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389:5年發展計劃,將鄉親綁上

作者:成事非天
凡事在於交換!

  高要徐徐道:“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我高某人最近準備在沙頭角建設公屋、辦廠。”

  “擬另設新界農業協會。”

  “該協會將對當前新界的農業現狀進行鍼對性的改革,取長補短。”

  “有效拉進農村與城市的距離,讓鄉下人也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衣食足而只榮辱,倉稟實而知禮節。”

  高要意味深長說道:“我相信,只要鄉親們能喫飽飯,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事情。”

  他最後才轉回:“再有巡邏隊四下巡弋震懾強人,新界治安就能得到控制。”

  當時是48年,鐵幕演講已經開始在西方流傳,希臘內戰也基本結束。

  東西冷戰的大幕已經掀開。

  不出意外的話,港島會成爲東西方對抗的橋頭堡之一。

  而新界,是這冷戰的緩衝區!

  這裏地形複雜又多山,鬼佬無非是在幾個口岸加強戒備,至於新界的其它地方,鬼佬有心無力。

  能夠四下行走的巡邏隊便是高要在這邊的眼睛跟耳朵。

  衆人陷入沉默之中,總理講話真是發人深醒,讓他們到現在還在回味。

  今日能夠坐在這包廂之中的,十有八九是地方鄉紳,其富貴來自於鄉人,也就是鄉黨的支持。

  至於所謂的港府給與的職位等,那是他們應得的,或者說根本就是爲這些人增設的!

  比如說新界的非官守太平紳士,其跟港島其它非官守太平紳士就完全不一樣。

  截止目前爲止,新界的非官守太平紳士仍然有治安之權,而且是新界的當然議員!

  沒有人會比他們更瞭解鄉人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在新界這邊鋪橋修路、賑災贈米的,永遠都是這些地方鄉紳。

  他們也曾經爲地方發展而絞盡腦汁,所以纔有各地的墟市逐漸出現。

  尤其是農業以及漁業,鄉紳們爲了增產,也想了不少辦法。

  不過總體而言,大家都是以五大氏族爲陣營,而後各幹各的。

  不像高要,以鄉村巡邏隊之名,便要擰整個新界勢力爲一股繩,然後大家一起搞農業。

  嚴格來說,並非只是農業。

  天下局勢一盤棋,在高要眼中,新界是金邊,在這裏所有的人、物,都是他準備統合的對象。

  在座中人心裏都跟明鏡似的,總理對巡邏隊是勢在必得啊。

  有心人互相看下,寡言少語的簡冠文總算開口:“興,百姓苦。忘,百姓苦。”

  “總理憐憫地方,令人敬佩。”

  簡冠文畢竟是有文化的,生於斯又長於斯,對於新界地方的地貌、經濟、文化等都有一定的瞭解。

  他看向衆人:“便讓我掉一掉書袋。”

  衆人笑道:“正要洗耳恭聽。”

  高要也含笑點頭,一般來講,博士他做事的時候喜歡以理服人,最要緊是各方鹹服。

  正要各方暢所欲言啊。

  簡冠文輕咳一聲便既開口:“我新界地廣人稀,多山少地少田少水。”

  “種田要靠水塘收集的雨水。”

  “魚塘也要靠雨水。”

  “一直以來,鄉人過的都不是太容易。”

  衆人略略點頭,新界環境就是如此,如果只是單純靠田地的話,一家溫飽都難。

  最讓他們痛心的是,鄉人都這般窮困了,結果那些強人還接二連三的於新界犯事。

  實在可惱!

  “不過也不是沒有機會,我新界有八鄉四寶。”

  衆人頓時會心一笑,所謂八鄉四寶指的是的元朗絲苗、流浮山生蠔、天水圍烏頭及青山魴鯏、俗稱“學鬥白”的鶴藪白菜、白泥蘿蔔、八鄉老薑、昂坪茶葉、南涌蓮藕、俗稱“雷公鑿”的打鼓嶺大頂苦瓜和川龍西洋菜。

  “廣大市民還是很稀罕的。”

  港島農業的蓬勃開展與逃難而來的客家人有關,最早的時候,他們在元朗平原定居,在此平整土地,建設灌溉系統,種植稻米、瓜果和蔬菜,養豬養雞,養魚養鴨,鄉村鄰里互助互保,不僅能自給自足,甚至還能供應港島所需。

