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304:港島風浪大!高生,我們支
“老爺。”
林景緊急彙報:“陸大潮說,港府令警務處調遣軍警入九龍城寨。”
還是來了!
終於來了!
高要面沉如水,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無論先前表面上維護的有多好,但是一旦涉及到立場問題,總歸還是要走向原有的軌道。
“民衆,有保衛家園的權力。”
“國人,有守土之責!”
高要面無表情說道:“按照計劃行事。”
雖然九龍城寨是一塊飛地,但是它的法統在國民政府手上。
港府未經許可派軍警進入便是踐踏國土,真是倒行逆施,令人髮指!
“關門謝客。”
高要冷冷道:“從今天開始,高府不見客!”
今非昔比,港府還想跟從前一樣爲所欲爲?
絕不可能!
高要跟着打電話給劉美仁:“帝國主義重新擡頭。”
“港府馬上會派軍警進九龍城寨。”
高要沉思下說道:“去沙面,那裏會是戰鬥的中心之一。”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英法兩國在廣州河南首次選點建立租界。
當時日不落帝國原預想租用十三行對岸河南的數十畝田地,時清廷並無異議。
但是地方鄉紳大肆反對徵地,他們會齊四十八鄉,集約二千餘人逼英方同意放棄選擇。
直到1859年7月,日不落帝國才正式與法蘭西共同由清廷政府處租獲沙面。
其改選這塊珠江中的小沙洲(距離十三行相當近)作爲租界地址後,填築成島,並於1861年簽訂租約。
其中島上西部4/5劃爲英租界,東部1/5劃爲法租界。
根據規定,英法每畝年繳地租1500制錢,而清廷放棄對沙面的一切權利。
在之後的大半個世紀裏,英法兩國取得了在沙面島上的許多特權,政府相關機構與企業大量移入,主要的領事館和政治、金融組織都建立在此,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給予附近的華人不公平的待遇。
沙面島因此成爲大陸乃至附近國家民族解放運動人士抗議與攻擊的目標。
比如說1920年代,廣府市民便多次由此開始進行反殖民遊行。
還有安南革命者範鴻泰在沙面行刺法屬印度支那總督馬蘭等等。
那塊土壤上的人民熱愛祖國,反對帝國主義擡頭,是九龍城寨最值得信賴的夥伴。
高要相信那邊必然會給與支持,所以纔要劉美仁第一時間趕去沙面。
“主權不容踐踏。”
高要冷冷一笑:“洋槍大炮再也開不了國門了。”
他必須要在港島終結港府的想法,讓這些人知道,往後應當是合作共贏的時代。
而不是向從前一樣,洋行喫肉華人喝湯。
這場景該過去了。
……
對華人來講新年還沒來,而對於西人來講,新的一年已經開始。
所謂新人新氣象,葛量洪在幾經判斷之後,還是覺得既然衛生潔淨運動正式開始,那就不能虎頭蛇尾。
他已經過問過薄扶林死者一案的案發經過。
嚴格意義上來講,葛量洪認爲潔淨局的工作人員雖有過錯,卻不是主因。
根本原因是有人在利用這件事並煽動民意。
既然如此,葛量洪認爲只有來一場雷霆行動,自然便能讓各方閉嘴。
他的目標還是九龍城寨。
優點有二,解決之後,港府對於港島的統治便能完整,這對接下來應對內地的政局變化很有幫助。
其次,可以重塑戰後港府的威權。
畢竟港島陷落的時候,港府的表現實在時候太令人失望了。
甚至因爲這個,在戰後審判的時候,港府對於漢奸之流只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這讓新界的那些鄉紳可是十分不滿的。
“閣下。”
祕書官彙報:“警務處彙報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出動。”
麥景陶有膽子派人進九龍城寨抓賊,但是絕對無膽令人進去拆遷。
這命令必須出自港府纔行。
葛量洪毫不猶豫說道:“出發!”
