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

作者:大貓追月
桑榆其實對這小姑娘的脾氣最沒轍,但她知道,總不能就這麼放着她氣鼓鼓地走。

  她身高腿長,一抱,就把矮上一個半頭的羽給抱在懷裏。

  小孩子總是會有佔有慾,哄一鬨就好。

  如果她真的是自己的親妹妹,她一定會毫無顧忌毫無保留地對她好。

  而她毫無遲疑的懷抱,的確讓羽原本哽住的喉嚨終於吸進了一口氣,喉頭也跟着慢慢地放鬆了下來。

  她定定地站在原地,感受着彷彿來自四面八方的,都是桑榆身上的氣息和溫度,特有的香氣和溫熱的懷抱,將她整個人包裹得嚴嚴實實。

  她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這麼生氣。

  原本也沒有什麼,不過是一碗糖水。

  可就止不住生氣。

  看到他們兩個人臉上都掛着笑,愉快地交談着,心裏就忍不住冒着酸水。

  原來,她不只對自己那麼好,就算是面對別人,也可以露出那樣的笑。

  可當對方修長的手臂繞過整個身體,羽才發現,原本悶悶的心口,此時彷彿又被一根羽毛撫過,把上面的毛毛躁躁給撫掉,一點一點地變得輕鬆起來。

  這時頭上傳來熟悉的聲音。

  有點軟,帶着一點點的討好。

  “不氣了好不好。”

  羽低下頭,眉頭依舊皺在一起。

  但隨着腰上手臂收緊,她睫毛輕輕地眨了一下,微不可聞地嗯了一聲。

  隨着頭上輕輕一笑,兩人之間原本有些凝重氣氛漸漸緩和了下來。

  桑榆伸手將人給轉了過來,看着對方依舊低垂着的小腦袋,伸手輕輕捏住她下巴,往上擡了擡,直到看到她的眼睛。

  這才輕聲解釋。

  “對青,那是客氣,對你,是不客氣。”

  羽有些茫然地望着她。

  桑榆這時候化身語文老師,一個字一個字地解釋道:“客氣,是在外人跟前的謙遜和客套,但對你,是自己人,不需要客氣。”

  羽咬了咬脣,算是明白了什麼。

  直到桑榆伸手摸了摸她的頭,問道:“現在願意跟我回去喝糖水了嗎?”

  “這本來是特意爲你做的,不要因爲誰喝過了一碗,就因此而改變了我的心意。”

  被她洞悉一切的眼神看透,羽有些羞愧地低下頭,隨後點了點頭。

  桑榆這才拉着她的手,朝竹棚子走去。

  回到竹屋,彷彿剛纔一切什麼都沒有發生,桑榆從陶鍋裏把僅剩的半碗糖水全都倒到碗裏,端給了此時正乖巧坐在石凳上的小姑娘。

  羽咬了咬脣,伸手接過來。

  端到嘴邊輕輕喝了一口,感受到嘴巴里甜甜的味道後,一向少有表情的小臉情緒色彩也變得豐富起來。

  桑榆看她這樣一副小模樣,忍不住心生憐愛。

  只是小傢伙正是生長髮育時期,身體一天一個樣,衣服得想辦法跟上,還有,按照部落現在的伙食,等過了十四,她就要來例假了。

  看着她那坐姿,桑榆忍不住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背。

  “坐好來,不許岣嶁着身子,你白天是怎麼站軍姿的,養好習慣。”

