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256:世紀收購!華人掀開的新篇章!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
手裏捧着一杯咖啡的利民則正看着對面的東倉,那裏一羣人正在敲敲打打,叮噹聲讓利民則以爲自己是身處工地。
“四海安保?”
利民則擰眉,他看着東倉上懸起來的4個大字不由陷入沉思。
高要竟然沒有在這裏開發地產,而是搞四海安保?
保安?
這玩意有什麼前途?
爲什麼不搞地產?是因爲銀錢不趁手?
利民則心念電轉,高某人的所有商業動作都有見報,對於有心人來講是明的。
所以大家能大概算出高某人在這裏面要付出去的成本。
是的,成本!
匯豐等銀行借出來的錢是要利息的,哪怕再低,但是在龐大的數字面前,那也是筆不菲的成本!
一般人是扛不住的!
利民則看着對面的四海安保,他不由想起中環那邊的金銀貿易場。
最近潮州幫在廖寶珊的帶領下,在那邊大殺四方,殺的其它的蝦仔是屁滾尿流。
都說潮州幫最近是全方位崛起,現在都把手插進金融業啦,將來是真的不得了哦。
四海安保…
利民則怎麼也想不通這玩意有什麼前途?人家銀行請保安請的都是包頭阿三,怎麼會請華人?
至於華人開的銀號,人家都是讓自傢伙計兼充的保安,這個就更不用提了。
利民則看的有點心煩,最近諸事不順,五邑幫的其他大佬又做了的泥菩薩,個個洗手上岸不碰這什麼打打殺殺。
他再看下對面,一覽無餘的感覺確實是好,不過想起這對面的地盤是高要的,他的感覺又沒那麼好了。
這四海安保確實是高要搞的,他這人做事雷厲風行,在定好要正式介入安保後,便選定怡和東倉作爲四海安保的訓練基地。
一來這地方足夠寬闊,近3萬方啊,足夠前期使用了。
二來高要當前實在是無力再連着建設其它高樓了,不是錢的問題,主要是下面人精力跟不上,而且也缺少必備的技術骨幹。
按照葉庚年的說法是,最好先完工高霞、高月兩座大廈,在這過程當中培養出一支作風強硬的施工隊伍,而後再進行下一輪的建設。
高要一想也對,他現在手上已經有不少儲備土地,荃灣、清水灣、淺水灣,再加上這個從渣甸那邊新近入手的怡和東倉。
尖沙咀跟深水埗那邊就不說了。
只這些土地,說句實在的,已經夠高某人開發的了,實在是沒必要急於求成。
不過地也不能空着。
怡和東倉本來是做的倉庫,高要暫時沒有這個需求,後來他想了下,便將之改爲四海安保的訓練基地。
也算是用得其所了。
訓練基地由高晉全權負責,灰狗也在裏面!他們正是要藉着裝修,開始對利園山的利家進行全方位的滲透。
用劉方雄的話講,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離目標越近,進步就越快。
灰狗深以爲然,在得到高要的允許後,便將人馬分爲3組輪班。
有高晉跟灰狗在,利家的一舉一動對高某人來講都一覽無餘,所以高枕無憂的他便按照計劃去行事。
這幾日中,高要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個,收購連卡佛!
爲防變數,高要用了個法子,招商!
他讓孫立仁在遠方日報上大張旗鼓的打出銅鑼灣高月大廈擬準備招商連卡佛入住的消息,而後便順理成章的出入德輔道連卡佛總部。
高月大廈開港島一代商業先河,做的是綜合體模式,當初廣而告之的時候,其中就有要招商百貨的消息。
那時候大家都在猜測,以高先生的名頭,可能招的不是先施就是永安,誰曉得這一日報紙爆出來竟然是想招連卡佛!
這消息,立馬讓港島華人大翹拇指,按他們的說法是:“高生就是高生,氣吞萬里如虎。”
“要麼不招,這一招竟然是要招百貨界的扛霸子!”
在這等風氣之下,當然不會有人懷疑高要是來跟克拉沃德談收購的。
董事長辦公室內,高要正在跟克拉沃德商談價格。
連卡佛最值錢的有兩樣東西,一個是招牌!它是港島第一家百貨,在西人以及上流社會的華人中具備相當大的號召力。
另外一個就是渠道!
連卡佛的定位只有一個,高端!
它所銷售的商品絕大部分都是洋貨,而且是牌子!其在港島擁有的是唯一代理權。
作爲後世來人的高要非常明白這纔是連卡佛最具價值的東西,所以他需要的是這個。
高要的名望是個很好的助力劑,克拉沃德確實是真心想出售,他的身體無法支撐他在港島久待。
當下就說道:“mr.高,這些都不是問題。”
“而且我會協助在收購完成後,幫你留下管理團隊。”
“當然了。”
克拉沃德沉思一下說道:“不過我不能保證全員留下。”
西人對於華人的偏見不是一天兩天,而且在港島這邊,西人自詡是一等人。
有的自大的傢伙確實未必會樂意在華人手底下做事。
“自由選擇,雙向選擇。”
高要哈哈一笑,他對這個倒不是很在意。
港島的發展已經證明了一點,任何行業,只有華人蔘與以後,纔有真正的興旺發達。
否則只靠西人自己的話,那就是自娛自樂。
高要跟着道:“我很滿意。”
他伸出手:“成交。”
“謝謝。”
克拉沃德比高要還激動。
“看來,我們是時候去找財務顧問了。”
這財務顧問是中銀的鄭鐵!
