧民區的。
“但是我敢斷言,在未來的十幾年間,這些土地都將會得到充分利用。”
律敦治跟周溪年齊齊一怔,尤其是周溪年,目光中不由自主露出深思之色,要知道牛奶廠可是薄扶林的大地主。
“港島的土地供應會越來越緊缺。”
高要說道:“平房所佔的土地樓宇密度極易爲人所利用。”
也就是說好心做的善事會成爲他人的盤中餐,如果這個利益會落到買房的寮屋區居民口袋的話,那倒是蠻好。
可惜在場的幾個人都清楚,有好處的東西,是不可能落到貧民手上的。
雖然高要講的極爲隱晦,但是律敦治跟周溪年這兩個人精都聽的非常清楚。
高某人的意思是,平房後面的紛爭不斷,而因爲他們是把房屋直接賣掉的,後面沒有什麼控制權,難以介入紛爭。
那到時候不僅業主會受傷,他們這些搞慈善的,也會因此而受到攻擊。
“退一萬步講。”
高要說道:“哪怕港島發展的再慢,但是我相信遲早有一日,它都會崛起。”
律敦治跟周溪年點頭,這一點都毋庸置疑。
“如果被利用的善心是往好的方面去走,那倒是無所謂。”
高要已經基本看清,港島這個地方因爲其方位以及本身容量的問題,在後面的全球村進程中,其主要承擔的就是一個資金自由進出的金融領域。
這其中自然就少不了地產做基建。
而地產這個東西,港島也是經歷過野蠻生長的,比如說用海水攪拌混凝土(因爲缺淡水)、往水泥表層填塞垃圾、直接用沒處理好的海沙蓋樓等等。
尤其是暴力拆遷…
在那個瘋狂的年代,三合會是一衆地產大亨手中衝鋒的尖刀,在這些尖刀下面,那些寮屋區的居民怎麼頂的住?
律敦治跟周溪年對視一眼,兩人苦笑:“看來我們想事情想的簡單了點。”
高要寬慰:“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他跟着又說道:“用石材固然是好,不過工期慢。”
說到這裏,高要便不說了,因爲他能講的已經講了,而且也透露了不少機會,剩下的要看律敦治跟周溪年自己。
“看來…”
律敦治沉吟下說道:“還是mr.高做事情考慮周全,那便以mr.高現成的方案來做。”
周溪年哈哈一笑,他附和道:“正好偷個懶。”
三人大笑:“請。”
高晉這小老弟總算找到了時間,他默默陪着高要在現場轉悠。
“阿賓這小子是被阿嫂給喫定了。”
高要忽然說道:“晉仔。”
堂堂忠信義龍頭,潮州幫社團的掌舵人,竟然被叫做晉仔?
“怎麼?孤獨終老啊。”
“那不會。”
高晉的冷漠是刻在骨子裏的,也就是在高要這邊還能笑一笑,平常的時候那真是冷酷到底。
他說道:“大哥,等時候到了,無非找個女人生個孩子,也就這樣了。”
高要砸吧下嘴巴,好小子,還是這傢伙灑脫,完全不投入任何情感…
既然挑開話題,高晉便開始彙報當下忠信義的情況,總體而言,一切欣欣向榮。
不過由於忠信義的主要做事方向是圍繞着高升集團在做,所以嚴格意義上來看的話,它跟那些社團有點疏遠。
而且高晉本身也不是太看的上外面那些字頭,這個傢伙很驕傲。
高要琢磨下說道:“我們高升集團的業務已經開始有點模樣。”
“以後忠信義的招牌就儘量不用了,恢復禮賓部。”
“江湖上的事情…”
高要沉吟下說道:“讓陸大潮這後生仔主持下看看。”
“你跟阿賓管好幾個協會,大家以後還是要穿西裝打領帶。”
“江湖,只不過是夜壺。”
早在設忠信義之前,高要已經跟幾個小兄弟說起過,招牌只是臨時的,大家歸根到底還是走的正道。
高晉對此倒是不例外,聞言默默點頭。
“我已經讓人註冊四海安保的牌子,到時候它會掛在四海洋行下面。”
之所以要單獨搞這一套,是高要因爲後面的局勢而定,他說道:“這個牌子,由禮賓部來填充,你自己看着安排。”
“阿賓那邊拆出來,不列入安保。”
“你要做好準備。”
高要說道:“阿晉,你的主要擔子,是武力。”
他沒有多講。
高晉應下:“大哥,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高要揹着手看向遠處:“我們不能一直在小池塘裏撲騰。”
“總有一天,高升的旗幟要插遍五大洲四大洋。”
“晉仔,你要儘快學會英文,這很重要。”
是啊,穿越過來難道就這麼躺平?
高要難以抑制他的雄心壯志!
落後一步的高晉默默看着遠方,他心想,原來大哥一直想要走出去。
哦,原來這纔是禮賓部真正存在的意義。
總算摸到點邊的高晉回去後第一時間就把李阿劑叫過來了。
“生意是什麼情況?”
李阿劑是高晉座下第一頭馬,歷來在關鍵時候,憑其槍術立下汗馬功勞,所以他最早便得高晉首肯,出去做軍火生意。
說起這個,李阿劑便說道:“大佬,我已經搭上軍營的線。”
“目前正在跟西南那邊的軍閥做生意。”
“不過這些地頭蛇支付貨款的時候一般用的煙土一半才用黃金。”
至於金圓券?
狗都不要的嘛。
高晉判斷大哥的目標應該不是內地,他先問道:“煙土可用收的地方?”
“我已經聯繫串爆,那邊會全額收購。”
高晉略略點頭,他而後又說道:“我希望你眼光能夠儘量看的更遠一點,不要就侷限在內地。”
“至於需要哪些配合,後面你直接跟我講。”
李阿劑豁然擡頭,其實他剛做軍火生意的時候社團提供的是招牌,至於其它的幫助倒是很少。
不過能提供一張招牌已經很好,因爲港島這邊絕大部分人都是因爲忠信義的招牌纔會跟自己做生意。
現在阿公忽然鼓勵自己放手去幹?
他忍不住問道:“大佬,是不是有變化?”
“沒有!”
高晉悠然說道:“阿劑,以後我們叫禮賓部了。”
“江湖上的打打殺殺會盡量交給其它潮州幫去做。”
“至於你做的這些營生,也不用擔心,放手去做。”
“大而精,明不明白?”
“還有,阿劑,你要儘快學會英文,這很重要。”
李阿劑哦一聲,他清楚這麼大的事情肯定有高先生的授意,難道高先生有大計劃?
而自己的軍火生意是其中的一環?
想到這裏,李阿劑頓時信心滿滿。
不得不講,他們確實夠機靈,竟然摸到了高某人的一點脈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