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252:上船一起玩?高某人的恐怖!

作者:成事非天
第252章252:上船一起玩?高某人的恐怖!

  這真是一個幸福的時代,高要對於當前世界的瞭解又深刻了一分。

  他以爲棘手的問題,竟然在白月嫦的三言兩語之中就已解決…

  “太太,你真是我的賢內助。”

  高要攔腰抱起白月嫦:“老公必須要好好獎勵你一下。”

  翌日,憲報上多了一條內容,無非是總督府任命高要爲市政局非官守議員的消息。

  消息一出,港島頓時沸騰,在有心人眼中,這是新總督恐怕要革新的訊號。

  當時市政局的議員分3種,八位是政府委任的議員,六位是各部門的官員(也就是當然議員),還有八位是選舉產生的成員(實際上是非官守議員)。

  這名額一直都是固定的,就如行政局一樣,一直以來都是7名官守與4名非官守議員。

  現在葛量洪在議員名額已滿的情況下,卻還是把高要任命爲新的市政局非官守議員。

  這說明葛量洪恐怕要開始着手改革了。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之前大家都在猜火會燒到哪裏,現在看來是燒到政治上啊。

  連周溪年都忍不住來找高要研究。

  雖然市政局的權限侷限在文化、公衆保健和娛樂方面,但是架不住高要威水,其影響力自然跟旁人大不相同。

  高要倒是知道一點,就說道:“閣下應該是跟郝德傑爵士一樣,準備公務員本地化。”

  周溪年喃喃自言自語:“公務員本地化?”

  在此之前,華人在港府中擔任的職位大部分都是傳譯,有的運氣好會轉去文書之類,不過再想上升的話就比較艱難了。

  因爲絕大部分的職位都被洋人給佔據了。

  就好像高要所擔任的這市政局的非官守議員,它有一個前提,必須得會英文。

  港府的所有公文格式都是英文,要是不會英文,交流起來非常麻煩。

  難道人家在開會的時候還要講一句再等傳譯幫翻譯?

  有鑑於此,所以當時的有識之士便投身警隊,就如司徒志仁一般。

  因爲相對而言,警隊裏的升遷反而比港府裏要容易。

  “是的。”

  高要提示:“我們這位新總督可不是剛來港島的嫩雛,他可是連粵語都會講的。”

  周溪年點頭:“說的也是。”

  他擊掌說道:“如此看來,我們華人在港府中擔任職位的比例會上升,好事情。”

  一個好漢三個幫,擔任政務官的華人越多,民間的需求就越能得到反映,總歸來講肯定比先前要好。

  “好啊。”

  周溪年跟着說道:“這般固然是好,我只怕閣下可能會照搬前任總督的計劃。”

  楊木奇恢復自由身以後,爲了彌補缺憾併爲帝國爭取回面子,便費盡心機搞了一個楊木奇計劃,希望可以挽回聲譽。

  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建議港府下放權力,設立一個大致上由民選產生的市議會,企圖由此培育民主,長遠使港島具備獨立的條件。

  老實說,這個計劃非常受英政府的認可,因爲它迎合了戰後殖民地獨立的訴求。

  但是這是違反神州根本法例的!

  社會各界始終未能達至共識,所以導致該計劃一直沒有得到實行。

  老實說,高要也不認同,因爲這計劃的隱患極大,他沉吟下後便慢慢說道:“我看閣下應當不至於如此。”

  高要看下北邊:“而且,就算要推行,也得看那邊的意思。”

  “我看沒這麼容易。”

  周溪年說道:“說的也是。”

  “哎。”

  他長嘆息一聲:“港島最主要的問題哪裏是這什麼自治或者民主?還是在於跟內地的關係嘛。”