雖然劉方雄倒戈後,鄭鐵的壓力大減,不過他認爲還是不保險。
沒辦法,鄭鐵時常會受到在滬上那邊同行派來的電報,他只有一個念頭,刮民黨它瘋了,它要搞新的金融體系啊。
關鍵是,這金圓券根本就是亂搞!
鄭鐵實在是怕銀行好不容易搞下的家當會被刮民黨颳走,所以一直要把銀行裏的錢給投出去。
由他來給高要出錢收購連卡佛是最合適不過的事情了。
一來可以解決鄭鐵的後顧之憂,二來連卡佛在戰後的經營恢復的其實蠻不錯的,其盈利來付利息那可是綽綽有餘!
“恭喜,恭喜。”
鄭鐵也非常滿意這一筆貸款,絕對的優質貸款,無有任何後顧之憂,所以他在審覈完合同後,第一時間便已簽署。
而後便恭喜高要:“高生,你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了一場漂亮、乾淨利落的世紀收購戰!”
“全世界都被你瞞過去啦。”
高要哈哈一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嘛。”
“沒事看看孫子兵法還是有用的。”
鄭鐵也笑:“這回港島是真要來一場大地震了。”
那可不?
高要是什麼人?他早就清楚在西人的世界中,低調是沒有用的,含蓄更是不應該出現在字典裏。
想要在西人的世界中風生水起,那在有一定實力的基礎上,必然要高調,而且是絕對的高調!
在確認連卡佛入股後,高要第一時間便約克拉沃德一起迴轉連卡佛總部大門,隨之而來的是得到通知的大批記者。
“高生。”
記者們都很激動,連卡佛是港島百貨界當之無愧的霸主,如果高要能夠把連卡佛招進高月大廈。
那麼這座大廈的第一大樓就會實至名歸!
這可是華人手中出現的第一大樓,要是真的落實,那必然會大漲華人的威風。
同爲華人的他們確實很難不激動。
當然了,他們還不知道高要已經拿下連卡佛,而且是收購!
“各位好朋友。”
高要自出道以來就沒少在媒體界砸錢,他跟這票記者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雖然先前也有發生被走左的炮轟事件,不過瑕不掩瑜嘛。
高要兩手虛擡:“我來講兩句。”
騷動頓時平息,這些記者都是明眼人,只是看下站高要身邊的克拉沃德,他們便明白高先生恐怕已經成功招商了。
真是期待啊!
高要開口便石破天驚:“賴克拉沃德先生信賴,本人高要已成功收購克拉沃德先生以及拉姆先生手中的連卡佛股份。”
“從今天開始,本人高要便是連卡佛第一股東。”
現場針落可聞。
一羣記者沒聽懂,他們互相看看,眼神之中都帶着絲疑惑,收購?
收購是什麼玩意?
不是說好的是招商嗎?
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呢?
倒是孫立仁醒目,他率先出聲打破死寂:“高生,請問,伱剛剛的意思是說,你收購了連卡佛?”
“收購了這一家第一百貨公司?”
高要點頭:“是的。”
話筒讓給克拉沃德,他認真道:“是的,各位先生。”
“從今天開始,mr.高才是連卡佛的主人。”
現場大譁!
這簡直就是一場颶風,刮的他們都不會了,很多人的眼眶不自覺溼潤,甚至連講話都有點不太清楚。
“麻煩…麻煩…再講一遍。”
“對,對,再講一遍。”
克拉沃德有點奇怪,他無法理解這些記者的情感,收購一家公司而已,爲什麼會這麼激動?
他當然無法理解,因爲他是繼承的祖業,並不清楚港島的歷史。
在此之前,港島所有頭啖湯(原汁湯)都是先給的西人,華商能喫到的機會是自西人手縫裏漏下的,無一例外!
縱然如此,華商仍然靠做些洋行看不上的生意慢慢累積起財富,而後又開始通過交押金做買辦等等手段開始提升社會地位。
這中間的過程之艱辛自不必說。
只說一條,當時所有人的夢想的第一職業是進入洋行去開工!
可想而知,在港島,洋行對於華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而現在連卡佛的當家人說,港島這家最有派頭實力也最強的洋行被華人收購了?
怎麼可能!!!
克拉沃德只能重複一遍:“以上帝的名義,我保證接下來說的都是真的。”
“從此刻開始,尊敬的mr.高已經是連卡佛新一任主任。”
“他手中握有的股票是我克拉沃德家族以及拉姆家族的總和。”
譁!
這是真的!它竟然是真的!
