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294:賣樓花,歷史的車輪滾滾!

作者:成事非天
第294章294:賣樓花,歷史的車輪滾滾!

  每一個人的成功都絕非僥倖,小李在後世的時候能夠抖起來,有大時代給與的機遇,也有其本身能力的緣故。

  這段時間小李爲了搞好銷售,不僅一心撲在案場,還跟多方交涉,這其中就有按揭公司、銀行。

  在這其中,小李發現了一點悖論。

  有錢的不需要按揭,想辦按揭的卻又不被接受。

  歸根到底,其實還是因爲錢的問題。

  小李有仔細算過,當前租房市場的月租差不多在200上下,再高就不行了,因爲有法例限制。

  但是頂手費貴啊。

  一般頂手費少則6、7千,多則1、2萬,就這個錢,再湊一湊已經足夠買一層房了。

  既然如此,小李就想能不能在這方面上下功夫?

  他是有心人,後來以此再算按揭的時候,他忽然靈機一動。

  “老闆,現在按揭公司的問題是首付不能低於5成,而且還款年限限制在2年內。”

  按揭公司當前給出的年息是1分8釐,2年算下來的話都快達到一半了,一般人確實很難承受。

  跟後世肯定沒的比。

  不過這也不能怪按揭公司條件苛刻,因爲誰也不知道這業主後面會不會跑走…

  畢竟當前的港島怎麼看都只是一箇中轉站而已。

  “所以?”

  小李鼓足勇氣說道:“老闆,我想了一個方法,不知行不行?在新樓正式動工興建前,我們公司先收取買家的一部分訂金,餘款分期支付,像交租那樣,到新樓落成時,收齊買家的首付或者全款,買家就擁有了自己的物業,做業主。”

  既然開口,小李便侃侃而談:“比如說,第一期先交訂金50%,第二期落妥二樓樓面交10%,如此類推,再到第六期餘款10%於領到入夥紙時清繳。”

  如果再算上按揭,那業主的壓力一下子就大大降低。

  小李聲音弱了下來,因爲他看高要的面色有點古怪,便弱弱道:“其實…其實我也只是一點不成熟的想法。”

  靠!

  高要懵了,這踏馬的不就是賣樓花麼?

  後世的時候,是官泰在50年代的時候嫌棄常規蓋房賣房太慢,爲了自家的樓能賣的快一點。

  最好都不需要動用自己的資金。

  這傢伙先前跟工廠打過交道,他發現辦工廠的不可能自己做齊那麼多現貨放在那裏等買家來買,一般都是接到訂單後才生產。

  有了訂單和訂金,廠方就可以啓動,銷路也有保障。

  他認爲搞地產的其實跟開工廠的沒什麼兩樣,反正都是幫人家生產房子,那就跟工廠一樣搞。

  高要本來想等後面幾年再把賣樓花給放出來,誰曉得小李這傢伙竟然自己就琢磨出來了?

  他心想超人李名不虛傳,甭管有沒有官泰,這傢伙跟地產是不可分割了。

  高要沉吟,賣樓花是柄雙刃劍,不可否認的是它比如會促進、盤活港島目前仍然算是低迷的房產市場。

  但是它同時也會帶來無數隱患。

  “是個好橋。”

  高要問道:“有沒有想過預防?”

  小李一呆,預防?

  後生仔是個聰明人,他心念電轉之間就已想透。

  港人一窩蜂,只要看到賺錢的機會,必然會有無數人蜂擁而上。

  這其中魑魅魍魎,說不得就有設局搞仙人跳的。

  應該怎麼解決?

