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平地起風波 作者:未知 (83) 陶然兒帶着李三及其它手下,一行人曉行夜宿,快馬加鞭,十多天之後,終於到了江南的地界。 小橋流水人家,李三長時間地凝視着江南的風景人物,控制不住地眼圈泛紅,鼻子發酸。 陶然兒看在眼裏,不由微笑起來,她看着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的柳樹枝,坐在馬上,輕輕吟道:“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 李三聽到陶然兒吟誦的詩歌,更加觸動心事,眼淚如同斷線的珠子滾落下來,他怕陶然兒笑話他,立馬伸出手,擦了擦淚水,陶然兒看在眼裏,調皮地眨了眨眼睛,又對他吟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摧,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李三聽到之後,想起自己的人生,不由徵在那裏,半晌動彈不得。 彷彿爲了應證陶然兒這首詩歌的無比正確性,幾個正在玩耍的兒童看到他們的穿着打扮,和周邊的人不一樣,立馬嘻笑着跑過來看東張西望。 一個大膽的小男孩對着李三問道:“喂,你是誰,從哪裏來的?” 李三不由悲從中來,眼淚如同小河一般,再次靜靜流淌,陶然兒看在眼裏,不由哈哈大笑,其它屬下也笑了起來。 李三極其難堪地擦乾淨淚水,沒好氣地白了陶然兒一眼,對她埋怨道:“公主,莫要頑皮了!” 陶然兒才止住笑,縱馬走到李三面前,與他一起下馬,兩個人牽着馬繮繩,緩緩往前面行去。 此時此刻,他們已經來到江南一座城池,城池十分的高大威風,街市也非常的熱鬧繁華,李三如同鄉下人進城,東張西望,他的眼睛如同星星般閃着亮光,他的雙頰因爲激動,浮現出紅暈,他的雙腿,因爲內心激動,腳步不穩,他的雙手,因爲內心興奮,開始顫抖。 李三隻覺得自己如同發高燒一般,身上忽冷忽熱,闊別十多年的家鄉,突然一朝看見,內心的激動無法用言語形容。 陶然兒看着李三的神情,對他微笑說道:“一會,我們找家酒店喫飯,讓你也嚐嚐家鄉菜。” 其實,她也想家的,李三想念江南,她何曾不想念江南,夜夜夢中,江南總是在她的心頭浮現,魂牽夢縈,想忘也忘不了。 李三聽到陶然兒如此一說,心中浮起陣陣暖流,所謂長嫂如母,陶然兒的體貼關懷,讓他內心十分感動,他點了點頭,對陶然兒真誠地說道:“謝謝公主。” 陶然兒微微一笑,看着時間到了晌午時分,也該喫中飯了,便對屬下說了幾句,一行人走到一家生意十分火爆的酒店坐下,店小二上來,陶然兒對他說道:“凡是你們店裏最火爆的菜,凡是江南的特色菜,全部上來。” 店小二立馬臉上笑眯眯的,一邊給陶然兒沏茶,一邊對她討好地問道:“客官是從國外來的吧,客官是哪國人氏?” 陶然兒瞪了店小二一眼,對他板臉說道:“肯定是江南人啊,不是江南人誰喫江南菜?” 李三看到陶然兒如此爽快地承認自己是江南人,不由心中一暖,想着大嫂貴爲中原的公主,卻時時刻刻以江南人自居,這份情意真是讓人感動。 店小二不敢再玩笑,應了一聲是,給他們沏好菜,就去招呼其它客人了。 一會飯菜向來,有紅燒獅子頭,西湖醋魚等等江南好菜,中原的其它屬下嫌江南菜過於素淡,喫不習慣,李三卻喫得狼吞虎嚥,一邊紅着眼圈, 一邊大快朵頤。 陶然兒喫得也很開心,但是又有些落寞,因爲身邊沒有李信志和小米粒陪伴的緣故。 李三喫飽喝足,看着陶然兒,對她笑道:“嫂子,這江南菜還是我小時候的味道。” 陶然兒笑了起來,對李三說道:“一會我們去集上,給你娘,還有你大哥帶一些禮物。” 李三笑了起來,對陶然兒回道:“謝謝大嫂提醒,我大哥肯定不知道我會回來,我娘肯定也十分意外,想來,真是十多年沒有回來了。” 陶然兒打趣道:“是啊,肯定很意外,那你現在就去買吧,一會我們就出發了。” 