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王文統

作者:一羣鴨
易逐雲施展輕功,緊緊追趕,始終與黑袍女那隊人馬保持着十餘丈的距離。

  轉瞬間,那隊人馬過了一座石橋,眼前道路一分爲三,均是以石板鋪就。卻見大隊人馬紛紛朝着西邊那條道路奔去,而黑袍女與那棒槌女子,領着餘下十幾騎,沿着中間大道疾馳。

  不多時,便來到一座城門前。

  擡眼望去,只見城門上高懸一匾,上書“宣陽門”三個大字。

  易逐雲微微一驚,心想:“此處莫不是王城?那棒槌女子難道是忽必烈的妃子?”

  此地原是金朝皇城,金亡之後,如今成了忽必烈的王城。但見城牆高聳,足有四五丈高,氣勢巍峨壯麗。城牆上守衛森嚴,個個精神抖擻,盡顯威嚴。

  但那宮殿琉璃瓦色彩大紅大綠,與臨安皇城的淡雅截然不同,足見金人和蒙古統治者的審美,遠不及宋朝皇帝。

  易逐雲又想:“若是那棒槌女子和黑袍女打開包裹,瞧見兀良合臺的人頭,我這所有謀劃,可就全泡湯了!只是這王城守衛如此森嚴,盡是忽必烈的親衛精兵,也不知暗藏了多少高手。”

  略一思索,心中已有計較:“待得晚間,我便闖上一闖。倘若事不可爲,索性放一把火,燒了這宮殿!”

  當下轉身離開內城,略作打聽,便尋到了崇文觀。走進觀中,但覺一片清幽寂靜,石縫之間雜草叢生。

  易逐雲來到大殿,只見殿中供奉着三清神像,兩個小道童正在整理供桌。

  小道童轉頭瞧見易逐雲身着蒙古兵服,臉色驟變,急忙上前,躬身行禮,恭恭敬敬地喚了聲:“官爺。”

  易逐雲問道:“高先生在何處?我有要事與他相商。”

  一個小道童恭聲道:“回官爺的話,高先生不在觀中。”

  易逐雲追問道:“去了哪裏?”

  那小道童支支吾吾,半晌才道:“官爺,這……小的實在不知啊。”

  易逐雲心中大奇,繞過正殿,徑直往後院走去。尋遍十幾間房舍,只見到幾個老道士,心中愈發疑惑。

  回到大殿,易逐雲一把抓住一個小道童,厲聲喝道:“高先生究竟去了何處?”

  那小道童見他這般凶神惡煞,嚇得渾身發抖。要知道蒙古人殺人如同殺雞一般隨意,就算殺個小道童,最多不過受些鞭刑,無需抵命。

  那小道童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官爺,高先生去了哪裏,您應該比小的清楚啊!”

  易逐雲怒聲道:“到底怎麼回事?快說!不然我宰了你們,再一把火燒了這道觀!”

  另一個小道童聽了,雙腿發軟,一屁股坐在地上。

  那被抓着的小道童眼淚汪汪,顫聲說道:“高先生……一個多月前,被官爺們和佛爺們抓走了。小的實在不知他犯了什麼事,也不知道被抓到了哪裏……求官爺饒命,小的真的什麼都不知道啊!”

  易逐雲這才鬆開手,細細盤問,可小道童只知道高先生和一衆讀書人突然被抓,其他情況一概不知。

  易逐雲要找的高先生,名叫高智耀,本是西夏遺臣。此人崇儒反佛,尤其反感西僧的種種惡行。

  他見蒙古人放任番僧胡作非爲,便在中都以“修道”爲名,建了一座崇文觀,暗中庇護落魄的漢族士子。

  耶律楚材與他相識已久,西夏滅亡後,曾向蒙古朝廷舉薦他,卻被高智耀婉言謝絕。

  此次中都之行,正是耶律楚材指點,易逐雲才前來尋找高智耀。如今高智耀被抓,下落不明,無奈,只得離開崇文觀,前往豐宜門外商區的南市。

  這南市熱鬧非凡,各種商品琳琅滿目,胡商、漢商往來如織。

  易逐雲尋到一家牙行,向夥計問道:“以道先生在何處?我有要事找他。”

  那夥計見他一副“上等人”的打扮,不敢有絲毫怠慢,連稱“官爺”。易逐雲擺擺手,那夥計趕忙領着他前行。

  轉過幾條巷子,來到一處庭院。

  易逐雲走進客廳等候,那夥計前去通報,兩個婢女恭恭敬敬地端上茶來。

  不多時,一箇中年男子走進廳中。

  此人身材高大,四十多歲模樣,頭戴大頭巾,臉上堆滿笑容,團團作揖道:“官爺大駕光臨,小的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說罷,又是一陣作揖。