  自從被大英殖民後,耕田種地被視爲低等工作,不少新界壯丁要麼到城裏打工,或者遠走倫敦當餐館工,搞的荒村廢田漸多,稻田閒置,元朗絲苗步向衰落,而新界本地農業的重心開始逐漸轉移到蔬菜瓜果和禽畜養殖。

  是以纔有港島糧商崛起。

  簡冠文的意思是,新界的農業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而除了農業外,新界的漁業以及礦業都有相當的前景。

  簡冠文查過不少資料,對此是瞭然於胸,他侃侃而談:“大澳、長洲、青山灣、大埔、沙頭角、西貢…”

  “本港八大漁港中,我新界居其六。”

  所謂靠山喫山靠水喫水,新界有山有海,當地人能選擇的餘地自然會更多一點。

  只不過當時買船不易,絕大部分人窮其一生都是在給船主打工。

  比如疍家仔,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到死爲止都沒有穿過鞋子…

  “這漁業便大有可期。”

  “只是鄉親們手上並無利器,而船主又大多不願投資新船,遠洋艱難。”

  簡冠文感慨一聲:“若是搞養殖,小門小戶的往往又扛不住災禍。”

  有句話說的好,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其實帶鱗的也一樣啊。

  但凡這種靠天喫飯的,一個不好,便會摺進去。

  所以相當一部分人也只敢小搞搞。

  衆人再次點頭,所以他們這些大姓往往只搞置業以及墟市。

  都是靠土地喫飯,他們喫的是租金,其抗風險能力自然就遠遠強於搞生產、搞工業的。

  高要聽的清楚,更將衆人神情盡收眼底。

  其實這並非是新界鄉人的現狀,於小農社會中,絕大部分家庭都是如此。

  本來新界人已經習慣了安貧樂道,奈何鬼佬進來後,港島忽然之間就成了貿易港。

  貨如輪轉,財如水來,再讓鄉下仔們守着田地就有點不太現實了。

  許多人拋家棄業走出新界,世家的影響力便隨之衰減。

  高要望一眼與坐衆人,他這一套計劃有多方參考,其中相當一部分參考自後世的半島農協。

  如果這些人足夠聰明,他們可以跟隨農協一起重新凝聚地方的力量。

  簡冠文繼續:“除漁業外,我新界礦產也不錯。”

  “打鼓嶺蓮麻坑的鉛礦、馬鞍山鐵礦、針山鎢礦、大磨刀石墨礦…”

  “還有。”

  簡冠文說道:“衆所皆知的花崗岩。”

  “放眼新界,實在大有可爲。”

  簡冠文這才又看向高要,他是來拋磚引玉的,而非是質疑。

  “總理,只是若要發展新界,恐怕投資不菲。”

  新界最大的問題就是地廣人稀,基建欠缺。

  各鄉村之間的距離要是總結下的話,就是望山跑死馬。

  “哈哈哈。”

  高要大笑,讀書人就是讀書人,他說道:“我高某人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

  “我們新界雖然有諸多問題,也欠缺不少,但是隻要有人、有地、有資源,自然有發展的機會。”

  “農協成立後,我會額外成立新界發展銀行,往裏面注入不下於一千萬的資金。”

  衆人悚然動容,博士真是財大氣粗!

  “該銀行專司服務新界,爲新界鄉鄰提供特別貸款、專項基金。”

  “至於電力,中電已經往新界鋪設電纜,3年內,新界絕大部分的區域都將接上電力。”

  電這個東西是沒法儲存的,生產出來就要想辦法把它給用掉,否則就是浪費。

  在高要侵入中電之前,嘉道理已經着手令中電往新界各鄉約鋪設電纜。

  合併九龍電廠後,發電量更大的中電自然更加急於拓展電力用戶。

  有沒有農協這回事,中電都要把電力送進來…

  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錢人,財大氣粗的高要跟着對衆人保證:“至於用水這塊。”

  “我保證,5年,最多5年。”

  高要右手虛抓:“我一定會跟大陸談好淡水供應。”

  電是工業之母,水是生命源泉。

  港島、九龍那邊喝的水來自水塘儲水。

  新界這邊要麼是自挖井,要麼從山澗取水,看起來好像取水要容易許多,實際上放大到整個新界原住民去看的話,這邊用水比港島、九龍更難。

  現在聽高要這般講,一羣人登時坐不住了:“總理,廣府可是已經答應了?”