  高要對此也十分認同,他先前就一直有看港島這方面的資料,而且還看了不少能蒐集到的歷史憲報內容,對鬼佬對港島的態度可以說具備相當大的瞭解。

  早在1843年6月3日,殖民地部大臣斯坦利向璞鼎查發出訓令,明確告之踞有港島“不是着眼於殖民,而是爲了外交、軍事和商業的目的”。

  這一條清楚地點明瞭港島與大英在世界上其他殖民地的不同之處,同時也是後面港督在任上基本遵守的原則。

  高要說道:“西人對於港島的要求就是藉此可以展開商貿、軍事、外交活動。”

  “任何一種民主方面的改革都會引起不必要的風險。”

  來自後世的高要斷定:“絕不會更改。”

  其實是改了的,不過那是在迴歸之前,末代總督肥彭大手筆推動民主改革,着實在港島這裏落下了不少針。

  不過那是幾十年以後的事情了,不是現在。

  “跟高主席一番話,勝讀十年書啊。”

  周溪年說道:“其實我們哪有那麼多要求?只希望平平安安的,港島能夠發展的好就是了。”

  他跟着笑道:“話又說回來,高主席,港督閣下最近可是要經常跟你照面的。”

  高要哈哈一笑:“彼此,彼此。”

  兩人在日程上有許多重疊,比如說防癆會下的那海軍醫院的重新翻修以及授牌,這肯定是要請葛量洪出面的。

  還有律敦治纔剛剛跟葛量洪敲定葛量洪醫院,那他肯定也要出面的嘛。

  不過總體論下來,那還是高要多一點。

  比如說明天的公屋奠基儀式,作爲第一個響應港府非牟利性建屋的項目,葛量洪肯定要過來。

  除了這個,那還有銅鑼灣的第一高樓,葛量洪是不是也得過來?

  也是因爲這個,周溪年纔會這般羨慕,他發現想要靠近權力的話,好像還是得家裏藏金。

  看看人家這後生仔,光憑砸錢,就砸出來了機會。

  “我太太講高主席準備蓋一家葛量洪教育書院?”

  周溪年的牙齒裏都在泛酸,真的,有錢就是大曬。

  看看人家律敦治跟高要,一個搞葛量洪醫院,一個搞葛量洪教育書院。

  靠,這關係綁的實在是太密切了。

  “好啊。”

  周溪年說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搞的好,名望跑不了。”

  高要忍不住哈哈大笑,他發現其實所謂的名人也就是這樣,那身上的光環是因爲尋常人離的太遠,所以纔會認爲有多少神奇。

  但是近在咫尺後,就會發現,名人也是血肉之軀,也有七情六慾。

  比如說周溪年這個傢伙,就完全不遮掩他的名利之心。

  “周醫生,牛奶公司收購的如何了?”

  周溪年眉毛一挑,他笑道:“西人對我沒有防備,也歡迎我多持股,用不了多久,我就是大股。”

  高要鼓掌:“恭喜。”

  牛奶公司去年進賬100多萬,看起來不多,但是它一直在穩定發展,是妥妥的現金奶牛。

  最要緊的是,由於牛奶公司的經營性質原因,它在港島這片佔據了大片的優質土地。

  就比如說銅鑼灣這塊,牛奶公司手中地塊的價值是超過利家的!

  “我這人小富即安。”

  雖是這麼講,但是周溪年卻面有得色。

  自從成爲牛奶公司董事後,周家不僅在生活上的水平得到提升,在社會上,其地位也大大攀升。

  “跟高主席伱可不好比。”

  高要笑道:“那我還是羨慕周醫生,逍遙樂無邊啊。”

  兩人笑一陣,而後周溪年才鄭重拜託:“高主席,我知你在主持渣甸基金落實的事情。”

  他認真道:“如果確定,希望高主席到時候可以幫忙引薦。”

  渣甸是港島最老牌的家族,當時華人中只要能做他們家買辦的,在港島的地位就會飆升。

  雖然現在渣甸看起來垂垂老朽,但是在港島的影響力仍然非同小可。

  而今渣甸要搞慈善基金!

  周溪年發自肺腑說道:“高主席,我也想做慈善!”