  羽聞言瞬間就把背給挺直了。

  桑榆見狀,勾了勾嘴脣,表示很滿意。

  但腦子裏卻想着搞衣服。

  在目前沒發現棉麻的情況下,蠶絲是唯一能做衣裳的東西。

  蠶分爲三種,春蠶、秋蠶和冬蠶,分別在四月、七月和十月份左右結繭。

  蠶會在結繭之後的十二天至十五天左右破繭,然後進行□□產卵,再經過一個星期之後就會死去。

  留下的蠶卵會在第二年的春天繼續結繭。

  眼下已經是八月份,蠶已經結了兩次繭,只是桑榆一直在忙着,還沒得仔細去研究這些繭到底怎麼樣處理才能真正成爲做衣裳的蠶絲。

  現在幹活的人多了,她也終於能空出手來,開始研究蠶絲的事情。

  之前爲了迎接從鷹部落接回來的人,統一建立新的竹屋,原先跟着桑榆一起的那30人也根據分隊,住到各自的區域裏。

  所以以前舊的這些竹屋除了桑榆一人就沒人住了,桑榆剛好可以把這片區域改造成爲工作區域。

  包括處理蠶繭,還有手工隊打造兵器,石器,都可以在這邊開展工作。

  這兩次收起來蠶繭,雀都按照桑榆的吩咐把蠶繭放開水裏煮,將裏邊的蠶蛹煮死,免得蠶蛹破繭成蝶後只剩下破蛹毫無用處。

  從煮過的蠶繭上找到緒頭,用藤筐代替繅絲器,一圈一圈地纏繞在藤筐上,這些就是蠶絲。

  桑榆又帶着雀去了當初發現蠶卵的地方,果然還有很多蠶卵孵化後繼續在原來的地方結繭,也收到了一千多個蠶繭。

  蠶的繁殖能力也很強,加上雀的精心照料,第二次蠶繭已經多達兩千個多,加上外邊收來的,處理過後最後真正收到手上的,也就兩斤熟絲。

  就這麼點蠶絲,想要人人都穿上蠶絲衣裳,難。

  但好刀要用在刀刃上,在沒發現棉麻之前,得先進一步解決女性的月事帶問題。

  像現在不管不顧,不但不衛生不方便,也容易出現感染。

  這個事情本應該在桑榆來之前的時候就該做了,可因爲沒有原材料,就一直拖到現在。

  如今有了蠶絲,這個事情就必須得提上日程了。

  桑榆冥思苦想,又實驗多次,最後還是給她弄出了個簡單的織布機。

  這個簡易織布機簡單到什麼程度呢,大概由兩根橫槓,加上一個“紆子”,還有一把打緯刀組成。

  織布的原理其實就是線條橫豎的交叉,也就是絲線裏邊經線和緯線。

  在織造的時候,桑榆把經線的一頭纏在自己的腰上,另外一頭綁在一根柱子上,而緯線則綁在梭子上。

  梭子就是牽引緯線的工具,外形像個棗核。

  織布的時候腰和竹子固定經線,手上則拿着梭子所牽引的緯線,一來一回地穿梭,這個就是織布的最簡易的流程。

  做好這個簡易的織布機之後,桑榆從建築隊叫來幾十個身體較爲瘦弱的人,讓他們輪着進行織布。

  試一下誰在操作的時候更爲得心應手,爲的是選出合適當織女的人才。

  還把手工隊的人叫過來進行觀摩,目的是讓手工隊未來的工匠們看看,有沒有辦法能做出一臺織布機,能代替眼前這種以人腰部作爲機器一部分的操作模式。

  畢竟太費腰了。

  桑榆記得,後世的織布機只需要腳踩手動即可,效率還很快。

  不管怎麼樣,先把任務安排下去。

  有需求了,自然會有解決的辦法。

  手工隊在接收到命令後,在桑榆原先做的這個簡易版織布機上,立即開始着手建造更爲便捷高效的多功能紡織機。

  而在織布方面,經過輪流操作之後,最後選出了看起來做得比較好的兩個人,一男一女。

  桑榆隨即把織布的這個事情交給了他們二人。

  還專門教他們怎麼樣穿針引線,怎麼樣縫補等等事宜。

  很快,不過三四天的時間,部落的第一批絲綢就紡出來了。

  桑榆馬不停蹄地要開始準備月事帶。

  對她來說這個事情刻不容緩,部落裏基本上95以上的女性每個月都需要用到這個東西。

  這事辦起來宜早不宜遲。

  可惜這次布料太少,每一寸都得計算得清清楚楚,不能浪費。

  以40克/平方米厚度的絲綢來計算,一斤的熟絲,大約能織出13平方米的絲綢。

  一條月事帶以3長度8cm的寬度,除掉夾層的雙倍布料以及其他的邊邊角角和線頭,以及綁在腰間作爲固定繩子,一斤熟絲大概能做兩百條月事帶。

  於是,部落的第一批絲綢最終全都被做成了女性用品。

  部落裏除了幾個小朋友,每個女性朋友各分到了兩條月事帶。

  桑榆自己也不例外。

  她先是跟香詳細解說這個月事帶是怎麼使用,要怎麼把草木灰給裝進去,等到大約小半天(三四個小時)之後,裏面的草木灰充分吸滿,就要進行更換。

  香明白之後,再由她召開部落女性會議,專門普及月事帶的使用方法。

  部落裏,除了羽、白、紅和大米這些小姑娘和下面的幾個小孩子,其餘的早就過了初潮時候。

  每次來,女人們真的是無可奈何。

  她們只能想辦法用一些吸附性較強的乾燥物,包括羽毛和獸皮風擦拭吸收經血,但這根本就不管用,該流還是會流,幹起活做起事來非常不方便。

  當她們拿到這個東西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爲,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解放。