  劉美仁已經帶隊前往廣府磋商,期間不時有小報爆料。

  因爲高要一直沒有迴應,所以大家都是將信將疑。

  主要是,這件事實在匪夷所思…

  理論上來講,引水一事應當是由港府出面的。

  問題是鬼佬也沒有就此事進行任何迴應啊…

  高要微微一笑:“此事還需磋商,不過耗時非常,非短短几年內可以搞定。”

  衆人又驚又喜,這是自然。

  不過博士有這個想法,並且還付諸行動,如此,便已足夠大家欣喜的了。

  高要看大家情緒開始被挑動,他這才強調:“無論是本鄉人還是外鄉人,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之所以鋌而走險,無非是因爲肚子餓的實在受不了。”

  “所以我會先於如屯門、元朗等地建設公屋,以及設廠。”

  “阿新。”

  陳日新喜的站起:“總理。”

  高要含笑說道:“這兩個地方,就要你來負責了。”

  “明白。”

  陳日新喉嚨喊的老大聲:“請總理放心,我一定全身心撲在這上面,絕不辜負你的信任。”

  衆人都還沒有答應農協以及巡邏隊之事,高要已經悍然開始分配利益。

  其他人一看,這還了得?

  總理這是決心已定啊。

  高要的計劃講的太大,他們一時半會也消化不了,不過核心點是聽出來了。

  博士準備在新界大大舉投資!

  觀博士今年的所作所爲,其在商業上多有建樹,可謂是商界奇才。

  再思博士出道至今,做事無有不順,簡直鴻運當頭。

  此時不上船又更待何時?

  當下有一個算一個,再那紛紛道:“總理講話真是振聾發聵。”

  “鄉親們有福了。”

  “這農協跟巡邏隊真是妙啊,有了他們,鄉梓無憂啊。”

  “好。”

  高要適時道:“既然大家都已同意,我正式宣佈,新界農業協會於今日正式成立。”

  掌聲如雷,羣情踊躍。

  “發展新界,服務鄉梓。”

  精神抖擻的高要朗聲說道:“我向諸位保證,新界必然改天換地,氣象日新。”

  “到時候,家家有餘糧,戶戶住唐樓。”

  衆人聽的癡了,到目前爲止,也就是鄉紳纔有這個條件。

  若是鄉親們都能有這等好日子,那大家的生活又將變成怎樣?

  高要尤其高興。

  論地理、論資源,新界都遠遠強於九龍跟港島,爲什麼會發展不起來?

  當然是因爲鬼佬!

  新界是最後才被西人強租而來,爲了強租這塊地,鬼佬甚至騙清政府講新界是荒地,無人居住。

  實際上當年新界已經有十幾萬原居民於此安居樂業。

  而西人殖民一地的時候必會搞一個收歸土地的動作,也就是規定土地爲英王所有。

  問題是,西人能看中的地方必然有人煙繁衍。

  所以纔有美州屠殺印第安人、澳洲屠殺原住民之事。

  當時東方民族意識覺醒,西人自然無法在新界搞屠殺滅絕之事,而其進入新界後,鄉人又多有反抗,西人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於名義上規定新界土地歸英王所有。

  實際上,這些土地仍然握在新界鄉人手中。

  當然了,該土地性質等於是農地,如果搞什麼工業發展又或者商業發展的話,則需向港府補交地錢。

  “好,好。”

  衆人聽的高興,便又紛紛鼓掌。

  喝彩聲排山倒海,便連外面湊一起講笑的曾細九、串爆等人都聽的一清二楚。

  “能跟博士一起搞生意,真是祖墳冒了青煙。”

  “人家是鄉紳嘛。”

  串爆說道:“各人自有前程咯,有博士在上面遮風擋雨,我們下面這些做小的才能喫香的喝辣的。”

  話雖如此,幾人眼中還是有着遮掩不住的羨慕。

  串爆攬住曾細九的肩膀:“細九,聽說姚老總要扎職了?”

  姚木要上位的風聲已隱隱傳出。

  曾細九苦笑:“爆哥,你是知道我的,小癟三一個,上面怎麼講我就怎麼做。”

  “你跟梁Sir走的這麼近,哪裏需要問我?”

  “挑!你最多也就是個矮冬瓜。如果你是小癟三的話,那我又算什麼?”

  “你是洛哥的人,洛哥是博士的人。”

  串爆拍拍曾細九的肩膀:“大家都是膠幾人,不要做讓丟博士臉的事情。”

  “如果博士走狗是小癟三的話,那大家都是小癟三。”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