  小李說道:“老闆,前期收錢的時候可以在銀行或者律師樓開始專戶,根據工程進度分批解凍資金。”

  “一來可以打消業主的顧慮,對他們來說也有保障。”

  “二來可以抑制某些不好的行爲。”

  “只是…”

  他吞吞吐吐道:“這麼做的話,對於地產商的限制未免有點大。”

  高要反而笑了,小李已經根據他的所知所學儘可能想到了所有,當下就說道:“主意非常不錯。”

  世上無不漏風的牆,既然小李已經想出這個,說明歷史的車輪在不受控制的滾滾向前。

  壓是壓不住的,紙包不住火嘛。

  高要心想,看來這賣樓花總歸還是無法避免。

  他仰頭思索,這事情還是得閒找大狀來研究下。

  便對小李說道:“既然是你想的主意,那麼你就抓一個詳細方案出來,我們把它用在二期上看看。”

  小李喜道:“知道,老闆。”

  他跟着道:“依我的意思,在剛拿地的時候便可以先大肆報廣收取定金。”

  這基本就跟後世差不多了,先收部分定金,而後用這個錢開始進料、蓋樓。

  以小錢撬動大錢,預計本身只需要動用整個建築費用的10%左右便能將樓蓋好。

  高要笑笑:“你是辦事人,按照伱的想法來。”

  “不過首期收取50%的定金未免太高,要降一降。”

  高要是來做標準的,因爲他清楚後世的時候,許多地方的地產建設是向港島學習的。

  關鍵這些傢伙是有選擇性的學習,後來搞的亂七八糟。

  既然是先行者,高要希望在自己手上可以做出來一套標準,能夠避免後世的許多禍事。

  “小李。”

  高要認真說道:“做事先做人。”

  “錢,我們要賺,但是也要考慮對於社會的影響。”

  “我們不能成爲歷史的罪人。”

  賣樓花、公攤出於官泰,後面卻在超人李手上發揚光大,是以好多人都認爲小李是一切罪惡的源泉…

  只能說,他做的實在是太出色,導致許多人模仿他卻沒有模仿到精髓。

  小李似懂非懂。

  高要說道:“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小李,我希望你記住這句話。”

  “對於我們有錢人而言,民爲水,水爲財,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高要是知道這些的,後世的時候,小李一度被捧上神壇,哎呀,那時候到處都是他的自傳、心得。

  看着他的自傳好像就有神功護體一樣,似乎就有底氣去做事去成功了。

  結果捧的有多高,後面被踩的就有多慘。

  小李點頭,他心想自己只不過是個打工仔罷了,不過看老闆似乎非常重視這塊,便說道:“老闆說的我謹記於心。”

  高要微微一笑,小李是個人才,不過他也不能確定這小子是否能夠在自己旗下一直成長。

  或許有一天,他翅膀硬了想單飛也說不定。

  高要自然不會做什麼折翼的事情,畢竟是潮州幫的人嘛。

  如果有那麼一天,他只希望小李在自己的教導下會更多的多一些社會責任,而不是有什麼事的時候,只會把我只是生意人這句話掛在嘴邊。

  “大時代要來了。”

  高要輕輕拍一下小李的肩膀:“你開啓了這扇門啊。”

  小李受寵若驚,他喫喫道:“老闆,言重了。”

  高要微微一笑,這還言重?

  當前港島根本沒有什麼產業經濟,旅遊業、金融業就不說了,等於是零蛋。

  至於工業?

  現在港島只有生產‘祝君早安’毛巾和‘金錢牌’暖水壺的能力。

  像什麼生活用品如原子筆、塑料絲襪、塑料皮帶等,幾乎全是外面運進來的老美貨。

  是房地產重新催化了經濟,並且接收了大批的勞動力,讓社會秩序開始穩定,人心思安開始想着留在港島。

  而後纔有四小龍的奇蹟。

  “好好幹。”

  高要離開案場後對高晉說道:“我看你們禮賓部要繼續擴招了。”

  高晉吃了一驚,他說道:“大哥,現在已經有上千號人,再招的話,恐怕沒地方安排。”

  禮賓部這上千號人跟江湖上是不一樣的,他們等於是不需要爲生活而憂心的。

  算是半脫產的安保人士,訓練度、體力也非江湖人士可比。

  要不是現在高要四處開財給禮賓部接了不少項目,根本就撐不起。

  “最艱苦的時候已經過去。”

  高要笑道:“不差這點。”