  高要還能說什麼?他只能鄭重說道:“我會幫周醫生舉薦。”

  周溪年心滿意足走了。

  聊這麼多,無非就是爲這麼一個機會罷了。

  高要看下時間,便去工務司尋鄔勵德。

  工務司的人很忙,隨着新總督到來,港府的各政府機構的重建工程都進入倒計時。

  還有一些市政工程,比如說因爲當前淡水緊缺,民間意見很大,所以在前幾天的時候,立法會就通過修建水塘一事,這個也需要工務司來。

  要不是因爲這個,高要能來找鄔勵德?

  實在是因爲這個總工程師真的是忙不過來,只能高議員親自過來的嘛。

  “mr.高。”

  高要本來想直接去見鄔勵德,結果卻被簡禮夫抓走,看這傢伙火急火燎的嘴角都已冒泡。

  “你來的正好。”

  新官上任三把火,葛量洪的這火都快把簡禮夫給燒乾了,好多工程而且是必須建設的民生工程都需要工務司去勘查、出圖紙。

  比如說前面講過的儲水量高達45億加侖的大欖涌水塘,這可不就是大工程?

  還有擴建啓德機場、修理灣仔海底渠、修理荃灣大埔道盒式地底渠、維修及保養一些排污和排洪系統工程…

  這些項目並不是說今年就要開始動工,但是都需要工務司先給出來方案纔行。

  簡禮夫說道:“閣下準備蓋兩棟公務員宿舍,還有一棟政府大樓。”

  “請你處理一下。”

  高要聳聳肩,幸好自己已經在談新昌營造:“榮幸之至。”

  簡禮夫摸把汗:“上帝啊,這回是真的連軸轉了。”

  “你來找鄔勵德?”

  “對。”

  高要說道:“上次鄔勵德講已經出了所有的圖紙,我需要跟他測算下工期。”

  “不用找了。”

  公屋的事情簡禮夫比誰都清楚,他說道:“圖紙我會讓人送過去。”

  “至於工期,只要材料、人工跟上,我們算過了,2個月內就能完工。”

  “good。”

  高要打個響指,這速度確實可以。

  他對這公屋的定義非常簡單,保障基本的居住以及生活需求,然後還有建造速度,這個非常關鍵!

  因爲一直以來港人都是在港島賺錢,然後回老家蓋樓生活,所以港府自開埠以來都沒有限制人來往。

  也是因爲這個,港府對於這兩年來港島的難民的印象還是他們到時候會自己回去的…

  所以才劃了區域任難民自己搭建寮屋。

  只有高要知道,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人都回不去了,他們會留下來發展港島。

  偏偏這種東西他沒法講,所以只能求一種最廉價建設速度又最快的房子以做榜樣。

  簡禮夫想起什麼,他對高要說道:“因爲你這公屋可供居住2000餘人。”

  “雖然生活質素仍然十分低下,但根據規定,內裏必須有商店、學校、診所和社區中心等配套設備。”

  “mr.高,這方面務必要注意。”

  他是擔心年輕人把好事變壞事,卻不知高要早有準備,聞言便笑道:“知道。”

  高要揚下手:“走了。”

  簡禮夫在後面說道:“別忘了這幾天派人過來籤合同,很急。”

  迴應他的是一個ok的手勢!

  高要不得不更改行程了,他第一時間約了新昌營造的負責人葉庚年以及黃大文在銅鑼灣的高月大廈工地現場見面。

  “葉總,就一句話。”

  高要開門見山:“我準備全資收購新昌營造,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我收購以後,新昌營造變更爲高升營造,你仍然擔任負責人。”

  “第二,你另起爐竈,我可以幫你介紹項目。”

  其實在此之前,高要就有跟葉庚年談過這方面的事情,不過那時候高某人還保留紳士風度,不像今年,如此簡單明瞭。

  葉庚年頓時壓力山大,他先前一直在內地建設項目,來港之後,洋人蓋大樓不招華商開的營造公司。

  而華人基本不蓋高樓,所以新昌營造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好不容易接了個大工程,結果東家一直想買自家的公司。