他只要搞定九龍城寨。
嘩嘩,嘩嘩,大批的軍警從中環碼頭上船出發九龍,消息立馬飛向四面八方。
“鬼佬踩過界。”
九龍城寨之中,鼎爺正在聲嘶力竭的呼號:“鄉親們,能不能保住城寨全看我們自己。”
“記住,這第一場絕不允許動用武器。”
九龍城寨已經取得保安線九龍城居民福利會的招牌,自從那一刻起,龍城的權力運轉便隨之而改變。
如鼎爺等人紛紛加入城寨福利會成爲理事。
老實說,剛開始的時候,鼎爺還有點不習慣,他覺得這種做法有點像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實在是彆扭極了。
但是在嘗試性的管理了幾天後,鼎爺立馬就感受到了其中的好處。
從前城寨的秩序奉行的是江湖規矩,街坊們自然是敢怒不敢言,背後不知戳了大家多少次脊樑骨。
現在就不一樣了。
福利會是得政府允准後成立專門管理龍城的組織,它有法理性。
任何一句從鼎爺等人口中講出來的話的背後都是政府。
雖然做的事情跟從前沒有什麼不同,但是隻不過換一個概念罷了,鼎爺便發現街坊們就更敬畏也更聽話了。
“保衛家園!”
鼎爺振臂一呼,他叫道:“如果龍城沒了,我們住哪裏?”
九龍城寨沒有官府,自然也沒有人造冊土地。
爲什麼葛量洪想拆龍城卻又不提任何安置?就是因爲這個。
龍城所有的土地都沒有造冊入庫,也就是說,龍城裏的這些人的房屋買賣是沒有任何保障,也無法追溯權力的。
鼎爺是個明眼人,他清楚跟街坊們講大話沒有用。
大家都是成年人,這輩子不知道聽過多少次大道理,現在只是想找個地方可以安頓下來。
所以鼎爺直指龍城核心。
只是一句話,聚過來的人兩眼便紅了。
這裏絕大部分的人都是貧民,是露宿者。
在戰後,他們好不容易纔在龍城這邊找到聚居的機會。
雖然這裏暗無天日,但是起碼給了大家一個遮身的地方。
如果被鬼佬破壞,大家又該去哪裏?
“保衛家園!”
九龍城寨內的呼聲驚天動地!
轟轟轟,轟轟轟,無數踏步聲響起,地龍翻身。
震的龍城內的這些居民人人變色,其中一些人更是打起了退堂鼓。
“撲街!”
鼎爺跳上張四方桌大吼:“退一步,家裏老小都沒。”
“跟鬼佬幹到底。”
“出發!”
鼎爺一馬當先走出,其後是烏泱泱的一票人羣。
等他走到龍城外面,就見對面也是烏黑的一片。
看樣子最起碼有上千號人。
鼎爺心頭一個咯噔,艹,鬼佬來真的。
“鼎爺。”
眼尖的小弟看一圈,而後說道:“好像是水警跟軍營的人。”
歷來警務處的大行動都會優先挑選水警的人來執行,因爲這羣傢伙跟陸上系統犯衝。
信得過。
鼎爺略微點頭,他跟着囑咐:“記住,該反抗還是要反抗,但是絕對不能動刀或者動槍。”
他們扮演的是受害者的角色,反抗自然是要的,但是如果拿槍的話,那就不是反抗了。
極容易被定性爲暴動。
鼎爺看對面也只是帶了盾牌、警棍,便心裏有數。
看來等下不流點血是不行了。
先前姑爺經常講,說人生就是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有的人扮演皇帝,有的人扮演將軍。
那時候鼎爺就想,自己怎麼也應該是個將軍纔對。
不過今天他明白了,原來自己要扮演的是義士,一個受傷的義士。
話又說回來,自己本來就是洪門中人。
洪門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爲志向,那可不就是義士?
爲了確保玩意,更爲了完成任務,麥景陶派出來指揮的是鬼佬。
雖然九龍城寨烏泱泱的涌出來幾千人,聲勢看起來很大,但是在鬼佬眼裏,這些人不過是插標賣首之輩。
他甚至都懶得警告,只是手一揮:“發射。”
砰砰砰,幾聲槍響,數十個煙霧彈拋射入陣中。
便有人哭爹喊娘:“開槍了,鬼佬開槍了。”
鼎爺大吼:“鄉親們,背後就是自己的家。”
“跟我上!”
在劇本中,義士有兩個結局。
一個是打贏的將軍,一個則是頭破血流。
鼎爺看鬼佬準備充分,而且人家又有盾牌,恐怕是打不贏了。
那只有頭破血流。
便大吼一聲:“我曹泥馬!”
而後便率先衝向軍陣。
鼎爺本來就是白飯魚的頭馬,在肥寶這二五仔被做掉之後,他在龍城這裏是真正的一人之下!