  既然要賣樓花,那地產開發就是兩個量級。

  以高要的實力,他一年隨便都能開發幾百棟唐樓出來,到時候影響的是上千戶家庭,以及延伸出去數以萬計的人的飯碗。

  而他除了會收穫大票現金之外,還將擁有幾百套店面…

  只這些開銷就足夠養的起禮賓部的啦。

  高晉看高要心意已決,便只能點頭:“好。”

  高要跟着說道:“槍械訓練這塊要跟上。”

  “我已經申請射擊場牌照。”

  “只是。”

  高晉說道:“大哥,我想把場地放去清水灣那邊。”

  “阿賓說最近他在那邊談了片地,位置挺好。”

  “你決定。”

  高要不管這個。

  既然說起槍,高晉就索性說道:“大哥,李阿劑說他最近搭上了印尼的線。”

  二戰後,世界各地掀起反殖民浪潮。

  東南亞這邊也不例外,印尼這邊準備消滅荷蘭人妄圖恢復殖民統治的妄想。

  他們需要大量的武器、藥品和食物。

  但是這羣傢伙又窮的叮噹響,拿不出錢來交易。

  幸好印尼那裏的橡膠園出產的橡膠質量上等而且產量很大,非常受各地的歡迎。

  “橡膠?”

  高晉點頭:“目前談的是一噸橡膠換30發子彈,兩噸橡膠換一支來複槍。”

  高要懵了,這踏馬的暴利啊,就算加上船費,那也是暴利。

  難怪後世的時候都說這個年代下南洋的,只要脖子硬,都能發財。

  他回想下,後世的時候南洋井噴似的出了不少教父。

  而潮州幫絕大部分的人第一想法是去南洋發展。

  現在聽高晉這麼一講,高要明白了。

  南洋那些的革命者爲了推翻殖民主義的統治,願意付出一切代價!

  如此看來,南洋那邊確實有很多機會。

  高要記得潮州幫中有許多人是在暹羅那等地方,這個國家盛產政變,也盛產大米等土特產。

  就說道:“既然已經開始搭南洋的線了,那就多搭一點。”

  他對高晉說道:“我準備等官泰這次回來後,讓他主持貿易上的工作。”

  官泰就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就往哪裏搬。

  高晉說道:“總算要回來了。”

  高要嘆息:“不讓他回來是不行的,否則三嬸要找我麻煩,燕妮也要找我麻煩。”

  他跟着道:“如此看來,李阿劑的生意做的不錯?”

  高晉點頭:“這小子在這方面很有一手。”

  二戰期間各國所爆發出來的生產力簡直驚世駭俗,諸大國武器裝備堆積如山。

  這在戰後便給盟軍等製造了一個難題。

  怎麼銷燬?

  留着肯定不行,保養的錢太高了。

  銷燬也是個問題,成本也很高。

  那只有看情況賣了…

  一輛坦克400美元直接開走,湯姆遜衝鋒槍只要10美元…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門路以及運走的能力。

  現在看來這問題都被李阿劑解決了,高要說道:“這個買賣要做。”

  “告訴李阿劑,我對他期望很高。”

  “有機會的話,可以介入生產這塊。”

  高晉默默記在心裏,他發現大哥好像對賺錢的興趣一般,但是對搞事情的興趣就很炙熱。

  “英文學的怎麼樣?”

  一直八方不動看起來淵渟嶽峙的高晉第一次出現慌亂的神色,他喫喫道:“大哥,在…在學…”

  高要語重心長說道:“想要睜眼看世界就定要會人家的語言。”

  “阿晉,我們不會一輩子都待在港島。”

  “身爲禮賓部的負責人。”

  高要拍拍高晉的肩膀:“你以後可是要出去征伐的。”

  高晉略有幾分慚愧,虧自己老是催李阿劑他們學英文,結果自己就沒上心,便說道:“大哥,我一定努力。”

  高要點頭:“找個大洋馬來教,日常接觸,或許進步會快點也說不定。”

  補習嘛,肯定要找金絲貓,人家陳清泉就是這麼做的,那口語不是老溜了?