李三點點頭,陶然兒從包袱裏拿出幾錠銀子給他,李三確實手頭緊張,心中十分感動,一開始他不肯收,陶然兒笑道:“拿着吧,一家人不要見外。” 李三隻好紅着臉收下,拿着銀兩採辦禮物去了。 半個時辰之後,李三笑眯眯地回來了,手上已經多了四個袋子,陶然兒看了一眼,對李三說道:“怎麼,採了四份禮物?” 李三拿出其中一份禮物,推到陶然兒面前,對她說道:“這是送給大嫂的,之前,一直沒有相認,所以也沒有給大嫂準備禮物。” 陶然兒十分驚喜感動,一個人,不管任何時候,收到禮物總是高興的。她笑着說道:“謝謝。” 李三又拿出一份禮物,在手上搖了搖,對陶然兒說道:“這是送給我外甥的。” 陶然兒聽後更加感動,眼圈不由紅了,對李三哽咽說道:“我沒有跟你提起過小米粒啊。” 李三笑了,對陶然兒說道:“原來叫做小米粒,這名字真可愛呢。你沒有跟我提過,大哥跟我提過啊,他說他與你育有一子,十分的活潑可愛。” 陶然兒點了點頭,心想,肯定是李信志勸說李三不要殺她的時候,說出這些話來,因此,李三給小米粒買了禮物。 陶然兒點點頭,對李三說道:“你有心了,小米粒看到舅舅,肯定也很高興。” 李三笑眯眯地點點頭,將禮物小心翼翼地收好。 陶然兒便站起身,吩咐店小二過來結帳,對他們一行人說道:“我們走吧。” 這個時候,卻聽到鄰桌有人在說話,言談間彷彿提到了什麼“女軍師”“長公主”,陶然兒愣了愣,心想這不是她嗎?因此,如同一隻貓一般,豎起耳朵傾聽起來。 只聽到一個人說道:“聽說女軍師要嫁給王大將軍了,王大將軍一直要謀權奪位,如果女軍師嫁給他,那麼,末朝就是王家的了!” 如同滾滾雷聲,原本站起來的陶然兒重新坐了下來,她面色蒼白如紙,王思明這個王八蛋,居然將他們的婚訊傳得如此之快,傳得如此之廣—— 這真是原地起風波! 陶然兒呆坐在椅子上,因爲極度的震驚和憤怒,她面色蒼白,雙肩顫抖。 李三原本站起來準備離開,看到陶然兒突然又像一個面口袋似的軟軟地坐了下去,不由愣了一愣,他關切地看向陶然兒,擔心她是身體突然不舒服,可是看到她面色蒼白,眉頭緊皺,整個人突然好像變成了沒有生命的木偶,李三覺得古怪,此時此刻,他也聽到了鄰桌的談話。 只聽到一個男的道:“是啊,這天下人,原本聽說王思明沒有搶得末朝的傳國玉璽,所謂的奪取天下,被人笑話,沒想到長公主要嫁給他,這樣,他奪得末朝天下,豈不是名正言順——” 另一個也說道:“原來江南的女軍師也是浪得虛名,也是,一個女人能成什麼事,她回到中原,還不是一樣要依賴一個男人,呵呵,她在我們江南那麼厲害,結果回到中原,反倒不中用了,可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啊,生淮南則爲桔,生淮南則爲枳,呵呵呵,呵呵呵——” 李三明白過來,沒來是陶然兒突然在江南聽到了有關於自己的風言風語,什麼叫陶然兒要嫁給王思明,這是哪裏來的消息?怪不得大嫂面色蒼白,雙眉緊皺,這種風言風語,肯定讓她十分煩惱。 李三想到這裏,立馬三步並作兩步地衝到說話的兩個男人處,對着他們的桌子,重重一拳砸在桌面上,只聽到“砰”的一聲,桌子上的茶壺水杯菜碗抖成一團,李三黑着臉怒道:“喫飯就好好喫飯,亂嚼什麼蛆——” 那喫飯的兩個人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隨隨便便閒談兩處能惹出這麼大的是非,一個說道:“這位兄弟,我們 可不是胡說。” 李三更加憤怒了,板着臉罵道:“還不是胡說,你們說什麼女軍師要嫁給王思明,這不就是胡說嗎?”他心想我大嫂與我大哥感情深厚,兩個人伉麗情深,怎麼可能與王思明怎麼樣? 那喫飯的人說道:“小兄弟,你肯定是剛剛從外面回來,消息不靈通,我們說的可是千真萬確的,聽說女軍師答允了王思明的求婚,王將軍意氣風發,全天下廣發婚帖,所謂空穴不來見,我們說的可是千真萬確的。” 陶然兒沉默坐在一旁聽着,一顆心沉到谷底。 