  每個月那幾天,不用再遮遮掩掩。

  首領生產的這個東西,可以有效地幫助她們解決了這個煩惱。

  大家看着桑榆,又開心又害羞。

  有的人當晚就用上了這個神奇的東西,第二天早上起來讚不絕口。

  桑榆見了心裏也開心,遺憾的是第一批收得的蠶絲就只有這麼多了,明年無論如何要擴大養蠶的規模。

  同時還要安排人出去找苧麻和棉花,爭取部落裏每個人都能早日穿上內衣內褲,每個人都有足夠換洗的衣服,乾乾淨淨的。

  部落現在蠶的數量還很少,想要進一步擴大養蠶規模的時候,建設桑園就勢在必行。

  桑樹這種喬木系植物,具有很強的抗旱性,但不能太乾旱,沒水也不行,桑榆不想把它門種植在河岸平原一帶,那裏留着要繼續打造良田,將來部落發展,新居民區的建設也會佔用一定的土地,桑園就不安排在那裏湊熱鬧了。

  東邊是瀑布的方向,雖然瀑布離得還很遠,但畢竟不是個好方位。

  最後確定的選址地點,是在西邊圍牆範圍內由平原過渡到山地,偏山地的那一帶,圈了一大塊出來種桑樹,在邊上搭幾個小棚子方便在這裏收繭和休息。

  說幹就幹,高的建築第三小隊修整完所有房屋後,就被安排去建桑園。

  先在桑園裏面搭了幾處小竹屋,再在周邊建了圍欄。

  圍欄只是警示和劃分作用,表示這裏是桑園,不得隨意進入,要是有羊羣不小心跑出來,也不能放進去隨意啃食桑葉。

  等桑園建好之後,建築隊聯合種養隊,一起去有桑樹的地方,將那桑些樹苗挖過來,移植到桑園裏面。

  桑園裏原有的雜草要清理掉,這些事情就可以直接由種養隊派一部分人出來接手了。

  當然,這些事情桑榆只需要安排下去就可以了,她起個頭,其他的,還是得其他人去鑽研。

  不然總是事無鉅細,她自己也要被累死。

  對於原始社會這羣原住民來說,每一樣新事物的產生,都是新鮮的,也都是偉大的。

  能給他們解決不少的煩惱,但在沒有前人的經驗傳承之下,他們沒辦法一下子接受太多的東西。

  就比如,現代人,至少上過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能量守恆,知道地球吸引力,知道不講衛生就會生病等等基礎的知識,所以很輕易就能理解由這種基礎知識衍生出來的東西。

  但原始人他們不知道,就算桑榆解釋得再詳細,他們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

  至少眼前的這個織布原理,都能夠讓他們琢磨很長的時間。

  桑榆知道這些原理,也不欲去揠苗助長。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每個人每一件小事物都是滄海一粟,只有點點滴滴的積累,才能推動歷史的前進,她們的敵人也沒那麼厲害,不需要走那麼快。

  想通這些道理,桑榆也心安理得地坐在自己的小竹棚裏喝茶。

  直到晚上收工的時候,竹門被人叩響。

  桑榆扭頭一看,站在門口的是兩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羽和白。

  剛來的時候,桑榆就一直把羽、青、紅和白四人給歸爲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團體,是部落觸手可及的未來,所以對他們也是盡心培養。

  時至今日,他們每個人在不同的領域也有了嶄露頭角的表現。

  比如羽,在戰鬥方面尤爲突出。

  部落很多人認爲她是弓箭之王,卻不知道羽的近戰能力並不亞於其他人。

  桑榆當然領教過,就在她剛來到這裏的第一天,在那個大坑裏。

  近戰,也並非只有蠻力纔可以制敵。

  而紅,她一直都在手工隊幫忙,弓箭製作頗爲得心應手,就連這次紡織機的製作,角都要帶着她一起研究。

  而白這個小女生,以前看着不怎麼突出,但安排了幾次任務之後,桑榆發現這個小搖頭很穩,有勇有謀,做事進退有度,在管理方面有一定可塑性。

  至於青,可能還是在動物的馴養方面更突出一些。

  眼前的白人如其名,也是這幾個人當中膚色比較白的一個。

  她跟着羽一起前來,懷裏不知道抱着什麼東西,神神祕祕的。

  可臉上卻有着淡淡的羞澀,小臉兒被太陽曬得紅撲撲的。

  桑榆見到她們來了,招呼着她們坐下。

  竹棚雖然小,但還是能放了幾張石椅子。

  可白卻搖頭拒絕了,頗有些忸怩的樣子。

  桑榆很快就知道了,這小姑娘大概是來了例假了,不好意思坐。

  她忍不住瞄了瞄羽,白來了,有人也差不多了。

  可羽臉轉一邊,根本就沒跟她對眼神。

  桑榆有些遺憾地收回目光。

  眼前白卻壓不住臉上的開心,將懷裏的小東西,小心翼翼地抱了過來。

  竟然是一頭肉乎乎的狗子。

  桑榆瞬間眼睛就亮了。

  “這是在哪兒撿到的?”

  白將這頭看不出什麼品種的狗子交到桑榆手中,露出兩顆可愛的小虎牙。

  “去背鹽的時候撿到的,跟我睡了兩個晚上,不咬人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