現場就跟燒開了的油鍋,一羣人興奮的又叫又跳,他們紛紛互相擁抱,口中高喊:“原來我們華人也有打敗鬼佬的那一天。”
這是克拉沃德無法理解的民族情感,他只能聳聳肩,而後把話筒讓回高要。
“謝謝。”
高要一句話便讓癲狂的現場逐漸冷靜,他緩聲道:“這只是我高某人邁出的一小步。”
“不過我相信,這在未來,是一大步。”
“高生威武!”
一羣人振臂狂呼,他們兩眼放光,高生真是犀利,竟然能夠喫下洋行,而且還是一家有近百年曆史的洋行。
港島開埠以來,真是前無古人!
高生是每天都在創造奇蹟啊!
很快,高要收購連卡佛的信息就如颶風一樣刮遍整個港島。
這一次只要是華人開設的報紙都緊急加印,而且絕不吝嗇筆墨。
有將高要列爲民族英雄的,說高生打響了進攻洋行的第一槍。
有說高生真是華人代表,王者氣派,將來必然是港島的擎天玉柱。
也有說高生收購連卡佛狠狠地打擊了英資財團的囂張氣焰,大長我華人志氣…
總之衆說紛紜,幾乎要將高某人捧到天上去。
因爲這個,高要不得不低調做人,因爲他覺得報紙上的內容吹有點過了,其實自己只是個生意人。
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碰到了合適的生意罷了。
至於這什麼進攻啊反攻啊什麼的,有點誇張了。
不過收購連卡佛對於高公館來講倒是有個極大的好處,他們家的一些採購可以直接從連卡佛這邊選了。
比如說大利連超級市場裏的西式食品將會在第一時間將新鮮的食物送進高公館。
高要可算是過上了周溪年那等生活,足不出戶,便有第一流的物資供應。
而對阿霞跟白月嫦來講,她們在一衆名媛中的地位是直線上升,用不了多久,就是c位了。
高家是不得不繼續召開宴會了,而且還是一連好幾天。
實在沒辦法,開埠以來,從來沒有華人收購洋行的先例,還是如連卡佛這等大洋行。
如果有機會,誰不想買?
怎麼偏偏就被高要給撿到了這個機會呢?
按照周溪年的說法:“高主席,你真是狡猾狡猾的。”
“啊?這一手瞞天過海,可是把我們所有人都給騙過去了。”
衆人大笑,那可不?
誰能想到真招商變成了真收購,防不勝防啊。
“恭喜,恭喜。”
無論怎麼說,嫉妒者有之,但是對於絕大部分的名人來講,他們很高興高要成功收購連卡佛。
“這麼多年了,從來我們華人只能喫點邊邊角角,現在也是時候喫一點大餐。”
高要笑着具備:“但行好事,總有前程。”
衆人也跟着笑,高先生名頭如日中天,又是出了名的大善人,而且荷包鼓鼓,如此纔有收購連卡佛的機會啊。
他們細想一下高某人的生平路徑,其中的幾次重要收購好像都是因爲慈善的緣故。
就比如說那啤酒廠,當時律敦治差不多定好都要賣給生力了,結果被高某人半路殺出搶走。
現在連卡佛也這樣…
看來,慈善真是門好生意啊。
跟着有人擔憂:“只是,會不會引起洋行警惕?”
衆人神色都有點複雜,這裏絕大部分人其實都是靠給洋行做買辦才完成了真正的積累。
沒有人會比他們更清楚洋行是什麼尿性。
如果不是因爲殖民地部對於洋行的扶持、許可,在他們看來,這些洋行十個裏面有9個都要關張大吉。
只說一點,當時港島爲什麼定位是中轉貿易?因爲大英帝國的各殖民地之間存在着這種貿易需求啊。
而根據殖民地部的規定,這些轉口貿易許可只發給洋行。
華人能做的是什麼?如果他們要做外洋生意,那麼把貨品採購完成後轉給洋行。
如果準備做內地以及南洋的生意,則需假手南北行。
想自己把東西賣給買家?喫屎啦!
高要說道:“我最近看報紙。”
衆人表情頓時認真,人的名樹的影,可以說高某人底蘊還不夠深厚,卻絕對無法否認人家的地位以及遠見卓識。
最起碼他們認爲自己肯定沒有辦法在短短這麼點時間裏就爬到如此高的高度。
家裏那些小子,但凡有高生3分本事,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二戰後,帝國的殖民體系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僅在亞洲地區,便有多家殖民地相繼獨立。”
衆人心領神會,他們都是耳目靈通之輩,其實也隱約知道一點,更有參與討論過前任總督楊木所提出的計劃。
據說那計劃便是參照外面的民主獨立運動搞的,擬準備把港島打造爲民主、自由的地方。
不過大家是反對的,因爲港島自古以來是神州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這搞什麼民主、自由沒問題,但是裏面又號召搞什麼獨立,這不是開玩笑?
高要忽然說道:“各位有沒有試過,最近跟外面貿易,可以點對點了。”
這話一出,現場陷入沉寂,很快,一人驚道:“好像真是這樣?”
玻璃出現了一條裂縫,後面就會越來越大,現場所有人的眼睛亮了。
在此之前,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