  高晉心想阿賓就最喜歡這樣了,這傢伙現在就經常用補習的名義去開房,靠,還是用自己的名字開的房間。

  人渣!

  “知道了,大哥。”

  高晉跟着說道:“大哥,那邊的人已經陸續過來了。”

  他指指北面:“那些名人。”

  高要興致勃勃問道:“來的誰?”

  “郭文豹、太史簡、景宋…”

  高晉記憶力很好,直接將來人全部報出。

  高要吃了一驚,都是絕對的大咖啊。

  “可曾安頓好?”

  高晉面無表情說道:“接到人後,聯合的人便馬不停蹄的將人拉走了。”

  他有點不爽,這踏馬的搞的有點過橋抽板的感覺。

  高要反而無所謂,他笑下,人家要的是大義,行的是名分。

  自己這邊不過是給一條通道罷了。

  “做事的兄弟每人賞200。”

  “這件事就閉肚子裏,只當沒發生過。”

  這就是現實了,高要心想以前這些是歷史,以文字刻在書稿上。

  而今卻發生在自己身上,想起來,真是有幾分歷史的厚重感。

  一直以來高要都有一種置身事外的疏離感,等發現歷史上的事情漸漸的在自己身邊發生後,他認爲自己在融入這個世界。

  “阿賓還是要明年才結婚?”

  高晉說道:“他說不想太早踏進棺材。”

  “靠。”

  高要罵一句:“這傢伙就是想花天酒地,在外面肯定沒有管住褲腰帶。”

  高晉一言不發,他心想大哥還是很瞭解阿賓的。

  不過這小子願意跟水妹結婚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說這個。”

  高要說道:“好久沒來九龍,找個地方飲茶。”

  ……

  與此同時,凱瑟克帶着幾個洋行的高管正自遊說葛量洪。

  “閣下,前洗太平地殷鑑未遠。”

  “現在港島人口大爆炸,衛生情況急劇惡化,令人擔憂啊。”

  葛量洪沉吟,這些確實是事實。

  他來港島後也不是一直坐在辦公室做橡皮圖章,都有去外面調研。

  本島的角落幾乎被他踏遍。

  那情況確實觸目驚心。

  衛生實在是太糟糕了,有時候葛量洪都認爲自己回到了中世紀,出門得穿高跟鞋還得戴帽子。

  否則極容易飛來橫禍啊。

  “那諸位的意思是?”

  凱瑟克說道:“我看有必要組織一場涉及全港的衛生運動。”

  “閣下,我想你應該也知,華人保守而不信任西醫。”

  “如果不以政令強制推行,只怕到時候又有大霍亂。”

  港島之所以會被許多人當做是中轉站有許多原因,其中一方面就是這裏太容易發生霍亂了。

  基本每隔十幾年在港島這裏都會發生一場致多人死亡的瘟疫,包括不下於疫症、痢疾、鼠疫、霍亂、肺癆、天花、麻疹等。

  45年港島剛重光的時候便爆發了一場天花,導致死亡500多人…

  而最麻煩的是,就是凱瑟克說的,當時多數華人對西醫並不信任,亦不理解衛生當局的防疫方法,對防疫措施並不願合作。

  比如說最嚴重的一次瘟疫是1894年的鼠疫,死亡近萬人數,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很多貧窮的病患者留在家中不願接受任何治療,病死後其屍體又被人在黑夜中拋棄,便成了傳染源。

  政府出動英軍、警察、史樂郡兵團等清洗旅前往疫情集中的地區逐戶入屋搜查,隔離病患及進行消毒;

  但這樣引來更多不滿。

  華人透過東華醫院向政府要求准許病患者離港返回內地,同時又稱西醫隔離治療有不可告人祕密…

  最麻煩的是,他們只肯接受中醫來治療…

  “各位說的是。”

  葛量洪認爲要治理港島,衛生首當其衝。

  尤其是在當前人口爆炸而醫療又跟不上的情況下,那講究個人衛生以及公共衛生就太重要了。

  便說道:“我們議一議,而後放去行政局討論。”

  “通過後便通行全港。”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