她悲痛地想,她出使江南,一來是告知李信志,她要改末朝的國號爲明朝,二來她離開江南快半年了,她想念李信志和小米粒,想到骨頭都痛了,沒想到,她人還沒有與李信志見面,間隔他們的消息就已經來到了。 也許,此時此刻,李信志已經收到了她要嫁給王思明的消息。 那麼,一旦面對李信志,他提起這件事的時候,她又如何解釋? 難道她要向李信志坦承相告,那就是爲了謀殺王思明,她假意答應與他結婚?不不,所謂天機不可泄露,一旦說出來,她的計劃多半不能成功了,只要王思明一天不死,那與李信志的團圓就不知道是何日,所以,爲了確保計劃成功,哪怕面對着李信志,爲了以防隔牆有耳,天機泄露,她也不能說出來,不能解釋。 如果註定了不能解釋,那麼這一次出使江南,註定是讓人沉痛的。 陶然兒只覺得心中一片蒼涼。 王思明這條毒蛇,他肯定是算定了陶然兒出使江南,想與李信志再續前緣,所以以閃電般的速度將他們要大婚的消息散佈出去,這樣她與李信志再續前緣的可能性基本爲零,她甚至與孫赫武結盟,密謀要害死王思明的計劃,估計都要受影響,因爲心機深沉的孫赫武,在聽到她要嫁給王思明之後,他多半會選擇不相信她。 到時候,她又該怎麼辦? 陶然兒想到這裏,只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她簡直無路可走,冰冷的汗水,從她蒼白如同大理石的額頭上流了下來。 李三看了一眼陶然兒,只見她彷彿傾刻間生了一場大病,立馬大拳一揮,對兩個說話的人罵道:“馬上給我閉嘴滾蛋,否則的話,讓你們豎着進來,橫着出去。” 兩個喫飯的人剛纔見識到了李三武藝高強,知道自己再這樣下去,肯定要被這個人搞死,因此,識趣點點頭,結了賬,一陣風似的出去了。 李三走到陶然兒面前,對她關切地說道:“嫂子,你沒事吧?” 陶然兒才清醒過來,看了李三一眼,只見他對自己全盤信任,完全沒有因爲剛纔兩個人透露的消息,對她另眼相看,她在心裏感嘆,唉,如果李信志像李三一樣對她就好了,但是她心想,李信志肯定收到了王思明發給江南的喜帖,所以李信志不會像李三對她這樣,李三一旦知道這個消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真實的,那麼,對她的態度肯定也不會像現在這樣。 陶然兒百感交集,她有氣無力地說道:“好,我們出發吧。”一行人走出酒店,李三牽出馬來,陶然兒上了馬,雙腿一夾,馬兒往臨安城的方向進發。 李三騎着馬與她並肩而行,他對陶然兒說道:“嫂子,現在怎麼會有這種亂七八糟的消息傳出來?” 陶然兒深深看了李三一眼,對他說道:“李三,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呢?” 李三愣了愣,笑了起來,對陶然兒說道:“不可能,嫂子不要開玩笑,這種消息怎麼可能是真的,哈哈哈,哈哈哈。” 陶然兒悶聲不響,在李三的大笑聲中,她的心越來越沉鬱。 李三笑夠了之後,對陶然兒解釋着小聲說道:“嫂子與我大哥伉麗情深,再大的仇恨,也無法折散嫂子和大哥,所以嫂子怎麼可能突然忘記我大哥,要嫁給王思明呢?” 陶然兒聽到這裏,擡起頭來,她看着李三,一會說道:“李三,你記住今天說的話,沒錯,我不會嫁給王思明,所以以後你聽到什麼消息,一定要記住你今天說的話,以及我今天說的話。” 她想着一旦東窗事發,李三發現她確實要嫁給王思明,希望他可以理解她,站在她這一邊。 李三點點頭,認真說道:“嫂子放心,我一定相信你,站在你這一邊。” 陶然兒心中稍微寬慰,她點點頭,微笑說道:“那我們快點出發吧,再走五天,就可以到達臨安城,與信志他們相會了。” 李三點點頭,此時此刻,闊別了十多年的家鄉,想着過幾天就可以見到親人的面了,李三簡直歸心似箭,他揮動馬刺,雙腿一夾,馬兒如同離弦的箭一般,往前面風馳電掣地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