  易逐雲連忙上前,雙手將他扶起,笑道:“以道先生,久仰大名!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說罷,抱拳還禮。

  這以道先生,名叫王文統,曾是金末進士。金滅不過數年,如今他身爲漢人牙行的首領,雖效命於蒙古人,卻並未入朝爲官。

  這也是耶律楚材向易逐雲推薦的人物。

  那王文統見易逐雲舉止彬彬有禮,漢話又說得極爲流暢,心中不禁一驚。

  擡頭細細打量,只見眼前之人年輕英武,風姿非凡,微微一笑間,身上散發的氣場,絲毫不輸那些王公貴胄,哪裏像個普通的蒙古兵卒?

  當下愈發驚異,再次拱手作揖道:

  “敢問閣下……”

  易逐雲向前幾步,湊近王文統耳畔,低聲道:“我乃大金公主完顏萍的丈夫——易逐雲。”

  王文統聽到“完顏”二字,又聞“易逐雲”之名,臉色大變。擡眼與易逐雲目光相接,忙揮手遣退下人,說道:“閣下請隨我來!”

  將易逐雲引入中堂,又往後堂走去。

  剛到後堂,便聽一人喚道:

  “以道先生!”

  卻是一位三十多歲的書生。

  王文統拱手說道:

  “仲一兄,暫且失陪了!”

  那書生走上前來,目光在易逐雲和王文統臉上來回打量,作揖問道:“以道先生,因何這般慌張?”

  竟看都不看易逐雲一眼,也不行禮。

  王文統還禮道:“仲一兄,這位官爺找我有要事相商,實在對不住,先行失陪。”

  那書生伸手抓住王文統的手臂,說道:“以道先生,如今你是鬆壽將軍的幕僚。鬆壽將軍乃成吉思汗胞弟鐵木格斡赤斤大王麾下之人,又是斡赤斤后王塔察兒的妹夫,人稱‘山東淮南等路行省相公’。若有人妄圖威脅加害於你,莫說鬆壽將軍不會善罷甘休,便是四大王也定不會放過他!”

  說着,還斜眼瞥了易逐雲一下。

  易逐雲心中暗笑:“原來這大頭巾背後有如此強大的靠山,怪不得行事這般囂張!”

  王文統正色道:“仲一兄,切莫胡亂猜疑,這位官爺找我,不過是爲了生意上的事。”

  那書生這才鬆開手,說道:“以道先生,是我太過心急了!”

  後退兩步,拱手行禮。

  王文統當即吩咐下人好生招待那書生,自己則領着易逐雲往後廂房走去。進入西廂房的一間屋子,王文統插上房門門閂,又揭開地板,兩人順着梯子進入地下密室。

  王文統點上油燈,轉身向易逐雲深深行禮,說道:“久聞易大俠大名,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易逐雲忙道:“先生不必多禮。”

  王文統引易逐雲坐下,將油燈放在桌上,問道:“易大俠,先帝果真留有遺孤?”

  易逐雲點頭道:“正是。我與公主結識,純屬機緣巧合。耶律楚材遭蒙古皇后迫害,逃至河南。公主爲報家國大仇,多次前去刺殺耶律楚材。彼時,我師父被西毒所傷,幸得公主相救,公主便拜我師父爲師。後來,我和公主前去復仇,恰逢一淫僧欲加害耶律楚材之女,便出手相救。之後,被蒙古精騎圍困,歷經生死,才殺出重圍。公主聽耶律楚材講述兩家宿怨,心中不由軟了下來,放棄了復仇的念頭。”

  王文統聽罷,猛地站起身來,朝着北面跪地叩拜,邊磕頭邊說道:“蒼天有眼,先帝骨血竟仍留存人間,蒼天有眼吶!蒼天有眼!”

  不住磕頭,待起身時,早已淚流滿面。

  易逐雲見此情景,大爲詫異。

  王文統坐下後,問道:“易大俠,公主此刻在……”

  話說一半,頓了頓,轉而說道:“先前那位書生,名叫張易,乃是李璮的幕僚。李璮派他前來,是想將我招入麾下。”

  易逐雲道:“你答應了嗎?”

  王文統點頭道:“答應了。不過易大俠不必擔憂,那李璮乃楊妙真之子,他手下的紅襖軍,並非真心歸降蒙古!”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