尤其是在白飯魚傳位高要後,由於高要不來龍城,其大權都是由鼎爺在把控。
他是當前九龍城寨事實上的辦事人。
如今這個辦事人竟然一馬當先,頓時鼓舞了九龍城寨一衆人馬的勇氣。
將爲軍膽,無數人大吼:“跟死鬼佬拼了。”
“這裏是我們的家。”
滴滴滴,尖銳的哨聲響起。
軍陣踏踏踏上前,爲首前三排的是全副武裝的防爆大隊,他們頭戴鋼盔還有面罩,左手持藤盾,右手持警棍。
毫不猶豫的便迎上衝來的鼎爺等人。
噼裏啪啦,九龍城寨人大吼:“保護鼎爺。”
臥槽!
棍子落身,鼎爺感覺跟火燒一樣,他已經多年沒有遭受過這般痛楚,當下便齜牙咧嘴。
“鼎爺。”
身邊小弟緊急護駕,跟着就要把鼎爺拉走。
“癡線。”
要是就這麼下去,那自己就被白打了。
鼎爺奮起勇力打倒一人,而後大吼:“兄弟們,保衛家園!”
他沒有喊保衛龍城。
因爲姑爺說了,龍城對街坊們來說太遠,還是家園要靠譜一點。
鼎爺深以爲然。
“跟我上!”
衆人如有神助,紛紛撞向陣中。
他們沒有刀,卻有拳頭。
他們沒有槍,卻有牙齒。
一個個便如餓狼般迎上,只要沒被打死,便很快又爬起來拼命。
鼎爺沒說錯,後面就是家園。
這些花腰仔氣勢洶洶,分明不懷好意。
如果讓他們進了龍城,只怕大家以後都要流落街頭討飯。
“狗屎。”
指揮官皺眉,這些華人在拼命,他手一揮:“中軍。”
中軍清一色以白俄人爲主,這些傢伙人高馬大,而且當年是落難跑來港島避難。
他們只能依附港府,是絕對的忠犬。
聞言,一羣白俄人當即衝進陣內。
他們本來就高大有力,而且又身在警隊,喫的飽,又有機會鍛鍊。
這一上來,登時打的龍城這邊一個措手不及。
“嘛的。”
鼎爺環顧四周,街坊們雖然抱頭鼠竄,卻沒有脫離戰陣,而雖有倒地的,但是很快又能爬起。
還不夠!
當下便振臂狂呼:“向我靠攏,跟洋鬼子拼了。”
“潮哥。”
龍城這邊在拼命,但是四周樓上卻有一羣人在默默關注。
爲首的是如今號稱九龍水龍頭的陸大潮。
站在他身後的有和聯勝國龍、福義興王老吉、新記蔣前、聯英社潘林、聯公樂劉榮駒、水房溫貴等等。
全部都是港島數的上字號的江湖大佬。
而現在,這些正垂手聽陸大潮指示。
只要一個命令,江湖中人將義字爲先!
王老吉說道:“龍城人馬恐怕有點糟糕。”
正面衝陣大家絕對不可能是警隊的對手,這是不需要討論的,無非也就是看能支撐多久而已。
他問道:“要不要幫忙?”
陸大潮略微搖頭,他只有一個字:“等。”
這一場大戲是老爺親自排的,到目前爲止大家都在根據劇本的內容在演。
只要角色沒有擅自改變劇本的結局,他陸大潮決不允許有人插手。
“潮哥。”
一人奔上樓:“孫先生他們已經在尖沙咀上岸。”
這孫先生當然就是遠方日報的孫立仁。
港府不顧國民政府抗議,而悍然踩落九龍城寨。
這等踐踏主權的事情怎麼能不見報?
“好!”
陸大潮頓時來了精神:“馬上組織人手護送。”
“港島有自由言論之權。”
陸大潮目中射出精光:“定要讓全世界都知道港府的暴政!”
這些人中也只有讀過書的劉榮駒能夠理解陸大潮的意思,他心中尋思,看來這是高先生安排下的?
幸好自己回來港島過聖誕,否則都要錯過這般大戲。
雙目炯炯有神的陸大潮正看着不遠處的戰鬥,龍城的人馬已經出現了潰敗之象。
孫先生他們來的剛剛好啊,到時候定然能拍下洋人是如何意氣風發的打倒國民政府治下的國民。
又如何悍然不顧民衆尋求而強拆九龍城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