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功德娘娘

作者:未知
(122) 面對着家臣的咄咄逼人,李信志只覺得無比沉重,他的心,彷彿壓着一扇重重的鉛門,讓他透不過氣來。 他苦苦的思索着,爲什麼家臣一致認可入侵長安,他卻不願意接受這條計策呢?到底是爲什麼? 他將手中的酒壺放下,站起身來,將雙手負在身後,看着外面明媚燦爛的陽光。 往事如同美麗的彩蝶,突然全部到他面前來,曾經在虎村的田間地頭,他與陶然兒並肩而站,他向她慷慨激昂地說起種天下的夢想,她微微仰着頭,小臉閃着燦爛的光輝,不停地點頭,崇拜地看着他—— 她曾經那樣愛他,注視他的時候,好像美麗的向日葵隨着太陽轉動着花盤。 那一個時刻,他們兩個人好得像一個人,彼此的心靠得是那麼近,彷彿玻璃做的,彷彿水晶做的,彼此是那樣的瞭解——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他對陶然兒由同情發展到喜歡由喜歡發展到愛情。 因爲這個亂世,只有她懂他,只有她相信他種天下的夢想可以成功,只有她珍惜他的一顆仁慈之心—— 他一直不相信那個深愛他的陶然兒會突然變心,會嫁給他人,會狼子野心一般地要去東征—— 江東的孫赫武拒絕了江南的增援,他並沒有安排使者捎什麼話給李信志。 這裏很古怪,迷霧重重。 李信志彷彿跌入五里霧中,苦苦思索,想找出其中的答案。 李信志是聰明人,江南的家臣發現了其中的古怪,李信志自然也覺得這件事非比尋常。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迷宮,他必須讓自己走出迷宮,搞清楚一切,再決定要不要入侵長安。 他看着窗外明媚的春光,百靈鳥在櫻花樹的枝頭高聲歌唱,如同音樂般動人,他渴望着有一天,他與陶然兒可以在虎村悠然地欣賞春天的種種美景,而不是與她爲敵,然後一起戰死沙場。 李信志這樣思着想着,他在腦海裏苦苦地思索着,陶然兒到底爲什麼要這樣做,她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她絕對不是一個壞女人,相反地,她心地特別仁慈,她有一顆金子一般善良的心。她一直在心裏牽繫着蒼生,她曾經說過,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亂世結束,天下太平,這樣她和他不用分別,她可以與他一起回到虎村,帶着小米粒,天天養花種地,冬天曬曬太陽,喂一羣雞鴨,不問世事的過日子。 她曾經在他的面前笑着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煩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她和他一樣,是真的喜歡農村生活,熱愛田園種植。不然的話,那些靈芝,如果不是傾入了他們兩個人的心血,自然不會培植成功。 陶然兒對於名利沒有一點興趣,她對於王思明也沒有什麼感情,不然,當初,王操帶着大軍進攻江南的時候,她不會利用她的智謀,千里之外,取了王操的首級。 所以—— 這其中必定有古怪。 眼前的迷霧越來越多了,李信志覺得自己深陷迷宮,找不出走出迷宮的頭緒。 如果陶然兒真的變了心,一心一意幫助王思明那個王八蛋得天下,那麼,他爲了江南自保,進攻長安也沒有什麼事情。但是如果陶然兒另有打算,她之所以這樣做,是在佈一個大局,下一盤很大的棋,她在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計劃,那麼,他擅自進攻長安,可能就會對她要實施的計劃有非常不好的影響。 因爲一旦他率軍攻打長安,走在東征路上的王思明,爲了保護長安城,肯定會班師回朝。 那麼,他們之前的東征肯定就無法成功。 陶然兒好像一直在致力於與王思明東征這件事情。 這就好像江南提出增援江東,孫赫武拒絕江南的幫助一下,孫赫武之所以這樣做,應該是同一個原因,就是害怕自己臨時做的決定,會打亂陶然兒事先規定好的全盤計劃,所以他不敢輕舉妄動,所以他拒絕了江南的幫助。 李信志想到這裏,不由內心如焚。 他想着他到底是聽家臣的去進攻長安,還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安排,仍舊相信陶然兒,不要輕舉妄動,這樣纔不會打亂她的計劃。 那麼,陶然兒還值得相信嗎? 李信志思索到這裏,凝着眉,看着遠方,窗外,有幾隻粉黃色的蝴蝶在桃花上飛來飛去,春天美好極了 他想起陶然兒,她陽光下的笑容,她親自下水稻田種稻苗的往事,當時她來了月事,肚子疼痛厲害,可是爲了作好榜樣,她不會插秧,也親自下了水稻田—— 她曾經幫助江南的百姓都喫飽了肚子,她在江東的時候,卻身在江東心在江南,知道江南人喫不飽,聽說江東的水稻結實多,沒有病蟲害,她就研究出了雜交水稻,從江東逃出來之後,她在江南大面積地推廣雜交水稻的種植,用三年的時間,讓江南人人都喫上了飽飯,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江南的百姓仍舊將她的真人做成了金身菩薩,每個地方的廟裏都供奉着她。 這樣的女人,怎麼可能嫁給殘暴的王思明? 看到李信志沉默不語,家臣們催促道:“主公,你快說話啊,你到底怎麼想的,現在王思明和陶然兒的大軍很快就要到達江東的領地,戰爭馬上就要開始了,你應該早做決斷,不然就來不及了。” 李信志看着所有家臣,他決定出去走走,因此,他對所有的家臣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必須冷靜下來,認真思考,所以等到後天,我再給你們答覆吧。” 家臣們看到李信志這樣說了,只得作罷,全部安靜地退回去了。 到了第二天,李信志決定到陶然兒的廟上去看看,看看老百姓對陶然兒是不是還如從前一般愛戴,因此,第二天,他換了一身百姓穿的衣服,騎着馬,帶上小米粒就出了宮,到民間去走訪去了。 他去得並不遠,到了臨安城的鄉下。 這個時候,已經是陽春四月天了,陽光無比暖和,金燦燦地照在頭頂,舒服極了,他和小米粒兩個人分別騎着一匹馬,走在官道上,田野間已經一片碧綠,陶然兒發明的拋秧技術,讓老百姓省了不少事,所以四月份,早稻田已經全部種滿了秧苗。 有幾個農民在田間休息,他們一邊說話一邊喝酒, 李信志看到了,便翻身下馬,與小米粒一起走過去,他對其中一個老農說道:“農家,走路口渴了,能討口水喝嗎?” 老農點點頭,給他打來了一碗乾淨的水,李信志遞給小米粒喝了,看看四周綠油油的稻田,對他們說道:“秧苗全部成活了,用的是拋秧技術嗎?” “是啊是啊。”老農笑眯眯地點頭,看了李信志一眼,對他說道,“自從我們江南的皇后娘娘發明了拋秧技術之後,我們就省了很多事情,往年都是從天忙到晚,累得要死要活,現在沒什麼活,還可以喝幾口小酒了。” 李信志愣了一愣,陶然兒早就不是江南的皇后了,爲什麼民間還以爲她是江南的皇后。 他對那個老農說道:“陶娘娘早就不是江南的皇后了,你們不知道嗎?” 那個老農愣了一下,一會才說道:“我們也聽說了,唉,不知道什麼原因,陶娘娘不做我們江南的皇后了,但是她的功德,我們永遠銘記在心,雖然她現在不是我們的皇后呢,但是老百姓一直感懷她,所以她爲裏的香火總是最好的,一到農忙時節,人們總是去給她燒香。” 李信志呆住了,沒有想到,自己的子民如此愛戴陶然兒。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