  葉庚年心知高要本來就威水,現在是更加巴閉,他沉默幾秒鐘而後問道:“高生,我知你是爽快人,如果我不答應,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高要還有其它選擇,那就沒有後果,偏偏目前就新昌營造具備最硬的資質,那就由不得葉庚年了。

  高要認真說道:“葉總,實不相瞞,我很需要新昌營造的資質。”

  “如果你不同意,我也不瞞你。”

  “新昌營造在港島接不到任何一個項目。”

  “這個工地馬上就會出安全事故,作爲負責人的你,必然會被投入監獄。”

  高要平靜的述說事實,他這個根本就不叫威脅,因爲一切都是真的。

  而葉庚年也知道這一點。

  高要很少會用這種手段整人,他伸出右手:“是上船一起玩,還是你自己開船,自己選。”

  以高某人今時今日的威風,能夠給出兩條路來選,已經是足夠客氣,這還是因爲人才難得的緣故。

  葉庚年苦笑的伸出右手,自己根本就沒得選,另起爐竈?怎麼可能?

  “老闆。”

  “good。”

  高要熱情的晃下葉庚年的手:“葉總,我想告訴你,你絕對不會後悔今天的選擇。”

  高某人如今已經是潮州商會的扛霸子,是當今港島的華人代表,是一棵大樹,跟着他混,肯定好過自己去創業的嘛。

  “大文,後續的事情,你來處理下。”

  “知道,老闆。”

  黃大文是在高要起家之初加入而後到了現在,看起來好像也就是過了大半年而已,但是他覺得老闆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這威勢,真是越來越非同凡響了啊。

  “要抓緊時間。”

  “工務司有幾個政府項目需要交給我們來做。”

  “葉總,到時候你把好關。”

  “如果人手不夠,找禮賓部的高總,他會給你安排。”

  用熟不用生,這是原則!

  當前高要旗下事業需要用到人的,首選是忠信義,而後是潮州幫,再是聯英社、聯公樂。

  只有這些都安排不上,纔會去外面找。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高要救不了那麼多人,他只能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幫助可以爲自己創造價值的圈層中人。

  葉庚年這才清楚老闆這麼快找自己買公司竟然是因爲要接政府工程,他心下苦澀,誰說鬼佬不講關係的?

  自己來港後多方求爺爺告奶奶的都接不到什麼項目。

  結果老闆這邊卻是項目主動送上門。

  想到這裏,葉庚年忽然認爲好像把公司賣給老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葉總,你將拿到的是期權以及分紅。”

  高要大概說一下葉庚年的待遇,而後又說道:“你得擴大下團隊了。”

  “接下來,僅我們自己就有很多項目要建。”

  是的,這還只是高要手中的,還有外面的呢。

  政府工程就不說了,只說公益這塊,防癆會下面的兩個項目早就說好交給高要來做。

  再加上渣甸慈善基金,根據高要跟律敦治的說法,慈善基金的未來保障會以蓋樓收租爲主。

  這營造安排給有特級資質的高升營造也很合理吧?

  就這些工程,光靠目前新昌營造的人手哪裏夠?不僅新昌營造的人手不夠,連劉文那邊的設計部也要擴充。

  高要雄心勃勃,這幾年對高某人來講真的是最好打基礎賺錢的時候。

  再過幾年,港島的地價就會在現有的基礎上飆升!

  尤其是中環、灣仔、尖沙咀等區域,那真是好幾倍的漲啊。

  “技術匠人也請一點,不要怕花錢。”

  高要囑咐:“我已準備在淺水灣蓋影樓,需要懂古法建築的匠人。”

  葉庚年咽口唾沫,影樓是什麼玩意?老闆這攤子鋪的未免有點大,家裏是開銀行的嗎?

  哦…他想起來了,老闆家裏真的是開銀行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